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虞城县 |
释义 | § 基本概况 虞城县 虞城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在世界掀起木兰文化热的今天,木兰故里—虞城已成为中外客商旅游和投资的热点。著名的历史古迹有花木兰祠、杜康造酒发祥地、伊尹墓、仓颉墓等。 河南省虞城县地处中华民族发祥地的中原腹地,建县已有1400余年。这里自古人才辈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奴仆出身的宰相、最早发明汤药的伊尹,号称字圣的造字鼻祖仓颉,最早发明秫酒的造酒鼻祖杜康,巾帼英雄花木兰等,都赫然写在虞城的史册上。虞城现有人口108万,总面积1558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坦,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常年平均气温14℃,年日照率53%,年平均无霜期216天,是一天充满希望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热土。 虞城县交通便利,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324、325、326省道横穿东西,京九铁路、商菏、商毫高速、203省道纵贯南北,105国道在县西擦边而过。县乡公路四通八达,行政村通油路已达100%。虞城县基础设施完善,有11万伏变电站3座,3.5万伏变电站13座,全县程控电话容量10万门,移动通讯达到无缝隙覆盖。工业园紧靠203、324省道,北距310国道8公里,南距连霍高速公路9公里,是投资兴业的理想宝地。 虞城县地处黄淮海平原中部,总面积15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8万亩,总人口108万。虞城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优质红富士苹果基地、优质无籽西瓜基地、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全县粮食面积110万亩,棉花面积30万亩,。果园面积36万亩。在1999年昆明世博会上,“虞国花木兰”牌红富士苹果获苹果类唯一大奖,“虞国花木兰”牌酥梨、红桃获铜奖。在中国首届上海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虞城红富士苹果获最佳销售奖,科迪集团乳制品、速冻食品获最畅销食品奖。蔬菜面积26万亩。山药为清朝贡品,被誉为“绿色食品”。烟叶、大葱、西瓜、花生等经济作物也已形成规模。森林覆盖率21%。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使虞城的畜牧养殖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全县大牲畜存栏30万头,生猪存栏56万头,山绵羊90万只,我县被省畜牧局评为畜牧大县。虞城县 虞城县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是全国最大的肠衣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产品远销日本、美国、西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羊肠衣生产和出口量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钢卷尺生产基地之一,固定资产千万元以上的3家,固定组装户300多户,年产钢卷尺1.5亿个,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俄罗斯、韩国、缅甸、瑞士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猪毛加工业已成规模,从事猪毛加工业人数达2万多人。还有张集镇豫腾兽药厂、界沟镇的筛板加工、杜集镇的铁业加工等,在全国都拥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还涌现出了30多个各具特色的专业村。贾寨豆腐干、界沟粉皮、刘店粉条等一批名优土特产采取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加工而成,以其独特的风味享誉海内外。 § 城市名片 中国木兰之乡 中国古虞文明发祥地 中国钢卷尺城 中国平原绿化先进县 中国速冻食品名城 中原石油化工基地 中国规模产业园区示范区 中原棉纺织基地 国家东引西进桥头堡 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 中国酥梨之乡 国家商品粮基地县 中国烹饪文化发祥地 中国文字发祥地 § 行政区划 虞城县虞城县辖10个镇、16个乡:城关镇、界沟镇、营郭镇、杜集镇、谷熟镇、大杨集镇、贾寨镇、利民镇、张集镇、站集镇、黄冢乡、沙集乡、店集乡、闻集乡、芒种桥乡、刘店乡、大候乡、城郊乡、郑集乡、李老家乡、稍岗乡、镇里固乡、古王集乡、刘集乡、乔集乡、田庙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 自然条件 虞城区位优越,十县通衢,投资环境优良。境内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豫36公路、豫04公路横穿东西,京九铁路、商亳高速公路、 105国道、豫203公路纵贯南北。京九铁路在虞城县境内建有虞城、李新集、 木兰、伊尹四个火车站。西距商丘仅20公里、郑州220公里,东距徐州120 公里,北到北京700公里,南到深圳1400公里,东南到南京400公里、到上海700公里,区位和交通优势得天独厚。国道、省道以上干线公路200多公里,县、乡村公路1100多公里,已实现了行政村通油路。 县内建有11万伏变电站3座,3.5万伏变电站12座,年供电能力6亿千瓦时。程控电话装机总容量已达9万门,移动通信和无线寻呼实现系统实现了无缝覆盖,可通达世界各地。开通了因特网、宽带网,有线电视已进入乡村。城区规划面积15 平方公里,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工业园以其优越的区位吸引着广大客商,2002年初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东西部合作示范区"。县城区内文化、卫生、金融、保险、宾馆、餐饮等各种服务设施齐全,因距商丘仅20公里,有4条交通干线相连,还可方便利用商丘市的各种服务设施。 § 旅游景区 虞城县灿烂的文化为虞城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诸多历史名人如司马相如、高适、李白、苏轼等都曾来虞城游览,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在这里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现存黄河故道长堤在境内绵延近百里,春天鸟语花香,秋季硕果累累,地上果木葱郁,水中莲鱼肥硕,更有田庙万亩梨花开似雪,张集万亩果园红似火,整个原野一片欣欣向荣的人景象。 木兰祠 木兰祠 木兰祠位于虞城县城南 35 公里营廓镇大周庄村,距虞城县城35公里,距京九铁路木兰站2.5公里。该祠始建于唐代,金、元、清各代曾重修。木兰祠曾占地万余平方米,有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配房等。大殿内有英姿飒爽的花木兰戎装立像和记载花木兰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凯旋而归的雕塑和组画。 商均墓 商均墓位于虞城县利民镇西南商均墓村后。即今虞城县城北12.5公里的利民镇杨庄村西南,墓冢残高4米,周长110米,面积960平方米。墓周古木参天,并有守林人看护。墓前原有祠宇,后废。对此,《汉书》、《括地志》及《虞城县志》均有相关记载。商均墓据《虞城县志》云:“舜帝子商均墓,位于城西南三里许……旧有祠宇一所,后废。” 伊尹祠 伊尹祠位于虞城县谷熟镇南三公里处,即虞城县店集乡魏堌堆村。前建祠堂,后为墓园,距祠堂门前南100米建有花戏楼,祠堂面向南,花戏楼面向北。墓冢高3米、周长50米,周围一片古柏环绕。古柏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最大的直径3米多。这些古柏传闻是唐朝开国大将军程咬金为纪念魏征所误植。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九月初九魏堌堆村都有古会,逢古会之日,临近的商丘,安徽、山东、江苏的乡民纷纷来踏墓拜祭。 § 农业发展 虞城县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逐步向名优产品规模化、商品生产基地化、科技服务网络化、社会服务系列 虞城县化、农村经济现代化方向发展。县委、县政府提出"优化农业"发展战略,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活农村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为了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2000年初县委、县政府引导干部走出机关,带领农民奔小康,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搞高效农业示范开发,成立农业综合开发公司27个,充分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和区位优势,机关干部示范带动搞营销,形成千军万马出虞城,风风火火闯市场的局面。同时,强力扶植龙头企业,增强其带动能力,形成"舞动龙头闯天下,龙头连着千万家"的农村产业化发展新格局。省、市领导曾多次亲临虞城考察并予以赞扬,《河南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介绍了虞城县、乡机关干部领办高效示范园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河南省委主要领导号召在全省推广虞城经验。 农业产业化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开创了新天地,已形成"三线""八园""十基地"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现在虞城县是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优质红富士苹果基地、优质无籽西瓜基地、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全县粮食面积110万亩,年产粮食6亿公斤。棉花面积30万亩,年产优质棉45.5万担。果园面积30余万亩,年产优质果2亿公斤。在中国1999昆明世博会中,"虞国花木兰牌"红富士苹果获得苹果类大奖,"虞国花木兰牌"酥梨、"虞国花木兰牌"红桃获得铜奖。蔬菜面积26万亩,年产蔬菜1.2亿公斤。芦荟、山药、烟草、西瓜、大葱等已形成规模。森林覆盖率21%,被评为全国首批平原绿化达标县。养殖专业户1万多户,肉、禽蛋、奶产量分别为9万吨、1.8万吨、0.8万吨。为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品位,虞城还强力实施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和标准化生产,成为"河南省首家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示范基地县"。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1家,市级5家,县级16家。全县已形成了一路一景、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特色产业群,集种植、观光于一体的高效农业格局已经形成。 [1] § 经济概况 民营工业发展势头强劲。虞城县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已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00多家,其中科迪集团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有5万吨罐头、5万吨方便面、5万吨速冻食品、10万吨鲜奶加工生产能力。县里以此为龙头,实施奶业工程,现已有优质高产奶牛 6000多头。商丘市木兰棉纺 虞城县织有限公司、虞城县新世纪实业公司、万新公司等一批企业集团迅速发展壮大,其中有8家企业成为创汇企业,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虞城县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科迪食品集团、木兰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木兰食品公司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闻名全国。