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蔡锷 |
释义 | § 简介 蔡锷 蔡锷(1882.12.18—1916.11.8)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宝庆(今邵阳)人,中华民国陆军上将。中华民国元勋。我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华民国史上第一位享受国葬殊荣的革命元勋。 遗著编为《蔡松坡集》(《蔡松坡先生遗集》)。 § 生平 蔡锷 1882年生于湖南宝庆(今邵阳)一个裁缝家庭。6岁由父亲发蒙,开始识字读书。7岁进私塾。11岁师从宝庆维新名士樊锥。13岁(1895年)中秀才。15岁(1897年)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受到该学堂中文总教习梁启超的赏识,并建立起深厚的师生友谊。 1899年7月,东渡日本,入东京大同高等学校学习。 1900年春夏之际回到上海参加自立军的起义活动。 1900年8月自立军起义失败,蔡公回到日本,继而进入东亚商业学校。 1901年12月17日,自费考入成城学校。1903年从成城学校毕业;7月24日加入仙台骑兵第二联队;9月转为官费生;12月1日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自有中国留学生的第3期)。1904年12月24日毕业。 1902年2月,他在梁启超创办的《新民丛报》上,发表了题为《军国民篇》的文章,阐述了他的救国救民主张。 1902年11月,蔡锷又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与同学蒋方震、张孝准,同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 1904年初,蔡锷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归国。先后应聘任江西随军学堂监督、湖南教练处帮办、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广西测绘学堂堂长、陆军小学总办等职。 1911年春,云南总督李经羲聘请他到云南担任军职。 1911年7月,清廷发布上谕,任命蔡锷为新军第19镇第37协协统(旅长)。蔡锷开始进行改造和训练滇军的活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0月30日,与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在昆明举兵响应。11月1日,起义官兵在五华山组织了“云南军都督府”,公推蔡锷为云南都督,此时他年仅29岁。 1913年10月,蔡锷被袁世凯调到北京,先后被任命为总统府高等军事顾问、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政治会议议员、参政院参政、将军府昭威将军、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办事员、全国经界局督办。。 1915年5月7日,袁世凯与日本帝国主义秘密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使蔡锷气愤已极,他决心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于是他表面上装出不关心政治的样子,常去北京八大胡同,与名妓小凤仙厮混,以蒙蔽袁世凯,暗中却多次潜赴天津,与老师梁启超商量讨袁计划,并初步拟定了赴云南发动武装起义的战略设想。 1915年11月11日,蔡锷秘密离京赴津,11月18日,乘“山东丸”号日本货轮秘密离津开始南下,后经台湾、香港、越南,于12月19日抵达昆明。 1915年12月25日,云南通电宣布独立,众推唐继尧为云南军政府都督,组成护国军三个军,分别从四川,湘西和广西三个方向出师讨袁。蔡锷为第一军总司令,率4个梯团(旅)约8000人入川,拟对川边敌军突然袭击,出奇制胜,夺占叙州(今宜宾)、泸州诸要地,再北攻成都、东取重庆,尔后挥师东下,会师武汉。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为民国大总统,于1916年7月6日任命蔡锷为四川督军兼省长。但是,这时蔡锷的病情恶化,他草草处理了川省善后事宜,即于9月东渡日本治病。11月8日上午,终因医治无效,病逝于日本福冈,年仅34岁。[1] 1917年4月12日,蔡公魂归故里,国民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蔡公也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 § 婚姻家庭 蔡锷夫人潘惠英和长子蔡端(右)、次子蔡永宁在一起,1950年代摄于北京 妻子潘惠英 长子蔡端 次子蔡永宁 § 评价 孙中山挽蔡锷联说“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袁世凯评价蔡锷说:“此人之精悍,远在黄兴及诸民党之上,即宋教仁或亦非所能匹。” 梁启超《挽松坡联》“知所恶有甚于死者,非夫人之恸而谁为。”,《祭蔡松坡文》“血随泪尽,魂共岁徂,吾松坡乎!吾松坡乎!汝何忍自洁而不我俱”。 康有为挽蔡锷联:“微君之躬,今为洪宪之世矣;思子之故,怕闻鼙鼓之声来!” 1910年蔡锷在广西教练新军,其处事不公,先是包庇舞弊违规考入桂军学堂学习的湘籍学生(清廷规定各地新军应为本省人),后又在桂军学堂(因经费不足)考察学生以决定学生是否能留读时以偏袒的手法(考诗词歌赋的文章试而非军事知识技能试)再次恶意包庇诗词水准较高的湘籍学生,因此被桂籍学生(李宗仁、白崇禧等未来的名将均在此列)发动学潮,得知此事的广西士绅联手将其驱逐,而蔡锷带至广西学堂的湘籍教员也因此离职(李宗仁回忆录)。 蔡锷与蒋百里同庚,并且为莫逆之交。也与其学生朱德十分交好(朱德当时考入云南讲武堂,蔡锷为校长,并非教官直接对其任教,但后期对朱德多次提拔)。蔡锷逝世后,朱德写下挽联“勋业震寰区,痛者番,向沧海招魂,满地魑魅迹踪,收拾山河谁与问;精灵随日月,倘此去,查幽冥宋案,全民心情盼释,分清功罪大难言。” 朱德晚年在回忆录中写到“蔡锷先生影响我整个前半生,而毛泽东影响了我的后半生”。 小凤仙挽蔡锷联:其一“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其二“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怜他忧患余生,萍水相逢成一梦;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 故居 蔡锷故居 蔡锷故居在西城区棉花胡同66号。由前后两院组成,房屋由回廊相连。现基本保持旧观。蔡锷于民国2年到民国4年(1913年11月-1915年11月)寓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