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自由贸易区 |
释义 | § 简介 自由贸易区 所谓自由贸易区,不是指在国内某个城市划出一块土地,建立起的类似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实行特殊经贸政策的园区,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协定,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分阶段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服务业领域改善市场准入条件,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从而形成涵盖所有成员全部关税领土的“大区”。 自由贸易区内允许外国船舶自由进出,外国货物免税进口,取消对进口货物的配额管制,也是自由港的进一步延伸,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一种特殊的功能区域。 自由贸易区有两个特点,一是该集团内成员相互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二是各成员独立保留自己的对外贸易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所以自由贸易区又称为半关税同盟。[1] 详细来说,自由贸易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自由贸易区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或单独关税区组成的区内取消关税和其他非关税限制,区外实行保护贸易的特殊经济区域或经济集团。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东盟自由贸易区(包括东盟10国)等等。 狭义的自由贸易区 指一个国家或单独关税区内设立的用栅栏隔离、置于海关管辖之外的特殊经济区域。区内允许外国船舶自由进出,外国货物免税进口,取消对进口货物的配额管制,是自由港的进一步延伸,如德国汉堡自由贸易区。[2] § 产生原因 自由贸易区的产生和迅猛发展有其深刻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原因。 第一,与多边贸易体制相比,区域内国家易于就自由贸易区达成协议并产生实效。同时,现有的自由贸易区大多富有成效,也激发了更多国家参加自由贸易区。 第二,就地区或邻近国家而言,自由贸易区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经贸合作的地缘优势。邻近国家间的自由贸易区具有人员往来与物流便利、语言文化相近、生活习惯类似等多种有利条件。因此,邻近国家和地区间具有更多的有利条件来扩大和加深经济合作以获得互利双赢的效果,其效果比参加多边贸易体系带来的利益要更明显一些。 第三,在加入多边合作机制的同时,缔结自由贸易区有利于推动各成员国内的经济结构改革,从而可以借助更多外力来推进国内改革。 第四,20世纪90年代一再发生的地区性经济危机的教训,也促使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地区经济合作的制度化。1997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证明,在同一地区国家之间,危机蔓延的速度往往更快,相互影响也更为强烈。因此,加强地区内经贸合作不仅有助于防范新的危机,而且也有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1] § 历史发展 亚洲国家和经济体参与的自由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是自由港发展而来的,通常设在港口的港区或邻近港口的地区,尤以经济发达国家居多,如美国有对外贸易区92个。早在50年代初,美国就明确提出:可在自由贸易区发展以出口加工为主要目标的制造业。60年代后期,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利用这一形式,并将它建成为特殊的工业区,逐步发展成为出口加工区。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积极向高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形发展,形成“科技型自由贸易区”。 随着时间的发展,自由贸易区发展逐渐呈现以下特点: 数量不断增加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超过1200多个自由贸易区,其中15个发达国家设立了425个,占35.4%;67个发展中国家共设立775个,占65.6%。其中,最典型的是美国对外贸易区的迅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开始下降,与此同时,美元贬值,失业人数增加。在此情况下,为了刺激对外贸易发展,各州纷纷设立对外贸易区。到1980年,全美的自由贸易区增加到77个,到1994年底,自由贸易区已达199个,贸易分区达285个,总数为484个。 功能趋向综合 阿姆斯特丹港 随着自由贸易区数量的持续增长,自由贸易区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早从70年代开始,以转口和进出口贸易为主的自由贸易区和以出口加工为主的自由贸易区就已经开始相互融合,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趋向综合化。原料、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都可在区内自由进出,在区内可以进行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销、制造、拆装、改装、加标签、分类、与其他货物混合加工等商业活动。因此,世界上多数自由贸易区通常都具有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仓储、加工、商品展示、金融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综合起来就会大大提高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管理不断加强 各国的自由贸易区在初创时由于条件不同,功能各异,管理水平也相差较大,但是经过几十年的竞争发展,各国自由贸易区的管理已逐渐趋向规范化。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由贸易区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手段也大大改善,形成了各自颇具特色的管理体制。