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莽山银耳 |
释义 | § 莽山银耳 拉丁纲名Basidiomycetes 中文纲名担子菌纲 拉丁目名Tremellales 中文目名银耳目 拉丁科名Dacryomycetaceae 中文科名叉担子科 拉丁名Tremella mangensis 中文名莽山银耳 定名人Peng 参考文献Dacryomycetaceae § 形态特征 莽山银耳 莽山银耳Tremella mangensis Peng, Acta Mycol.Sin. 1:69.1982. 担子果柔软胶质,稍韧,有弹性,基部平展贴生,由其上长出密集直立瘤状小泡囊;小泡囊高2-10mm,宽2-5 mm,连合成条状、块状,长1-4cm,宽0.5-2cm,棕褐色至浅锈褐色,干后黑褐色。小泡囊切面观中空,壁厚340- 400μm,担子、菌丝皆金黄色,向髓部色渐浅;菌丝直径 2.5-3.5μm,有锁状联合;下担子居浅层,密集,幼时棒状至长椭圆形,成熟为卵形至广卵形,稀近梨形,10.5-17.5× 7.5-12μm,2-4十字形纵分隔,稀稍斜分隔;侧面再育;上担子长25-38μm,直径1.5-3.5μm;担孢子卵形,广卵形,近轴侧稍平直,6.5-7.5×4.5-5.5μm,有小尖,萌发产生萌发管。 § 生长习性 在阔叶林中阔叶树朽木上丛生。 § 中国分布 湖南莽山(821,主模式)。 § 模式产地 湖南莽山(821) § 讨论 莽山银耳的最大特点是担子果为褐色丛生瘤状小泡囊,接近Tremella wrightii Berk.et Curt.,但后者的个体大,且下担子常有不规则分隔。 [1]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