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宾虚》 |
释义 | § 基本资料 演职员表 导演 Director: 威廉·惠勒 William Wyler 编剧 Writer: 马克斯韦尔·安德森 Maxwell Anderson .....uncredited and 戈尔·维达尔 Gore Vidal .....uncredited Lew Wallace .....(novel) (as General Lew Wallace) Karl Tunberg .....(screenplay) Christopher Fry .....uncredited and 演员 Actor: * 查尔登·海斯顿 Charlton Heston .....Judah Ben-Hur * 休·格里夫斯 Hugh Griffith .....Sheik Ilderim * 杰克·霍金斯 Jack Hawkins .....Quintus Arrius * 史蒂芬·博伊德 Stephen Boyd .....Messala *哈雅·哈拉里特 Haya Harareet .....Esther * Martha Scott .....Miriam * Cathy O'Donnell .....Tirzah * Sam Jaffe .....Simonides * Finlay Currie .....Balthasar/Narrator in pre-credits sequence 制作人 Produced by: * 威廉·惠勒 William Wyler .....producer (uncredited) * Sam Zimbalist .....producer 原创音乐 Original Music: * 米克罗斯·罗兹萨 Miklós Rózsa .....(as Miklos Rozsa) 摄影 Cinematography: * Robert Surtees .....(as Robert L. Surtees) 剪辑 Film Editing: * John D. Dunning * Ralph E. Winters 选角导演 Casting: * Irene Howard .....(uncredited) 艺术指导 Production Designer: * Vittorio Valentini .....(uncredited) 美术设计 Art Direction by: * 爱德华·C·卡法诺 Edward C. Carfagno .....(as Edward Carfagno) * William A. Horning 布景师 Set Decoration by: * Hugh Hunt 服装设计 Costume Design by: * Elizabeth Haffenden 副导演/助理导演 Assistant Director: * Gus Agosti .....assistant director * 亚基马·坎纳特 Yakima Canutt .....second unit director * Alberto Cardone .....assistant director * 安德鲁·马顿 Andrew Marton .....second unit director * 赛尔乔·莱翁 Sergio Leone .....second unit director (uncredited) * 马里奥·苏狄特 Mario Soldati .....second unit director (uncredited) * 理查德·托比 Richard Thorpe .....third unit director (uncredited) 发行公司: * 米高梅联美家庭娱乐 MGM/UA Home Entertainment [美国] ..... (1991) (USA) (VHS) * Nothing's New Video [美国] ..... (2005) (USA) (VHS) * Varus Video [俄罗斯] ..... (2005) (USA) (VHS) * 华纳家庭视频公司 Warner Home