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蒂亚
释义

§ 基本资料

墓群中文名称:蒂亚

英文名称:Tiya

国家:埃塞俄比亚

所属洲:非洲

批准时间:1980

批准标准: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在位于南部亚的斯亚贝巴的索多地区深处发现的大约160处考古遗址中,蒂亚是最重要的一处。这个遗址有36座纪念碑,其中有32个石柱刻有图案,而这些图案大部分都很难诠释。这是埃塞俄比亚古文化的遗迹,它的年代至今尚未考证出来。

§ 地理概述

蒂亚蒂亚位于亚的斯亚贝巴南70公里一处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上,这些12-14世纪的神秘巨石围绕着一处被人遗忘的文明的战士的墓地。20世纪50年代发掘。这里曾是一个相当繁荣的村落。遗址中房屋密集,有小路穿过。房子平面呈圆形,墙壁下半部用石灰石砌筑,上部及屋顶以粘土建造,规模较大的还用石柱支撑阁楼。有些房屋还配置仓房、厨房和碾谷房。死者埋在屋内,随葬品无多寡区别。较晚出现母子合葬墓。遗址中出土雕刻刀、刮削器、石镰、石磨等大量生产工具。当时农业已较完善,居民还饲养山羊、绵羊和猪。日常器皿用石制成,以盆、碗为大宗。一些器物的把手上浮雕人头、绵羊和牛等形象,逼真生动。

遗址直径为250米,有自河岸通往山顶的小道穿过聚落中间。典型遗迹为圆形房屋,直径为3~4米或7~8米不等。墙壁的下半部用石灰石砌筑,上部和圆形屋顶用粘土、土坯等材料建造。有的房子有双层墙,外墙可能是用来挡土的。大型房屋内有两根石柱,用来支撑半圆形的阁楼,阁楼有小梯上下,可能是睡觉之处,屋内石铺地面上设有灶等,屋外有用墙围起来的院落。在一些房屋中有走廊、仓房、碾谷房、厨房和石桌。门槛较高,用来挡雨和泥,门道为阶梯式。到目前为止,已发掘出50余座房屋,估计该遗址有近千座房屋。死者葬在屋内,有时还在死者身上压石块。随葬品有石制容器、项链、垂饰、玉手镯等,男女老少均等,无多寡之分。较晚阶段发现有母子合葬墓。

发现的遗物有石制的雕刻刀、刮削器、斧及穿孔标头等。有些石器带有骨柄。石器的原料大部分是当地的燧石,小部分是产于今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地区的黑曜石。数量较多的小型推磨、研钵及石镰表明,当时农业的发展比较完善。家畜有山羊、绵羊和猪。石灰石制的纺轮、缝衣针和别针说明,当时已有纺织及皮毛制作。此外,也发现石质的人物小雕像,但无性别标志。突出的遗物是类型各异,大小不一的石制容器,原料是本地产的安山岩和其他火山烁石。器形有带流的盆、碗。也有盘、长柄勺等。有些还饰以精美的几何形图案浮雕,有的容器上装有把手,把手上刻着人头、绵羊和牛等高浮雕。

在蒂亚瓦纳科遗址挖掘出了大量的海洋生物贝壳、飞鱼化石,显示它过去曾是一个港口,拥有完善的船坞和码头,其中有一座庞大的码头可供数百艘船舶同时装卸货物使用。而建造这座码头所用的石块每块大致在100吨~150吨之间,最大的达440吨。根据毕生研究蒂亚瓦纳科文化的玻利维亚学者Posnansky教授用天文黄赤交角推算,该古城可能建于1万7千年前。

§ 考古发现

石雕蒂亚纪念碑位于亚的斯亚贝巴南70公里一处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上,这些12-14世纪的神秘巨石围绕着一处被人遗忘的文明的战士的墓地。法国考古学家控制了整个蒂亚遗址挖掘和复原工作,遗址有几十个巨大的站立石,专家们推测在它们立着放置之前是躺倒在地上的。对遗址进行了仔细调查后,考古学家们对巨石进行了修复工作,一些小石柱放回到了以前的位置。这些石柱一般有2-3米高,最大的据说有5米高(包含埋在地下的部分)。

