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 概述

大蒜大蒜[1] 出自《本草衍义补遗》。陶弘景:今人谓葫为大蒜,谓蒜为小蒜,以其气类相似也。

大蒜原产于亚洲西部高原,也蔓衍于中亚地区。张骞通西域,携回大量域外物种,大蒜也是其中之一。大蒜传入中国后,很快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美蔬和佳料,作为蔬菜与葱、韭菜并重,作为调料与盐、豉齐名,食用方式也多种多样。

西晋时,老百姓已常食大蒜。晋惠帝逃难时,就曾从民间取大蒜佐饭。《太平御览》记:“成都王颖奉惠帝还洛阳,道中于客舍作食,宫人持斗余粳米饭以供至尊,大蒜、盐、豉到,获嘉;市粗米饭,瓦盂盛之。天子啖两盂,燥蒜数枚,盐豉而已。”

南北朝时,食蒜之例趋于多见。《南齐书·张融传》载:“豫章王大会宾僚,融食炙始毕,行炙人便去,融欲求盐、蒜,口终不言,方摇食指,半日乃息。”《齐民要术》记载了一种“八和齑”的制作方式,其中重要的一味就是大蒜。其云:“蒜:净剥,掐去强根,不去则苦。尝经渡水者,蒜味甜美,剥即用;未尝渡水者,宜以鱼眼汤半许半生用。朝歌大蒜,辛辣异常,宜分破去心,全心用之,不然辣,则失其食味也。”制作中,“先捣白梅、姜、橘皮为末,贮出之。次捣粟、饭使熟,以渐下生蒜,蒜顿难熟,故宜以渐。生蒜难捣,故须先下。”可以看出蒜是八和齑的主味之一,为首选佳佐。

唐代人民食蒜之风大兴,好蒜者触处可见。《广五行记》载:“唐咸亨四年,洛州司户唐望之冬集计至五品,进止未出间,有僧来觅,……曰:‘贫道出家人,得饮食亦少,以公名故相记,能设一鲙否?’司户欣然。既处置此鱼,此僧云:‘看有蒜否?’家人云:‘蒜尽,得买。’僧云:‘蒜即尽,不可更往。’苦留不可。这僧人本自讨鱼吃,却因为无蒜佐料,就不肯吃鱼。由此可见大蒜在当时人心目中的地位。”

宋代人民食蒜,烹制方法更多。浦江吴氏《中馈录·制蔬》就介绍了蒜瓜、蒜苗干、做蒜苗方、蒜冬瓜四种食蒜法。“蒜瓜”条云:“秋间小黄瓜一斤,石灰、白矾汤焯过,控干。盐半两,腌一宿。又盐半两,剥大蒜瓣三两,捣为泥,与瓜拌匀,倾入腌下水中,熬好酒、醋,浸着,凉处顿放。冬瓜、茄子法。”“蒜苗干”条云:“蒜苗切寸段,一斤,盐一两。腌出臭水,略凉干,拌酱、糖少许,蒸熟,晒干,收藏。”“做蒜苗方”条云:“苗用些少盐,淹一宿,凉干。汤焯过,又凉干。上甘草汤拌过,上甑蒸之,晒干,入瓮。”宋人食蒜,或生食,或用于烹调。大蒜在食用方面的各种用途,都已被宋人掌握。

元代明代时,人们烹蒜的手法比宋人更成熟,巧思出新,锦上添花。如明人高濂《饮馔服食笺》记载了"蒜梅"的做法:"青硬梅子二斤,大蒜一斤,或囊剥净,炒盐三两,酌量水煎汤,停冷浸之。候五十日后卤水将变色,倾出再煎,其水停冷浸之,入瓶。至七月后食。梅无酸味,蒜无荤气也。"

清朝人食蒜,与现代几无差别,其烹制方式可分为南北两大派系。山东人丁宜曾《农圃便览》所记烹蒜法具有典型北方风味。如“水晶蒜”:“拔苔后七八日刨蒜,去总皮,每斤用盐七钱拌匀,时常颠弄。腌四日,装磁罐内,按实令满。竹衣封口,上插数孔,倒控出臭水。四五日取起,泥封,数日可用。用时随开随闭,勿冒风。”无名氏《调鼎集》记载了江浙一带的烹蒜方式。如“腌蒜头”条云:“新出蒜头,乘未甚干者,去干及根,用清水泡两三日,尝辛辣之味去有七八就好。如未,即将换清水再泡,洗净再泡,用盐加醋腌之。若用咸,每蒜一斤,用盐二两,醋三两,先腌二三日,添水至满封贮,可久存不坏。设需半咸半甜,一水中捞起时,先用薄盐腌一二日,后用糖醋煎滚,候冷灌之。若太淡加盐,不甜加糖可也。”手法细腻,加工讲究。但总的来说,南方人的好蒜程度比不过北方人,这大概是北方大蒜种植面积和产量都远超过南方的原因。

大蒜,多年生草本,具强烈蒜臭气。鳞茎大形,球状至扁球状, 通常由多数肉质、瓣状的小鳞茎紧密 地排列而成,外面被数层白色至带紫色的膜质外皮。叶基生;叶片实习,宽条形至条状披针形,扁平,先端长渐尖,比花葶短,宽可达2.5cm,基部鞘状。花葶实心,圆柱状,高达60cm,中部以下被叶鞘;总苞具长7-20cm的长喙;伞形花序密具珠芽,间有数花;小花梗纤细;小苞片大,卵形,膜质;具短尖;花常为淡红色;花被片披针形至卵状披形,长3-4mm,内轮的较短,花丝比花被短,基部合生并与花被片贴生,内轮的基部扩大,扩大部分每侧各具1齿,齿端成长丝状,长超过花被片,外轮的锥形;子房球状;花柱不伸出花被外。花期7月[2] 。

蒜的种类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按鳞茎的皮色可分为:白皮蒜和紫皮蒜。按蒜瓣的大小分为:大瓣蒜和小瓣蒜。按是否抽薹,还可分为:有薹种和无薹种。按种植方法的不同分为:青蒜(蒜苗)和蒜黄。

§ 药品简述

蒜药名:大蒜。

汉语拼音:da suan

英文名:Garlic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lium sativum L

功效分类:驱虫药。

科属分类:百合科。

别名:胡蒜、葫、独头蒜、独蒜。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脾经;胃经;肺经;大肠经。

功能:温中行滞;解毒;杀虫。

主治:脘腹冷痛;痢疾;泄泻;肺痨;百日咳;感冒;痈疖肿毒;肠痈;癣疮;蛇虫咬伤;钩虫病;蛲虫病;带下阴痒;疟疾;喉痹;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生食、煨食或捣泥为丸。外用:捣敷、作栓剂或切片灸。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

采收储藏:在蒜薹采收后20-30d即可采挖蒜头。采收的蒜头,除去残茎及泥土,置通风景至外皮干燥。

炮制方法:除去泥土及须根、阴干备用。

§ 用药禁忌

1、阴虚火旺者,以及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和时行病后均忌食。

2、《本草经疏》:凡肺胃有热,肝肾有火,气虚血弱之人,切勿沾唇。

3、《本经逢原》:脚气、风病及时行病后忌食。

4、《随息居饮食谱》:阴虚内热,胎产,痧痘,时病,疮疟血证,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咸忌之。

5、不良反应及治疗

1)大蒜汁局部应用有较强刺激性。Po大蒜由于直接刺激胃粘膜,反射性地引起胃液中HCI量上升,使胃蠕动增强。大蒜注射液长期在某一部位静滴易导致静脉炎。

2)高浓度大蒜汁可引起红细胞溶解,给家兔iv大蒜的水溶性成分或挥发油,可使血中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多食生大蒜会造成贫血。

3)大蒜注射液可能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加重心肌缺血。

4)偶有吃5枚蒜瓣后24小时,在手背,小腹部,龟头出现固定性药疹(患者既往有类似病史)。

服药指导:对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要注意观察,当有胃肠道反应时应停用。对于冠心病患者用大蒜或大蒜新素制剂时,要严密观察,如见心绞痛加重或频敏发作时,应立即停药。

§ 中药化学成分

蒜鳞茎主要化学成分有下列几类:

1、挥发性成分 大蒜油中有多种含硫挥发性化合物,包括二烯丙基三硫醚(diallyltrisulfide)俗称大蒜素(allitridin),二烯丙基硫醚(diallylsulfide),甲基烯丙基二硫醚(methylallyldisulfide),二烯丙基二硫醚(diallyldisulfide),甲基烯丙基三硫醚(methylallyltrisulfide),二烯丙基四硫醚(diallyltetrasulfide),反式-和顺式-大蒜烯(ajoene),2-乙烯基-1,3-二硫杂-4-环己烯(2-viny-4-H-1,3-dithiin),3-乙烯基-1,2-二硫杂-5-环己烯(3-vinyl-5H-1,2-dithiin),甲基烯丙基硫醚(methylallylsrlfide),二甲基三硫醚(dimethyltrisulfide),二甲基二硫醚(dimethyldisulfide),丙基烯丙基二硫醚(propylallyldisulfide),烯丙基丙基三硫醚(allylpropyltgrisulfide),甲基烯丙基五硫醚(methylallylpentasulfide),6-甲基-1-硫杂-2,4-环己二烯(6-methyl-1-thia-2,4-cyclohexadiene),3-甲基-1,2-硫杂-3-环戊烯(3-methyl-1,2-dithia-3-cyclopentene),4-甲基-1,2-二硫杂-3-环己烯(4-methyl-1,2-dithia-3-cyclopentene),4-乙烯基-1,2,3-三硫杂-5-环己烯(4-vinyl-1,2,3-trithia-5-cycolhexene),3-乙烯基-1,2-二硫杂-4-环己烯(3-vinyl-1,2-dithia-4-cyclohexene),二丙烯基二硫醚(dipropenyldisulfide),双硫代-(丙烯基)丙酸酯(dithio-(propenyl)-propionate),2-乙基四氢噻吩(2-ethyltetrahydrothiophene)等。