Video [美国] ..... (1993) (USA) (laserdisc) * Warner Home Vídeo [巴西] ..... (Brazil) (VHS) 其它公司: * Chapman/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美国] ..... cranes and dollies * Danesi Brothers of Rome [意大利] ..... chariot builders * Turner Entertainment [美国] ..... current copyright proprietor § 获奖概况 1960年《宾虚》在第32届奥斯卡上共获得11项大奖,创下奥斯卡历史最高纪录,这项记录一直保持到1997年才被《泰坦尼克号》追平,但也仍然为历史最高纪录。这11项奥斯卡奖项为: 最佳影片:《宾虚》 最佳男主角:查尔顿·赫斯登《宾虚》 最佳男配角:休·格里菲斯《宾虚》 最佳导演:威廉·惠勒《宾虚》 最佳摄影,彩色片:罗伯特·瑟蒂斯《宾虚》 最佳艺术指导,彩色片:威廉·霍宁,爱德华·卡法诺,休·亨特《宾虚》 最佳服装设计,彩色片:伊丽莎白·哈芬登《宾虚》 最佳音响:弗朗克林·米尔顿《宾虚》 最佳剪接:拉尔夫·温特斯,约翰·邓宁《宾虚》 最佳音乐,剧情片与喜剧片配乐:米克洛斯·罗沙《宾虚》 特技效果:阿诺德·吉莱斯皮,罗伯特·麦克唐纳德,米洛·洛里《宾虚》 公元26 年的犹太省,耶稣开始在民间传道,Messiah出现的呼声直接威胁罗马皇朝的统治权威,罗马皇帝派遣指挥官梅撒拉 Messala 前往耶路撒冷镇压叛乱。梅撒拉企图利用他和犹太王子宾虚童年至交的情谊,打动宾虚为他说服犹太族人不要反抗罗马。然而宾虚认为反抗者是爱国志士而非叛徒,拒绝了梅撒拉的要求并与他决裂。 宾虚因屋瓦掉到街上砸到总督的意外事件被捕,知道真相的梅撒拉不但不为宾虚开脱,反而拿他处以重刑,想借此建立统治威信,宾虚的母亲和妹妹也因此被关黑牢。复仇成了宾虚生存下来的目的。 宾虚在海战中救了罗马指挥官阿留斯,得以从一个囚犯奴隶变成阿留斯的义子,成为罗马城中的新贵族。念念不忘复仇的宾虚,在阿拉伯酋长的帮助下,在竞技场与梅撒拉进行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赛马决斗,梅撒拉用计害宾虚反而自己丧命。 宾虚找到母亲和妹妹的下落,却因她们得了麻风病不能见面,耶稣基督受难拯救了世界,藉着基督的宝血也医治了他们。宾虚历经种种波折与磨难,最终找寻到自己的归宿和信仰。 § 基本资料 《宾虚》 导 演: William Wyler 主 演: Charlton Heston Jack Hawkins Haya 地 区: 美国 对 白: 英语 评 分: 8.1 颜 色: 彩色 时 长: 211 分钟 类 型: 战争 记录片 字 幕: 外挂中英文字幕 级别: Argentina:Atp Australia:G Canada:G Chile:TE Finland:K-12 France:U Netherlands:AL Norway:11 Peru:PT Spain:T Sweden:15 UK:A USA:Approved Germany:16 [1] § 剧情梗概 故事发生在古代罗马军队入侵以色列国的时期。耶路撒冷新任总督奎忒斯抵达以色列,其部下、军团司令官玛瑟拉凯旋回到故乡,得意非凡。他遇见了儿时的伙伴--改信基督教的犹太王子宾虚,玛瑟拉希望宾虚配合他治理此地,并要宾虚将那些犹太反叛者的名字告诉他,正义的宾虚严辞拒绝了,两人成了冤家。《宾虚》 宾虚偷偷地爱上了贩卖奴隶的商人的女儿埃丝特。一天,奎忒斯率领官吏巡市,宾虚的妹妹伊拉丝在自家的楼上观看欢迎队伍,无意中将屋顶上的瓦片碰落下去,正巧掉在总督的头上。 于是玛瑟拉下令将宾虚一家当做谋反者统统抓起来,宾虚被流放,而他的母亲和妹妹则被罚做苦役。 在流放的途中,被毒打、炎热、口渴和疲劳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宾虚,遇到了一个与他同样年轻的、有着神奇的力量的年轻人,他不但救了宾虚的命,而且还给予他生存下去的信心和力量。 宾虚被卖做奴隶,在兵舰上当了一名划桨的水手。