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舍得
释义

§ 词语解释

舍得

舍得:顾名思义, 有舍才有得,要想得,必须舍弃。

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和态度,出自于《易经》。舍得不是舍与得之间的日常计较,而是拥有超越境界来对已得和可得的东西进行决断的情怀和智慧。

舍得在日常生活用语中意为“愿意把自己的某些东西给他人”,比如“您舍得把您的水晶杯拱手送人吗?”

舍得在某些地方方言中也有形容词“大方”的意思,比如湖北人经常夸人大方的时候,就会说:“某某这个人好舍得哦!”

§ 舍得的真义

得与不得是一种境界,舍与不舍是一种升华!生命有所得,也有所不得;有所舍,也有所不舍!

人心死,道心活。道心,乃先天之性。人心,乃后天之性。一个人舍得人心,才能够见性明心。何谓人心,名、利、恩、爱、酒、色、财、气是也。从细微处说,起心即是妄,大凡起心动念处,皆是人心。

世间学佛修道者,不明先天,以舍当得,以得当得,所以不得。例如,布施为了求福,放生为了求寿,学佛为了往生,讲经为了名闻,度人为了涅槃。这都叫所得心未除,微细之我未忘,所以本性不现。

人们惟有放下一切妄心,真心才显,此谓不得而得,此才是真得。求福心、求寿心、往生心、名利心、涅槃心,都是后天的人心、凡心,即使有所得,也是假得,不名真得。

可叹世间学佛修道之士,一个个都落在“得”的迷魂阵中出不来。一个个整天外求,问别人,我怎么修道多年都不能见性明心呀?人们何不反观内照,自我反省,扪心自问,看自己是不是真正去除了贪心、我所心、名利心、财色心、嫉妒心、贡高心,等种种后天的人心。

我们这些人,一个个都口是心非,口说心不行,所以到头来一个个都不能见性明心,了脱生死。因为我们舍不得人心,所以见不得道心;舍不得凡心,所以臻不得圣境。 东方阳熹

§ 人生哲学

做人做事的取舍艺术:舍得

舍得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世,存于心间,存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才能达至和谐,达到统一。你若真正把握了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便等于把握了人生的钥匙和成功的机遇。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过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复。[1]

§ 寓言故事

圣人眼里的舍得

楚恭王喜欢打猎,他拥有一把天下著名的宝弓。有一次,他打完猎准备回宫,就将宝弓交由部下保管。一行人在路上走到一半,宝弓不知传到谁的手上不见了。于是大家分头去找,最后还是找不到。楚恭王度量宽大,就说:“罢了!楚王舍弓,楚人得之。”弓既然在楚国境内遗失,将来捡到的想必是楚国人,那么又何必计较呢?

孔子听说这件事,就说:“何必曰楚?应该说:王舍弓,人得之。”这里的“人”是泛指天下人。只要被人捡到,何必计较他是否楚国人呢?由此可见,儒家是主张人文主义的,要普遍肯定每一个人的价值,不因国籍与种族而有任何差别待遇。

接着,老子听说了前面两段话,就说:“何必曰弓?应该说:舍,得。”弓不见了,弓又被找到了。至于弓是否被人找到,又何必在意呢?难道只有大王会丢东西?我们不丢东西吗?除了人难道猴子不能捡吗?不然,就让弓留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不是无得无舍吗?

后世影响

学者王克煜认为,由此可知,老子的道家是要超越人类中心的思考模式,不愿再用人的价值观来衡量万物。让万物回归其自身价值,因为在“道”里面,万物没有贵贱之分。

引而申之:老子又说,:“何必曰弓?应该说:舍,得。”舍者,得之母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虚空才更能容纳,只有失去了,会更知道珍惜,有和无、得与舍都应该无为以对,这才是道的真谛啊。

老子的感悟或许更接近真理,可是却太自以为是只顾说教了,而孔子却懂得站在楚王作为统治者的角度去思考和表达,让楚王的王国由楚国一下子扩展到了整个世界。为何中国历代统治者大多推崇儒教而只有几个朝代的开国明主才喜欢道教,老子被逐步隐去而孔子却能称圣,孔老二被打翻在地几十年后还能再站到了天安门广场上,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得失之意,舍得之间。笔者不管道家在说无为的时讲究主动认知和选择,还是儒家被动一些更在乎被认同或者被尊崇,笔者认为,舍即得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9: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