2、硫代亚磺酸酯类 大蒜辣至少(allicin,diallylthiosulfinate),烯丙基硫代亚磺酸-1-丙烯酯(1-propenylallylthiosulfinate),1-丙烯基硫代亚磺酸烯丙酯(ally-1-propenylthiosulfinate),烯丙基硫代亚磺酸甲酯(methylallylthiosulfinate),甲基硫代亚碘酸烯丙酯(allylmethylthiosulfinae),1-丙烯基硫代亚磺酸甲酯(methyl-1-propenylthiosulfinate)及二甲基硫代亚磺酸酯(dimethylthiosulfinate)等。

3、S-烷(烯)-L-半胱氨酸衍生物 蒜氨酸(alliin,S-ally-L-cysteinsulfoxide),S-甲基生半胱氨酸亚砜(S-methylcysteinsulfoxode),环蒜氨酸(cycloalliin),S-烯丙基-L-半胱氨酸(S-ally-L-cystein),左旋-S-丙烯基-L-半胱氨酸(S-propenyl-L-cystein),S-丙基-L-半胱氨酸(S-propyl-L-cystein),S-丁基-L-半胱氨酸(S-buty-L-cystein),S-烯丙基硫基-L-半胱氨酸(S-allymercapto-L-cystein)及S-甲硫基-L-半胱氨酸(S-methylmercapto-L-cystein)等。

4、γ-L-谷氨酸多肽 γ-L-谷酰-L-半胱氨酸(γ-L-glutamyl-L-phenylalanine),γ-L-谷氨酰-S-甲基-L-半胱氨酸(γ-L-glutamyl-S-methly-L-cystein),γ-L-谷氨酰-S-甲基-L-半胱氨酸亚砜(γ-L-glutamyl-S-methyl-L-cysteisulfoxide),γ-L-谷氨酰-S-(β-羧基-丙基)-L-半胱氨酰甘氨酸〔γ-L-glutamyl-S(β-carboxy-β-methylthyl)-L-cysteinylglycine〕,γ-L-谷氨酰-S-烯丙基硫基-L-半胱氨酸(γ-L-glutamyl-S-allylmercapto-L-cystein),γ-L-谷氨酰-S烯丙基-L-半胱氨酸(γ-L-glutamyl-S-allyl-L-cystein)及γ-L-谷氨酸-S-(反-1-丙烯基)-L-半胱氨酸[γ-L-glutamyl-S-(transl-propenyl)-L-cystein]等。

5、甙类 硫甙:葫蒜素(scordinin)A1、A2、A3、B1、B2及B3。葫蒜素A1是烯丙基硫化果糖醛酸与葫蒜肽(scormin)的缩合物。黄酮甙:槲皮素(quercetin)及山柰酚(kaempferol)糖甙。

6、多糖 D-半乳聚糖(D-galactan),D-聚半乳糖醛酸(D-galacturonan),L-阿拉伯聚糖(L-arabinan) ,D-葡聚糖(D-glucan)及D-果聚糖(D-fructan)等。果聚糖为菊糖型多糖,含果糖94.4%,葡萄糖4.3%。

7、脂类 中性脂(neutrallipids)62.2%,糖脂(glycolipids)14.0%,鳞脂(phospholipids)23.4%,其脂肪酸组成主要是亚油酸(linoleic acid)28.5%-64.0%和棕榈酸(palmitic acid)13.8%-26.6%。糖脂主要有甾醇甙:原紫蒜甾醇甙(protoeruboside)B,大蒜甾醇甙(satioaide)B1及原去半乳糖替告皂甙(protodesgalactotigonin)等。

8、酶 蒜氨酸酶(allinase),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己糖激酶(hexokinase)及L-丝氨酸-O硫酸酯裂解酶(L-serine-O-sulfatelyase)等。

9、其它 大蒜吡喃酮(allixin),腺甙( adenosine),顺-、反-2,3-二甲基-5,6-二硫二环[2.1.1]己烷5-氧化物(2,3-dimethyl-5,6-dithibcyclo[2.1.1]hexane-5-oxide)及(Z,Z)-d,1-2,3-二甲基-1,4-丁烷二硫-S,S'-二氧化物〔(Z,Z)-d,1-2,3-dimethyl-1,4-butanedithiad-S,S'-dioxide〕。

§ 药理作用

1、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大蒜的各种成分对四氯化碳和半乳糖胺引起的初期培养的大鼠肝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 大蒜挥发油和S-烯丙硫基半胱氨酸(ASSC)对四氯化碳所致的细胞毒性有显著性抑制作用。在由半乳糖胺((GaIN)引起的细胞毒性中大蒜挥发油、蒜氨酸、ASSC均有显著性抑制作用,其中大蒜挥发油作用最显著。

大蒜素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肝损伤的作用 选用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ig蒸馏水,大蒜素分3个剂量组即低剂量组30mg/(kg.日)、中剂量组40mg/(kg·日)、高剂量组60mg/(kg.日)。给药3日后各组大鼠ig四氯化碳2ml/kg,分别于igCC14前和后2d时采静脉血,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结果可见,大蒜素对CCl4诱发大鼠肝损伤GPT活性升高有明显抑作用。同时对血清MDA的升高也有抑制作用。

大蒜各种成分的抗氧化作用 HiknoH报道,大蒜挥发油能显著性抑制亚油酸自发性氧化作用,抗氧化能力与维生素E一致。卢景雾等,用自旋捕捉电子自旋共振实验方法,证实大蒜及其水溶性提取物含硒蛋白(GP2),含硒多糖GPS2(分子量13,000)、GPS3(分子量15,000),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等活性氧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可以与常用自由基清除剂SeO和维牛素C相比拟。

2、降血糖作用:Jain等用25g大蒜汁喂饲家兔做葡萄糖耐量实验,测得大蒜组的最大血糖下降百分率为12.4±1.2,蒸馏水对照组则为1.8±0.5,提示大蒜可控制喂饲葡萄糖所致的高血糖。Jain等又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的大鼠po大蒜提取物作了观察,亦显示降血糖的作用,最大作用出现于服药后2小时,血糖浓度降低17.9-26.2%。Chang等用14C标记的醋酸盐喂养小鼠和用14C标记的蔗糖给小鼠ip后发现,大蒜影响其肝中糖元的合成,减少其血糖水平并增加血浆胰岛紊水平。

3、抗感染作用:

抗病毒作用:大蒜提取物对巨细胞病毒的抑制作用 所用材料为自制人胎肺纤维细胞第13-18代;巨细胞病毒(Cyromegalovirus,简称CMV)Adl69毒株;Eagles培养液补充2%小牛血清,并加入不同稀释度(1:25,1:50及1:100)的大蒜液。液氮保存的病毒复苏后,40℃离心(300r/minl0min)取上清,按100TCID50/O.1ml的滴度接种于成片的细胞管内。37℃吸附2h后换液。37℃培养2小时。结果对照组病毒病变达++++;大蒜液1:100稀释时仅±-+;1:25稀释时能完全抑制病毒生长。且该浓度的大蒜液对胎肺细胞并无明显影响。在本实验设计的范围内,大蒜液的抗病毒作用随其浓度的加大而相应增强。另外,在实验不同阶段中用大蒜液以比较其作用。发现仅病毒吸附前用大蒜液处理细胞或病毒,吸附后维持液中不再补充大蒜液,对日后CMV的生长并无明显影响;病毒吸附后于维持液中开始加用大蒜液,即可显示其抑制CMV作用;而自病毒吸附起持续用药,其作用最强。

抗菌作用:

抗真菌作用 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大蒜新素在1:51,200浓度时,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在1:200,800浓度时,对新生隐球菌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它在体外与制霉菌素、放线菌酮及二性霉素乙对新生隐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浓度对比如表18所示:应用微量稀释法,得到了大蒜提取物在体外,60株深部真菌的5%最小抑制浓度(MIC)、90%最小抑制浓度(MIC)、50%最小杀真菌浓度(MFC)和90%最小杀真菌浓度(MFC)。体外对白色念珠菌的时间杀菌动力学表明大蒜提取物主要影响真菌生长的延缓期。

对其他细菌的作用 生大蒜在试管内,对化脓性球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均有抑制作用(见表20),即使对青、链、氯、金霉素耐药的细菌,大蒜制剂也有抑制作用。大蒜的抗菌有效成分可能是大蒜辣素分子中的氧原子与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须的半胱氨酸分子中的硫基相结合,使后者变成非活性物质,干扰了细菌代谢,因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外。最近刘伟等观察到大蒜素150ug/ml,72h时能消除S、F2b6121痢疾菌携带的140MD质粒即毒力相关大质粒。质粒有消除后的该痢疾菌株Sereny试验阳性,不能侵袭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证明所消除的140MD质粒即是毒力相关质粒,它使该菌株丧失侵袭力成为无毒株。这就提示大蒜素可能具有消除质粒DNA的作用。