蒂亚遗址由160多处考古点,百余座古石雕组成,于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些高1-5米的整石雕刻分为不同的类别,有刻有各种图形的石碑,还有人形碑,以及未经雕刻的整石。在蒂亚的36种重要古迹中,有32种雕刻石碑,其中一座高达5米,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已裂成两半。这些石碑排成45米长的一行;在同一方向60米外,另有三座石碑自成一群。在这些石碑上,雕刻有刀剑和令人费解的符号。此外还有一些陵墓散布在石碑周围,表明埃塞俄比亚的一种古老文明曾存在于此,但其年代迄今无法精确测定。

20世纪初,一些石柱被搬走了,有些出现在基罗附近的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校园里。埃塞俄比亚人没有给这个重要的遗迹以任何标志。遗址被围起来,但有一个大门开着。遗址由3个独立的竖立的石柱群构成。他们像小型的石篱笆,虽然走近了可以看到石头上刻着有趣的雕刻。巨石上的雕刻有4种类型,剑型雕刻被认为代表曾被埋着的勇士杀死的敌人或猛兽的数目。有一墓上有9支剑。另外一种标志象一个躺着的3字,开始它被认为是一种叫假香焦的植物,现在人们确认它代表枕头,一种埃塞俄比亚人用的传统木枕,是安息的最好象征。有趣的是,这个标志也是苏丹南部普通的纹身图案。第3种符号象一条小路。非常认人费解。

§ 历史遗迹

蒂亚太阳门这个地区居住着勤劳的南方人古拉奇人,从事擦鞋工作男孩大部分来自他们中间,遍布于首都和全国各地。17和18世纪时,奥龙莫斯人征服了埃塞俄比亚中部和北部,横扫这里,现在他们的疆域更向北延伸。这些墓地和战士的尸体是在抵抗16世纪初臭名昭著的穆罕默德格兰入侵时产生的,格兰从他的哈拉尔基地征服这里时,遭到当地战士的抵抗。真是奇怪,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不寻常的东西归功于格兰征服。然而考古学家们用碳的同位素测定战士们的骨骼发现他们比格兰还要早出生300年。所以这些死者的身份至今还是个谜。法国考古队作了很仔细的修复工作。

直到20世纪初,400年后,雄心勃勃的孟尼利克的肖安斯将这个地区重新纳入埃塞俄比亚版图,这个遗址才被人动过。不幸的是,对石柱的好奇心导致了对他们的破坏,许多被推倒,一些被运到倒不同的地方,其中大多数到了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根据照片,1930年的发掘,和1982年开始的现阶段的研究,法国考古队成功地将石柱放回到了它们的原处。1998年3月到5月,他们对石柱进行了竖立工作,同时给遗址作了现代化的围墙。博物馆正在建立之中,准备将来接待游客。与许多埃塞俄比亚的公路一样,虽然有石头地基,它看起来更象一条土路,它的显著特点是有一个重要的岔道位于此处。蒂亚是一个相当大的小镇,有加油站、小旅馆、和餐馆。

距离亚的斯亚贝巴不远的索多地区平展着一块与众不同的土地,竖立其上的石柱也是独一无二的。这里发现了一个墓地,死者被葬成祈祷姿势。这就是198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谜一般的蒂亚考古遗址。蒂亚世界遗产考古遗址五十多岁的看守人色耐艾什特解释说:“这个墓地有四十几根石柱,在此发现了一些年龄介于18到30岁的死者尸骨。他们可能是勇士,因为石柱上的主要雕刻是剑。”最大的石柱位于遗址入口处,高5米,但是已经断为两截。上面一截目前在亚的斯亚贝巴社会科学院的校园里。看守人还说:“这个石柱上的剑型雕刻不少于13个,意思是这位勇士杀死了13名敌人。”