钢卷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肠衣出口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棉花加工业100多家,年加工棉花150万担。筛板生产和猪毛加工等都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虞城县投资环境十分优越,虞城县连续三年被评为商丘市软环境建设第一名,是省软环境建设先进县,省综合治理先进县。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一条龙办公,一个窗口对外。对较大的投资项目,由县领导专门为企业服务。目前,已有香港、台湾、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数十家客商在我县投资兴业。虞城县北部黄河故道沙荒地及南岸背河洼地极县开发潜力;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为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充足的劳动力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商品流通提供了快捷的通道。 § 文化资源 灿烂的文化为虞城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诸多历史名人如司马相如、高适、李白、苏轼等都曾来虞城游览,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在这里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著名的有杜康造酒发祥地、魏征墓、仓颉墓、伊尹墓等,现已成为十分壮观的旅游景点,距京九铁路木兰站仅2公里的木兰祠更是名扬海内外。2000年5月,国家邮政总局在商丘隆重举办了《木兰从军》系列邮票首发式,2007年5月被中国民协授予“中国木兰之乡”称号,并批准挂牌成立“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11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授牌仪式及新闻发布会;2008年6月“木兰传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9月,河南省“中国民间文化之乡”建设县市长论坛在虞城县召开;2009年9月22日与星光国际传媒集团、北大星光集团联合举办的“花木兰”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由省妇联、省旅游局、商丘市政府联合主办,虞城县政府承办的第五届国际木兰文化节于2009年10月26日举行。花木兰祠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成为全国闻名的旅游景点。现存黄河故道长堤在境内绵延近百里,春天鸟语花香,秋季硕果累累,地上果木葱郁,水中莲鱼肥硕,更有田庙万亩梨花开似雪,张集万亩果园红似火,与县内的观赏农业联为一体,构筑而成生态旅游的新格局。 虞城县 虞城热忱欢迎国内外投资者来虞城投资兴业,这里正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和团结鼓劲的舆论环境,已形成讲求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发展氛围。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工作环节,在全市率先成立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实行一条龙服务,项目办理手续由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一个部门承办到底。对外来投资者的企业注册登记和生产经营环境实行领导责任制;对投资企业建设,实行全方位服务。企业开工投产后,实行经常化服务。来虞城参与投资的管理人员及一切随员,可免费办理入户手续。外来投资者,无论兴办哪种形式的企业,都依法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目前,虞城县有待投资的主要项目有:花木兰风景区、工业园区道路、水厂等基础设施建设;纺织、服务、箱包、电子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苹果、山药、粮食、棉花、芦荟、肉类等农副产品加工业;高效农业开发、黄河故道开发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虞城得天时而占地利,享政通而悦人和,成为一片资源丰富、商机无限、充满希望的热土。 § 产业集聚区 虞城县 作为河南省第一批审批的三个县级工业集聚区之一,虞城县产业集聚区成立以来,从建园初的12家食品加工、钢卷尺加工类企业,发展到目前的88家进园企业,建设标准化厂房 26.6万平方米,累计完成项目投资36.2亿元,单位规划面积固定资产投资3.45亿元/平方公里,从业人员达6500余人。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加强产业承接转移,一批关联性强、产业链长、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项目纷纷落地,形成了五金电子业、纺织服装加工业、食品加工业三大主导产业集群。该集聚区现有限额以上规模企业51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出口创汇企业12家,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以上。2009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工业增加值21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8亿元、利税总额3.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其中五金电子业、纺织服装加工业、食品加工业三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90%以上,年创利税2.6亿元。 [2]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