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萨达姆·侯赛因
释义

§ 简介

萨达姆·侯赛因

萨达姆·侯赛因1937年4月出生在萨拉赫丁省提克里特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丧父,靠叔父抚养成人。萨达姆18岁就积极投身政治运动,20岁加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并很快跻身复兴社会党领导人之列。

1960年2月,萨达姆前往埃及,在开罗大学攻读法律。此后,他在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内的职务迅速提升,并长期担任党的地区领导机构副总书记职务。1969年11月,他当选为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成为伊拉克名副其实的的第二号人物。

1979年7月,时任伊拉克总统的贝克尔被迫宣布"因病"辞职,萨达姆身穿黑色西装,在人群的欢呼声中步入会场,宣誓就职伊拉克总统,同时他还担任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总理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伊拉克)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的职务,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萨达姆上台执政一年后,两伊战争爆发。历时8年的战争使伊拉克经济遭受巨大损失,最后被迫接受停战。1990年8月,萨达姆为夺取石油,派谴军队入侵科威特,宣布科威特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引发海湾战争。战争爆发后,联合国随即对伊拉克采取全面制裁。

萨达姆自就任伊拉克总统以来,在政坛上纵横捭阖几十载,历经战火,并一直严密地控制着政权。2003年12月14日,萨达姆在家乡提克里特被捕。2006年12月30日,伊拉克当地时间上午6点05分(北京时间上午11点05分),萨达姆因“杜贾尔村案”被处以绞刑。与萨达姆一道被绞死的还包括他同父异母的兄弟以及伊拉克前革命法庭庭长。[1]

§ 人物生平

人物童年

萨达姆·侯赛因生于伊拉克萨拉赫丁省提克里特市外的奥贾村,其母Subha Tulfah al-Mussallat为他取名“萨达姆”,在阿拉伯文中解作“起来抗争的人”。他出生六个月后,其父Hussein 'Abd al-Majid失踪,同时他的13岁兄长亦因癌症逝世,令母亲患上抑鬱症。萨达姆早年寄养在叔父的家中,住至3岁

不久后,萨达姆母亲再婚,继父对他极其严厉,并有虐儿的情况。10岁那年,他逃家跑到巴格达投靠其叔父Kharaillah Tulfah. Tulfah。这位叔父是虔诚的逊尼派教徒,其女儿后来亦嫁给萨达姆,终其一生,他新投靠的这批家族,成为萨达姆政治生涯的忠实支持者。他曾说,叔父是武装民族主义者,从叔父身上学到不少知识。萨达姆本身正是在这位叔父安排下,就读巴格达的民族主义学校。

萨达姆摄于开罗1956年10月加入反对亲英统治者的起义;1956年加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此后几年中他在党内职务迅速提升,并长期担任地区领导机构的副总书记职务。1958年,参加了反对原伊拉克国王的政变(失败)。1959年10月参加刺杀总理卡桑行动,被伊拉克政府判处死刑,而他本人则经叙利亚逃到埃及开罗。

美国扶植

1960年在埃及开罗大学修读法学时,他开始与美国中央情报局接触。当时美国担心伊拉克政府与共產党关系日益密切,于是向复兴党及其他反政府势力提供援助。

萨达姆与复兴党发动军事政变1963年2月8日,在复兴党发动军事政变夺权后回到伊拉克巴格达,萨达姆开始掌管党内势力;但同年11月,当时总统阿里夫大举缉捕复兴党人;他在1964年被捕。但在狱中他被选为复兴党副总书记,并在1967年越狱;此时的萨达姆已经是复兴党的第二号领导人物,权力仅次于Abdul Rahman Mohammed Aref。

1968年7月,回到伊拉克协助发动政变,推翻阿里夫总统,使复兴党再次掌权;1969年,成为革命指挥部的副总书记以及宣传部长和安全部长。1972年6月1日起,他开始将外国的石油公司国家化,并将石油收入用来建造军队;虽然他没有军事经验,但他要求晋陞为军队将军。

1975年3月,与伊朗国王签订协议,伊朗停止支持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人叛乱。

就任总统

萨达姆·侯赛因

1979年7月16日,萨达姆到达权力颠峰,当天他就任总统,成为伊拉克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原总统贝克尔被迫下台改任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复兴党原领导人物Abdul Rahman Mohammed Aref亦在该年淡出政治。萨达姆执政时,两大政绩包括发展经济及阻止伊拉克分裂。

