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英烈传 |
释义 | § 英烈传 《英烈传》又名《云合奇踪》、《皇明英列传》等,章回体小说,共八十回,作者不可考,一说为郭勋。现存刊本很多。清同治壬申年如皋义林堂新刻本上注明是徐文长编,存此一说备考。全书分为十卷。 该书系明代民间流传故事改编而成,叙元朝末年顺帝失政,朱元璋率兵起义最终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政权。其中一些小故事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如卖乌梅、取襄阳、战滁州等。至于那些英雄似的人物如常遇春、胡大海、徐达等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今天流行的评书《明英烈》就是据此而加工所成。 《英烈传》第一卷,乃第一至第六回。开卷有玉玲珑主人和东山主人所作的序。大略述及徐文长怀才不遇,忧愤而借写此来表示其生不逢时,天不凑巧。立意浅薄牵强。后接各卷回目,并有朱元璋、徐达、刘伯温等一班文臣武将的绣像,酷似民间门神、财神造型,不足取。 § 相关条目 第一卷大致说元顺帝宠幸奸臣撒敦,选魔教僧众公然淫乱宫中,虽梦中示警、震地为戒也不为所动,遂天命改常、朱元璋出世。元顺帝要游白鹿山,命百姓修运河,结果逼得刘福通、韩林儿造反。忠臣脱脱率兵镇压即将取胜,却被顺帝听信谗言,赐毒酒而死,遂使天下大乱。凤阳府钟离县皇觉寺老和尚垒云,被玉帝唤上天廷,嘱他明年真龙出世以扫清世界,然后玉帝又派身边近侍金童、玉女下界,一个做天子、一个做皇后。因二人原掌日月龙凤扇,遂国号为明。金童投胎于朱世珍家,幸得垒云照顾长大,以放牛为业,后遇疫疠,被迫入皇觉寺为僧。为僧众不容,只好到滁州投舅舅郭光卿,巧遇玉女,她投胎为郭家养女,对其有怀饼之恩。朱元璋贩梅子去襄阳,结交天下英雄。如汤和、邓玉、郭英、吴桢等。第二卷从第七回到第十六回,说朱元璋回家途中,武当山打擂,一帮下凡扶佐他的星宿出世。恰逢郭光卿也起兵为滁阳王,遂同去扶佐。又去访得良将徐达,屡败元兵,取了滁州、和州一片地盘,又纳常遇春。不久滁阳王病死,朱元璋立其子为和阳王,自任兵马大元帅。和阳王欲杀朱元璋,乃办兴隆会,邀朱元璋赴会,吴桢单剑随侍。徐达用计布兵,剑斩孙德崖。然后挥兵大进,攻占金陵,封为吴国公。 第三卷则从十七回到二十六回。说刘伯温白猿献书,来投真龙天子,巧遇朱元璋拜访宋濂,遂一同归吴,朱元璋麾下星宿齐聚,人才侪侪。乃四处扩张,先灭张士诚,张士诚兵败降元。 第四卷从二十七回到三十四回。说胡大海兵取鹜州。陈友谅杀徐寿辉而自称汉王,挥兵东进、攻占太平,阵斩花云。太祖一战陈友谅。康茂才金桥设伏,大败陈军。胡大海遇刺亡身,朱元璋再打张士诚。 第五卷从三十五回到四十二回。说朱元璋陷入东西夹击之势,陈友谅二次东进,朱文正困守南昌。朱元璋回师御陈,鄱阳湖韩成救主,朱军大败而逃。然后朱元璋又派丁普郎诈降陈友谅,二军三战鄱阳湖,郭英箭射陈友谅。汉军大败,朱元璋兵进南昌。朱亮祖上了降将之当,魂归太阙。遇铁冠道人而救还。第六卷从四十三回到五十回。朱元璋部下大将胡深阵亡,日中出黑子。常遇春兵进湖北,剿灭群寇。朱元璋大败张士诚。 第七卷从五一回到五十八回,说得是朱亮祖破了伪周的妖阵,与李文忠兵进杭州。徐达巧用连环计,大破张士信。常遇春辕门三射戟,收降吕珍。张豹摆下八门阵,被常遇春、徐达借城隍告密而大破之,兵围姑苏城。 第八卷从五十九回到六十六回,写了朱军攻破姑苏,张士诚被俘自缢。朱元璋众望所归,即皇帝位于南京,建国大明,大封百官。然后南平方国珍于福建,北取汴梁于元。分三路北伐,派一军南下。连克河北、山东、云南、广西。第九卷从六十七回到七十四回,说的是元朝宫内闹鬼、顺帝北遁沙漠之中。常遇春、徐达兵进燕京。在山西大战妥欢贴木儿,攻占山西,常遇春病死。高丽国进表归顺。元顺帝吓死,明军兵进红罗山。 第十卷从七十五回到八十回。写朱元璋一统天下,大封群臣,颁赐铁券。傅友德远征西疆、明军攻占四川。全国统一,刘伯温归隐,沐英袭封云南王。明重颁天下郡州县,整理疆域。全书完。 综观《英烈传》一书,和明代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无论是内容还是写作手法都很类似。因而有的学者认为系抄袭手法而致。确实,读来文中内容确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甚至在文中直称其源。 如五十五回所述“常遇春辕门三射戟”中,降将吕珍直接说“闻听古来降服,有以力服,有以心服,今我等见三国中吕布能射戟上红缨,不知将军可否”。然后常遇春就命小校竖戟而射,三矢三中,吕珍等遂服。这种直接引用《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在文中出现,足证其有很大部分内容是得自罗贯中。 又如第一回元顺帝荒淫失国政里,说因为顺帝无道,其宫殿大震,地陷一角,下出一穴,派人下去打探,里面黑气冲天,中有一石碑,上写几句偈言。这个情节又与《水浒传》中洪太尉上山进香相似。