词条 | 蒙古庙 |
释义 | § 简介 蒙古庙蒙古人大多信奉喇嘛教,这是佛教的一个流派,以西藏为中心,信众广及藏、蒙、满等族。“喇嘛”藏语是至胜无上的意思,在蒙古人的心目中,喇嘛庙是最尊贵的地方。 绥远境内喇嘛庙宇寺塔甚多,建筑形制和内部装饰,都深受汉、藏工艺风格的影响。一幢幢巍峨的殿宇,矗立在莽莽草原上,别有一番大漠的风情。 蒙古语的“召”,为庙宇的意思,例如著名的大召,意即大庙。其他著名的大蒙古庙,还有乌素图召、席力图召等,皆为明代(1368-1644年)的建筑,后来经过多次修葺扩建,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在清化(1644-1911年)建成的,则有美岱召、百灵庙、贝子庙等。至于咐图的蒙古庙,是属于规模较小的一种。 [1] § 历史 据《绥来县志图》介绍,蒙古庙始建于明代后期,是蒙卫拉特部落的领地,因此地水草丰足,是个优美的天然牧场,才被蒙卫拉特部落的牧民看做是上天赐予的“福地”。 § 现状 蒙古庙我们来到蒙古庙,没有发现庙宇建筑,却在蒙古庙原址看见了一些房角屋根,看见了一些残留的古迹碎物。 蒙古庙虽然不复存在了,仅留下了一个地名,但蒙古庙周围的风景依然迷人。最为迷人的是绿色,这里的绿色就是大自然最明快的色调,云杉是绿色的,山体是绿色的,草原是绿色的,绿色为蒙古庙平添了一种恬畅的气息和生命的律动。 § 牛和马的乐园 夏季的蒙古庙,是牛和马的乐园,牧民们转场到这里,将畜群赶到这片山洼福地。秋季的蒙古庙,凉风习习,牛羊肥壮,加之三天两头下上一场绵绵细雨,整个山峦就像一个刚刚经受过沐浴的蒙古族美少女,引得山野里的花草都释放着清香。 § 蒙古族聚会的地方 蒙古庙草场蒙古庙自古以来还是蒙古族牧民聚会、祈福的地方。王梓林说,石河子市、沙湾县、玛纳斯县在每年的7月份都会在这里举办隆重的那达慕草原盛会。盛会开始前,这里的简易蒙古包就连片架了起来,老额吉在蒙古包前的炕桌上摆满了羊肉、美酒、奶皮子、黄油招待宾朋,哪一个蒙古包有远道来的客人,那个蒙古包里传出的马头琴声就越发响亮。 最引人注目的是蒙古族小伙子和美丽的蒙古族姑娘欢跳着古老的舞蹈,小伙子腰间的蒙古刀和姑娘腰间的彩绸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刚中见柔、柔中透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就是蒙古族人的性格。 § 日出 蒙古庙听说在蒙古庙观日出是景中一绝,我们马上决定先下山停歇一晚。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攀上蒙古庙最高处观日出。此刻,蒙古庙云山雾海,群峰如岛,一轮红日从云海中喷薄而出,万丈霞光将绿色的云杉林海染成了金色,给人以满怀的兴奋和不尽的遐想。 沙湾县现已将蒙古庙作为重点旅游景区开发和保护,已投资建设了石栏、亭台、索道、木板屋等旅游服务设施,从每年6月份起,蒙古庙都会呈现出游人如织的盛景。[2] § 交通提示 乘出租车可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