抗原虫作用 体外试验,大蒜水浸液有杀灭阿米巴原虫的作用,紫皮大蒜较白皮大蒜效果好。用于阿米巴痢疾患者亦有显著疗效。大蒜汁、大蒜挥发性物质或大蒜浸出液体外试验,对阴道滴虫也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对炎症及感杂性创伤的作用

大蒜提取物Allisatin能够抑制大鼠甲醛性足肿胀的产生,但对实验性皮下肉芽囊的渗出则无明显影响。给正常或造成实验性阑尾炎的家兔右下腹皮肤外敷大蒜、大黄与芒硝研成糊剂后,除局部皮肤发红外,尚引起阑尾及结肠运动呈反射性增强,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和增大,阑尾炎症亦减轻,表明对脾脏的网状内皮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大蒜植物杀菌素可促进家兔与大鼠的感染性创伤的肉芽形成以及上皮增生,使化脓消除,创面由灰色逐渐转为玫瑰红色。组织化学方法证实,大蒜使感染性创伤的家兔RNA与DNA的含量增加。大蒜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其乙醇或乙酸乙酯提取物给家兔注射可使尿中17-酮类固醇排出量增加。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机能影响 选取20-25g小白鼠25只,给每只小鼠ip牛肉汤培养基1ml,22小时后,实验组腋窝sc大蒜注射液0.4ml(每1ml相当于原生药1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60分钟后给每只小鼠ip经生理盐水洗涤过的2%鸡红细胞混悬液0.5ml,于注射鸡红细胞后40分钟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白鼠,取腹腔炎性渗出物涂片,瑞氏姬姆萨混合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渗出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即数100个炎性渗出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总数除以100作为吞噬指数。实验组的吞噬指数均比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01)。镜检巨噬细胞胞体显著扩大,细胞浆内空气增多,吞噬小体增多,被吞噬的鸡红细胞呈各级消化状态。

对肺泡巨噬细胞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用洗肺和琼脂平四打孔法直接检测一定量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溶菌酶活性,当细胞浓度在5X10?/ml时,溶菌酶活性为11.78±1.97ug/ml,溶菌酶活性与细胞浓度呈直线正相关。每次取雄性大鼠2只,按上述方法提取肺泡巨噬细胞。将大蒜注射液与肺泡巨噬细胞悬液(浓度为5X10?/ml)按1:10、1:30、1:100、1:500比例混匀,然后分别测其溶菌环直径并求得相应的溶菌酶活性。从26只大鼠的13次实验结果表明,1:10、1:30的大蒜注射液能使肺泡巨噬细胞的溶菌环直径明显增大,溶菌酶活性显著增加,而当大蒜浓度太低时(如1:100、1:500)则无效。

其它体内实验证明,大蒜的挥发性部分能增强小鼠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患者注射大蒜注射液后,淋巴母细胞转化率和玫瑰花瓣状反应均显著升高。由上述可见大蒜可能对免疫功能有激活作用。

4、对生殖细胞和生殖器官的作用 体外试验,大蒜中的植物杀菌素可迅速杀死大鼠或豚鼠的精子,被杀死的精子未发现有形态学上的变化,雄大鼠吸入此药并不干扰正常精子的发生。

体外抑精作用 采用健康成熟、雄性的SD大鼠及金色田鼠,体重分别300±20g、130±10g,用生理盐水稀释精液至精子数4X107/ml以上。另取10名具有生育力志愿者精液, 用Bww(含3mg/ml人血清白蛋白)稀释精子数为4X107/ml以上。用碟皿混合法,以不同浓度大蒜素对动物或人体精子在不同时间的抑灭作用。当大蒜素浓度在0.75%时,人和大鼠、田鼠的精子在20s时全部制动、失活。在0.15%浓度时,可在3min内使上述精子失活。在更低浓度时,大蒜素有不同程度的抑精作用。动物的精子对药物较人者更敏感。

用试管温孵法,比较不同浓度大蒜素的持续抑精作用。大蒜素浓度在0.75%时,人和大鼠、田鼠的精子在20s内被抑灭。浓度在0.0937%时,上述精子在3-5分钟内全部失活。在第10分钟时,药物对人精子的最低抑精浓度为0.0468%,对大鼠、田鼠仅为0.0029%。连续观察到80min,浓度为0.0075%的大蒜素对人的精子尚有灭活作用;动物精子对药物要敏感得多,其抑精浓度更为低下。

此外,在有效抑精浓度时,对动物阴道无刺激作用,也不抑制乳酸杆菌的生长,繁殖。

对子宫的作用 大蒜乙醇提取物能增强豚鼠离体子宫的收缩幅度和频率,肌张力亦略增加。2mg的大蒜乙醇提取物与0.001单位垂体后叶素的作用相同,此作用可为普鲁卡因所拮抗。对人体子宫亦有相似作用。大蒜提取物亦能增加雌二醇对子宫的兴奋作用。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降压作用:实验狗通过两阶段结扎四根主要脑动脉的三根血管使之诱发高血压,po大蒜制剂,7-10日后血压明显下降,接近正常。对用乌拉坦麻醉的猫的急性降压研究发现,大蒜提取物以0.2g/kg剂量静脉注射时,可降低血压50mmHg或更多,其机制是大蒜中含有一种似胆碱样物质的作用,而对血管平滑肌的影响十分微小。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降脂作用

新、陈大蒜对家兔胆固醇血症的影响

新、陈大蒜降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 选用健康青紫兰家兔,体重多在2.0-2.5kg之间,按基础胆固醇水平选用40只,随机分成对照、胆固醇、新大蒜和陈大蒜4组,每组10只,分笼饲养。除对照组外,其余之组均喂以胆固醇0.5g/日(只),新、陈大蒜组则分别加喂5月份采收的新大蒜,或采收后在室内存放7mo的陈蒜,剂量均每兔2g/日。实验观察50日,每隔10日自耳缘静脉取空腹血,用三氯化铁冰醋酸直接显色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喂饲胆固醇的各组家兔,血清胆固醇平均浓度均有升高,其中胆固醇组和陈大蒜组较为显著,实验dl0就升高达4-5倍,1mo后升高12倍,新大蒜组的血清胆固醇浓度升高较为迟缓,实验d10,升高不到2倍,1mo后也只有原来的5倍。与陈大蒜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由上可见新大蒜有降低膳食诱致的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

主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 实验观察50日后,颈动脉放血处死动物,立即取出主动脉。陈大蒜组家兔的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与胆固醇组相似,差别无显著性,而与新大蒜组差异则有非常显著性P<0.01,新大蒜对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的主脉粥样硬化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大蒜精油预防家兔高脂血症的作用

大蒜精油对家兔高脂血症的作用 用短毛同窝家兔,体重1.2-15kg。实验前按体重、血清总胆固醇含量,窝别及性别搭配后随机分为三组。

① 大蒜油高脂饲料组8只。

② 高脂饲料组7只。

③ 对照组6只。

①组大蒜油20mg/kg/日溶于定量豆油中,每天1次喂服。高脂饲料组与对照组动物同时喂服等量的豆油。各组动物均喂饲普通饲料,但高脂及大蒜油两组动物每天按体重另给胆固醇0.2g/kg,溶于定量之猪油分只喂服。各组动物于给药开始后1.5mo和3mo时,以及至实验100日,停给胆固醇猪油,但仍继续给大蒜精油20日,最后给药4mo末时,空腹给药后30分钟耳静脉取血,用硫磷铁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含量,乙酰丙酮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琼脂糖还原法测定B脂蛋白/a脂蛋白比值。实验开始时各组动物血清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mg/dl)平均含量均近似。实验1.5mo和3mo时,服胆固醇的两组动物血脂均升高,但大蒜油组升高的幅度明显地小于高脂组。高脂组在1.5mo及3mo末时血清总胆固醇分别为实验开始时的19倍与23倍;而大蒜油组血清总胆固醇的相应值为14倍与17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大蒜油组血清甘油三酯的相应值为1.4倍及1.8倍;血清脂蛋白电泳结果表明,实验1.5mo时,喂胆固醇的两组动物B脂蛋白/a脂蛋白的比值皆已高于正常组,而3mo时升高最多,但大蒜油组两次测定的B/a值均显著低于高脂组。实验4mo时,胆固醇猪油已停服20日,两组动物的血脂均有下降,但大蒜油组动物血脂下降比高脂组快,两组间3项血脂的差异仍有显著意义。但高脂组和大蒜组在肝脏脂肪含量上无明显差异。

大蒜精油对高脂血症家兔血液凝固性的影响 上述各组动物也在各个不同时期用试管法测定血凝固时间;用优球蛋白溶解试验测出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CT)求出血浆纤溶酶活性单位u(单位u=10000/ECT),结果实验开始时各组间平均全血凝固时间无明显差异。俟后,高脂组的凝血时间缩短,而蒜汕组则反而有所延长(3mo、4mo与开始时比P<0·05)。至实验3mo及4mo时大蒜油组凝血时间显著长于高脂组(P<0.05,P<0.01)。大蒜油组动物血浆纤溶酶活力在实验期间商于高脂组,其中1.5mo及4mo时P<0.05。实验中,大蒜油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至实验4mo末时显著低于高脂组P<0.05。