一次,兵舰遭到了海盗船的袭击,在危难时刻宾虚救了舰队司令官阿列斯的性命,并多次阻止了他的自杀。也许是宾虚特有的气质、眼神以及不卑不亢的态度打动了阿列斯,他给了宾虚自由,并将他带到罗马,收为养子。 宾虚来到罗马的竞技场上,他英勇无比,成为了一名著名的角斗士。后来他重返耶路撒冷时又和玛瑟拉相遇了,玛瑟拉十分妒忌他,提出要同他来个战车竞赛。在竞赛那一天,两人加鞭催马,互相追赶,竞争场面十分残酷,玛瑟拉不时地暗害宾虚,而宾虚却凭借着自己的沉着、坚定的意志力和高超的技艺战胜了玛瑟拉,玛瑟拉被掀翻在地上,他的马蹄和战车从他自己的身上碾过…… 当宾虚得知自己的母亲和妹妹得了麻风病,被送到了病人谷时,他赶去带走了母亲和妹妹,他的心中涌动着仇恨,不久以后他也患上了重病。女友埃丝特劝宾虚不要在仇恨中生活。 宾虚在不经意间遇到了当年在流放途中救他一命的人,他正被钉在十字架上,原来他就是耶稣!宾虚舀了一些水去给耶稣喝,他在耶稣的脸上读到的是"宽恕",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复仇带来的将是更多的仇杀与痛苦,于是他放弃了"流血"的念头。 突然间天地黑暗、暴雨倾盆,耶稣的血从十字架上流下,奇迹发生了--宾虚和他的母亲及妹妹的病竟然神奇般地好了,不幸的一家在信仰的阳光下终于团聚了,天主赐给了他们生命的永恒…… § 幕后制作 影片《宾虚》剧照 因为1959年威廉·惠勒版本《宾虚》的极大成功,1925年由弗雷德·尼布诺导演的《宾虚》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部极为优秀并且使得美高梅公司站稳脚跟的无声电影开始得到了重新认识。 1925年版的《宾虚》比1959年版短了一个小时,但却容纳更多情节,内容更为丰富。尽管1925年版的《宾虚》没有1959年版宽银幕所展现出来的宏大视野,但后者却缺少前者中所蕴含的活力和亲密感。 1925年版的《宾虚》更接近华莱士将军原著的精神,其中的宾虚形象也更加富有魅力和感染力。 《宾虚》电影中的战车竞赛向来是观众津津乐道的重要场景,而无声片《宾虚》更是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把观众带入了气势磅礴的古罗马辉煌时代。在这部电影中,通过双色印片技术强调关键场景也是一个重要特点。 § 幕后花絮 1、为拍摄本片,一共训练了78匹白马。 2、特技人员曾教给查尔登·海斯顿如何驾驭战车,在拍摄战车比赛的场景时,海斯顿挥动缰绳,而马儿却无动于衷,正当他无计可施之时,有人突然大喊:“驾!”一时间马儿奋蹄狂奔,而海斯顿则被甩在了车下。 3、战车比赛的场景由传奇特技人Yakima Canutt提供指导,他的儿子Joe Canutt则是查尔登·海斯顿的特技替身。在拍摄宾虚的战车飞跃一辆撞毁的战车时,Joe Canutt被巨大的冲击力抛到辕杆上,他奋力爬回车厢,重新驾驭了战车。这段真实的场景被得以保留,最后出现在影片中。 4、体育场中的“小岛”完全是剧组的巧妙构思,因为阻挡视线,不可能出现在真正的体育场中,这种设计的制作成本要远低于雇用几千位临时演员的费用。 5、在影片拍毕后,米高梅惟恐意大利当地的小制片商会利用遗留的布景拍摄自己的小成本制作,于是毁掉了所有布景。 6、Miklós Rózsa为创作影片配乐花费了8周时间。 7、伯特·兰卡斯特曾拒绝扮演片中的宾虚,因为他是个无神论者,而且不喜欢暴力。 8、保罗·纽曼曾拒绝扮演片中的宾虚。 9、罗克·赫德森也曾为扮演宾虚的人选。《宾虚》----剧情 10、截至2005年,只有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 、2003年的《魔戒三部曲:国王归来》和本片曾赢得过11项奥斯卡奖,而且本片是这三部影片中唯一一部赢得最佳表演奖的影片。 11、1970年,米高梅公司的新股东柯克·科克莱恩(Kirk Kerkorian)在清算公司资产时曾拍卖本片中的道具和服装。萨克拉曼多的一位饭店老板以4万美元拍得一部片中的战车,在3年后的能源危机期间,这位饭店老板因在公路驾驭这辆马车而被警察逮捕。 12、在拍摄战车比赛的场景中,有一部稀有而昂贵的65mm摄影机被毁。 13、影片的全美票房高达7000万美元,挽救了当时即将倒闭的米高梅。 