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许世友
释义

§ 简介

许世友

许世友,河南省新县人。一九二六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任连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黄麻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十一师班长、排长、营长,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红九军副军长兼二十五师师长,红四军军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副部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副旅长,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山东纵队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东线兵团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79年中国与越南间发生的边境战争(大陆称为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指挥了东线的战斗,但被普遍认为东线的战绩不如西线杨得志指挥得出色,因而由杨得志继任邓小平总参谋长职务。1982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1985年3月在上海华东医院体检患有肝癌,10月22日16时57分在南京军区总医院逝世,享年80岁。死后,当时的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特批许世友土葬,依照遗嘱葬在其母亲坟墓旁,邓小平的批示为,“下不为例”。著有《许世友回忆录》、《我在山东十六年》。

§ 人物年表

1905年2月28日:生,生于湖北麻城红安交界的麻城县乘马岗区一个农民人家(后来毛主席主张由麻城红安河南划出一块地称新县)。

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6年:参加革命工作。初中文化。上将军衔。早年给武术师干杂活,后到少林寺习武。

1920年:入吴佩孚部队当兵。

1926年到武汉参加国民革命军。8月任第1师1团连长。

1927年3月任武昌湖北省防军第1师1团招兵委员。

1927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大别山区红31师2队班长。11月参加黄麻起义,任红4军31师5队排长。

1929年:任31师1团1营连长。

1930年:任红4方面军12师34团团长。

1933年7月:任红9军副军长兼25师师长。后任红4军军长。参加了长征。任红4方面军骑兵师司令员。

到达陕北,1936年11月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

1938年:任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副部长。

1939年6月:任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

1939年10月:入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学习。

1940年9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旅旅长。

1942年2月:任山东纵队参谋长。

1942年:任胶东区党委委员、胶东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区党委委员、胶东军区司令员。

1947年:任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山东兵团司令员、党委常委。

1949年3月: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

1949年12月-1953年1月: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

1953年1月-1954年8月: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

1950年1月-1951年1月: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纪委书记。

1950年-1953年4月:任山东军区司令员。

1952年12月-1954年8月: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第1副书记。

1953年4月-1954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员。

1953年7月-1954年11月: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

1954年2月-1955年3月:任华东军区第2副司令员、军区党委第3书记。

1954年10月-1959年10月: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1955年3月-1973年12月: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第3书记、党委第2书记。

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获1级八一勋章,1级独立自由勋章,1级解放勋章。

1958年10月-1960年11月:任中共中央上海局委员。

1959年9月-1978年3月:任国防部副部长。

1961年2月-1966年冬:任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

1968年3月-1973年12月:任江苏省革委会主任。

1970年3月-12月:任省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1970年12月-1973年12月:任中共江苏省委第1书记。

1969年4月-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80年1月-1982年9月为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常委)。

1973年12月-1980年1月: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第1书记(1974年4月起)。

1982年9月-1985年10月: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副主任。第1-3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1、4、5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8届中央候补委员、(12中)委员,第9-11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2大当选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主任。

1985年10月22日:在南京逝世。[1]

§ 事迹轶闻

许世友生前自备的棺木

邓小平特批土葬许世友

1985年刚过元旦,许世友就交代秘书给中共中央写报告,说自己来日不多,对组织别无他求,要求中央在他死后实行棺葬,理由是自幼参加革命,报效生母不足。活着尽忠,死了尽孝,葬在老母坟边以尽孝道。时间一天天过去,将军的病情一天天恶化,他经常在朦胧中询问报告是否有了回复。许世友的报告送到北京,中央领导和中央军委领导传阅。1949年后,除了毛泽东与任弼时没有火葬,还没有谁要求土葬?谁也作不了这个主。最后,报告送给邓小平,请他拍板。邓小平了解许世友,他思前想后,最后感到许世友毕竟是许世友,全国只有一个,便在报告上批示:照此办理,下不为例。1985年10月26日,中顾委副主任王震受邓小平委托赴南京军区,郑重传达邓的意见。他说:“许世友在60年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邓小平同志签的特殊通行证,这是特殊的特殊。”

毛泽东为何不让许世友拱卫京师

许世友是解放军历史上一位传奇人物,生性刚烈,为人忠勇,是天生的军中悍将。他出身红四方面军,曾为张国焘、陈昌浩所器重,并不属于毛泽东的嫡系。但发生在1937年的延安“叛逃”事件却使毛许二人一夜之间成为生死之交。毛泽东喜得一员猛将,许世友找到一位主子。许世友对毛泽东的忠无人可比,可以说到了近似愚忠的地步。这对于一国领袖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对于一国领袖来说,不需要将军有太多思想,将军的责任就是以手中武力捍卫领袖所代表的利益。按一般人的想法,毛泽东入主北京后,京畿地区的卫戍任务应非许世友莫属。但实际上,许世友连一天京官都没做过,其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时,也一直兼着南京军区司令员,就是后来任中顾委常务委员、副主任时,他也很少住在北京。不让许世友这样忠诚的将军做自己的卫戍司令,毛泽东自有深谋远虑。一方面,忠贞将领近卫并不一定就是最佳选择。毛泽东饱读史书,把手握重兵、对自己忠心不贰的许世友放在千里之外就是汲取了历史教训。另一方面,毛泽东需要许世友这样的忠臣镇守南大门。当时威胁主要来自北方,毛泽东继续了明成祖朱棣“天子守国门”的做法。但他对来自海上的威胁始终没有放松警惕,让许世友镇守在东南沿海一线,足可见许世友在毛泽东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此外,把许世友放在南京、广州,也增加了毛泽东应付内忧外患的回旋余地,不管是因为内忧还是外患离开北京,毛泽东都可以从容南下得到许世友的保护。

§ 婚姻家庭

1955年,许世友和家人合影

许世友一生结过3次婚。第一位妻子因他一别后久无音讯,为生活所迫而改嫁;第二位妻子,与他共同走过长征,却因政治风波离他而去;第三位妻子田普,伴他走完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

许世友一共有七个子女:三个儿子,四个女儿。作为一名从战火中走来的老军人,他把七个子女全部送到了军营锻炼,子女参军后,从不给特殊照顾,用许世友的话说:孩子参军就是部队的人了,是组织的人了,好坏由部队去管,路子由自己去走。

大儿子许光,二儿子许建军,三儿子许援朝。大女儿许丽,二女儿许桑园,三女儿许华,四女儿叫田小兵(许金建)。[2]

§ 外界评价

毛泽东:“许世友是员战将,陈毅打仗,南靠粟裕,北靠许世友。“许世友打红了胶东半边天,了不起,了不起!”

红军突破嘉陵江后的一次战斗中,身为军长的许世友的亲自参加敢死队,手提一把鬼头大刀冲向敌阵,左砍右杀,砍下36名敌军脑壳。为此,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高度评价:“军长参加敢死队,史无前例。”

王震转达邓小平对许世友要求死后土葬的批示:“许世友在60年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邓小平同志签的特殊通行证,这是特殊的特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1: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