大蒜精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 对主动脉的影响 高脂与大蒜精油两组动物的主动脉内膜均见明显的粥样硬斑块,前者斑块多融合成片,弥散分布主动脉根部。两组动脉主动脉斑块面积(%)(均值±SD)分别为:94.8±3.85及20.4±2.19,差异非常显著P<0.01,主动脉镜检:对照组动脉内膜细胞排列规则,未见明显病变,高脂组与大蒜精油组主要病变为脂质沉积,两组动物胸主动脉内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脂质沉积,病变多累及中膜,但大蒜油组病变比高脂组轻。高脂组大部分动物的腹主动脉可见脂质沉积,而大蒜精油组仅一只动物的腹主动脉出现病变。镜检结果表人体观察结果一致。 对冠状动脉的影响 高脂组和大蒜油组冠状动脉大分枝的斑块多呈丘状隆起,内膜下有脂质沉积;高脂组少数动物个别冠状动脉大分枝有钙盐沉积,大蒜油组未见此变化。两组动物冠状动脉中、小分枝均有程度不一的内膜增厚、脂质沉积及管腔狭窄等改变。少数可见动脉壁内皮细胞增生。高脂组冠状动脉内斑块的血和数及病变程度与大蒜油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大蒜新素对高胆固醇血症鹌鹑动脉及肝脏cAMP水平的影响选用体重95-10g、约6wk龄健康雄性朝鲜种鹌鹑72只,随机将其分为3组。每组24只保持室温20-23℃、光照12小时/日,光照时持续喂养,共计45日。第一组常规饲料组、第二组胆固醇组饲1%高胆固醇饲料、第三组大蒜新素组饲1%高胆固醇饲料加用大蒜新素50mg/(kg·日)。实验阶段,分别在15、30、45日后,每组取1小组禁食12h,静脉系血后断头处死,以高铁-硫酸显色法测定血浆总胆固醇,以蛋白结合法测定主动脉、右头臂干动脉及肝脏cAMP。在整个过程中,普食组织浆胆固醇水平无显著性变化,大蒜新素组在15、30、45日后均显著低于胆固醇组P<0.01。除普食组外,其余2组动脉和肝脏的cAMP水平均逐渐降低,尤以胆固醇组为甚。15日后胆固醇组cAMP水平已显著低于普食组和大蒜新素组P<0.01,P<0.05,此时大蒜新素组虽已降低,但与普食组无显著性差P<0.01。30日后的结果基本同前。在实验45日后的结果基本同前。在实验45日后,大蒜新素组虽已低于普食组P<0.01,但仍高于胆固醇组P<0.05。胆固醇组肝脏的cAMP水平在实验15日后己明显低于普食组和大蒜新素组P<0.05。30日后大蒜新素虽已降低很多,但与普食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直到第45日后,大蒜新素组才明显低于普食组P<0.01。

近年来研究发现,大蒜对实验性家兔高胆固醇血症,高血脂凝血性、主动脉脂质的沉积有保护作用,其有效成分为挥发油中的烷基二硫化物类。含硫氨的酸如大蒜氨酸、环蒜氨酸,S-甲基-L-半胱氧酸亚砜也是有效成分。含硫氧基酸分子中的亚砜基团是具有药理作用的必要结构。实验表明,S-甲在一L半脘氨酸亚砜对饲以高胆固醇的动物,有抑制胆固醇升高的作用。此外,S-甲基-L-半脘氨基还具有促进TC氧化的作用,增加粪便中甾醇和胆酸的排泄量,使正常动物的肝胆固醇含量降低。

对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大蒜素能明显抗ADP和肾上腺素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和实验性兔高胆固醇血症中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大蒜素并可阻止胆固醇引起的cAMP降低。另外,Srivastava证实,大蒜提取物能抑制所有化学药物诱导的血小极聚集,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Block报告,从大蒜中提取得到一种有机硫化物(Ajoene)是一种血小板聚集强有力的抑制剂,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是靠捕获硫基来改变血小板膜实现的。Mohammad报道,大蒜辣素能强烈抑制血浆中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但其在56℃以上或pH值超过8.5后则迅速失效。

大蒜制剂对血小板粘附活性作用

大蒜素对人血小板粘附活性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15名健康志愿者(两周内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年龄19一44岁),取空腹静脉血,分为对照组、高浓度组的低浓度组,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大蒜素的终浓度分别为100mg/L和50mg/L,以玻球法测定血小板粘附活性,大蒜素明显抑制人血小板粘附活性,低浓度组已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同时取部分静脉血以萤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GPlb),在测定中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两组血小板数为2.5x10?/L的富血小板血浆(PRP),在处理组加大蒜素终浓度100mg/L,结果发现大蒜素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血小板(GPlb)的测得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大蒜提取物对兔血小板粘附功能的影响 将日本大耳白兔19只分为2组,大蒜组:每日饲料含胆固醇0.5g/kg,同时以相当2g/kg大蒜的提取物鼻饲。胆固醇组:饲料含胆固醇同前,鼻饲与大蒜组同体积水、两组分别于实验前(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第1、2、3及4mo经耳中央动脉条血测定血小板粘附活性。结果胆固醇组,其血小板粘附率呈递增趋势;而大蒜组血小板粘附率稳定下降。在实验第3mo与用药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第4mo与胆固醇组和用药前差别的有统计学差异P<0.05。

6、抗肿瘤作用

对人体鼻咽癌胞株(CSN3、CSN7)、小白鼠肉瘤细胞株(S-180)、Heal细胞株、人体肝癌细胞株(7402)的作用。

对4种癌株细胞的作用 CSN3、CSN7、S-180细胞株在传代同时加药,Hela和肝癌(7402)细胞株在传代后24小时加药。实验瓶分别加0.3%的3种大蒜制剂,对照瓶加0.2ml(或0.1ml)生理盐水。加药后24、48、72小时记录其细胞生长情况(CSNs3、CSN7、S-180为悬浮生长,生长情况分大团块状(++),部分脱壁(+),全脱壁(0)3级)。同时对其细胞和染色体形态进行镜栓.S-180细胞株还取其实验瓶和对照瓶的等量细胞液给离心后浓缩为每1ml含细胞约100万后,再注入小白鼠体内,以观察其体内肿瘤生长情况。3种大蒜油剂的4个稀释浓度作用于4种癌株细胞3日后,1/100的浓度与对照比较,能使CSN1和S-180癌细胞死亡78一100%,能完全抑制其癌细胞的有些分裂,能使大部分癌细胞核在形态上发生核碎裂、核固缩,空泡化等类型的显著退行性变化,而且给1/10浓度处理后的S一180癌细胞,再注入小白鼠体内,对照组在8日内长出了肿块,实验组并未长出肿块。说明经体外大蒜液处理后的S-180癌株细胞,确实失去了其原来癌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两天后,1/10浓度与对照比较,能使Hela和肝癌细胞全部或大部分死亡,能完全抑制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能使大部分癌细胞在形态上发生上述类似的的退到性变化。根据上述结果认为大蒜油剂中的抗癌成分很可能主要是二烯丙基硫代磺酸脂。有报道,大蒜麦、硒的复合物对小鼠S180有显著的抑瘤作用(P=0.01)。如将S-180细胞在治疗前24小时移植于小鼠体内,然后再向肿瘤部位注射一定剂量的大蒜辣素和蒜硫胺,能明显抑制其肿瘤生长。

对正常人体淋巴细胞和CSN7癌细胞株的作用 用自制大蒜水提注射液分别处理。CSN7癌细胞和正常人体淋巴细胞在体外用PHA刺激其分裂24小时后,大蒜液使CSN7癌细胞及其染色体形态发生一系列退行性改变,但对正常人体淋巴细胞及其染色体形态不改变,有提高分裂率倾向,同时对CSN7癌株细胞进行连续3日观察,发现与相应(24、48、72小时)对照比较,随大蒜作用时间向72小时延伸,表现出团块生长消失,细胞总数比下降,死亡率急剧上升。这一结果类似与镜检所见,大蒜液作用24、48小时后,大量癌细胞染色体出现粘结,碎裂和溶解等损伤,导致癌细胞死亡。

对CSN3癌细胞的作用 用大蒜的氯仿提取液、云芝注射液和秋水仙素3种药物处理CSN3癌株细胞72小时后,与对照比较,结果秋水仙素使癌细胞分裂率增高了近1倍,但其癌细胞及其染色体形态未出现明显改变,而大蒜氯仿提取液1/10或1/100的浓度均完全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同时,使癌细胞在形态上发生核碎裂,固缩等退行性改变。

对网组细胞肉瘤(ARS)、肝癌腹水(HepA)、艾氏腹水癌(EAC)和615白血病(L615)的作用 选用615一白血病(L615)用纯种灰鼠,其他肿瘤均用杂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兼肌按1973年全国会议拟定的《抗肿瘤药物体内筛选规程(草案)》规定造成小鼠网织细胞肉瘤、艾氏腹水癌、肝癌腹水模型,用大蒜油注射液和大蒜蒸馏水液对其治疗,结果大蒜油注射液对网织细胞肉瘤、肝癌腹水癌小鼠均有显著延长生命作用,延长率分别为51.5%和42.9%,大蒜蒸馏液每天ipl次,每次1ml,作用不够显著,生命延长率为31.7%与26.9%,上述两种制剂对小鼠艾氏腹和L一615无延长生命作用。

对动物实体型肿瘤的作用 选用动物同6.2,瓦克癌286(W-256)则用体重50-100g大白鼠,试验所用大蒜油制剂和人工合成大蒜素ip或瘤体局部注射50-100mg/kg,都有显著抑瘤作用,抑制率为40一54%。大蒜蒸馏注射液每天2次ip给药也有效,抑制率达40%左右。人工合成的大蒜素注射液7日疗程ARS实体型和肝癌实体型肿瘤都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56.9%和50.4%。

