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苏丹马赫迪起义 |
释义 | § 介绍 苏丹人民反抗压迫的马赫迪起义 19世纪20年代初,苏丹沦为埃及的属地。 § 详细信息 70年代,英国殖民势力侵入埃及,并由此向苏丹渗透。1873年,英国通过埃及国王委派英国殖民者戈登为苏丹总督,以加快向苏丹渗透的步伐。英国和埃及的双重压迫,激起了苏丹各族人民的反抗,并终于引发了反对压迫的武装斗争。 其中最大的一次斗争,就是从1881年开始而延续到1899年方告结束的马赫迪起义。1881年6月,在白尼罗河的阿巴岛上,伊斯兰教徒穆罕默德·阿赫迈德向苏丹各地发布信函,自称是先知派来的救世主马赫迪,肩负着纯洁伊斯兰教、驱逐叛教者和异教徒的使命。8月,穆罕默德·马赫迪宣布起义,率起义军歼灭了来犯的埃及军队,初战告捷。随后,起义军立即转移到西部科尔多凡山区,创建根据地,并于12月和1882年3月,两次打退埃及远征军的进犯。起义军名声大振。1883年1月,起义军攻占苏丹西部重镇科尔多凡省首府欧拜伊德城。英国以埃及政府的名义,派遣前英国驻印度军队军官希克斯率军前往镇压。同年9月,希克斯和苏丹总督阿拉丁率领1万远征军从白尼罗河上的杜怀姆出发,向科尔多凡山区推进。11月5日,当英埃远征军进至欧拜伊德以南的希甘地区时,遭到马赫迪起义军的猛烈伏击,全军覆没。希甘之役后,起义军威震四方。12月,达尔富尔省省长投降,赤道省省长逃往中非,起义军直逼苏丹首都喀土穆。1884年初,戈登再次出任苏丹总督,积极备战,准备固守喀土穆。同年3~7月,马赫迪调集 4万大军包围首都喀土穆,切断了该城与开罗的联系,迫使英埃军队困守孤城。与此同时,起义军还占领了北部重镇柏柏尔,并迫使加扎勒河省省长投降。至1885年1月26日,马赫迪指挥10万围城大军终于攻克喀土穆,全歼守敌,击毙戈登。至此,除几个沿海城市外,苏丹全境均获解放。同年6月,苏丹建立马赫迪国,以马赫迪为元首,定都恩图曼。不久,马赫迪突然病逝,由其弟子阿卜杜拉继位。1896年,英国卷士重来。已获得新式武器装备的英军在基切纳指挥下,再次向苏丹发动进攻。英军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由北向南逐步推进。起义军在同年9月的栋古拉战役和1898年9月的喀士穆战役中战败。阿卜杜拉率起义军余部退守科尔多凡省,继续进行游击战,直到战死。1899年1月,英国和埃及签订共管苏丹协定,苏丹再次丧失独立地位,实际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马赫迪派教徒从此转入地下活动。 马赫迪起义历时18年,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是近代非洲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反对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在非洲近代反帝斗争史上谱写了重要的一章.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