另一种主要的雕刻是非洲板凳。色耐艾什特说:“这可能是一种枕头,或者说是非洲人用的木枕,象征着安息。”然后艾什特展示∑这个符号,说这可能代表肋骨或者象征妇女。如果死者是勇士,很明显他们的队伍中也有妇女。有两名“埃塞俄比亚女战士”为证。所有的女性特征在石柱上均有体现。任何专家都无法确定这些石柱的年代,但是对死者尸骨的分析显示介于10至15世纪之间。墓地里发现的骨骼和珠宝陈列在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而遗址上临时建立的小博物馆则零散地收藏了一系列的人种学物品,直到教科文组织建设的展馆竣工。

§ 遗址特点

蒂亚蒂亚遗址是玻利维亚印第安古文化遗址,位于南美洲玻利维亚与秘鲁交界处的的的喀喀湖以南约20公里处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上。原来古城就建在湖边,后来因湖水逐渐退去,所以现在发现的遗址已远离湖畔20公里。蒂亚瓦纳科遗址是由重达几十吨甚至数百吨的巨石严密砌成。考古学家还在巨石的缝隙中发现了一些小金属钉,其作用是固定石头,据推测,这些金属钉是把金属熔化后再倒入凿出来石头模子中制成的。可能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整块岩石凿成的石门,它矗立在长30英尺、宽15英尺、厚6英尺的基座上,而基座和门是用同一块岩石雕凿而成的。古城原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前古代印第安人的一个重要的宗教、文化中心,蒂亚瓦纳科(Tiwanaku),西班牙语拼写为Tiahuanaco或Tiahuanacu,在古印第安语中是“创世中心”之意。

这里集中着大批宗教建筑、绘画雕刻以及高度发展的古印第安文化。10世纪到11世纪是这座古城的鼎盛时期,到西班牙人入侵时,蒂亚早已被荒废了200到300年,但遗址中的断璧颓垣、巨型的石雕像、石碑、绵延的石墙和散落在各处的巨石,都能使人想象得出当年这块宗教胜地的繁荣景象。太阳门是蒂亚遗址中最著名的古迹,是用整块重约10吨的巨石雕成,宽3.84米,高2.73米,厚0.5米。夏至时太阳准确地沿门洞中轴线冉冉升起,反映了印第安人丰富的天文知识。太阳门门口上都有4个小壁龛,下部有2大壁龛,正中门楣镌刻了人身豹头浮雕,头上戴着扇状羽毛冠,双手执权杖,据说可能是雨神。门楣上占主导的是人物雕刻,24人排成3行,每组8人,手上执棒,上下两排是带翼的勇士,中间一排是人格化的飞鸟。门楣饰带大部分由浅浮雕刻成,而中心人物的脸部、头部和两根权杖则采用高浮雕手法。雕刻手法很有特色,脸部呈方形,占据整个人体三分之一的高度,用几何线条勾画,双眼凹陷,又圆又大,鼻子高耸为不规则的四边形,嘴巴咧张,身穿毛皮背心,背心盖到腿部,腰上束有腰带,双臂张开,双手紧握权杖,四指可见。人物身上还饰有华丽的项链、鱼状护胸以及各种衣饰。

在蒂亚的太阳门上雕刻有1万2千年前灭绝的古生物“居维象亚科”(跟现在的大象类似)和同期灭绝的剑齿兽。太阳门上还雕刻有既繁复又精确的天文历法。在蒂亚瓦纳科遗址挖掘出了大量的海洋生物贝壳、飞鱼化石,显示它过去曾是一个港口,拥有完善的船坞和码头,其中有一座庞大的码头可供数百艘船舶同时装卸货物使用。而建造这座码头所用的石块每块大致在100吨~150吨之间,最大的达440吨。根据毕生研究蒂亚瓦纳科文化的玻利维亚学者Posnansky教授用天文黄赤交角推算,该古城可能建于1万7千年前。然而,这座据推算有17000年历史的古老的港口城市,现竟上升到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上。可以推测,大陆板块的剧烈运动和上升可能是这个港口被毁灭或遗弃的原因。这座古代都市据考古学推测,在公元前2030年至公元前1930年间消失。

