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英法美洲虎战机
释义

§ 介绍

英法美洲虎战机 60年代初,法国空军和英国皇家空军都感到需要一种双重用途教练/战术支援飞机,因此产生了联合研制的想法,并在1965年5目17日签署了谅解备忘录。1966年5月法国布雷盖和英国飞机公司(现并入英国宇航公司)组建具体负责的一个联合公司,即欧洲战斗教练和战斗支援飞机制造公司,缩写SEPECAT。

双方确定研制以布雷盖Br.121轻型战斗机为基础,动力装置采用两国发动机巨头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透博梅卡公司合作研制的罗尔斯·罗伊斯RB.172-45发动机,法国称透博梅卡·透莫勒特“阿杜尔”Mk102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研制成功后,随即生产了5架法国型原型机,分别是“美洲虎”A、“美洲虎”E和“美洲虎”M。

最早试飞的是2架“美洲虎”E串列双座高级教练机原型,分别于1968年9月8日和1969年2月11日试飞。“美洲虎”A是法国型的单座战术支援战斗机,2架原型机在1969年3月23日和5月27日试飞。“美洲虎”M是法国型舰载攻击机,1969年11月14日试飞,后因成本原因取消,之前完成了甲板着陆试验。在具体生产中,英国负责翼面、机身后段、进气道,法国负责机身前段、起落架等,发动机也分工制造。

§ 种类

A型在1973年开始服役,法国一共生产了160架“美洲虎”A,装备了9个飞行中队。“美洲虎”A采用了按8.6g使用过载(相当于12g设计过载)设计的机体。攻击型的结构疲劳寿命为3000小时,教练型为6000小时。结构重量的85%是铝合金。采用悬臂式上单翼,1/4弦线后掠角40°,下反角为3°,展弦比为3.12。全金属双梁抗扭盒形结构,机械加工的铝合金带肋条整体壁板蒙皮。机翼外段的前缝翼翼弦伸长,形成前缘锯齿。前缘缝翼在空战中能提高横向稳定性。机翼后缘为没有副翼的液压操纵全翼展双缝襟翼。外侧襟翼前面有两块扰流板,低速时与差动尾翼配合,进行横向操纵。采用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低压轮胎可适应简易机场。油气减震器使飞机能承受下沉率为3.6米/秒的冲击载荷。主起落架为双轮式,向前并转至水平收入舱内。前起落架为单轮式,向后收起。机尾有拦阻钩和减速伞。上述特点为其他型号共有。

A型在结构上与其他型号的不同在于机身较短,但使用相同的发动机,即“阿杜尔”Mk102涡扇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3300千牛。战术任务设备包括:大气数据系统、多普勒导航系统、电子对抗装置、任务计算机、敌我识别装置、惯性导航系统、导航计算机、全景照相机、武器瞄准计算机、地形跟踪雷达吊舱等。下图中的“美洲虎”A正在空中加油,法国的加油管很有特色,上半部分类似美军的硬式加油管,下半部分是软式加油管,兼有两者的部分优点。

武器装备包括2门“德发”航炮,每门备弹15O发。5个外部挂点共可载4536千克的武器装备,包括1枚AN-52战术核武器。常规武器包括1枚AS-37“马特尔”反雷达导弹和2个副油箱,或8枚454千克的炸弹,或空对空导弹、炸弹、火箭发射器,或1个侦察吊舱。最后30架上具有使用AS30L激光制导空地导弹的能力。

A型基本技术数据

翼展 8.69米

机长 16.83米

机高 4.89米

机翼面积 24.0平方米

空重 7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15500千克

最大速度 1.5马赫(11000米高度)

作战半径 575千米(用内部燃油执行低-低-低任务时) 1315千米(用内部和外部燃油执行高-低-高任务)

“美洲虎”E

法国使用的“美洲虎”E型是一种教练/攻击机,的速度超过1马赫,基本结构类似A型,但机组人员有2名。驾驶舱有空调和增压系统,配有两个马丁·贝克Mk4弹射座椅,后座比前座高0.38米,为后座飞行员提高了良好视野。该型后来批量生产了40架,1972年5月开始交付法国空军。

“美洲虎”GR.MK1和T.MK2

英国皇家空军原本只想把自己装备的“美洲虎”型号用于高级飞行训练,但法国则希望该机成为具有短距起降性能的对地攻击机。为满足上述不同的要求,设计成本不断上升,英方经过全面考虑,最终决定自己的“美洲虎”不局限于高级教练机范畴,具体订购目标改为165架战术支援单座型号和35架双座攻击/教练型号。

1969年10月12日,第一架“美洲虎”英国型的原型机“美洲虎”S首飞,编号为“美洲虎”GR.MK1单座战术支援飞机(右图)。该型号和法国“美洲虎”A相似,因未安装雷达,GR.MK1全天候功能不强,但其他设备有过人之处。“美洲虎”GR.MK1的核心是惯性导航和火控分系统,该系统完全由数字式计算机控制。数字式计算机可在第一次通过目标时就在平视显示器上显示所有主要目标数据,使得飞行员能精确的飞向目标并对目标实施攻击。GR.MK1的设备还包括一个大气数计算机、敌我识别器、目标激光测距仪/指示装置和战术空中导航设备。第一架生产型“美洲虎”GR.MK1于1972年10月11日首飞,在1973年开始交付,装备了8个一线飞行中队。从1983年起,该型号加装了新型的费伦蒂FIN1064惯性导航系统,并改名为“美洲虎”GR.MK1A。MK1A具有侦察能力,可挂机腹侦察吊舱,内装全景照相光学照相机和具有恶劣天气和夜间探测能力的红外成像装置。下图中可以看到“美洲虎”的近距导弹挂架非常独特,位于机翼上方,节省了翼下空间,但装弹较为麻烦。

度拥有116架“美洲虎”。其中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用英国提供的成套零件组装的45架,随后又自行仿制了31架。印度近期生产的“美洲虎”的电子设备要比在英国型更先进,采用了DARIN系统,它包括费伦蒂COMED2045合成地图和电子显示,萨吉姆公司惯性导航系统和史密斯公司平视显示器及武器瞄准系统。这种型号的飞机还保留了费伦蒂激光测距仪和目标指示器。印度使用的国际型采用2台罗尔斯·罗伊斯/透博梅卡“阿杜尔”Mk811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3800千牛。武器装备通常包括2门30毫米“阿登”航炮,每门备弹150发;7个外部挂点可载4763千克外挂物,包括R.550“魔术”或AIM-9“响尾蛇”空对空导弹、“飞鱼”或“海鹰”反舰导弹、激光制导炸弹、普通炸弹、集束炸弹、反机场炸弹、火箭发射器、凝固汽油弹、布隆盖或亨廷BL755集束炸弹、“杜兰德”突防炸弹、副油箱和电子对抗吊舱。约有17架印度型号被改进成海上攻击型,加装“龙舌兰”雷达和反舰导弹。下图为印度地勤人员正在为“美洲虎”独特的翼上挂架挂“魔术”空空导弹。可见这种挂架相对难用。

§ 基本技术数据

翼展 8.69米

机长 16.83米

机高 4.89米

机翼面积 24.18平方米

空重 77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15700千克

最大速度 1.6马赫 1699千米/时(10970米高度)

作战半径 537千米(用内部燃油执行低-低-低任务时) 1408千米(内部和外部燃油执行高-低-高任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