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萼花臂尾轮虫 |
释义 | § 简介 轮虫动物门单巢纲游泳目臂尾轮虫科臂尾轮虫属的1种淡水种。个体较大,有的可达600微米,一般为300~500微米。 被甲长椭圆形,透明,后半部稍膨大,腹面较为扁平。背面前缘有4个长而发达的棘刺,中间1对棘刺比两侧的2个大。被甲后端较圆,有1圆孔,足从孔中伸出或缩入。足长而不分节,蠕虫状,有很密的环形沟纹,并能伸缩摆动。趾短,大多数呈锥形。足孔两旁有“后棘刺”1对。有的个体在被甲后半部膨大处还生长1对同样大小而能动的侧棘刺(见图)。后棘刺和侧棘刺因地点不同而有很大变化,有的甚至完全消失。咀嚼器发达,槌型。 § 分布地区 广布淡水中,以水体中的小型藻类有机物碎屑和细菌为食。在 5~30℃下均能生长和繁殖,甚至在结冰的水体中还能大量存在。最适温度为20~25℃。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可达到很高的种群密度。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新疆、西藏、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广东、广西等;国外分布在欧洲、日本等地。 § 萼花臂尾轮虫的培养技术 慨况 萼花臂尾轮虫是水产苗种开食和早期培育阶段的优良饵料,可以在淡水中培养。传统养鱼的肥水下塘经验,是利用藻类、轮虫、枝角类等的混合群体供饵,利弊兼有。本研究采用单胞藻、酵母及光台细菌单独培养萼花臂尾轮虫,可获得纯净的适口饵料,为工厂化育苗提供饵料保证。 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隶属臂尾轮虫科brachionidae、臂尾轮虫属brachionus,系池塘、湖泊、江河中常见的浮游动物,一般近岸较多。萼花臂尾轮虫体型较小,体长一般为100-500μm;体壁由一层表皮细胞、皮下肌肉及皮层(由表皮细胞分泌出的骨蛋白稍稍硬化后形成)所组成;它的繁殖力强,世代交替快(通常仅6d),一年的大部时间由雌体进行孤雌生殖;运动缓慢,速度一般小于0.02cm/s,适合于水产动物的幼苗摄食。萼花臂尾轮虫的地理分布范围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易于大量培养,所以已成为许多水产动物幼体的重要饵料,特别是作为鱼、虾、蟹类幼体的开口饵料。 目前,水产动物育苗生产中大量培养的轮虫主要是褶皱臂尾轮虫(b.plicatilis),但在纯淡水中培养褶皱臂尾轮虫难度很大。萼花臂尾轮虫可以在纯淡水中繁殖生长,我国传统养殖技术中的鱼苗“发塘”所强调的肥水下塘,实质上就是以土池培养包括萼花臂尾轮虫在内的天然开口饵料混合种群。随着养殖技术的逐步精深,对优质的开口饵料要求分离培养,萼花臂尾轮虫可作为批量生产的首选种。 一、种的分离和保种 培养萼花臂尾轮虫所需的种可以自己分离,也可向有关单位购买。在温暖季节(水温>15℃),用浮游生物网(200目)从池塘沟渠中捞取浮游生物样品,在解剖镜下比较容易将轮虫分离。为避免其它浮游动物的混入,可先将轮虫吸于一清洁的玻片上,经观察后再转到小的三角烧瓶或烧杯中,以保证轮虫种的纯度。将分离出来的纯净萼花臂尾轮虫分成几个小单位分别进行培养,防止可能发生的污染等情况而使轮虫培养失败,从而保持并储备数量充足的原种。 分离出的轮虫种可以连续培养保存,也可以冬卵的形式保藏。当环境条件恶化时轮虫就会出现混交雌体,此时产出的卵叫冬卵。冬卵经受精后分泌出一层比较厚的卵壳(借以抵抗不良环境),形成休眠卵。每一个混交雌体可能同时或陆续产生休眠卵或可以孵出雄体的冬卵。休眠卵的份量较重,常下沉到水底,也有浮在水面的,有的留在母体上,随母体一同下沉。这种卵可以耐受干燥、高温、冰冻及水质的剧烈变化。萼花臂尾轮虫主要依靠休眠卵越冬,因此可用冬卵的形式保种。 二、冬卵的孵化 萼花臂尾轮虫冬卵的孵化及培养用水应事先用80×10-6浓度的漂白粉溶液消毒,然后再用250目筛绢过滤。冬卵一般可从当地淡水池塘的底泥中采集,先放在小烧杯或三角烧瓶中进行培养,在适宜温度(20℃±)下经5—7d的培养后取其上清液,经反复分离、过滤、筛选即可获得较纯净的轮虫。 三、培养及管理 1.培养容器 常用的培养容器有:各种玻璃器皿,不同规格 的水族箱,大小不同的水桶,水泥池或土池等。 培养容器使用前应经严格消毒处理。玻璃器体积较小,可将其直接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烧煮30min即可;规模培养用的大型容器及培养池等一般采用化学消毒法。常用消毒药品为漂白粉、高锰酸钾等。 漂白粉 大型容器、工具可使用20x10-6漂白粉进行浸泡消毒,1h后经清水3~4次冲洗即可使用。