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蝮蛇 |
释义 | 蝮蛇蝮蛇别名土公蛇、草上飞,是中国各地均有分布的数量最多的一种小型毒蛇,除食用外,有很高的医药价值。蝮蛇都能水陆并行,因此它们的聚居地亦多接近水源,常栖于平原、丘陵、低山区或田野溪沟有乱石堆下或草丛中,它种原易得,养殖方法不难,是群众致富的一项新型养殖业。 § 科学分类 别名:草上飞 蝮蛇 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爬虫纲Reptilia 目:有鳞目Squamata 亚目:蛇亚目Serpentes 科:蝰蛇科Viperidae 亚科:蝮亚科Crotalinae 属:蝮蛇属Agkistrodon § 形态特征 蝮蛇体长60~70厘米,头略呈长三角形,背面灰褐色到褐色,头背有一深色“∧”形斑,杂有黑斑。头背具对称的大鳞片,眼前有颊窝,体背有两纵行圆斑。 体色变化大,头体背部由灰褐色而至土红色,头部在眼后到口角有黑色带,其上缘有一黄白色细纹;体背交互排列有黑褐圆斑;腹面灰白到灰黑褐色,有不规则黑点;尾尖黑色。 § 种类漫谈 蝮蛇蝮蛇类是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毒蛇,其种下分类问题,颇多争论。这场争论长达60多年之久,主要是缺乏足够的根据以说服对方。为此,我们对全国各地的560条螟蛇标本及Maki(193)所搜集的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根据鳞片数目、头型、色斑以及分布区域的不同,确定中国镇蛇可分为3个亚种,即中介亚种、短尾亚种及日本亚种。 中介蝮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东起内蒙古,西到新疆,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古北界蒙新区及华北区的黄土高原亚区的西部。短尾蝮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南限约在北纬26°附近,属于东洋界华中区及西南区的一部分。但山西、河北、山东及东北三省是这两个亚种的同域分布区。Smith(1943)把蝮蛇分布的南限延伸到北部湾的一个小岛上,这是严重的错误,他所说的这个小岛叫做小龙山Syoryuzan岛,其实就是蛇岛,在辽东半岛南端的西面,并非雷州半岛的西面。 秦岭是黄河和长江水系的主要分水岭,从古生代到现在,一直起着我国南北两大部分的分界作用,所以在动物地理的分布上,都认为是古北界与东洋界的天然障壁,这不仅对鸟兽有效,对蛇类的分布更为有效。但秦岭东段从伏牛山往东,山势突然低落,与华北平原接壤,分布于秦岭以南的短尾亚种通过这个地区与古北界的中介亚种相遇,形成两个亚种的同域分布区。 明显而有趣的例子是:在陕西,洋县和周至两地相距甚近,但中间隔着秦岭主峰太白山及首阳山,在山南洋县采到的蝮蛇是短尾亚种,在山北周至采到的则是中介亚种,表明秦岭对这两个亚种是起着地理隔离的作用的。 日本亚种在我国只分布在台湾省,与日本群岛所产的相同。中介蝮数量特多的地方,已发现有两处,一处在黑龙江西部,靠近蒙古的卓山车站附近,站北共有6个山头,长约3公里,宽一两公里不等,是铁路局的采石场,其中1~3号山头因蝮蛇太多而停止开采。另一处是蛇岛,面积仅1平方公里左右。过去有人(长谷川秀治,1932)估计岛上有蝮蛇50万条,这显然是夸张了。1957年在岛上考察之后,我们估计大约有5万条蝮蛇。最近辽宁蛇岛考察队在岛上作了数量分布调查,认为现存蝮蛇约有2万条,这和我们当时的估计比较接近,因为该岛在1959年以后曾遭火灾及滥捕,损失的蝮蛇是相当多的。 § 繁殖方法 蝮蛇的仔蛇2~3年性成熟,可进行繁殖。蝮蛇的繁殖方式和大多数蛇类不同,为卵胎生殖。蝮蛇胚在雌蛇体内发育,生出的仔蛇就能独立生活。卵胎生,8~9月产仔蛇,每产2~20条。旅顿附近的蛇岛盛产此蛇。 蝮蛇的这种生殖方式胚胎能受母体保护,所以成活率高,对人工养殖有利,每年5~9月为繁殖期,每雌可产仔蛇2~8条。初生仔蛇体长14~19厘米,体重21~32克。新生仔蛇当年脱皮1~2次,进入冬眠。 § 生活习性 白眉蝮蛇所有蝮蛇都能水陆并行,因此它们的聚居地亦多接近水源。可是铜头蝮及墨西哥蝮也会出现在干旱的地区,即使远离湖泊或河流等水源,亦可能有蝮蛇出没。另外,所有蝮蛇都是卵胎生的。 常栖于平原、丘陵、低山区或田野溪沟有乱石堆下或草丛中,弯曲成盘状或波状。