伊拉克未成为现代国家前,原为奥斯曼帝国的一省,内地种族、宗教及经济差异极其分离:什叶派与逊尼派的交恶,阿拉伯人与库尔德人的积怨、部族首领与城市新兴商人阶级的斗争,一直困扰伊拉克国境。萨达姆上任后,曾大力发展经济及福利,以争取民眾支持;同时亦改革党内权力架构,避免政变再次发生。

两伊战争

萨达姆执政后,一直试图扮演阿拉伯的领袖。当时伊朗正爆发伊斯兰革命,1980年9月22日,在两伊边境发生一系列衝突事件之后,萨达姆·海珊发动了持续八年之久的两伊战争。

根据伊拉克给联合国的报告,萨达姆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瑞士和中国等国的公司获得製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技术和材料。1988年3月16日,伊拉克军队对库尔德城镇哈拉卜沙发动化学武器袭击,在一天之内造成超过5000名库尔德人死亡,1万餘人受伤。

另据斯蒂文·佩尔蒂埃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中央情报局对从现场搜集到的有毒物质样品进行检验认定:造成库尔德人大量死亡是伊朗的氰化物基毒气。

据称这是二战后化学武器最大规模的一次使用,也是歷史上动用化学武器对付平民的最大一次军事行动。

1988年8月20日,两伊正式停火,战争结束,伊拉克对库尔德人的镇压仍继续。同时萨达姆亦派人研究长程导弹、发展生化武器。

入侵科威特

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令伊拉克经济受到重大打击,对石油出口的倚赖变得更为重要。1990年8月2日,伊拉克指责科威特蓄意推低油价,对外宣布“科威特为伊拉克的一个省”,并挥军进攻。

联合国安理会开始对伊拉克实施经济制裁。从此伊拉克在国际上被孤立。1991年1月17日,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发动海湾战争,开始对伊拉克和被佔领的科威特进行代号为“沙漠风暴行动”的大规模空袭。空袭在2月28日结束,伊拉克部队在萨达姆领导下决定退出入侵科威特。

这场战役令全球多国对伊拉克制裁,其权力亦开始出现变化。儘管他在1995年10月15日总统选举中仍以超过99%的得票率当选,但他两名女婿一度逃亡至约旦,之后在保证会获宽恕的情况下返国,惟两人于返国三日最终被杀。

美国攻伊战争

2002年10月15日,萨达姆在总统选举中以100%得票率当选。美国曾指控他使用武力镇压政治持不同意见者与竞选对手。同年12月7日,侯赛因为入侵科威特道歉,但同时对科威特领导层进行指责,科威特拒绝接受他的道歉。

2003年2月2日,萨达姆·侯赛因否认伊拉克有违禁武器,否认与基地组织有任何关系。3月15日,伊拉克开始备战,全国被分为四个军区;3月20日,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攻击,伊拉克战争爆发,美军开始实施“斩首行动”;4月9日,萨达姆在巴格达的雕像被推倒,标誌著美军佔领了巴格达,伊拉克的政权被摧毁,萨达姆·侯赛因结束了其24年的统治生涯,下落不明。战后虽然一再出现据说是他的号召伊拉克人民反抗入侵者的录音磁带,但其真实性一直未被证实。美国情报机构认为萨达姆·海珊依然生存,并潜伏在伊拉克。

2003年7月22日,萨达姆·侯赛因的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被美军击毙;12月13日伊拉克时间晚上八时,他在家乡提克里特被捕。经过一次迅速的DNA测试,确定是萨达姆·海珊本人。2004年1月10日,美国正式宣布根据日内瓦公约确定萨达姆·海珊为战俘,并获得战俘待遇和权利。

§ 从政经历

萨达姆·侯赛因

1937年4月28日,萨达姆出生于巴格达以北120公里处的提克里特城附近,自幼家境贫寒。他父亲是一位农民,萨达姆平生从未见过父亲,因为还没等母亲生下他,父亲便已故去,是舅舅把他拉扯到读完中学。

1956年10月,加入反对亲英统治者的起义,之后成为阿拉伯复兴党中的武装人员。

1957年加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这是个推动世俗化,社会主义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先锋。曾就读于开罗大学和巴格达的穆斯坦西里亚大学。

1958年—由于杀害其姐夫而被逮捕,在狱中呆了六个月。同年萨达姆·侯赛因试图行刺当时的伊拉克总理卡塞姆。卡塞姆身中数枪,而萨达姆仅腿上中一枪。

1960年2月25日萨达姆被宣判死刑。他负伤逃亡到叙利亚,后到开罗。

1963年,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卡塞姆政权。萨达姆回国,开始爬上政治阶梯。1963年11月,复兴党发生内讧被推翻,萨达姆再次逃亡。此间他一跃成为复兴党的地区领导成员。