看来又是顺手拈来。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释:《明英烈》一书原就广泛摘取其他小说的精彩而成。大凡这类小说众口流传,相沿以成,作者也多是民间艺人,或是低级文人。至于由谁缀连成篇,今天已难确定,大抵众人之手耳。 不过该文也参照不少史著,正史野史,一概都有,《明实录》、《明史》、《明良纪》、高陂异篡》等。如第二回叙朱元璋出世时,异香满室,红光冲天,邻人皆以为着了火,提水来救。这和《明实录》中“太祖实录”一样,肯定是从彼处引用。赵景深先生在《中国小说丛考》中对此有详细记载。 《英烈传》中文辞也很俚俗,除了抄袭来的几首套词外,很少描述性语言,恐与其流传于民间相关。而且八十回中历叙朱元璋从起事到建国。篇幅不多却很有重点,足有一半以上笔墨描写朱元璋和陈友谅、张士诚开战。其叙述战场情景颇似《三国演义》,连曹操败逃华容道时的几笑也被移用。但几次斗阵和使妖法,又有点像《水浒传》和《封神演义》,如第五十六回张豹所摆八门阵,与《封神演义》中闻太师所摆十绝阵相仿。刀来枪去、颇多重复。文中还有许多如“白猿献书”、“铁冠道人返魂”、“金童玉女下凡”则杂■明代传奇话本中的一些情节。总之是个大拼盘。如第三回写朱元璋插竹为旗,喝令众鹅,青者归东,白者归西,众鹅立刻就分列两旁,唯独一花鹅不知所从,往来与二旗之间,就是来自冯梦龙所编《古今笑》一书。 不过,除了一些细节为使情节紧凑有趣而虚构外,该书大事还是按历史事实架构的,这大大不同于以后的话本,今天的《明英烈》已完全成为一种虚构的评书。因此也不能把《英烈传》视为等闲坊刻小说。还是有几分史料性的。作者参阅大量材料编次此书。绝非草草动笔。今日看来,显系这样构成:人物和时间顺序采自正史。除虚构了朱元璋是郭光卿外甥,郭光卿举义称王外,大部分人物都是历史中确有其人。就是郭光卿也是以郭子兴为原形而成。这些人的行事功绩也按照明代史实记述,胡大海遇刺、常遇春病亡都与史实相符,而以后的小说对此都加以改动,胡大海被描写成一个草包式的福将、常遇春则类似关公,完全脱离历史。 情节架构来自演义小说。如何把众多史实串联成书,作者借用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结构,使之成文。如朱元璋贩乌梅结识六友、访贤徐达、兵取和、滁二州就与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兵取西川相似。 细节描写来自野史,更多的来自民间传说。如天神下凡助朱元璋打天下,以及众多的迷信、鬼怪。这些虽然使之能广泛流传,但却颇有损全书思想内容。只不过是到底是书先写还是人后加,今日已难辩,亦或二者兼而有之。 这就牵涉到本文作者了。作者是谁,现在并无定见,到是无名氏撰被大家接受。明人沈德符在其所著《万历野获编》中说是郭英的后代郭勋为了突出祖先功绩而请人编写的,立论根据是郭英没有射死陈友谅。但今天又有学者引用明郎瑛《七修类稿》说郭英确实射死了陈友谅。其实不论郭英有没有射死陈友谅,《英烈传》的作者都不会是郭勋。因为该书并未突出郭仕俊,射死陈友谅之功还不如韩成救主功大。古代“功莫大于救主、计莫毒于绝粮”。再说明代皇帝再糊涂也不会因为一部小说就大封官职,沈德符言不可信。 至于清代刊本所说什么徐渭先生怀才不遇,感太祖等以平民起兵,终于登大宝而叹其机运,愤而做此书云云,也难以令人信服,只不过目前无资料反驳之,姑且从之说。因为该书变动较大,又屡遭毁禁,故多有改动之处,有人编次梳序,想来也是自然。 这本书在清代遭到全禁,理由是“系传奇小说、语句混杂,又多邪说,应销毁”。但其实际原因则非此。试想,该书屡称朱元璋系真龙天子,承应天帝之命。顺时应世而出。那么其后代自然也是真龙子孙。清统治者夺占了朱元璋明江山,无疑是鸠占鹊巢,逆天行事,这还了得。清人最怕汉人这样想,屡次声明清室江山系得自李自成之手,而非但不是夺朱明天下,反而是替朱明王室报仇。可这种说话太牵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人们反清依旧。 为此,清建立政权后,凡写明代的史书,无论正野稗奇,通通严禁。《英烈传》也就在劫难逃了。 现存《英烈传》版本很多,看来清廷严禁的效果不大。最早的刊本当属明代的《新刻皇明开运辑略武功名世英烈传》,书前有《皇明英烈传序》,该书刊刻精美,配有明世系、功臣名录,还有插图,可惜流失到日本去了。 至于清代刊刻之《英烈传》,因为官府查禁的紧,书商们便将此书改头换脸,以《云合奇踪》的名字刊行。据有的学者考证,在明代也有《云合奇踪》的名字流传。则该二书之间有无承属尚待考证。 就清刊而言,其文字内容较明本大为简略,刻印也十分粗糙,笔者见过一套《清同治年刻大明云合奇踪全传》,系江苏书商所刻,纸劣字差,令人难以卒读,系典型的小书贾所为。 《英烈传》之前后,还有相同题材的作品,在其之前有《皇明开运传》,《皇明开运英武传》,内容与《英烈传》相近,可能是其祖本。其后有秦淮墨客著《续英烈传》,五卷四十回,写得是靖难之变事。据史料载还有一部《真英烈传》,今已无从见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