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辽阳白塔
释义

§ 辽阳白塔

辽阳白塔 历史追溯

该塔的建筑年代,其说不一。民国初年的《辽阳县志》说 辽阳白塔是汉建唐修,但并未提出根据;《东北通史》则根据《金史·贞懿皇后传》及辽阳出土的金代《英公禅师塔铭》推测该塔是金世宗完颜雍为其母通慧圆明大师(金世宗追封其出家为尼的生母李氏为贞懿皇后)增大的葬身塔。日伪时期,为制造“满洲国”的需要,在报刊宣传中,也将白塔说成是金代塔。解放后,一些关心该塔的撰稿者,也将辽阳白塔说成是金世宗为其母建的葬身塔。早在198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完颜雍正隆六年(1156年)为其母李氏建塔的塔铭。塔铭内容记叙的地理位置与现存的白塔毫无关系,从而否定了金世宗力其母建塔的论点。根据塔的建筑风格、使用的材料、砖雕的手法及纹饰等,都与有明确记载的沈阳塔湾无垢净光舍利塔、锦州大广济寺塔。北镇崇兴寺双塔一致。其用砖皆是压印大沟绳纹砖,兽面圆珠纹饰瓦当、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砖雕牡丹、双龙、胁侍及飞天等也与辽代中晚期的同类建筑相类同。据此可证,该塔实为辽代中晚期的建筑。

地理位置

座落在中华大街一段北侧白塔公园东南隅是一座佛利塔,原称广佑寺宝塔,因塔身涂有白垩,俗称“白塔”。

塔高70.4米,8角13层为垂幔式密檐砖塔。由上而下可分为台基、须弥座、塔身、塔檐、塔顶、塔刹六部分。台基高6.4米,周长80米,直径

35.5米,分2层。下层台基高3米,每边宽22米;上层台基高3.4米,每边宽16.6米。须弥座高8.6米,向上渐缩,外面青砖雕有斗拱、俯仰莲,斗

拱平座承托塔身。塔身高12.6米,8米柱形,每面置砖雕佛龛,高9.375米,宽7.55米。龛内坐佛高2.55米,其中头部0.5米,身1.15米,莲花座0.9米。两侧砖雕胁侍高3.25米,宽0.97米,足踏莲花,双手捧钵,或持莲合十,神态可掬。龛上宝盖,璎珞四垂,左右上角,飞天一对,长1.6米,飘然平飞。正南斗拱眼壁,横陈木制匾额4方,高0.5米,宽0.4米,上面雕刻“流光壁汉”4个楷书大字。塔身上部为密封塔檐,高26.1米。一层檐下有木质方棱檐椽,椽上斜铺瓦垄。第2层至13层逐层内收,各层均有涩式出檐,每两层之间置立壁,壁悬铜镜,共镶96面,映日生辉。8角外翘,飞椽远伸,椽头下系风铎,共104个,迎风清响。塔顶为砖砌覆钵及仰莲,高6.8米,上栓8根铁链,每根长14.15米,分别于8角垂脊宝瓶相连。塔刹上竖刹杆,高9.9米,直径0.9米,中穿宝珠5个,火焰环、项轮各1个。宝珠鎏金铜质,周长2.94米,高0.8米。宝珠下系火焰环,周长2.3米,相轮在2至3宝珠之间。刹杆帽为铜铸小塔,巍然云天。

辽阳白塔 建筑年代

关于白塔的始建年代,从塔顶上重修广佑寺宝塔碑记上有二说。一说始建于唐。明万历十八(1590年)碑载:“辽阳城外西北隅有塔,考诸古传云:‘始建于唐贞观乙巳’(645年),中间历宋辽金元,因环增葺,代不缺人”。另一说始建于辽。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七月十五日所立塔上铜碑记载:“该塔自辽所建,金及元时皆重修”。辽阳白塔是辽阳古文化的丰碑,1988年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为维修白塔进行测绘时,在塔顶须弥座下发现明代维修该塔的五块铜碑,其中四块维修记,一块护持圣旨。其中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重修辽阳城西广佑寺主塔记》刻有“兹塔之重修,获睹塔顶宝瓮傍铜葫芦上有镌前元皇庆二年重修记。盖塔自辽所建,金及元时皆重修。迨于皇朝积四百年矣……。”永乐二十一年的碑记,是据元代皇庆二年维修该塔的铭文而记。

塔名由来

1990年维修时,在清理铁刹杆须弥座时,在刹杆与砖缝间,发现在填缝的碎铜片上,有年字及汉字偏傍部首,当为金元时代维修时的文字残片。《重修辽阳城西广佑寺宝塔记》提到圆公和尚(葬身塔在辽阳城东台子沟,有塔铭叙其生平事略〕主持维修塔寺时“平治基址,得旧时广佑寺碑,遂复寺额。”说明在明永乐年间修复庙宇时,发现前代寺碑,将明初以白塔命名的白塔寺。恢复其原名“广佑寺”,塔从寺名,称广佑寺塔,亦即辽代东京辽阳府广佑寺大舍利塔。

编辑本段塔内分支结构

明隆庆五年(1571年)的《重修辽阳城西广佑寺碑记》,记述该寺有牌楼、山门、钟鼓楼、前殿、大殿、后殿及藏经阁、僧房、都纲司衙门等建筑共计149间,是辽东佛教的活动中心。明代诗人张鏊到辽东曾写诗赞曰:”宝塔雄西寺,黄金铸佛身。”塔北方形高台上的排列有序的石柱础及残砖碎瓦,就是广佑寺的遗址,塔前的药师铜佛,就是广佑寺的遗物。到了清代,寺的规模缩小了,复名白塔寺。1900年义和团曾在此集会,烧了沙俄火车站等建筑,沙俄驻旅顺头领鲍鲁沙特金派哥萨克骑兵北上辽阳镇压义和团,火烧了白塔寺,毁掉了这一古建筑群,仅存白塔耸立于城西,成为辽阳古城饱受劫难的一大见证。辽阳白塔与广佑寺 辽阳白塔与广佑寺

§ 正文

中国古代佛教建筑。原名垂庆寺塔。在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公园内。据1922年发现的塔铭和“金史”后妃列传上记载,为金大定年间(1161~1173)金世宗完颜雍为其母李氏所建。后虽经历代补修,仍保持原有风貌,为现存辽金时期砖塔中的精品之一。1963、1972和1982年对基座曾进行 3次维修。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为砖筑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式,高71米,分塔基、塔座、塔身和塔刹四部分。塔基两层。塔座下部迭涩上收,上部为两层矮束腰须弥座,刻仰莲、斗栱、伎乐人和栏板等。塔身下部各角砌雕半圆形倚柱,每面中间砌一道突出的横格,下部正中砌眉拱龛,内雕坐佛。龛外两侧立二胁侍,上刻小宝盖、飞天。横格上部正中为一垂绶大宝盖,左右上角各雕有飞天宝盖。塔身每面均嵌有铜镜。塔身上部密檐由下而上逐层内收。檐上覆瓦,角脊置兽,飞檐上悬风铎。塔刹由砖雕刹座和鎏金刹杆构成。刹座下段为八角形重瓣仰莲状,上段为一覆钵。刹杆上串置鎏金铜宝珠和相轮。

辽阳白塔

§ 配图

§ 相关连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