1964年成为在叙利亚举行的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委员。同年,由于密谋推翻阿卜杜勒·萨拉姆·阿里夫而被捕。

1965年当选复兴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领导成员,当时他仍在押。

1966-1967年任复兴党地区领导副书记。

1968年7月,复兴党再次发动政变并掌权,萨达姆11月出任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

1968年7月30日—在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清洗了其它盟友、权力移交给由其堂兄巴克尔领导的革命指挥委员会后,萨达姆负责主管内部安全事务。

1972年6月1日,他宣布将西方石油公司国有化。

1975年3月,时任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的萨达姆与伊朗国王签订一份内容广泛的协议,伊朗国王停止支持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人叛乱。

1976年1月晋升为上将。

1979年,萨达姆出任伊拉克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他大权在握,涤荡一切异己势力。

1980年,他感到伊朗衰弱,便从两国之间的阿拉伯河攻击伊朗。但是伊朗并不是弱者。伊朗派出年轻人,便以人海战术对付萨达姆的军队,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

1988年3月16日,伊拉克军队对库尔德城镇哈拉卜沙发动化学武器袭击,杀害5000名库尔德人。同年8月20日,两伊正式实现停火。但伊拉克对库尔德人的镇压仍然继续。

1990年8月2日,发动入侵科威特的战争,导致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实施制裁。他向以色列发射导弹,赢得了阿拉伯国家人民的赞许。

1991年1月17日,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发动海湾战争,对伊拉克及被占领的科威特开始进行空袭。空袭于2月28日结束,伊军被赶出科威特。遭到美国领导的联军攻击,科威特在一个月内获得解放。

1991年3月—镇压南部什叶派穆斯林和北部库尔德人发动的暴动。

1991年4月17日—开始遵守联合国687号决议,提供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信息,但被指控有欺骗行为。

1994年5月改组内阁后兼任总理。

1995年7月在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第11届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总书记,但他拒绝了大会提出的任该党终生总书记的动议。

1995年10月15日伊拉克全民公决揭晓,萨达姆连任总统,任期7年,10月17日宣誓就职。

1996年2月20日—下令杀死1995年叛逃约旦后在收到安全保证后返回伊拉克的两个女婿。

1998年12月16日—武器核查人员撤离伊拉克。数小时后,美英对伊发动了四天的空袭和导弹攻击,作为对伊拉克不合作的惩罚措施。

2001年5月再次当选为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

2002年10月15日,伊拉克第二次全民公决,在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萨达姆以100%得票率连任总统,任期7年。、

2002年11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案威胁称,如果萨达姆不解除武装,他将面临“严重后果。”

2002年11月27日—允许联合国专家自1998年后首次在伊境内开展核查工作。

2002年12月7日—向联合国提交报告,否认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随后说伊拉克的报告不真实,联合国称报告不全面。

2002年12月7日,萨达姆为入侵科威特道歉,但却仍然指责科威特领导层。科威特拒绝接受他的道歉。

2003年2月2日,萨达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否认伊拉克有违禁武器,否认与“基地”组织有任何关系。这也是十多年来他首次接受采访。

2003年3月1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成为第一个公共建议萨达姆下台的阿拉伯国家。

同年3月20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对巴格达实施空袭,目标是伊拉克的“最高领导层”。但萨达姆之后在电视上露面,督促伊拉克人保卫国家。

同年4月9日,美军占领巴格达市中心,萨达姆对伊拉克24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同年12月14日,美国官方宣布抓获萨达姆。

2005年11月19日接受公审。

2006年6月30日,萨达姆被交由伊拉克司法部门羁押,但仍由美军负责看守。他将以反人类罪的罪名受到指控。

巴格达时间2006年12月30日早晨6时(北京时间11时)左右在伊司法部的一栋建筑内被处以绞刑。 [2]

§ 审判

萨达姆·侯赛因接受审判

接受审判的萨达姆2004年6月30日,美军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了萨达姆·侯赛因和前政权的11名高官的司法羈押权(包括司法管辖权),但仍由美军负责看守,并宣布,萨达姆·侯赛因不再是战俘的身份,同一天伊拉克临时政府司法部门正式宣布逮捕萨萨达姆·侯赛因。