大型培养池,特别是土池,可配成高浓度浆糊状溶液淋撒池壁,24h后可进清水使用。 高锰酸钾 用10 x10-6浓度的溶液分几次淋洒池壁。为防止氧化锰附着,应在消毒3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此法比较适用于小型容器及水泥池。 2.培养用水 培养用水亦须严格消毒。前期培养用水量较少,可采取高温煮沸法;大面积培养,水体须用药物消毒,常用药物为漂白粉。漂白粉可以杀死大部分敌害生物及藻类,具体用量为80 x10-6,因其药效消失快,故经5—7d充分充气后即可使用。但在正式使用前,应以少量轮虫试水,确认轮虫无不良反应后方可接种。 3.接种 轮虫的接种密度一般以2~5个/ml为宜。在适宜的温度、饵料、溶氧、光照等条件下,经8~10 d即可扩大培养或收获。 4.饵料投喂 培养萼花臂尾轮虫的饵料以单胞藻及有机碎屑为主。当光照条件较好时,可在培养轮虫的容器内先加入营养盐,以培育单胞藻,待容器内的水稍具颜色后再接种轮虫。在培养过程中,保持一定光照条件是非常必要的;但随着轮虫密度的增加,单胞藻和有机碎屑已不能满足轮虫的营养需要,因此必须作补充投饵。目前培养轮虫较理想的饵料为单胞藻、海洋酵母、面包酵母、啤酒醉母和光合细菌等。关于单胞藻的培养技术,国内外有不少报道,在此不再赘述。 面包酵母可从酵母厂或食品厂购到。一般用鲜酵母,也可用于酵母及酵母片(食母生),鲜酵母应低温保存。投喂前先绞碎,经250目筛绢过滤,投喂量为0.01g/万个轮虫·d,日投两次。也可用光合细菌和鲜酵母混合投喂。光合细菌对轮虫的种群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投喂量为5x106—10x106个m1。并根据培养中的具体情况及轮虫胃中内含物的多少来调节投饵量,以吃饱且略有剩余为宜,过多或不足都不利于轮虫的增殖。 在小水体中培养轮虫,投喂酵母后应轻轻搅拌,使之分布均匀,并能增加水体的溶氧量。 采用稍大水体进行轮虫培养时,应连续充气,以保证培养水体中的溶氧量,并可防止饵料下沉;但充气量不宜过大,以利轮虫的快速生长和繁殖。 5.温度控制 萼花臂尾轮虫适温范围较广,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为使培养的轮虫达到最快的生长繁殖速度,应注意保温加温。 6.水质控制 轮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水质关系很大。在培养过程中,随着轮虫密度的增加、饵料密度的变化以及轮虫排泄物的积累,水体中的理化因子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所以应定时观测水质,及时补加新水。 7.轮虫的扩大培养 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充足的饵料,良好的水质及合理的培养方法下,经10d左右的培养,当轮虫的密度达到200个/ml以上时,即可进行扩大培养或采收。 8.营养强化 用酵母培养的尊花臂尾轮虫,其缺点是缺乏(6—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而这两种营养成分对鱼类的生长、抗病力及成活率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用酵母培养的轮虫,使用前必需进行营养强化。轮虫的营养强化剂是从鱼油、乌贼油等海洋动物的脂肪中提取的,它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是经乳化制成的乳浊液,能较好地溶于水。此外,还可投喂高浓度海洋微藻(小球藻、微绿球藻和螺旋藻)对轮虫进行营养强化。 四、采收 当轮虫的密度达到200个/ml以上时即可采收使用。可用200目筛绢制成的专门网具捞取;也可利用轮虫的趋光特性进行光诱,使轮虫集群,然后进行捕捞。为使轮虫培养得以延续,应确定合理的捕捞量,使水体中保持一定的轮虫密度,以利再生产。 五、敌害生物的防治 轮虫培养中最常见的敌害生物是纤毛虫。当轮虫排泄物较多,酵母投喂过量时,水质恶化,极易引起纤毛虫大量繁殖。因此,在轮虫的培养生产过程中,应该防止水质污染,保证轮虫种的纯净,保持培养轮虫的生长及数量优势;事先做好轮虫种的分离及保藏。这是使轮虫培养顺利、生产持续进行的关键。 若在轮虫培养初期即出现纤毛虫大量繁殖,干脆予以舍弃,重新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发生纤毛虫病,应减少酵母的投喂量。加大单胞藻的投喂量。用200目筛绢反复过滤,清水漂洗,可基本去除纤毛虫。 轮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