§ 太阳门之谜

蒂亚古建筑太阳门是美洲古代最著名的古迹之一,是蒂亚瓦纳科文化的杰出范例。阿卡帕纳金字塔是遗址中最大的建筑,塔底平面呈长方形,长180米,140米。塔身是借助于一个小山丘,外层砌上石块而建成的,塔顶上有几个不同形式的建筑遗迹。还有一个类似地下蓄水池的建筑。金字塔不仅建筑雄伟壮观,在塔身的石板、石块中还有许多精美的人形石雕神像。大卡拉萨萨亚神庙,是蒂亚瓦纳科人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位于金字塔的北部。在神庙周围有一组建筑群,建筑平面均属正方形。神庙遗址是一个长118米,宽112米的大平台,用几吨乃至几十吨巨石砌成的台基和庙墙依然存在。一面长方形的石墙将神庙和其它建筑物隔开。庙内耸立着丰富多彩的石雕、石碑,其中最大的石雕人像高2.4米,重约4吨。在蒂亚瓦纳科遗址中还有一座教堂,教堂入口处有2尊写实的石雕跪像,一尊高约1.5米,颧骨突出,嘴唇紧闭,束发带上饰有曲线图案。另一尊独石僧人像,没有曲线,上下通体尺寸一样,四肢粗略刻出,面部、双手以及手持的奉献匾上稍微有一些装饰性凿痕。它们代表了早期的印第安石雕艺术风格。

一座竖立于蒂亚瓦纳科城内的石像,由整块巨石雕制而成。世代居住在南美大陆的印第安人自古以来就崇拜光辉灿烂的太阳。传说太阳神曾亲自降临安第斯高原,在海拔4000米的的的喀喀湖畔建造了一座雄伟的城市,这就是历史最悠久的南美古城蒂亚瓦纳科。每年春分之时,第一缕太阳光准确地穿过该城西北角的一座巨石拱门,以示对它的眷顾。因此,这座古城和“太阳门”就成了当地印第安人的圣地所在。但古城的真正建造情况没人能说得清。作为南美洲主要的古文明,蒂亚瓦纳科文明一度以发达的农业体系、精美的建筑而著称,但由于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仅存的蒂亚瓦纳科遗址成为了考古学家研究这种古老文明的唯一线索。在最近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有了新发现。

当朝阳将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的时候,矗立在南美大陆上近5000年之久的蒂亚瓦纳科遗址又迎来了新的一天。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蒂亚瓦纳科的主要建筑——阿卡帕那金字塔,在阿卡帕那金字塔周围树立着许多石柱,以往考古界认为这些石柱的位置代表着冬至和春分、秋分,现在经过推算,考古学家惊讶地发现这些石柱的位置实际上是代表着一年之中,恒星的不同位置。这足以说明蒂亚瓦纳科文明已经掌握了相当的天文知识。除此之外,考古学家还坚信蒂亚瓦纳科时代的人们对磁场和磁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能够利用自然界中的磁石在祭祀活动中对人的意识施加影响。考古学家说,目前蒂亚瓦纳科遗址只发掘了1%左右,这片埋藏在地下的未知世界正吸引着考古学家一步步探寻。

§ 意义影响

蒂亚神庙遗址

蒂亚文化是印加文明典型代表之一。蒂亚瓦纳科文化兴起于玻利维亚高原南部地区,兴盛时间大约在公元3-8世纪。位于的的喀喀湖两岸玻利维亚境内的的喀喀镇的太阳门石像是其文化的代表。它不论是对南美洲还是对中美洲,甚至是远在太平洋中的复活节岛,都产生过广泛深远的影响。