7月1日,伊临时政府特别法庭(the Iraqi Special Tribunal,伊拉克管理委员会根据《伊拉克特别法庭规约》而成立的一个司法机构,其合法性已由生效的伊拉克临时宪法进行确认)上进行了萨达姆的第一次聆讯(听证),法官对其宣读了控告书,萨达姆·海珊拒绝承认有罪并拒绝在法庭文件上签字。萨达姆·海珊的辩护律师并未出席第一次聆讯,萨达姆·侯赛因的第一任妻子随后僱用了一个国际律师团为萨达姆辩护。随后法庭的现场录像向公众公布,这是萨达姆·侯赛因自被捕以来,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

伊拉克特别法庭指控萨达姆的罪行包括:

1982年下令处决140多名杜贾尔村人,拷打併监禁一千多人,报复其对自己刺杀未遂的行动。

1987-1988年间下令实施安法尔(Anfal,意为战利品)行动,在伊拉克北部对库尔德人进行种族灭绝计划,有证人披露,仅1987至1988年间就有50万库尔德人或被迫害至死,或被当场处决。

1988年,使用化学武器袭击库尔德人城镇哈莱卜杰,造成大约5000名库尔德人死亡,1万人受伤。

1990年入侵并佔领科威特7个月。

1991年,在伊拉克南部镇压什叶派穆斯林起义。

从1991年起推行所谓“阿拉伯化计划”,没收库尔德人之土地并剥夺其粮食,将数千名库尔德人从伊拉克北部驱逐到伊朗。

1983年下令杀害库尔德民主党领导人巴尔扎尼所在部族8000人。

在1991年镇压什叶派起义后,下令在伊南部湿地修堤筑坝,破坏伊拉克南部湿地。

被控炮轰伊拉克东北部城市、石油重镇基尔库克。

在1974年处决5名什叶派宗教人物。

下令暗杀反政府政治活动人士。

迫害宗教团体。

迫害非宗教团体。

迫害和镇压政治团体。

杜贾尔村案

接受审判的萨达姆·侯赛因

萨达姆2005年7月16日,伊拉克特别法庭主审法官拉伊德·朱希宣布即将审判萨达姆,并表示针对萨达姆·侯赛因的第一项正式指控是,萨达姆·侯赛因涉嫌在1982年针对他的一次未遂暗杀事件后杀害了位于巴格达以北60多公里处的杜贾尔村的143名什叶派穆斯林居民。

杜贾尔村案判决结果如下:

萨达姆:伊拉克前总统 绞刑

阿瓦德-哈米德-班德尔:伊拉克前革命法院院长 绞刑

巴尔赞-阿尔-提克里蒂:萨达姆表兄 绞刑

塔哈-亚辛-拉马丹:前副总统 终身监禁

3名参与“杜贾尔村惨案”的复兴社会党成员 15年监禁

穆罕默德-阿扎维,曾在杜贾尔村担任电话接线员 无罪

镇压库尔德人案

2006年8月21日,伊拉克高等法庭开庭审理萨达姆和其他6名前政权高官涉嫌镇压库尔德人一案。9月13日,首席检察官法鲁恩指责主审法官阿米里允许萨达姆发表与此案无关的政治性言论是在偏袒被告,并要求他辞职。9月14日,主审法官阿米里在庭审过程中说,他相信萨达姆不是一名独裁者。9月19日,伊拉克政府撤换了主审法官阿米里为穆罕默德·乌拉比,声称他已经失去了作为法官的“公正性”。9月20日,萨达姆的辩护律师团抗议撤换主审法官,并集体退出庭审。10月30日,萨达姆的辩护律师杜莱米递交了一份结束联合抵制审判的条件书。条件书共提出12项要求。主审法官乌拉比拒绝了条件书的大多数提议,并与律师发生争执。杜莱米随即走出法庭。法官为萨达姆指定了辩护律师,但萨达姆认为这不符合法律程序。

处决

萨达姆·侯赛因被处决画面

萨达姆被处决2006年12月30日伊拉克当地时间早上六点多,萨达姆在巴格达北部、一个被美国称为“公义营”的秘密地点问绞,行刑者均包起头部,过程全被录影,行刑者先向萨达姆宣布罪名,并準备向他戴上头套,萨达姆拒绝,表示不要带著头套行刑;当地电视台在数小时后播出部分片段,但不公开发表执行死刑时的画面。萨达姆死后,电视台随后播出国歌,附上“萨达姆被处决标志伊拉克黑暗历史终结”的字幕,随后,当地电视台亦播出萨达姆行刑片段及死后被布袋包起的遗体。行刑当天是伊斯兰最神圣节日宰牲节的第一天,此一举动引起阿拉伯世界不满。

