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荥经周文
释义

§ 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之一。

他是被鲁迅称为最优秀的左翼青年作家之一,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鲁迅的十六个抬棺人之一。

他是中央党校语文教学的开拓者。

他走群众文艺路线,受到毛主席的赞扬。

他于1907年6月17日生于雅安荥经城关镇,1952年7月1日卒于北京。原名何开荣,字稻玉,笔名何谷天、树嘉、司马疵、周文等,以周文行世。

丁玲如此评价他:“周文同志既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旗帜的党的事业中的一个坚定顽强的战士,又是以鲁迅先生为旗帜的左翼文化战线上的一个埋头实干的作家。”

不甘迫害外出追寻真理

1907年6月17日,周文出生在四川荥经县的一个秀才之家,居长,名何开荣。父亲行医,兼开一小药店,但不幸在其六岁时丧父,又有二个年幼的弟弟,母亲一人无法维持生活,十六岁就得谋生养家。他自小写得一手好字,作文尤其出色。1925年因家境贫寒被迫辍学,到当川边军旅长的二表姐夫处做事,当文书。在旧军队的几年中,他目睹军阀割据、贪污腐败、民不聊生的种种现状,义愤填膺,逐渐养成了坚毅、刚强的性格。这段时期的生活积累,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重要素材。嗣后,他考入雅安“士学馆”,学习政治、经济、三民主义等科目,接触到“五四”运动传播的新思想、新文化,读到了鲁迅、郭沫若等人的著作,对人生、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1929年冬,他在家乡组织“读书会”,成立“文化促进会”,推进当地白话文的运动进程。后来红军经过荥经县时,不少促进会的成员由于受到过进步思想的熏陶,纷纷参加了红军。不久他因编演文明戏《棠棣之花》,遭警察追捕,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寻找真理。

职业革命家的生涯

周文经成都、南京、杭州等地,历经艰辛,终于到安徽安庆找到了党,找到了革命。1931年“九一八”后,周文被左翼作家叶以群介绍到安徽省教育厅工作,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担任左翼文化总盟安徽分会的组织部长。至此,周文的人生掀开了新的一页。

1932年,国民党当局在安徽大肆搜捕,安徽分盟遭破坏,周文逃到上海参加“左联”。1933年丁玲、叶以群介绍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时的周文就像孩子找到了母亲,感到自己终于是一个“人”了。他以巨大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工作,认真踏实、埋头苦干、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他在左联时期的工作有声有色,成绩斐然,成为左联的领导干部之一。先后担任“左联”组织干事,组织部长,反帝大同盟党团书记。

1936年4月,冯雪峰以党中央特派员身份来到上海。经鲁迅介绍,周文担任冯雪峰的政治交通和秘书工作,即中央驻上海联络局的交通。从此,他经常扮成商人、学者等模样往返于上海、西安,传送文件,护送同志,工作十分辛苦。由于他出色的工作,保障了冯雪峰与党中央的联系一直安全畅通。

1937年9月,回到四川,在成都开展文艺界抗日统战工作,与沙汀、朱光潜、李(吉力)人等成立成都文化界救亡协会,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成都分会常务理事、总务部主任。主持会刊《笔阵》,兼《四川日报》、《新民报》副刊编辑。

1940年,奉调至延安,筹办大众读物社,任大众读物社社长,主办《边区群众报》、《大众习作》,主编《大众文艺》,受到毛主席的赞扬。1941年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秘书长。1942年后,任晋绥分局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晋绥《抗战日报》社和《大众报》社长等职。

1946年4月调往重庆,任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新华日报社副社长兼主笔。同年9月撤退回延安,又返晋绥边区工作。任中共晋绥分局代理秘书长、分局宣传部部长。

1949年,出席全国第一次文代会,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委员。同年8月,调任中央马列学院(现中央党校)秘书长和国文教员,兼第六班班长。1952年7月1日,因患急性肺炎和急性肝萎缩,猝然去世。

以笔为枪的革命作家

周文的文章带有明显的西康地域特色,取材于其在川康边区军阀队伍中的军旅生活,描写了上层的倾轧和下层的受苦;但又不限于这类题材,在短篇中还展现了社会许多角落的众生相。至今,其文章仍具有较强的文学及史学价值。

周文参加革命后,在左联既担任领导职务办理日常事务,又致力于创作。在鲁迅的鼓励支持下,从1933年到1937年的四五年间,周文先后写有《分》、《爱》等四个短篇小说集,中篇《在白森镇》,长篇《烟苗季》,共计100多万字。在周文的一生中,鲁迅极为肯定他的创作,1934年鲁迅推荐了周文小说《雪地》给美国作家伊罗生选编的中国短篇小说集《草鞋脚》,1936年春,鲁迅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鲁迅列举最优秀的左翼作家10余人,其中就有周文。在鲁迅生命的最后阶段,应日本《改造》杂志社要求,选择10篇左翼作家作品在该刊发表,周文的小说《父子之间》便在其列。

周文作品倡导大众写作,致力于大众写作,故又被称为大众之子。左联时期的大众化运动时期,当时左联曾分配过任务,鲁迅和瞿秋白写歌谣、小调;丁玲去“大世界”游乐场作调查;艾芜去工人区辅导读书识字。而周文则第一个响应左联的号召,进行文学名著的改编工作。1933年1月末的大雪天,他采用章回小说形式,将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名著,由鲁迅翻译的长篇小说《毁灭》,改编成缩写通俗本;将苏联作家绥拉菲莫维支的名著,由曹靖华翻译的长篇小说《铁流》,也改编成了缩写的通俗本。春夏间再改编美国小说《没钱的犹太人》为大众本,因被查禁而未能出版。《毁灭》与《铁流》出版后,受到工农读者的欢迎与好评。1940年,周文奉调至延安,筹办大众读物社,更是致力于大众文学的普及。

之所以称周文是以笔为枪的革命作家,不仅仅是其小说作品中对黑暗社会的揭露讽刺之功,而且包括其杂文像矛的战斗力。在周文的一生中,筹办诸多报社,并为新华日报、抗战日报等报刊撰写社论、社评,以一个作家战斗的姿态,服务于革命,为中国的文化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永远的缅怀

近十多年来,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共为周文召开了4次纪念暨学术研讨会,四川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也分别为其出版了《周文文选》,其他的研究书籍《周文与先进文化》、《再论周文》、《周文论文艺大众化》、《周文代表作》也相继出版,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缅怀着周文。

§ 周文主要著作书目

1、毁灭(小说改编)苏联法捷耶夫原著,鲁迅译,1933年5月,上海,光华书局

2、铁流(小说改编)苏联绥拉菲摩维支原著,曹靖华译,1933年5月,上海,光华书局

3、父子之间(短篇小说集)1935年9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4、分(短篇小说集)1935年12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5、多产集(短篇小说集)1936年8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6、烟苗季(长篇小说)前部,1937年1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后部,1938年5月,;前后部合订本,1938年10月,均为同一出版社

7、在白森镇(中篇小说)1937年1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8、爱(短篇小说集)1937年3月,上海,开明书店

9、周文短篇小说集 1940年1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10、周文文选(上、下册)1980年5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1、周文文选 1981年9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6: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