蒂亚瓦纳科文化与的的喀喀湖关系密切。的的喀喀湖为蒂亚瓦纳科文化的发展与昌盛提供了灌溉与饮用水源。的的喀喀湖海拔3810米,是全世界最高的通航水域。湖泊周围是贫瘠干冷的高原,树木不生。放眼望去,凛冽的寒凤中看到的只有岩石和耐寒的荒草,荒凉无比。这种景象一直延伸到远处山脉的边缘。蒂亚的巨型太阳门由一块重约100吨的石头壤凿而成。而比雕凿这座巨门更富挑战性的是如何将这块巨石从数公里以外的采石场运来。考百学家推测可能是顺圆木或者光滑的小圆石铺就的路床拖过来的。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在这样荒凉贫瘠、难以为众多人口提供自然资源的地区,重达100多吨的太阳门和另外一些建筑应是一处宗教胜地,而不是所谓的城市中心。的喀喀湖位于秘鲁与玻利维亚的交界处,两国间相隔的距离乘渡船需13小时。的的喀喀湖还盛产托尔托拉芦苇,它被用作建房材料。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不仅用它在陆地上造茅屋,还用它在湖面上造出了整个岛屿。其中有些岛上至今还有人居住。当地人仍用这种托尔托拉芦苇来造船。

的的喀喀镇的蒂亚瓦纳科遗址范围较广,长约1000米,宽达450米,是一古老的建筑群。整个建筑群都用岩石筑成,取自4公里-5公里远的采石场,大多被加工成长方形,垒砌整齐。主要建筑物设在一座平台上,面积约65平方米,高15米。平台上建有房屋和贮水池。它周围是用大石块砌成的围墙。平台上那些独块巨石雕像上的那一双双大大的凝视的眼睛,与墨西哥图拉遗址手头武士雕像的眼睛十分相似。

遗址上还有另外一个巨型平台,平台上竖有大型石板,石板间填有石块。这一平台上有一方形凹陷院落,可以从一巨石凿成的台阶进入。院内有著名的石门——"太阳门"和人形石柱。太阳门由一块巨石雕刻而成,高约3米,门楣上雕有神像、秃鹰和太阳。石门上的石雕神像清晰可辨,圆圆的眼睛目光炯炯,头上刻有一圈由蛇与猫头鹰组成的光环。脖颈佩戴一条豹头项链。两只手中各握有一根棍棒,棒的顶端雕刻着的鹰的头像。在它周围还雕刻着许多小神像簇拥着它。此神的形象不仅出现任蒂亚,在智利首都利马附近海岸的一座从古代到印加时代献祭不断的神龛上也发现了大量蒂亚瓦纳科太阳神的图案。在智利北部海岸的特鲁希略市附近遗址同样也发现了这种太阳神的形象。显然,蒂亚的影响曾经遍及这些地区。

院内的另一著名建筑是人形石柱。人形石柱呈方形,人呈立姿,面部表情威严,蓄有胡须,双手置于腹部。这种雕刻风格也见诸于陶器和纺织物上。蒂亚瓦纳科文化遗址命运坎坷,西班牙人把它视为邢教之地而对它进行了大肆破坏。几十年前,院内的一些巨石雕像还被运走去铺垫铁路路基。史料记载,公元9世纪初,蒂亚瓦纳科形成王国,并开始向外扩张,攻城掠地,建立了帝国,实行中央集权。统治阶级不仅横征暴敛,而且强迫被征服的人们信奉太阳神,这样太阳神就被带到了美洲各个地方。公元12世纪,由于地理、生态条件的恶化,蒂亚瓦纳科逐渐走向了衰亡。这座挺立着的笨重的人形石柱,模样与复活节岛石像非常相似,都有厚厚的石帽。表情严肃而又令人费解。[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