12月31日,萨达姆的遗体在出生地奥贾村埋葬。

2007年1月2日,伊拉克总理马利基下令成立专门机构,调查处死萨达姆时的混乱场面和手机偷拍事件。

国际反应

中国:指伊拉克事务应该由伊拉克人民解决。

英国:欢迎萨达姆被法律制裁,尊重伊拉克人决定,但表明不支持死刑。

法国:反对死刑。

巴基斯坦:指会增化伊拉克的暴力浪潮。

梵蒂冈:指会助长报复和仇恨。

俄罗斯:对处决表示遗憾。

美国:美国总统布希发表声明指,萨达姆被处决是伊拉克发展民主的里程碑。

国际特赦组织:死刑原则已犯错,海珊亦没得到公平审讯。

人权监察组织:海珊是践踏人权的怪兽,但处决他反而将他的恶劣纪录颠覆了。

联合国:绞刑问题特别报告员菲利普·奥斯通表示,萨达姆是在人格尊严受到严重侮辱的情况下被绞死的。

§ 家庭状况

萨达姆·侯赛因家庭成员

在官方资料中,萨达姆共有三名妻子。1963年,他在埃及流亡时,迎娶叔父女儿Sajida Talfah,两人早已萨达姆5岁时已订下婚约。他们育有两子三女,包括Uday Saddam Hussein及Qusay Hussein,以及女儿Rana、Raghad及Hala。在父亲操控下,Uday掌握伊拉克媒体;Qusay则带领共和军,他同时被视萨达姆政权的继承人。

除了Sajida外,他亦娶了两名妻子。1986年,他迎娶已婚之妇Samira Shahbandar,育有一子Ali,之后再娶Nidal al-Hamdani,外界均指两人的丈夫是被迫离婚。

不过,在萨达姆往后生涯中,家庭的割裂越见明显。1995年8月,女儿Rana与夫婿Hussein Kamel,以及Raghad与丈夫Saddam Kamel,一同带同子女逃往约旦。事后,萨达姆承诺会原谅他们,要求他们回国,但1996年2月,当他们回国第三天,两名女婿被部族成员指责为叛国贼,将他们击杀。萨达姆事后指虽然已原谅他们,但他们已被褫夺所有地位及不会受到保护。

1996年12月12日,萨达姆妻子Sajida及Raghad和Rana涉嫌参与暗杀Uday而遭软禁。事件中,Sajida的兄弟Adnan Khairallah据传杀处决,他本身亦是萨达姆的同年挚友。

萨达姆倒台后,他们亲人亦在各国流亡。女儿Hala的丈夫Jamal Mustafa Sultan al-Tikriti本身是伊拉克部族事务副部长,2003年已向美国投降。另外两女Raghad及Rana则与合共九名子女留在约旦阿门,当时 Raghad曾接受美国有线新闻网络访问时指:“他是一个很好的父亲,有爱心,有很大的心胸!”她隔著电视向父亲说:“我爱你,我很想念你。”Rana则说:“他情感丰富,与我们一起时总是非常温柔。”

至于被外界称为“化学阿里”的Ali Hassan al-Majid,是萨达姆的表亲,他被指1988年下令使用毒气,2006年仍被美国扣留。

§ 替身

1960年在埃及流亡时期的萨达姆

替身不止一名

萨达姆是使用替身的始作俑者。挑选工作极其机密严格,须由总统亲自主持决定。替身一旦确定,通常安排在总统贴身卫队中,要求隐姓埋名,严禁使用真名,并明令平日对待替身要像对待总统一样。现萨达姆有数名替身。 萨达姆在使用替身问题上经历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替身处处 真假莫辨

萨达姆在其军政活动中,广泛娴熟地使用替身,有的用在处理日常礼节性事务,有的旨在鼓舞士气,有的意在迷惑敌人,进行宣传战、心理战,达到政治和安全的目的。

形似神也似

萨达姆的替身,不仅要求外形长得与萨达姆一模一样,而且举手投足、言谈举止、喜怒哀乐都要别无二致,看不出丝毫破绽。萨达姆出身的"马吉德家族"成员是其替身的首选对象。众所周知,萨达姆与其叔阿里·哈桑·马吉德极其相像,因而萨达姆与一些堂兄弟长相也颇为相似。萨达姆堂弟萨达姆·卡迈勒曾在反映萨达姆生平、题为《漫长岁月》的影片中饰演萨达姆。在萨达姆家族中挑选替身,好处是训练时间可以大大缩短,特别是萨达姆家乡蒂克里特口音,外地人很难模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