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花雨山 |
释义 | 蔚然深秀花雨山 奇柏葱茏翠微间 时萦紫气绕祥云 信是尘寰一洞天 《续修莱芜县志》载:“花雨山,在县治东25里,满山皆古柏,蔚然深秀。”自莱城沿205国道东去20余里,至颜庄镇,西去四五里、澜头村西,就是美丽富饶的花雨山。 § 简介 上游有白龙潭,下游有黑龙潭。相传在九龙山中有黑白二龙依母而生,一天,龙母携子乘闪电雷鸣、滂沱大雨,在花雨山上几经盘旋后,将二子分别安置于两潭中。我们来的正是时候,遇上了今年以来我市下的最大的一场雨,虽然没有亲见龙母龙子的伟岸身影,但见水从干渴了许久的澜头河里泱泱直下,牛也高兴,鹅也欢唱。河道弯曲如龙,两岸悬崖峭壁上生长着葱葱翠柏,风吹雨打中,山野的芬芳沁人心脾,实是令人忘归之境。 自白龙潭上行数百米,有一巨石横卧于路旁,重约10吨,呈方形,青灰色,犹如飞来之石,曰“玉玺石”。传说是玉皇大帝欲建王母阁,亲临人间察情,选中花雨山这块风水宝地,遂将玉玺抛掷于此,以示奠基,久之,玉玺变石,故此得名。 玉玺石西南30米处有一口井,井口立一石碑,上写“圣水井”。虽然我市遭遇40多年来未有的大旱,井内仍水清如镜。向导说,这口井,久旱不枯,久雨不溢,井水亦被人们奉为神水。 § 传说 传说,明朝天启年间,天气大旱,唯有此处绿草茵茵,花木葱茏。一日,一徐姓道士来此游玩,见此景后,甚感惊奇,掘地数尺,现一涌泉,甘甜爽口。后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竞相取饮。沂源、新泰等地的老百姓,天不亮就跑来取水,未能来者,也让取水者带回一壶享用,以求祛病减灾。现据有关部门化验,此井水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犹以泡中药为佳。 圣水井不远处,是翠柏掩映着的花雨山庙。它建于明朝弘治年间,清朝嘉庆年间重修,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庙外围是红色的院墙,院内西边的高台上,建着玉皇大帝庙,南北两侧有王母阁。玉皇大帝庙面东,三间,为四梁八柱,硬山顶,砖瓦结构。 南北王母阁大小相同,高台东石阶下,两棵参天古柏直插云天,素有“齐鲁柏王”之称。相传,有一年的三月初三,七仙女下凡来到花雨山,见此地久旱无雨,百姓生活艰难,就连降了7天大雨。雨过天晴,庙内七株翠柏拔地而起,人们奔走观看,认定7株翠柏是七仙女的化身。几度春风化雨,翠柏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大树。三十年代,日寇入侵时,瞅准此树是建碉堡的好材料,胁迫木工一连伐倒了5棵,再伐时,锯口处血沫直冒,伐树人遂拔锯而逃。如今,幸存的两棵古柏上仍有锯齿留下的斑痕,但生命力却更加旺盛,树围已达5米,三人方能合抱过来,树高30余米,春夏季节,枝头百鸟争鸣。游人到此,总愿手牵着手,绕树左转三圈,右转三圈,以求福祉。 和王母殿相对的是徐道士的百年古屋。如今年已60岁的徐道士,自他爷爷辈时就在此为百姓行医看病,并以阴阳之说帮百姓预测农事。现在,徐道士与家人静居山中,平时主要以种地为生。 从王母庙西行上攀,山势渐陡,悬崖峭壁随处可见,古柏清瘦挺直,攀壁而生,姿态万千,有“奇柏壁”之称。山道因水渍树浸,青苔泼碧,既软又滑,给人一份特殊的攀登乐趣。 就在这柏树掩隐中,“石大夫洞”訇然中开。此洞方圆20平方米,内有深潭,潭深莫测,投石可闻 丁冬之声。传说,明朝有一姓石的郎中,德高医精,在此隐居,他采摘花雨山上的中草药,熬制成药丸,为民治病。洞内有“石豆子”,据说是石大夫做的仙丹。游客游玩到此,总要到洞里寻找几粒带回家放进水缸,既是纪念人民敬慕的郎中,也能使缸里的水产生一种“神气”。 石大夫洞向南,有一天泉,泉水顺青石壁淅淅沥沥,从不枯溢。相传,道观主持,每日以此水洗面、生饮,年逾九十仍红光满面,精神矍铄,被当地山民誉为“福寿天泉”。掬一把在脸上,果然顿觉热面生津,清柔满怀;喝它,则觉周身的沉重疲乏一扫而光,换来的是满心的清凉舒适。 山的顶尖,是登高望远的“赢牟了望台”。天气晴朗时,方圆几十里尽收眼底。西望莱城林立的高楼和牛泉、方下、寨里的万亩平畴,北瞰辛庄、苗山,东望汶河如带,棋山似象,风光无限。 赏花雨山,最热闹的当属“三月三,溜姑嘴开满山”的春天。此时,满山满峪的杏花、桃花、梨花、山楂花开得粉妆玉琢,各种各样的山花更是五彩斑斓。花雨山还是我市早期道教的活动点之一,自三月初三始有5天的庙会。今天的庙会,早已剔除了古老的迷信色彩,如织的游人,来此洞天福地祈福求寿,更多的是呼朋引伴踏青赏春。会上,戏剧、歌舞、马戏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闪亮登场,自发的百货摊位云集王母庙前。诞生于清朝光绪年间的颜庄花鼓锣子,已有80年制作工艺的颜庄红烧牛肉,使人们既饱眼福又饱口福,真是老人舒心,孩子快乐,年轻人畅谈。花雨山多高,人们堆积的欢乐就有多高。 夏日的花雨山,含黛吐翠,飞瀑流泉,是游人看自然界生机勃勃、避烈日下酷暑炎炎的好地方。 秋天,花雨山苹果压弯了枝,花椒披红袍,绝壁古柏更加翁蓊郁郁。登高望远,看到幸福的人们在这里劳动,在这里丰收,游人不仅欣慰,今天的现实胜过花雨山美丽的传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