世界上四个主要的自由贸易区(阿联酋迪拜港自由港区、德国汉堡港自由港区、美国纽约港自由贸易区、荷兰阿姆斯特丹港自由贸易区)的管理机构权威性非常强。四国对自由贸易区管理机构授权上大体相近,都是港区合一,成立经联邦政府授权的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自由贸易区的整体事务,投资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有权审批项目立项。特别是着眼于自由贸易区与城市功能的相互促进,超前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极富特色和成效,带动了周边城市经济发展,尤其是在金融、保险、商贸、中介等第三产业发展上成效显著。 § 主要类型 地域模式 东盟自由贸易区 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把港口或设区所在城市都列为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如香港整个城市是自由港。 另一种是“德国汉堡模式”。即把港口或设区的所在城市的一部分划为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 性质分类 就性质而言自由贸易区可分为:商业自由区和工业自由区 前者不允许货物的拆包零售和加工制造;后者允许免税进口原料、元件和辅料,并指定加工作业区加工制造。贸易性是自由贸易区的鲜明特点。为充分利用其位于或邻近国际贸易地区通道的优势,发展转口贸易,规定只要是主权国家允许进出口的商品,均可进入区内,并可免交关税,也不必办理海关手续;商品进区后,可储存、拆散、分级、分类、重新包装、重新标签、与外国或国内商品混合和再出口等。除对这类商品进入所在国其它地区限制较严外,对进出自由港区的活动不加限制。 功能分类 就功能而言,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设定是根据区位条件和进出口贸易的流量而确定的,并且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而调整和发展。其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转口集散型 这一类自由贸易区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从事货物转口及分拨、货物储存、商业性加工等。最突出的是巴拿马的科隆自由贸易区。 巴拿马运河是科隆自由贸易区的先天优势 科隆自由贸易区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最佳通道,也是北美与中南美洲的连接要点。作为世界航运中转枢纽,科隆自由贸易区客户所批发转口的纺织品、手表、电器和首饰等商品大多来自亚洲地区,客户老板多数也是亚洲人,而采购客户则主要来自中南美地区。这些客商不必远涉重洋赴亚洲采购,只需来到科隆自由贸易区,即可对东方产品进行浏览、比较,做出采购决策,从而节约了时间和费用。因此,科隆自由贸易区货物流转量巨大,转口贸易成为了主要业务,吸引各国货物在科隆自由贸易区集散。贸工结合、以贸为主型 这类自由贸易区以从事进出口贸易为主,兼搞一些简单的加工和装配制造。在发展中国家最为普遍。例如阿联酋迪拜港自由港区。迪拜港自由港区建于1985年,由港口和自由贸易区组成,面积135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港区。主要功能为港口装卸、仓储物流、贸易及加工制造。区内共有企业5,000余家,其中贸易物流业占74%,加工制造业占22%,相关服务业占4%。该区为海关监管区域,陆域设立围网,进行封闭管理。主要政策包括:货物在区内存储、贸易、加工制造均不征收关税及其它税收,如进入阿联酋关税区时再征税。海关对区内货物采取随时抽查的方式进行监管。外国货物从海上进出该区均须向海关和港口进行申报。区内除中转贸易、加工制造业务以外,其他与之相关的中介服务行业等也可进入,除酒店、医院外,银行、法律事务、写字楼业、餐饮业等均可入区经营,但此类企业均须为阿联酋本国所有,外资企业不得进入。出口加工型 这类自由贸易区主要以从事加工为主,以转口贸易、国际贸易、仓储运输服务为辅。例如尼日利亚自由贸易区。1991年尼日利亚在卡拉巴尔市建立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后改为自由贸易区,该自由贸易区位于尼东南部的十字河州,总面积为300公顷。当初由台湾帮助规划和兴建,该自由贸易区基础设施初步具备。卡拉巴尔是一个大港口,空中交通发达。外国企业在该区内投资可以享受从审批程序、各种税收、原材料供应、土地使用、资金汇兑、劳动力供应、能源供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保税仓储型 这类自由贸易区主要以保税为主,免除外国货物进出口手续,较长时间处于保税状态,例如荷兰阿姆斯特丹港自由贸易区。阿姆斯特丹港在港口内设有自由贸易区,类似保税仓库,面积0.65平方公里。商品进入该区可免交进口税,储存在仓库的商品可以进行简单包装、样品展示,也可做零件装配,具备减免关税和提供转口的各种优惠条件,是大型商户对欧、亚、非洲各国出口的分销中心。 § 业务特点 一是货物进出自由,不存在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凡合乎国际惯例的货物进出均畅通无阻,没有任何国界限制。 二是投资自由,投资没有因国别差异带来的行业限制与经营方式限制,包括投资自由、雇工自由、经营自由、经营人员出入境自由等。 三是金融自由,外汇自由兑换,资金出入与转移自由,资金经营自由,没有国民待遇与非国民待遇之分。 四是自由贸易区成员经济体之间无共同对外关税。自由贸易区相关的协议都明确指出,各成员经济体之间的自由贸易,并不影响各成员经济体针对非自由贸易区成员国采取其他的贸易政策。[3] § 主要作用 ①利用其作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扩大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提高设置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增加外汇收入; ②有利于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③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机会; ④在港口、交通枢纽和边境地区设区,可起到繁荣港口、刺激所在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和促进边区经济发展的目的。