抗白血病作用

正常骨髓GM-CFU对大蒜素和高三尖杉酯碱的剂量反应 取正常肋骨骨髓标本,分离备单个核细胞悬液。应用白血病细胞集落(L-CFU)培养和药敏技术,以高三尖杉酯碱为对照,分别用大蒜素(人工合成的乙基硫代磺酸乙酯)和高三尖3杉酯碱对正常骨髓CM-CFU进行剂量反应,当大蒜素浓度为10ug/ml时,对GM一CFU的生长有轻度影响,与其相当的高三尖杉酯碱的浓度为10-7mg/ml。大蒜素还具有明显的抗白血病集落生长的作用,且特异性较好。

大蒜素和高三尖杉酯碱对L一CFU生长的影响和杀伤作用 取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分离,用大蒜素10ug/ml和高三尖杉酯碱10-7mg/ml浓度对L-CFU生长进行药敏,结果大蒜素对白血病细胞集落、集簇和克隆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高三尖杉酯碱也有类似效果。大蒜素的杀伤作用比高三尖杉酯强。

对人胃癌细胞的作用

对人胃腺癌细胞(SGC)和低分化粘液腺癌细胞(MGC)的作用用癌细胞克隆技术,将生大蒜匀浆(GJ)和大蒜素分别作用于两种胃癌细胞,结果发现大蒜匀浆1.6mg/ml对SGC达到1Log杀伤,3mg/ml时即杀死全部细胞。对MGC略差,4mg/ml达到1log杀伤,8mg/ml达到21og杀伤,大蒜素用量为GJ的1/125-1/500,效果同样到24ug/ml,全杀死SGC细胞或杀伤21og以上的MGC细胞,GJ和大蒜素体外试验结果基本遵循一级动力学杀伤(对数杀伤)。

对诱发人淋巴细胞(SCE)与抑制SGE集落形成的相关作用

诱发SCE作用 系健康人静脉血,肝素抗凝,每4mlF10完全培养液中加0.3-0.4ml抗凝血。底物-血细胞凝集素和Brdu最终浓度分别为80ug/ml和10ug/ml。Alt最终浓度分组浓度分别为0.10、20、40、80umol/L(80umol/L=14.24ug/ml)。37℃避光培养7Z小时。常规染色体制片,UPG法显色,油镜下计数SCE频率,每组计数50-100个细胞,实验。80umol/L。组SCE均数与空白对照组均数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大蒜素浓度增高,SCE频率也随之升高。两者相关系数为0.989,表明大蒜素能诱发SCE。大蒜素对SGC细胞形成集落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78ug/ml。Alt对SGC细胞集落形成(CFA)与诱发SCE之间有相关性(r=-0.82),提示这两种效应可能是Alt同一作用机制的结果。

对SGC细胞DNA、RNA合成的作用 将对数生长期SCG细胞接种于20ml小圆瓶内,每瓶约106个细胞。37℃孵育12h后加入14C-TdR和3H一UR,使其最终浓度分别为0.1uci/ml和1uci/ml。给药组另加入大蒜素,使其最终浓度为20ug/ml。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计数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1000细胞中的死亡细胞数,并求出给药组细胞的相对成活率。结果对SGC细胞两次实验均数可见DNA、RNA合成受到抑制。大蒜素短期杀伤SGC细胞。可见在2小时内20ug/ml大蒜素没有明显升高SGC细胞的死亡率,说明对DNA、RNA的合成抑制作用是发生在活细胞内的反应。

其它抗癌作用

用新鲜大蒜喂饲乳房癌雌性C3H/He小鼠,能完全抑制其发展,认为鲜蒜抗癌活性成分可能是大蒜辣素。但鲜蒜对AKR/J小鼠白血病无效。

大蒜粗提物对MTK-肉瘤有显著的抗有丝分裂作用。以大蒜中提取的大蒜多肽,用其2.5%或5%的浓度喂饲移植Morris肝细胞癌大鼠,3周内,显示出剂量对Morris肝细胞癌抑制的依赖关系。

抗肿瘤机理

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

对盐酸所致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大蒜液对0.6mol/LHCl所致胃粘膜损伤的影响 用Wister大鼠,雌雄不拘,体重180-300g。将禁食36h的大鼠随饥分为3组,每组13只,即对照组(生理盐水1ml);大蒜高浓度组(30%大蒜液即生大蒜30g捣碎,加蒸馏水100ml,以1000r/min离心lmin后,取上清液;用1ml);大蒜液低浓度组(10%大蒜液1ml),分别ig,30min后各动物再用0.6mol/LHCI1mlig,1h后断头处死动物,观察胃粘膜损伤指数。结果发现30%大蒜液组,使损伤指数从对照组的69.6±8.8(X±SX)降至4.9±0.6(P<0.001n=B),损伤抑制率为93%;10%大蒜液组胃粘膜损伤指数降至19.2±2.8(与对照组相比P<0.001,n=13),损伤抑制率为73%,可见30%及10%大蒜液对盐酸所致的胃粘膜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抑制程度与浓度有关。

大蒜液对幽门结扎大鼠胃酸分泌的影响 禁食36小时在乙醚轻麻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1ml灌胃,实验组用30%大蒜液1ml灌胃后立即作幽门结扎,3小时后处死动物,收集全部胃液,测胃液量、总酸度(用0.1mol/LNaOH滴定)及总酸排出量。结果可见30%大蒜液组胃液分泌量、胃液总酸度及总酸排出量分别3.6±0.2ml、798±5.7ml、300±44·0ml(n=10,(X±SX),对照组分别为3.8±0.2ml、87.1±4.7ml、344.0±36.0)ml,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30%大蒜液对大鼠胃液分泌量、胃液总酸度及总酸排出量均无明显影响。

消炎痛对大蒜液产生的细胞保护作用的影响 ①消炎痛对胃粘膜损伤作用 消炎痛为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度,按5mg/kg给禁食36小时的大鼠1ml灌胃(n=10),3h后处死,肉眼未见胃粘膜损伤,组织学检查也未见胃粘膜损伤。②消炎痛对大蒜液产生的细胞保护作用的影响将禁食36小时的大鼠随分为3组,每组12只,第1、2组用生理盐水1mlig;第3组用消炎痛(按5mg/kg计)1mlig。1小时后,1组生理盐水1ml;2、3组用30%大蒜液1mlig,30分钟后1、2、3组均用0.6mol/LHCI1mlig,1小时后断头处死动物。结果可见,消炎痛+30%大蒜液+0.6mol/LHCI组(n=12)胃粘膜损伤指数为64.5±5.1,单纯0·6mol/LHCl组(n=12)胃粘膜损伤指数为67·0±5.4,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消炎痛可翻转大蒜液的细胞保护作用。

上述结果提示大蒜液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机制,不是抑制胃酸分泌,而很可能是诱发胃粘膜合成和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PG);从而阻止了HCl及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损伤。

对亚硝基肌诱发的大鼠腺胃粘膜损害的保护作用

二烯丙基硫醚(DAS)对MNNG诱发的核变形和鸟氨酸脱羧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实验用Wister大鼠。DAS纯度达97%溶于DMSO中。DAS溶液(或DMSO)ig或注射量为0.1ml/125g,一次ig或ip,结果DAS(200mg/kg)ig或ip预处理组与不含DAS的DMSOig或ip预处理组比较,MNNG(20mg/kg)诱发的NA及ODC活性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DAS本身对NA及ODC活性并无抑制作用。提示DAS能显著抑制MN-NG诱发鼠腺胃粘膜上皮NA和ODC活性。DASip对MNNG(20mg/kg)诱发NA及ODC活性的抑制作用随注射剂量增加而增加,给药剂量与抑制作用呈显著相关关系,各递增剂量组(50mg/kg、200mg/kg、400mg/kg)与前一剂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DAS可能具有很强抑制胃致癌剂或促癌剂的致胃癌作用。

二烯丙基硫醚对鼠腺胃腔内pH的影响 DAS溶液及DMSO本身的pH值分别为8.99及8.45。DAS或DMSOig30分钟后,鼠腺胃腔内pH(X±SX)分别为5.96±0.46及5.38±0.72;DAS或DMSOip3小时后,鼠腺胃腔内pH分别4.93±0.20及5.27±0.17。DAS处理组与DMSO处理组鼠腺胃腔内pH差异无显著性(P<0.05)。虽然DAS的主要作用在于抑制致癌剂在肝内转化为具有活性的最终致癌物。但MNNG不需要代谢激活,而是直接对胃粘膜起致癌作用,口服或注射DAS均不刺激明显的胃酸分泌,提示DAS并非通过MNNG酸解起作用,可能是其本身在胃腔内直接灭话MN-NG。

由于注射和口服DAS对在胃粘膜内灭活MNNG作用相同,有报道DAS可刺激鼠肝、前胃及小肠的GST活性,后者可催化谷胱甘肽与致癌剂结合,从而灭活致癌剂有关。

对胃癌的作用

对胃液亚硝酸盐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生大蒜对胃液中亚硝酸盐含量高者有降低作用,而对胃液中亚硝酸盐含量一般者无影响。对胃液中的硝酸盐含量未见影响。

