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良渚遗址 |
释义 | § 基本资料 良渚遗址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余杭县和德清县境内,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群,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良渚遗址发现于1936年,此后断续发掘至今。遗址总面积约34km2,它范围广阔,内涵丰富,分布于以莫角山遗址为中心的50余处。其中以反山墓葬群、瑶山祭坛和莫角山土筑金字塔等几处最为重要。遗址群中发现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礼器最具特色。这些遗迹、遗物的发现,显示出良渚文化遗址群已成为证实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命名地,它的发现对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概述 良渚遗址分布图良渚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新石器时代 公布时间:1996年11月20日 良渚遗址位于中国东部浙江省余杭县,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文明起源阶段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遗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 在余杭市良渚镇一带。发现于1936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出土的石器有斧、凿、锛、镰、镞、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制精致;特别是石犁的使用,说明当时早已进入犁耕阶段。出土的陶器,以泥质灰胎磨光黑皮陶最具特色,采用轮制,器形规则,圈足器居多,用镂孔、竹节纹、弦纹装饰,也有彩绘。玉器发现很多,有璧、琮、璜、坠、环、珠等,大部分出土于墓葬中。与良渚遗址同类型的遗址,在长江下游的苏南,直至钱塘江以北的平原地区,分布较广,考古学界统称为“良渚文化”。据对有关遗址出土文物的碳14测定,其年代距今约5300年至4200年,先后延续达千年之久。 作为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群,良渚遗址群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它范围广阔,内涵丰富,分布于以莫角山遗址为中心的50余处。其中以反山墓葬群、瑶山祭坛和莫角山土筑金字塔等几处最为重要。遗址群中发现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礼器最具特色。这些遗迹、遗物的发现,显示出良渚文化遗址群已成为证实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最有力的证据。 § 发现 良渚遗址出土文物良渚文化的陶器,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轮制较普遍。一般器壁较薄,器表以素面磨光的为多,少数有精细的刻划花纹和镂孔。圈足器、三足器较为盛行。代表性的器形有鱼鳍形或断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节形把的豆、贯耳壶、大圈足浅腹盘、宽把带流杯等。琮、璧一类玉器数量之多和工艺之精,为同时代其他文化所未见。石器磨制精致,新出现三角形犁形器、斜柄刀、“耘田器”、半月形刀、镰和阶形有段锛等器形。 良渚文化居民过着较稳固的定居生活。在钱山漾遗址发现3座的。其中一座东西长约2.5米,南北宽约1.9米,木桩按东西向排列,正中有一根长木,似起“檩脊”的作用,其上盖有几层竹席。另一座只在东边保存下一排密集而整齐的木桩,上面盖有大幅的芦席和竹席。在吴县澄湖还发现一批土井,井底遗有多件陶器和石斧。昆山太史淀的水井还有木构井圈,系用4~5块长约2米的弧形木板凿孔连接而成。 各地共发现墓葬数十座,墓坑呈长方形,以头向南的仰身直肢葬为主。有大、小墓之分。在浙江海宁、嘉兴、平湖和余杭等地发现的小墓,随葬陶器的质量一般远逊于实用品,有的小墓用猪下颚骨或穿孔石斧和大型玉璧随葬。大型墓不仅墓坑规模较大,而且随葬器物数量多,质量也高。如草鞋山198号墓,东西1.7米,南北4米,有60多件随葬器物,其中有5件玉琮、2件玉璧以及镯、管、珠、锥形饰、穿孔斧等共30多件玉器。福泉山遗址6号墓虽遭破坏,仍遗有玉、石、牙、陶器119件,其中玉琮5件,玉璧4件。寺墩3号墓随葬玉琮、玉璧多达57件。用如此大量玉器随葬,这是以往所没有的,在良渚文化中也属特殊现象,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玉敛葬”。张陵山遗址的一座墓葬,随葬陶、玉、石器共40多件,其中以兽面纹的玉琮和玉瑗、玉蝉等较为突出,在墓主人脚下,与随葬陶器一起还发现3个人头骨,有人认为其身份应是奴隶。 § 成就 良渚遗址发掘良渚遗址使得一方被历史烟尘隐没的古国,重新在东南海隅显露过往的峥嵘。自从1936年西湖博物馆研究员施昕更先生首次在余杭镇良渚村发现古文化遗存,屈指至今已70年。在这70年的研究发掘当中,良渚不断地为中国考古提供着激动人心的发现。举其荦荦大端,有五项成就最堪瞩目。 其一便是正在全面发掘中的古城遗址。1928年,山东城子崖的考古发现可以被视为中国新石器考古的划时代之举,这个坐落于一座高丘上的古城遗址建造于传说中的“三代”之前,是被称为“三皇五帝”的历史模糊时代的文明遗迹。由此开始,古代城址被发现,便又是一道即将走入文字历史的曙光。作为文明初期最重要的人类聚落形式,城墙意味着社会组织从自然村落迈入了等级社会。惟有高度发达的权力组织才能够纠合人力,完成旷日持久的工程。至今能与此次良渚古城的规模面积相仿佛的“三代”遗址,大约只有山西的陶寺遗址。由此,也略可看出早期中国文明南北对峙的雏形。 其二是稻作文化。良渚并非现知最早发现稻米的文化遗存。人类驯化稻米这种消费人口最多的粮食作物,花了将近万年的时间。在更早的河姆渡文化中就已发现过稻米的遗迹。而在良渚文化的稻米中,考古人员已经可以区分出籼稻和粳稻的不同。良种的驯化和培育,加之湿润温和的气候,使得规模庞大的古国获得了稳定的食物供应。与北方的粟作农业相比,稻作无疑需要更加繁细的耕作管理技术,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良渚文化社会组织的复杂性。 第三项成就是蚕丝织品。上世纪50年代末,在湖州钱山漾遗址中出土属于良渚文化的纺织品遗存,其中包括丝线、麻布,更令人称奇的是一块被鉴定为最早的“绢织物”的纺织品。这块丝绢残品的材质是经过缫制的家蚕丝,其经纬密度达到每平方寸120根。这说明良渚文明已经掌握了相当发达的养蚕和纺织技术。古籍传说养蚕纺织的始祖是黄帝正妃嫘祖,从发现来看,丝织技术的发源地很可能应是东南中国的良渚文化。良渚遗址发掘除却物质文化之外,良渚文明对于后来的中原礼乐文明的形成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第四项就是良渚文明的“鼎”及“人兽纹饰”。青铜时代,鼎是王权的代表、国之重器。但在陶器时代,中原地区并不流行三足鼎,鼎的器型在良渚的发掘中却十分常见。鼎在其祭祀中的使用,已初具后来中原礼制的萌芽。很早就有学者指出,鼎是从周边文明引介入中原腹地的。殷周的鼎身上常饰有饕餮纹,那是青铜纹饰的代表性图案,而饕餮的祖源却与良渚玉器上“神人骑兽”纹有不解之缘。 第五项是良渚文化的代表性玉器———玉琮。这种筒状的外圆内方的玉雕,据说象征着最古老的天圆地方的宇宙格局。虽然没有文字记录下它所承载的意义,但是从出土的情形便不难判断玉琮与原始信仰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这种信仰以玉琮为载体,向远方传播。在神秘的三星堆遗址中,都发现了良渚玉琮。玉琮信仰的重要性,绝不会逊色于红山玉龙所代表的“龙文化”。 如此辉煌的古代文明,却在中国的史籍上付之阙如,所幸大地并不像人类一样健忘,一切地表之下的文明痕迹便仿佛是历史的本文,保留了伟大的南方文明的荣光。[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