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蛔厥
释义

§ 简介

(西医病名:胆道蛔虫病)蛔厥之名出《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曰:“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蛔厥

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蛔厥又名虫厥、蛔虫贯膈。

蛔厥是因肠寒胃热,或肝胆气机紊乱,或因驱蛔不当,以致蛔虫窜入胆道而成。以突发上腹钻顶样绞痛,或伴呕蛔等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本病即西医学所说的胆道蛔虫病。若治疗不彻底,有可能并发胆瘅、胆石等病。[1]

§ 诊断依据

1.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多有排蛔、腹痛等病史,或发作前有用驱蛔药不足或不当病史。 蛔厥

2.剑突下方阵发性钻顶样绞痛,甚至捧腹屈膝、辗转翻滚不宁,手足厥冷,面白汗出,发作突然,缓解亦速,间  歇时可如常人,伴恶心呕吐,呕出胆汁或蛔虫。以后有的可转为持续性胀痛,或伴有发热、黄疸。

3.腹部可无明显体征,仅上腹轻度压痛,无腹肌强直,而与痛势不相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白细胞总数稍高,嗜酸粒细胞增加。粪便、呕吐物可查到蛔虫卵。B超检查或可发现胆道内有蛔虫阴影。[1]

§ 鉴别诊断

1.胆石、胆瘅、胆胀:以中年女性为多见,病势略缓,无钻顶感,胆囊区有明显触痛,B超等检查可资鉴别。中医医疗

2.胰瘅:持续性痛而无间歇,发热及腹部体征明显,血、尿淀粉酶显著增高。

3.胃冲痛(胃穿孔):多见于成年男性,多有胃疡等病史,常因暴食过多或食后用力而诱发,典型者有板状腹,膈下有游离气体等。

§ 辨证论治

1.虫扰胆膈证:突发上腹钻顶样绞痛,缓解后为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吐出胆汁或蛔虫,发热,黄疸,舌苔 黄,脉弦数。安蛔定痛。

2.中寒虫扰证:腹痛时作,喜温喜按,或腹部可触及硬块,四肢逆冷,心烦喜呕,面色乍赤乍白,或得食痛甚,医疗 乌梅

舌苔白,脉弦。温脏安蛔。

3.肠热虫扰证:隐痛时作,不欲饮食,食则吐蛔,身热,面赤心烦,口渴,舌红,脉弦数。清热安蛔。

4.脾胃虚寒证:腹痛绵绵,喜温喜按,时有恶心,口吐清涎,或吐蛔、便蛔,手足不温,面色淡白,溲清便溏,舌淡,脉细弱。健脾益气;温中安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