对胃液硝酸盐还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大蒜及大蒜素类似物在体内和体外试验表明对胃液中硝酸盐还原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抑制硝酸还原酶还原硝酸盐作用:从大肠杆菌中,提取得到硝酸盐还原酶粗提液,观察大蒜抑制硝酸盐还原酶还原NO3为NO2的作用。结果表明,大蒜及其制剂具有抑制硝酸盐还原酶还原NO3为NO2-的作用。大蒜汁的最高抑制率为97.93%,大蒜油的最高抑制率为57.93%,大蒜素的最高抑制率为50.34%。说明大蒜抑制NO3-还原NO2-的机制之一是与抑制硝酸盐还原酶活性有关。

阻断亚硝胺合成的作用:大蒜提取液在体外可阻断二甲基亚硝胺(DMN)、二乙基亚硝胺(DEN)和二丁基亚硝胺(DBN)的合成,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实验还表明其阻断作用与大蒜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无关。在模拟胃液条件下,大蒜汁对N-二乙基亚硝胺合成的阻断作用最强,阻断率达81.22%。还能阻断细菌、霉菌等对亚硝胺合成的促进作用。其阻断作用的机理与大蒜所含的巯基类化合物有关。临床实验观察亦表明po大蒜素(20mg)30日后,胃内亚硝胺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Po5g生大蒜还能有效的阻断体内N-亚硝基脯的合成。

抗诱变作用:大蒜素诱变剂甲基磺酸甲酯(MMS)和环磷酰胺(cy)诱发的果蝇伴性隐性致死作用有非常显著和一定的抑制作用。生大蒜提取液(GBE)和二烯丙基硫醚(DAS)有抗甲基硝基胍(MNNG)的诱变作用。

对环核苷酸的作用:大蒜素和大蒜油对小鼠S-180肉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应用鲜大蒜、大蒜油和大蒜素对荷瘤小鼠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乌苷(cGMP)无影响,瘤组织内的cGMP含量亦无差异,但cAM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对肿瘤免疫的作用

Wister大鼠84只,兼有,体重131±16.29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只。每鼠于后肢皮下注射1%MANA(甲基戊基亚硝胺)溶液,剂量5mg/kg,每周1次。实验组在给MANA前两大用50%大蒜溶液ig,剂量为10ml/kg,每周6次。对照组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2wk称体重1次。经105d的试验,于未次给药24h后,用0.43%戊巴比妥钠麻醉,解剖。对食道粘膜的组织学改变分为Ⅲ级,即增生性病变,癌前病变和癌,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同时每鼠在解剖时称量胸腺,脾脏和体重。用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器官重(mg/kg)的公式计算各个够疫器官指数和外周下淋巴细胞测定,并进行t检验。肉眼观察50%大蒜液(n=42)食管发生肿瘤51个,平均每鼠1.2个。肿瘤直径为0.1-2mm。对照组(n=42)食管发生肿瘤29个,平均每鼠1.9个,肿瘤直径为0.2-3mm。组织学检查发现大蒜对食管上皮增生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无发生癌变(表9)。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实验结果表明,50%大蒜液对胸腺指数无明显影响(P>0.05),而使脾脂指数明显增加。

大蒜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50%大蒜液组(n=10)外周血T淋巴细胞为78·6±5.5%,而对照组(n=10)只有69.6±7.O%两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

7、其他作用 家兔右下腹局部涂敷大蒜与芒硝研成的糊剂,则皮肤发红,甚至起水泡,阑尾及结肠运动反射性加强。正常及实验性阑尾炎家兔右下腹皮肤外敷大黄、芒硝及大蒜加醋研成的糊剂,对阑尾及脾脏的网状内皮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表现为网状细胞增生和增大,阑尾的炎症减轻。因此可用于外敷治疗阑尾炎。大蒜中的植物杀菌素对家兔及大鼠实验性感染性及无菌性创伤有一些刺激作用,肉芽形成及上皮增生加速(药物不与创面接触而是利用其蒸气)。对感染性创伤,可使创面由灰色变成玫瑰红色,化脓现象消除,气味消失,上皮广泛增生。用植物杀菌素处理的家兔感染性创伤,用组织化学方法证明其中RNA和DNA含量增加。

大蒜制剂Satal口服,可以改善慢性铅中毒的症状,其效果可能是由于其中含大量的硫化物。从大蒜提出的Allisatin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对实验性的皮下肉芽囊(Granulomapouch的渗出则无影响。家兔肌肉注射大蒜乙醇提取物或乙酸一乙酯提取物,可使其尿中17-酮类甾醇排出增加,与ACTH作用相似。乙醇提取物并能兴奋子宫及加强雌二醇对子宫的兴奋作用。从大蒜提出一种抗凝血成分,在试管及整体试验中均有降低血钙的作用,兔静脉注射70mg,可见肌肉抽搐,并能致死。从大蒜及小蒜(AlliumscorodoprasumL.)水溶部分提出的甙ScordininC13(化妆品),静脉注射于狗及兔,可短暂降低血压,使呼吸兴奋,离体兔心抑制,离体兔耳血管收缩,离体兔肠兴奋。对循环、呼吸、平滑肌及脑皮质也未表现出显著作用。

§ 药(毒)理学

毒性大蒜局部应用有刺激性,与动物及人的红细胞接触可使之变成棕黑色,高浓度甚至可使红细胞溶解,大蒜挥发性物质可降低家兔血糖,抑制人的胃液分泌,还可引起贫血。但较早期的报告认为大蒜水溶醇不溶成分给家兔静脉注射均可使血糖升高,大蒜挥发油也有此作用,但较慢。家兔静脉注射大蒜水溶醇不溶成分或挥发油可使血中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给予生大蒜亦有相似作用。小鼠皮下及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12.5g/kg,口服为15.1 g/kg。从大蒜及小蒜中提出一种结晶成分CG-A3C,对小鼠、猫、金鱼即使应用大量也无毒性。大蒜油小鼠iv的LD50为134.9mg/kg天然或合成的大蒜素(三硫二丙烯)小鼠iv的LD50为70mg/kg,po为600mg/kg,id为120mg/kg。大鼠po大蒜素LD50为265.3mg/kg。用雄性白兔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1、5、10mg/kg不同剂量对实验动物未见有不良影响,心,脑,肝,肾,肺等病理检验,均无异常发现。小鼠ip大蒜硫甙CB(ScordininCB)LD50为12.5g/kg,po为15.1g/kg。

§ 药代动力学

取20g小白鼠尾静脉标记S35合成蒜油溶液(浓度0.15%)0.15ml,10分钟处死动物,结果肺部浓度最高,以下依次为心,肠,血液,脂肪,脑,肌肉,脾,肝。主要从尿和粪便中排出,小量以呼吸道排出。

体内过程以杀灭原虫的作用为指标来阐明大蒜植物杀菌素的体内过程,说明内服后半小时即出现于血中,6小时以后方自尿中排出,内服效果较舌下给药更为显著,并不为唾液及血液所破坏,胃液、胆汁甚至可提高其作用。

§ 营养成分

1、每100克含水分69.8克,蛋白质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3.6克,钙5毫克,磷44毫克,铁0.4毫克,维生素C3毫克。此外,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蒜素、柠檬醛以及硒和锗等微量元素。

2、每100克大蒜(白皮)所含营养素如下

热量 (126.00千卡) ,维生素B6 (1.50毫克) ,蛋白质 (4.50克) ,脂肪 (0.20克) ,泛酸 (0.70毫克) ,碳水化合物 (27.60克) ,叶酸 (92.00微克) ,膳食纤维 (1.10克) ,维生素A (5.00微克) ,胡萝卜素 (30.00微克) ,硫胺素 (0.04毫克) ,核黄素 (0.06毫克) ,尼克酸 (0.60毫克) ,维生素C (7.00毫克) ,维生素E (1.07毫克) ,钙 (39.00毫克) ,磷 (117.00毫克) ,钾 (302.00毫克) ,钠 (19.60毫克) ,镁 (21.00毫克) ·铁 (1.20毫克) ,锌 (0.88毫克) ,硒 (3.09微克) ,铜 (0.22毫克) ,锰 (0.29毫克) 。

§ 配伍与应用

1、用于钩虫、蛲虫病。大蒜有一定的杀虫作用,主要用治钩虫病、蛲虫病,但必须与其它驱杀肠寄生虫药配伍同用,如槟榔、鹤虱、苦楝根皮等。对钩虫病,本品还可用作预防应用,在下田劳动前,将大蒜捣烂涂于四肢;对蛲虫病,本品又可作为外用,将大蒜捣烂,加入菜油少许,临睡前涂于肛门周围。

2、用于痢疾,腹泻,肺痨,顿咳等症。大蒜解毒作用甚为强烈,适应范围也较广泛。对于痢疾、腹泻可以煎服,也可用大蒜 5 %的浸液保留灌肠;古代还有将大蒜捣烂外敷贴两足心治疗小儿泻痢的方法,可供参考应用。对于肺痨病人,可以经常服食生蒜,也可同米煮粥常服。至于用治顿咳,可用大蒜打烂,再用冷开水浸泡数小时后,用汁去渣,加白糖饮服。

3、用于疮疡初起。本品捣烂外敷,治疗疮疡初起,有消散作用。据报导,近年来用本品配合芒硝、生大黄等捣烂外敷,用治急性阑尾炎,有显著作用。但外敷大蒜容易引起皮肤发红、灼热、起泡,故不可敷之过久。

