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英国王室珠宝 |
释义 | § 简介 英国王室珠宝 大约在1600年前,地球上崛起了一个强大的王族,这就是英国王室。英国王室是现存最古老的王族,而每代君主的加冕仪式都严格奉行完全一样的传统,这使得英国王室的加冕典礼成为现存的、依然举行的最古老的仪式。在加冕仪式上,国王或者女王头戴的王冠和手持的权仗都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人类开采利用钻石的历史已近几千年,但大于20克拉的钻石就极为罕见,而大于100克拉的钻石更被视为国宝。但是这样国宝级的钻石在英王室的收藏中就有好几颗。 现在王室已不再盲目追求将最大的钻石全部集中在王冠上。要知道威廉四世国王1830年加冕时就闹出笑话而未能尽兴。这位喜爱奢华的君主坚持把所有钻石和宝石镶嵌到王冠上。结果王冠太沉,国王的脖子一阵剧痛,不得不中断加冕典礼,随后拔掉一颗臼齿。 英王室拥有22599件宝石和宝器,但实际价值难以统计。英王室珠宝因其代表着最古老王室的尊贵和传统排在世界十大宝藏的第二位. § 背景 人类开采利用钻石的历史已近几千年,但大于20克拉的钻石就极为罕见,而大于100克拉的钻石更被视为国宝。但是这样国宝级的钻石在英王室的收藏中就有好几颗。 现在王室已不再盲目追求将最大的钻石全部集中在王冠上。要知道威廉四世国王1830年加冕时就闹出笑话而未能尽兴。这位喜爱奢华的君主坚持把所有钻石和宝石镶嵌到王冠上。结果王冠太沉,国王的脖子一阵剧痛,不得不中断加冕典礼,随后拔掉一颗臼齿。 英王室拥有22599件宝石和宝器,但实际价值难以统计。 § 权力象征 为了使王冠和权仗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权力象征,历代王室想尽办法收集钻石和珠宝,认为稀世的钻石最能体现王室尊贵。长达几个世纪收集钻石的历程逐渐形成世界上最有名的家族珍宝。早期那些伟大英王和王后佩带过的王冠已经找不到了。国王及其亲属为了发动战争、重建毁于大火的王宫和举办王室婚礼,不得不卖掉了许多珍宝。在中世纪,国王通常在作战时带上御宝,因为他们不信任留在宫中的皇亲国戚。1648年英国爆发的反王权运动对英国王室冲击极大,很多珍贵王冠和权仗流失了。1660年英王室复辟以后,开始大规模的重新制作王冠和权仗的工程,从那时到现在,很多稀世珍品都被保存了下来。随着王室的发展,从18世纪开始,英王室有了专用的珠宝工匠,他们用非凡的技艺制作出最精美的首饰。 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张,英国成为世界最强大的殖民帝国。其中殖民地印度和南非都以出产钻石以及珍稀宝石闻名,这两地向英王室供应了无数一流钻石。而一些弱小的国家也愿意把本国最珍贵的珠宝献给英国,大多怀着破财免灾的想法。 王室成员都根深蒂固地习惯于把珠宝换来换去。本以为镶嵌在爱德华国王十一世入棺时所戴戒指上的一枚蓝宝石,如今却闪耀在“帝国之冠”上,这顶王冠上还镶有两串珍珠,据报道,那正是苏格兰女王玛丽1587年被斩首时戴的项链。19世纪的君主维多利亚女王尤其热衷于收藏珠宝,从帝国各地搜罗来的奇珍异宝令她陶醉不已。她的珍品中包括一枚拇指大小的印度钻石,名叫“光明之山”,是现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钻石,于1304年发现于印度,原重191克拉,后来维多利亚女王嫌它光泽度不好要再加工,它被磨得只剩108.93克拉。正是这枚被镶嵌在女王王冠上的钻石激发了威尔基·科林斯的灵感,写出《月亮宝石》这部经典作品。 § “非洲之星”和“库里南2号” 钻石“非洲之星” 在有史以来最大的钻石“非洲之星”面前,“光明之山”也相形见绌。1905年南非发现了重达3106克拉的钻石原矿,新开通的跨大西洋电缆将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当时宝石界行家就估计原矿的价值高达75亿美元。由于南非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大家一致认为应把它运往伦敦,献给爱德华七世国王。这件举世无双的珍品引起世界各地珠宝大盗想入非非,有关人员花了几个月时间考虑如何保障运输安全。最后,伦敦警察厅决定,最佳原则是“越简单越安全”。大如茄子的钻石被装进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包裹邮寄出去,一个月后出现在白金汉宫的皇家邮袋里。1908年2月10日,这颗巨钻被劈成几大块后加工。加工出来的成品钻总量为1063.65克拉,全部归英王室所有。最大的一颗钻石取名为“库里南1号”,也被称做“非洲之星”,重530.02克拉。第二大的被命名为“库里南2号”,重317.4克拉。现在鸡蛋大小的“非洲之星”被镶嵌在英王的权仗顶端,权仗上还有2444颗钻石。鸽子蛋大小的“库里南2号”被镶嵌在英王室最重要的王冠“帝国王冠”上。 [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