捕食鼠、蛙、哳蜴、鸟、昆虫等。蝮蛇的繁殖、取食、活动等都受温度的制约,低于10℃时蝮蛇几乎不捕食;5℃以下进入冬眠;20℃~25℃为捕食高峰;30℃以上的钻进蛇洞栖息,一般不捕食。夜间活动频繁,春暖之后陆续出势寻找食物。 3~4月和11~12月常活动于洞口附近草丛中,自5月开始爬入田野、水沟、麦地、菜园等处。洞穴多在向阳坡地。小雪前后入洞冬眠,惊蛰前后不断出蛰。5~6月为交配和蜕皮季节。多在晨昏活动,是以鱼、蛙、蜥蜴、蛇、鸟、鼠为食的毒蛇。 § 生物毒性 在三种蝮蛇中,铜头蝮的毒性是最为独特的,当中有着类似凝血脢的酵素,会对血液产生凝固作用。一项关于铜头蝮及墨西哥蝮两种蝮蛇的毒素中蛋白质组合的电泳法研究证明,二者的毒素对实体所产生的效果当中存在着变异的可能,这可能跟每种蝮蛇所蕴含的毒素之间有着未知的分别有关。 § 生存环境 蝮蛇蝮蛇多生活在平原、丘陵及山区,栖息在石堆、草丛、水沟、坟堆、灌木丛及田野中。短尾蝮的洞穴多在向阳的斜坡上,洞口直径为1.5~4.5厘米,洞深可达1米左右,大多利用蛙、鼠等挖钻的旧洞。 蛇岛的中介蝮多栖息在石缝、草丛及树枝上,静止不动,头部仰起向着天空。当小鸟停落在它附近时,即迅速向小鸟袭击。常见一棵小树上有几条蝮蛇。在一株高约两米的栾树上曾见有21条,一棵樱树上见有25条。小鸟稀少时,多潜伏于草丛及石缝中。例如:1957年9月15日,岛上小鸟极少,所捕获的413条蝮蛇中,草丛里捕到的占54.52%,岩石上捕到的占43.61%,树上捕到的只占1.87%。 § 地理分布 蝮蛇多分布各个美洲地区:于北美洲,包括美国中部及东北部,南至佛罗里达州半岛及德州西南部。在中美洲,其分布范围则由塔毛利帕斯州和新莱昂州,南至尤卡坦半岛、伯利兹及危地马拉。沿着太平洋海岸的索诺拉州、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及哥斯达黎加西北部,亦能找到蝮蛇的踪影。部分分布于朝鲜、日本。 中国国内分布于辽宁省、河北省、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贵州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 § 开发利用 用蝮蛇作原料生产的一些贵重药品能医治多种疑难病症。蝮蛇毒素是生产高效抗血栓药物的原料;蛇干有祛风、镇静、解毒业痛、强壮、下乳等功效。 因此开展蝮蛇的人工养殖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蝮蛇纯干毒粉在国际市场是黄金价的20倍,在国内每克价超过1000元。 § 蝮蛇科属 巨型蝮蛇类蝮蛇科(学名叫Viperidae)系一种分布喺全世界嘅毒蛇。蝰蛇(Viperinae)同蝮蛇(Crotalinae)就系依一科嘅代表,佢哋体粗尾细,个头系三角形嘅。佢哋嘅毒液中含有血毒素,有啲品种仲含有神经毒。佢哋嘅毒牙比较长,可深深吉入猎物体内有效咁注射毒液。毒牙同上颚之间有关节,可以喺口中放倒。蝮蛇有红外线感应器官,喺唔同嘅环境温度中用嚟识别猎物嘅体温。依科系夜间出没嘅动物。 蝮蛇属(拉丁语属名:Agkistrodon)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下的一个有毒蛇属,主要包括分布于自美国至哥斯达黎加一带北美洲地区的一种蝮蛇。蝮蛇的学名“Agkistrodon”源自希腊语,当中“Ancistro”意思是“钩”,而“odon”则代表“牙”,两者合指蝮蛇最为人所知的钩形毒牙。目前共有3个品种已被确认。各种蝮蛇虽然形态繁多,但它们都有着紧密的关连。 § 相关链接 秋后蝮蛇活动异常频繁驴友登山出行应倍加小心 § 相关词条 舟山眼镜蛇巴布亚太攀蛇白头蝰玉斑锦蛇喜玛拉雅白头蛇红头环蛇蝮蛇紫晶蛇 短尾蝮蛇西部拟眼鏡蛇太攀蛇树眼镜蛇澳洲内陆太攀蛇裂颏海蛇环蛇变色蛇 葡萄树蛇赤尾青竹丝珊蝴蛇南部棘蛇东部拟眼镜蛇巨环海蛇虎蛇黑虎蛇 竹叶青蛇印度黄金蟒铠甲蝮棕伊澳蛇杜氏剑尾海蛇黑曼巴蛇蛇毒眼镜蛇 § 参考资料 (1)http://www.itis.gov/servlet/SingleRpt/SingleRpt?search_topic=TSN&search_value=174295 (2)http://www.8264.com/33516.html (3)http://news.163.com/08/0908/02/4L9LD8DJ00011229.htm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