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蚕豆象
释义

§ 正文

蚕豆象

昆虫纲鞘翅目(Coleoptera)豆象科(Mylabridae)。又名蚕豆红足象。蚕豆害虫。在田间和仓库内都可为害,也是一种贮粮害虫,在中国曾被列为国内植物检疫对象。成虫体长约5毫米,近椭圆形,棕黑色,触角锯齿状。卵长0.4毫米,椭圆形,一端略尖,乳白色半透明,幼虫体长约6毫米,乳白色,体形粗肥弯曲,各体节上多横皱,上颚大于豌豆象。蛹长约5毫米,椭圆形,淡黄色。世界性分布。传入中国后,除东北、西北及内蒙古大部外,其他各地均有发生。寄主植物在中国仅为蚕豆,其他国家有为害豌豆及其他豆类的记载。中国各地年生 1代。以成虫在豆粒内、仓库荫蔽处越冬,也有少数在田间遗株、杂草或土下越冬的。翌年,南方在3~4月,北方在5~6月,豆株开花前后,成虫飞往田间交尾产卵,盛期多在蚕豆初荚期。卵散产于豆荚表面,每荚产2~6粒,以豆株25厘米以上较大而嫩的豆荚上着卵最多。孵化幼虫即蛀入豆粒内取食胚乳,被害豆粒色泽变褐、发芽率低,食时且有苦味,一般一豆有虫1~3头。蚕豆收获时幼虫多值2~3龄期,随豆粒入仓继续为害,老熟时在豆粒内化蛹。化蛹前将豆粒咬一圆形羽化孔,从种皮外清晰可见,羽化为成虫后越冬。成虫有假死习性,飞翔力和耐饥力均强,但抗寒力较豌豆象为弱,常随豆粒调运而传播。已知天敌有小蜂、茧蜂、赤眼蜂等。防治方法与豌豆象略同。[1]

§ 为害特点

成虫略食豆叶、豆荚、花瓣及花粉,幼虫专害新鲜蚕豆豆粒。被害豆粒内部蛀成空洞,并引起霉菌侵入,使豆粒发黑而有苦味,不能食用;如伤及胚部,则影响发芽率,质量大大降低。幼虫随豆粒收获如仓,继续在豆粒内取食为害,造成严重损失。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对蚕豆造成的重量损失达20%~30%。[1]

§ 形态特征

蚕豆象 成虫体长4~5mm,宽2.6~2.8mm,椭圆形,体黑色,体被黄褐色与灰白色毛。触角基部1~4节或1~5节、上唇、前足浅褐色。头顶狭而隆起,头密布小刻点。唇基被黄褐色毛,额以上被淡黄色毛,触角锯齿状,向后伸达前胸背板后缘。复眼黑色,呈“U”包围触角基部。颊间着生灰白色毛。前胸背板显著横宽,侧齿位于侧缘中央,短而钝,水平外指向;侧缘在齿后的部分稍凹。侧齿上布小刻点,被褐色与灰白色毛,形成明显小毛斑,近翅缝向外缘有灰白色毛点形成弧形的横带。后足腿节腹面的端前齿钝。腹部每节两侧各有1个灰白色毛斑。臀板不横宽,端部无黑斑或黑斑不明显。腹部末节背面露出在鞘翅外面,密生灰白色细毛。卵长约0.4~0.6mm,椭圆形,一端稍尖,半透明,淡橙黄色,表面光滑。幼虫体长约5.5~6mm,乳白色,肥胖,弯曲,胸足退化呈肉突状。头部很小,死后大部缩入前胸,淡黄白色。胸腹节上通常通常具明显的红褐色背线。蛹长约5~6mm,椭圆形,乳白色至淡黄色,腹部较肥大。前胸背板及其鞘翅密布皱纹。前胸两侧各具1不明显的齿状突起,中胸背面后缘向后突出,后胸中央有沟。腹节中央及两侧均有隆起线。[1]

§ 生物学特征及发生消长规律

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豆粒内、仓库内角落、包装物缝隙以及在田间、晒场、作物遗株内、杂草或砖石下越冬。越冬成虫于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飞到田间取食豆叶、花瓣、花粉,随后交配产卵。卵散产于蚕豆幼荚上,每雌虫一生产卵35~40粒,最多达96粒。4月中旬起孵化后即侵入豆荚蛀入豆粒中,被贮豆粒表面留有1个小黑点。每豆一般有虫1~6个。蚕豆收获后,幼虫在粒内被带到仓内继续为害。成长幼虫约于7月上旬在豆粒内化蛹,7月中旬羽化为成虫,即进入越夏、越冬阶段。成虫飞翔能力强,有假死习性。 控制方法:

除了严格检疫外,可注意在蚕豆开花之时,每隔7~10天施药一次。当蚕豆收获时,豆内幼虫尚小,应掌握时机,在一个半月内及时将豆粒进行沸水烫浸30秒钟或熏蒸处理。收获以后,半月内用塑料薄膜密封气控保管或熏蒸处理。停止种植蚕豆3年,彻底消灭蚕豆象。 [1]

§ 相关文献

葛钟麟.(1952).蚕豆象的初步研究.昆虫学报,2(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5:3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