4、本品外用还可用治头癣。

5、可以用来治疗以下皮肤病:皮肤结核、蜂窝组织炎、疖、痈、丹毒、猩红热、溶血性链球菌性坏疽、臁疮、脑膜炎球菌感染、葡萄球菌病、化脓性甲沟炎、口腔念珠菌病、支气管及肺念珠菌病、消化道念珠菌病、念珠菌性阴道炎、擦烂性念珠菌病、念珠菌性心内膜炎及脑膜炎、肺隐球菌病、隐球菌脑膜炎、皮肤黑热病、皮肤阿米巴病、滴虫病、弓浆虫病、锥虫病等。

§ 临床应用

1、治疗细菌性痢疾。大蒜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临床疗效亦明显。用法:一灌肠法:先用生理盐水500~800毫升洗肠,再以经水浴加温至37~38℃10%的大蒜浸出液100毫升,于10分钟内缓缓注入肛门内,嘱患者忍耐15~30分钟后排便。每日1~2次,3日后可改为每日1次,6~10次为一疗程。此法的缺点为肛门直肠及回盲部有烧灼感,初次灌肠时可出现腹痛,但均为一过性。孕妇忌用。日服3~4次(10岁以上儿童每次10毫升,10岁以下每次5毫升,2~3岁每次2.5毫升)。观察数百例,平均治愈率为95%以上,体温平均1~2日降至,正常,里急后重平均2~5日消失,大便平均2~4日恢复正常,一般不致引起便秘。据临床及实验观察,紫皮蒜较白皮蒜杀菌及抑苗作用强,新鲜的比陈旧的效力好。对用大蒜保留灌肠治疗的130例急、慢性菌痢患者,治疗后行乙状结肠镜检查,病变完全恢复正常者126例(96.9%),平均时间为6.3日,证明大蒜灌肠治疗在促使远端结肠病变愈合方面有特殊效果。此外,据实验室观察,痢疾杆菌在大蒜培养基中,经较长时间后对大蒜的适应能力便逐惭增高,并产生明显的抗药性;至于痢疾患者在应用大蒜口服或灌肠治疗中,尤其是较长期的治疗中能否产生抗药性,尚需进一步观察。

2、治疗阿米巴痢疾。用10%大蒜浮游液或大蒜浸出液70~100毫升(37~38℃)作保留灌肠,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同时每日取紫皮生大蒜一颗,分三次生食。治疗100例,平均住院时间为7天,治愈率88%,实践证明,紫皮大蒜较白皮大蒜效力大。治愈病例,为了防止复发,在症状消失后,仍须继续食紫皮蒜1~2月。

3、防治流行性感冒。用10%大蒜溶液(含普鲁卡因0.5%)每4~6小时肌肉注射10毫升,对散发性单纯型流行性感冒有较好疗效,有些病例在48小时内体温即完全恢复正常。采用10%大蒜汁(内加3%普鲁卡因)每日滴鼻3次,每次6~8滴,连用3天,可起到预防作用。

4、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在预防和对带菌者的治疗上曾采用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带菌阳性率由1.5%增至3%;服大蒜后继续观察15天,阳性率逐渐降低至零。二用于治疗,以10%大蒜蒸馏液(加0.5%普鲁卡因稀释)肌肉注射。5岁以内首次剂量5~10毫升,以后每6小时5毫升。5~10岁首次10~15毫升,以后每6小时10~12毫升。11~15岁首次15~20毫升,以后每6小时10~20毫升。15岁以上者,首次20毫升,以后每6小时20毫升。治疗84例普通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2例复发,经再用大蒜液治疗而愈)。疗程平均7.6天,体温恢复正常平均3.7天,颈强直消失平均5.1天,克氏征转阴平均5天,脑脊液恢复正常平均6.1天。治疗中未见局部或全身反应及血尿现象。

5、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大蒜液静脉点滴治疗乙脑17例,除1例重症患者在神志转为清醒、一般情况好转而体温迟迟不降时加用抗菌素外,其余均未用任何抗菌素,只辅以脱水剂、镇静剂及退热疗法,少数加用了激素。结果16例痊愈,未遗留严重后遗症;另1例重症患者昏迷高烧,于入院后一天死于呼吸衰竭。治愈病例,神志恢复时间3天以下4例,3~5天7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天以下3例,3~5天6例,6~8天3例,9~12天3例,13天以上1例。用法:5%大蒜液成人每日80毫升,小儿20~40毫升,分二次静脉滴注。据临床观察,大蒜液能较快的控制病情发展。对入院时神志恍惚、烦躁及寒战高热的患者,经治疗只有少数进入全昏迷,大多数于1~2天停止发展,很快清醒稳定。疗程短,且很少发生合并症。

6、治疗大叶性肺炎。用大蒜糖浆15~20毫升,每4小时服1次(一般用10%,也有用100%的)。治疗9例,6例治愈,3例效果不满意。治愈病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1~3天,症状及体征于热退后均迅速改善或消失。X线胸部复查,均在3~6天后阴影逐步减退或消失。

7、治疗百日咳。服用20%大蒜浸出液(加适量食糖,5岁以上每次15毫升,并经鼻作15~20次深呼气,每次持续15分钟,每日2次,疗程为5天。一法用生大蒜30~40克捣烂装瓶加塞,用气球作加压吸入,每日1次,每次15分钟,7~17夭为一疗程,治疗100例,对卡他期的疗效为100%,痉挛期63.9%,恢复期40%。

8、治疗白喉。用去皮生大蒜3~5克,置75%酒精内浸3~5分钟,放入消毒器皿中捣烂如泥状。取2x2厘米消毒纱布垫涂上蒜泥约1~2克,贴于患者双手"合谷"穴,绷带固定。经4~6小时,局部可有痛痒及灼热感,8~10小时,表面出现水泡,用消毒针刺破拭干,涂以龙胆紫液,消毒纱布包扎,防止感染。治疗16例(9例找到白喉杆菌),其中4例同时加用青霉素,均获痊愈。一般敷药B~10小时后咽喉病灶即明显缩小以至消失,伪膜逐渐脱落,乃至痊愈。

9、治疗肺结核。采用大蒜液气管内注射。全疗程分为六个阶段,每阶段治疗5日(每日1次注射10毫升),休息2日,集菌法验痰(疗程结束时作痰培养)。药液浓度第一阶段用1%,以后每个阶段依次递增为2%,3%,4%、5%及6%。若病人中途不能耐受高浓度时,可依其能耐受之浓度注射。适应症:支气管结核新鲜空洞,痰结核菌阳性者,切肺、胸改、填充术后痰仍阳性者。相对适应症:双侧慢性纤维空洞、支气管结核,以及作为准备手术的慢性纤维空洞型患者的术前用药(先消灭或减少细菌,防止支气管结核)。禁忌症:心脏病,肺气肿具有剧咳者,气喘病,高血压病,普鲁卡因过敏者,对大蒜臭气特殊厌恶者。观察17例,治疗前均经各种抗痨药长期应用效果都不满意,特别是痰中结核菌不能转阴,经注射大蒜液后,痰阴转者12例;有空洞者13例,闭合4例,缩小3例,无改变6例。治疗中有少数病例出现发热反应,一般在38℃左右,经加用青、链霉索滴入后退热。此外有报告用4%大蒜液10毫升作环状软骨下气管内注射,或鼻导管滴入,每周6次,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肺结核空洞60例,其中慢性纤维空洞型3例,亚急性血行播散型1例,浸润型46例,经1~4个月观察(滴入次数为25~100次),空洞闭合者25例,缩小者23例,无变化者2例,无一例恶化。其中以薄壁空洞疗效较好。50例中治疗前痰菌阳性者34例,滴入蒜液后,18例转为阴性。另有少数病例采用3~5%大蒜液,每次10毫升以胶管作气管插入滴注,对厚壁空洞患者亦收到满意效果。也有采用大蒜加白芨治疗肺结核的报道:法将生紫皮蒜约30克,去皮放入沸水中煮1~1.5分钟捞出,以表面熟里面生为合适,再取粳米1两,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待粥成,再将蒜放入粥内。另用白芨粉1钱和入蒜粥同吃,或食粥后,再服。以上为1次量,每天早晚各1次。疗程平均为3个月.病灶吸收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4个月。治疗肺结核40例,病灶大部吸收者22例,部分吸收者16例,无变化2例,恶化1例;其中有空洞者12例,闭合6例,缩小1例,无变化3例,恶化2例;其中痰菌阳性者11例,阴转10例。初步观察,以渗出性为主之病灶疗效较好,混合型病灶次之,干酪及增殖病灶为主者又次之。对结核空洞以早期可逆性空洞疗效较好,晚期病例疗效不满意。

10、治疗伤寒、副伤寒及副伤寒甲带菌者。一大蒜片2克,每4小时1次(亦可用大蒜酊,用量按片剂折算),服至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7~9天。疗程9~16天。肌肉注射,每日1次(10毫升),两侧臀肌分注。注射局部有时有轻度刺激症状,但不影响治疗。治疗6例副伤寒甲带菌者,其中2例单用大蒜液穴位注射,治程分别为10.11天,于治疗后第3天大便培养,均转阴,以后连续培养7.9次均为阴性。另外4例除穴位注射外,并加用肌肉注射,治程分别为11.18.11.20天;分别于治疗后3.6.8.13天大便培养,均转阴,连续培养8.8.4.8次,亦为阴性。上述病例于出院后4~6个月复查大便,除1例阳性外,余均阴性。

