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袁美云 |
释义 | § 人物简介 袁美云 袁美云原名侯桂凤,1918出生于浙江杭州。幼年时因父亲早逝,母亲只好将刚满10岁的小桂凤以五百元的身价抵押给苏州人袁树德做养女学戏,押期八年,改名为袁美云。她天赋聪颖,唱做功不错,颇受观众的好评。与她姐姐袁凤云同台演出,人称“袁氏双云”,名扬江浙。袁美云的戏曲舞台表演引起了“天一”公司邵醉翁的注意,他亲自登门说服其义父让美云拍电影,虽不顺利,最终还是同意了。初上银幕便是“天一”公司的什锦影片《游艺大会》,从此她也真正从舞台走上了银幕。 [1] 1932年她主演了《小女伶》,这是一部有声片,描写的就是同袁美云同样的身世,她表演非常成功,公映后一炮打响。人们将“小女伶”的雅号与她的名字联在一起。此后她又主演了《飞絮》等影片。1933年,她到了艺华影业公司,主演了阳翰笙编剧,岳枫导演的《中国海的怒潮》一片,她饰演女主角——渔家女阿菊,表演有层次,有对比,热情洋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年,她又被推荐在梅兰芳与夏莫洛夫联合导演的音乐哑剧《琴心波光》中担任主角,以及出演与周倍芳合作的有声戏曲片《斩经堂》。由于她有扎实的戏曲功底,她的戏路很宽,她可以扮演性格各异的角色。当人们问到舞台表演与电影表演有何区别时,袁美云说:“在开莫拉(摄影机)前演戏,一定不能情感过火或不够,甚至处处都得注意态度的自然。一个电影演员的表演是不能有丝毫勉强的,一切都得和日常生活一样,否则就不堪设想了”。40年代主演几部影片后,移居香港。[2] § 踏上星路 走出梨园行,犹豫十字路袁美云拍泳装照相当开放 袁美云九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把她过继给苏州人袁澍德学戏,袁澍德为她改名“袁美云”。大家觉得学戏一定很苦,袁美云自称侥幸,从没受过鞭打,连呵斥也没听到过,她自幼对唱戏感兴趣,学戏也快。袁美云随养父四处登台,到过苏州、无锡、常州、杭州等地,在苏杭两处唱得最久。十多岁的袁美云在戏台上长大,吟唱西皮流水见惯人情冷暖。 一个偶然的机会,袁美云在上海天蟾舞台演出,常来看戏的天一电影公司老板邵醉翁注意到这个眉眼清秀的小丫头,想找她拍电影。邵老板与袁美云母亲和养父袁澍德商量,可是两位家长非但不答应,还强烈反对,他们说拍电影没出息,学戏半途而废太可惜了。当时袁美云在梨园行已小有名气,而人们对新兴的电影业知之甚少,甚至认为是儿戏。 经邵老板一再解释和劝说,父母开始有些心动,问袁美云自己如何打算。这是人生的十字路口,她狠一狠心肠,决定踏进电影圈闯一闯。 第一次拍戏,袁美云客串天一公司的《遊艺大会》,片中穿插京戏和歌舞,她参加了一出《游龙戏凤》。邵老板对袁美云的银幕尝试挺满意,邀请她成为天一的正式演员,但她还没决定完全放弃唱戏,仅答应订一年的合同,并规定一年只拍三部戏。接着袁美云在《小女伶》中出任主角,这年她才15岁。编剧参照袁美云的故事创作了剧本,主人公是一个出身寒微、唱戏成名的女伶,初涉影坛的袁美云本色演出自己的命运和切肤的悲欢,自然出众。正值豆蔻年华的她,紧致的小脸,忽闪的眼睛,婉转的身段,清纯的风度,一下子迷住了观众,由此成为影迷们追捧的明星。 § 古装宠儿 古装大片的宠儿袁美云《化身姑娘》定型照 袁美云在艺华电影公司拍摄影片最多,她最辉煌的时期也在艺华。从天一转到艺华后,她主演了《中国海的怒潮》、《逃亡》、《凯歌》等表现反压迫反侵略的左翼影片,受到进步影人关注。但是艺华公司的“艺术正义”在干扰与打击中未能坚持,袁美云接着拍摄了《人间仙子》、《化身姑娘》等歌舞升平、谈情说爱的喜剧片,当时民族解放运动正风起云涌,抛却时代责任纯粹娱乐的电影,被左翼影人批评为“软性”影片。谈及此事,袁美云感叹说,一个演员与公司签了合同,身不由己,只能表示遗憾。不过这些影片通俗大众,而且袁美云正是青春年少,演天真活泼的角色完全胜任,票房很好。在《化身姑娘》中,高挑瘦削的袁美云以男装出境,分头短发,西装革履,让人耳目一新,大受欢迎,《化身姑娘》拍了多部续集。