[1] § 经济影响 贸易利益效应 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利益包括交换利益与专业化分工利益两部分。根据国际贸易理论,贸易自由化可以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扩大彼此之间的贸易规模。交换利益是指在不改变产出结构的条件下与自由贸易前相比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专业化分工利益则是指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消费水平的进一步增加。贸易利益分析表明,任何自由贸易无论是采取多边还是单边的形式都会增加国民福利水平。因此,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自由贸易是最优的选择。而且自由化程度越高,贸易利益就越多。这是关税贸易总协定将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最为最惠国待遇的一个例外的重要原因。 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 自由贸易所带来的贸易利益的大小取决于贸易量的变化。当自由贸易采取自由贸易区的形式时,他会在增加成员国之间贸易量的同时改变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数量,因此会产与多边和单边自由贸易条件下不同的结果。这就是维纳指出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由于自由贸易区或者关税同盟在带来贸易创造的同时还会产生贸易转移,从而减少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数量,并导致非成员国的福利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自由贸易对成员国来说仍然是最优选择,但会带来世界福利的损失。因此,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大小就成为判别自由贸易区经济影响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自由贸易区对非成员国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导致自由贸易区实践竞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劳动生产率效应 在考虑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影响,特别是对成员国影响的时候,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必须考虑,而这两个因素在传统的贸易理论中往往被忽略。这就是自由贸易的技术进步或者劳动生产率效应和调整成本。自由贸易可以带来技术或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传统的贸易理论中,技术进步或者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被转化为要素禀赋的变化。刘易斯将技术进步分为三类,即资本增大型、劳动增大型和中性技术进步。 由此,可以将自由贸易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划分为两种: (1)以中性技术进步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其表现为转换曲线的平行向外移动。 (2)以资本或者劳动增大型技术进步为基础的要素生产率(factor productivity)的提高,其表现为转换曲线的非对称向外移动。前一种效应产生于要素资源由效率不高的部门向效率高的部门转移带来的,从整个社会来看平均每一个单位要素的边际产出的增加;后一种效应产生于竞争加剧和资本产品进口所带来的个别资本劳动生产效率提高,或者说个别资本的边际产出的增加。自由贸易所导致的资源的更为有效的配置和竞争加剧时产生劳动生产效率效应的基础。[4] § 划分情况 协议成立日期参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010年1月1日 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 2010年1月10日 亚太贸易协定(APTA) 1976年6月17日 WT/COMTD/N/22 中欧自由贸易协定(CEFTA) 2007年5月1日 WT/REG233/N/1/Rev.1 独立国家联合体自由贸易协定(CISFTA) 1994年12月30日 WT/REG82/N/1 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DR-CAFTA) 2006年3月1日 WT/REG211/N/1 中非经济货币共同体(CEMAC) 1999年6月24日 WT/COMTD/N/13 欧洲经济区(EEA) 1958年1月1日 WT/REG138/2 -EC—安道尔 1991年7月1日 WT/REG53/M/3 -EC—加勒比共同体 2008年11月1日 WT/REG255/N/1/Rev.1 -EC—OCTs 1971年1月1日 WT/REG106/R/B/3 -EC—瑞士及列支敦士登 1973年1月1日 WT/REG94/R/B/1 -EC—土耳其 1996年1月1日 WT/REG22/M/4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 1993年7月24日 WT/COMTD/N/21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南部非洲关税联盟 2008年5月1日 WT/REG256/N/1 阿拉伯经济统一理理会(GAFTA) 1998年1月1日 WT/REG223/N/1 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ALADI) 1981年3月18日 LI5342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 1994年1月1日 WT/REG4/W/1 南亚自由贸易区(SAFTA) 1995年12月7日 WT/COMTD/N/26 南太平洋区域贸易和经济合作协议(SPARTECA) 1981年1月1日 WT/COMTD/N/29 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P4) 2006年5月28日 WT/REG229/M/1/Rev.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