14、莱斯利·尼尔森曾参加米撒拉角色的试镜。 15、奥黛丽·赫本曾造访战车比赛的拍摄现场,由此有传闻称她出现在片中的人群中。 16、制片人萨姆·津巴利斯特(Sam Zimbalist)在影片完成的两个月前不幸病逝。 17、战车比赛的场景中出现了15000名临时演员,该处外景地占地18英亩,剧组共建造了18辆战车,整个桥段用5周才拍摄完成。 18、本片是第一部赢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重拍片。 [2] § 评价 20世纪50年代,好莱坞整整盛行了10年的古装史诗巨片,大制作、大规模、大场面,制片商们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商业意图一览无余。1959年的电影《宾虚》称得上是这股巨片热潮中的巅峰之作,它同时也宣告了这个巨片时代的结束。 从无声片时代起,《宾虚--基督的故事》这部小说就曾先后数次被搬上银幕。而由米高梅公司出资拍摄、由威廉·惠勒执导的这部《宾虚》,场面壮丽,气势雄伟,其出色的对白、多彩的异国情调和赫斯顿的粗线条的出演相得益彰,被看成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在第32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影片共获得11项大奖,首创奥斯卡奖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由于获奖,《宾虚》的身价猛增,世界其他许多国家纷纷要求放映。美国制片人协会等组织也贴出了“影片之好,前所未有”的广告海报,几百家在"倒闭危机"中苟延残喘的影院因此有了生机。 《宾虚》空前的放映收入不仅成为米高梅影片公司的骄傲,也使陷入财政困境的公司起死回生,同时它的成功也促使米高梅公司调整了他们的经营理念,他们想方设法在更广泛的领域中扩大成果。例如在宣传中,他们还大力抬高在《宾虚》中大显神通的最佳男主角奖获得者查尔顿·赫斯顿和最佳男配角奖获得者休·格里菲斯的身价。 上一世纪四五十年代,正是电视这一大众消费品日益崛起的时期,由于电视的冲击,好莱坞电影曾几度显得不甚景气。1959年美国各公司拍摄的影片只有160部,后来,正是由于《宾虚》的出现才再一次唤起了成千上万观众的注意力,使电影界重新活跃起来。 导演威廉·惠勒在谈及这部电影作品的艺术性时说:该片的拍摄是一次对电视"防卫性的突击",相对于电视而言,充分显示了电影场面的宏大、人物的众多、镜头运动的强烈和画面的宽广等优势。 《宾虚》的成功似乎带有某种偶然因素,而好莱坞则从《宾虚》身上发现了一条可借鉴的新路:大公司若集资几百万美元用来拍摄几部质量上乘的影片,不仅可以赚到数额可观的钱,还可防止"电影帝国"被日趋强盛的电视集团蚕食鲸吞。 总之,在电影史上,《宾虚》的成功被看成一个奇迹,它不仅为它的制作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同时也为电影界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出路,并使20世纪50年代末的电影重获生机。 § 荣誉 《宾虚》获11项奥斯卡奖项 1960年《宾虚》在第32届奥斯卡上共获得11项大奖,创下奥斯卡历史最高纪录,这项记录一直保持到1997年才被《泰坦尼克号》追平,但也仍然为历史最高纪录。这11项奥斯卡奖项为: 1、最佳影片:《宾虚》 2、最佳男主角:查尔顿·赫斯登《宾虚》 3、最佳男配角:休·格里菲斯《宾虚》 4、最佳导演:威廉·惠勒《宾虚》 5、最佳摄影,彩色片:罗伯特·瑟蒂斯《宾虚》 6、最佳艺术指导,彩色片:威廉·霍宁,爱德华·卡法诺,休·亨特《宾虚》 7、最佳服装设计,彩色片:伊丽莎白·哈芬登《宾虚》 8、最佳音响:弗朗克林·米尔顿《宾虚》 9、最佳剪接:拉尔夫·温特斯,约翰·邓宁《宾虚》 10、最佳音乐,剧情片与喜剧片配乐:米克洛斯·罗沙《宾虚》 11、特技效果:阿诺德·吉莱斯皮,罗伯特·麦克唐纳德,米洛·洛里《宾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