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在孤岛时期以及太平洋战争后成为沦陷区的上海,袁美云仍拍片不辍,有《茶花女》、《日出》、《少奶奶的扇子》、《西施》、《红楼梦》等影片问世。1938年她未能赶到重庆,而到了香港,当时是她最远一次出门,在香港逗留两个多月,她拍了一部《女少爷》。 抗战期间,袁美云最有影响的大片是《西施》和《红楼梦》。她的古装扮相很讨巧,而且有学戏的扎实功底,演古装片举手投足更见韵味。《西施》将春秋时“卧薪尝胆”的故事搬上银幕,在孤岛环境下,只能以借古喻今曲折表达抗日爱国之志。1941年春天,《西施》作为“巨片”在“大光明”和“大上海”上映,这两家影院只放映好莱坞影片为主,《西施》正是要扬国片威风。《红楼梦》中袁美云反串贾宝玉,当时评论认为剧本改编是失败的,但是袁美云的反串演出还是得到认可。 § 十年苦斗 繁华背后道苦衷袁美云在《飞絮》中饰演婢女 明星出现在公众面前,鲜花掌声,让人觉得生活总是给他们以笑脸,其实明星的工作也需要艰辛付出。拍戏负伤在摄影场里是常有的事,袁美云在艺华公司拍《小姊妹》时吃到苦头。各公司的摄影场大多有地下层,夜里拍戏,袁美云到化妆室换衣服,不小心一脚踏空,从地面跌到地下层,当场昏厥,地穴里都是洋钉和木块,她的膝盖受伤,醒来后痛得直叫。正好演员王引也在片场,急忙跳下去将她救起。 对于这些年在镜头前度过的生活,1944年拍摄《红楼梦》时的袁美云曾感叹道:“老是在戏中过着遊戏似的人生,我已渐渐地由疲倦感到乏味了。最初是新奇的诱惑,使自己欢天喜地工作,越到以后,我的胆子越被压迫得像芝麻那么小了……凡是我们在电影界工作略有些年份的,他们谁都会有共通的感触,时常为了一部戏的公映,弄得自己茶食不进,自己老在想,要是再给自己拍一遍多好。可是事情怎么能如你所想的那么容易……自己最怕的莫过于舆论界的批评——尤其是最近几年来。”(《我的银幕生涯 艺海十年苦斗史》,《新影坛》第二卷第六期1944年5月10日,笔责:静流) 这时的袁美云在杂志访问中已流露退意,“眼珠儿一转,在电影圈里混过十一年了……现在新的演员也渐渐的增多,他们演技神速的进步,真令人钦佩而自形卑贱。因此,我常常感到:现在该退休了。同时,近来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坏了,我不能多拍戏,拍多了我就得躺在床上——要不是为了我要负担家庭,我早就不拍戏了!为了我向来爱高傲的,我不希望完全依靠丈夫来养活我自己家里的人,我不爱听二老叹息没有儿子的苦处,现在我不是跟儿子一样吗?”(《我的银幕生涯 艺海十年苦斗史》) 《红楼梦》之后,袁美云略渐发胖,原来青春可人的风采渐渐消减,而顾兰君、陈云裳等人纷纷窜红,袁美云日渐没落,没什么有影响的作品了,1948年她因病息影。 § 银坛伴侣 当家花旦般配台柱小生袁美云在《生机》中的牧童装 在艺华公司时,袁美云是当家花旦,王引是台柱小生,第一次合作主演《中国海的怒潮时,两人就互相吸引暗诉情衷。袁美云母亲和养父袁澍德却横加阻拦,而且袁美云和养父还有一笔经济账。在经济上都满足了两位监护人的要求之后,两人才如愿缔结婚姻,并白头偕老。 1938年袁美云和王引双双加入新华电影公司,王引从演员转行为导演,他所执导的影片,大多由袁美云主演,两人是让人称羡的银坛伴侣。 大家想当然地以为,一导一演的夫妻搭档肯定是配合最默契的,袁美云不以为然。“我们一回到家里,谁也不爱多讲电影工作上的话。你想,一个人在摄影场上工作了十多小时,回到家里总该是应当休息的时候了吧?我觉得自己人导演只有使自己拘束,不敢大胆演戏,为的是怕他多说话有点不服气,自己人有所指摘给工作场所的工人们看见也不好意思,所以一约束自己,演起戏来便要呆板了,我倒希望别人导演,那么我错了,我可以很自然的听导演的指导而改过。”(《我的银幕生涯 艺海十年苦斗史》) 抗战胜利后,夫妻俩去香港创办“良友影片公司”,王引是策划人和导演,有时也兼男主角,袁美云自然是主演,不过1948年后因为身体原因不再上银幕,就协助王引制片,解放后两人还到过台湾、美国等地拍片。袁美云将她最灿烂的青春都留影在了黑白银幕上。 [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