11、治疗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用100%大蒜低压蒸馏液作穴位注射,取穴依次为:肝俞、脾俞、足三里、天枢、气海、关元、中脘、下脘、大肠俞、小肠俞等。每天注射1次,按病情轻重,每次取4~8穴,每穴注射1.O~1.5毫升,每天总量为5~10毫升。治疗50例,黄疸在4天以内消失者21例,1周内消失者12例,2周内消失者9例,最晚的至第7周消失。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最短者2天,最长者24天,以1周内消失者最多。一般治疗2天后食欲即见明显增加。肝肿大的消失最快者4天,最长者38天。少数伴有腹水的患者,腹水消失日期为12~14天。肝功能的恢复较慢。

12、治疗急性阑尾炎等。取生大蒜4两,芒硝1~2两,共捣烂如泥,另取生大黄粉1~2两用醋调成糊状备用。治疗时以右下腹压痛明显处或麦氏点为中心,先盖一层直径大于10厘米的细纱布以保护皮肤,然后将大蒜、芒硝泥摊在细纱布上(约10x8或12x12厘米大,厚约2~3厘米),敷于其上,上面再盖一层细纱布,使上下两层细纱布粘住,再覆盖纱布垫一块,以胶布或腹带固定。但上述疾病在外敷大蒜合剂的同时,应配合其他治疗措施,如对肺炎、盆腔炎,可加用中药银黄、四季青注射液或抗菌素,肾绞痛可伴用阿托品,急性尿闭用甘露醇静脉滴注等。

13、治疗化脓性软组织感染。在感染部于局麻下切开或扩创后,用10%大蒜浸液(2/3)加入0.25~0.5%普鲁卡因溶液(1/3)冲洗脓腔,再用蒜液纱布条充填,次日交换敷科。据50例观察,绝大多数病人经治疗1~2次后,脓腔与创面可完全清洁,无脓性分泌物,逐渐出现肉芽组织,再用油纱布条交换敷料1~2次,即可愈合。蒜液放置不宜过久,超过6日即失效。

14、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用20%大蒜乳剂(蒜汁20毫升,研细阿拉伯胶5克,盐酸普鲁卡因2克,混合均匀成胶状液,然后缓缓加入蓖麻油75毫升,随加随沿一个方向研磨,至成浅黄色乳糜液为止,贮冰箱中,可保存1周)滴耳,治疗45例(单纯型38例,坏死型6例,胆脂瘤型1例),治愈38例,好转3例,无效4例。治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有1例患者耳膜紧张部前下方发生小穿孔,经滴药3日后流脓停止,8日后穿孔变小,1月后复查穿孔已愈合。此外,有报道采用大蒜内皮做鼓膜修补术,曾获得满意效果,但病例不多,尚待进一步观察。

15、治疗沙眼。鲜紫皮大蒜去外皮,洗净捣成泥状,用消毒纱布包裹挤出蒜汁,盛在消毒瓶中密闭备用。另以乌贼骨去壳,磨制成3厘米长鸭嘴形小棒,高压消毒备用。操作方法:先用0.5%地卡因滴入结膜囊内,1~2分钟后,用睑钩反转上睑并固定,使穹窿部结膜完全暴露,1周后复查,如未愈,即进行第2次治疗。共治疗沙眼患者1256人,治愈率在60%以上,有效率97.9%。

16、治疗萎缩性鼻炎。用40%大蒜液或50%大蒜甘油涂布鼻腔,每日3次,3~4天后即见效果。或以50%大蒜甘油用消毒棉花制成大蒜油棉栓,均匀铺盖鼻腔各个部分。半小时后取出,6~12次为一疗程。须持续进行三个疗程。

17、治疗牙质过敏。将大蒜捣碎,取一小块置过敏点(酸痛点),用齿料充填器在酒精灯上烧至微红,迅灼牙面上之蒜泥,稍压几分钟,痛感即消失。一般采用上法2~3次即可见效。

18、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用50%大蒜甘油明胶栓剂,于阴道冲洗后置2枚(每枚1.2~1.5克)于阴道内,每日一次,疗程7天。共治404例,治愈者11.3%,有效者75.2%,复发者9%,无效者4.5%。

19、治疗阿米巴原虫性阴道炎。用鲜紫皮大蒜3~4瓣,放在消毒钵中,加生理盐水I~2毫升,研成泥糊状备用。阴道用1:5000过锰酸钾溶液灌洗清洁后拭干。尿道口涂上消毒甘油。使用阴道窥器,将蒜泥先填塞于阴道穹窿、子宫颈然后到阴道壁,15分钟后抹去所有大蒜泥.4例患者经1~6次治疗,阴道分泌物的阿米巴原虫即转为阴性,治疗7~10天后,溃疡粘膜即光滑愈合。

§ 民间常用方法

1、用于痈肿疔毒,疥癣。大蒜外用或内服,均有良好的解毒,杀虫,消肿作用。治疮疖初发可用独头蒜切片贴肿处(《外科精要》)。

2、痢疾,泄泻,肺痨,顿咳。可单独或配伍入复方中用。如验方以大蒜煮粥送服白及粉治肺痨咯血。治泻痢,或单用或以10%大蒜浸液保留灌肠。大蒜还可防治流感、流脑、乙脑等流行性传染病。

3、钩虫病,蛲虫病。治蛲虫病可将大蒜捣烂,加茶油少许,睡前涂于肛门周围。 此外,大蒜还能健脾温胃而用治脘腹冷痛,食欲减退或饮食不消。

4、蒜汁可止痒:如果患了皮肤湿疹、癣和皮炎等,涂抹蒜汁能解除奇痒。将半头大蒜(最好是红皮蒜或独头蒜)去皮切碎,放到—块8~10厘米见方的纱布上,将蒜末包起来,用橡皮圈将口扎紧,再放到案板上,隔着布将蒜捣烂。将蒜汁涂在患处,瘙痒能立刻消除。皮肤挠破处,涂后有微痛,片刻后即不痛。蒜包用过几次变干,泡在水里揉搓一番,可再用一两次。

5、大蒜可生食、捣泥食、煨食、煎汤饮、或捣汁外敷、切片炙穴位。发了芽的大蒜食疗效果甚微,腌制大蒜不宜时间过长,以免破坏有效成分。

6、在菜肴成熟起锅前,放入一些蒜末,可增加菜肴美味。在烧鱼、煮肉时加入一些蒜块,可解腥、去除异味。

7、做凉拌菜时加入一些蒜泥,可使香辣味更浓。将芝麻油、酱油等与蒜泥拌匀,可供吃凉粉、饺子时蘸用。

8、辣素怕热,遇热后很快分解,其杀菌作用降低,因此,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应该生食大蒜。

§ 腌制技术

生盐腌制咸蒜的方法:选鲜蒜头5公斤去掉大蒜的根须和鳞茎、老皮,放入缸(坛)中,一层大蒜一层盐,搅拌均匀。装满缸后,兑入17度的盐水(O.75公斤盐加入10公斤水),当盐水和大蒜平时即可。第二天用手贴缸边往下按蒜一次,14天后蒜头自动沉底为止。鲜蒜入缸后要昼夜敞盖,便于散辣味,20天后即可腌成。

熟盐腌制咸蒜的方法:将鲜蒜头放在阳光下曝晒5~6天,使一部分蒜皮因水分蒸发而自动脱落,筛去泥土和蒜皮后,再继续晒1~2天,待蒜皮全部脱落后即可腌制。将食盐(蒜头与食盐的比例为6:1)放入锅内,加热炒拌,见盐色变黄焦时为止,去火。把大蒜放入锅中,用工具搅拌,直到大蒜头全部粘附食盐后,把大蒜取出,放在阴凉干燥处2~3天,再一层层放入缸(坛)中,密封4个月即可制成咸蒜。用这种方法腌制的咸蒜,颜色深红,有一种焦糊香味。

§ 北方糖蒜

糖蒜

原料: 新大蒜10头、盐。

糖醋汁: 盐1/2汤匙(8克)、红糖1.5杯(200克)、醋(米醋)3杯(750ml)、水1杯(250ml)、酱油1汤匙(15ml) 密封罐一个,容量2130ml。

制作方法:方法很多,无论白醋黑醋、白糖红糖,我觉得殊途同归,目的无非都是做出好吃的糖蒜,每个人的口味各有偏好,对糖蒜的优劣也有自己的标准,但我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糖蒜是饕餮盛宴中的一缕清风,让我们沉迷于大餐的肠胃得到暂时的解脱。

做法:

1、将春天的新蒜去掉最外层的皮,洗净,适量清水加盐(以平时喝汤的咸度为准),将大蒜放入盐水中浸泡1天,目的在消毒、去除辛辣味。

2、将糖醋汁所有调料放入锅中烧开(目的在消毒),晾凉待用。

3、将糖醋汁倒入密封罐中,密封罐事先用开水消毒晾干。

4、将浸泡好的大蒜放入密封罐,密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保存,经常晃一晃使糖蒜均匀浸泡在糖醋汁中,2周以后即可入味食用,可保存2月。

提示:如果不喜欢深色的糖蒜,可以将红糖换成白砂糖,米醋换成白醋就行,另不加酱油[3] 。

§ 文献论述

1、《本草衍义补遗》:大蒜,性热善散,善化肉,敌人喜食,多用于暑月。其伤脾伤气之祸,积久自见,化肉之功,不足言也。

2、《纲目》:葫蒜,其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辟邪恶,消痈肿,化症积肉食,此其功也。故王祯称之云:味久不变,可以资生,可以致远,化臭腐为神奇,调鼎俎,代醯酱,携之旅途,则炎风瘴雨不能加,食腊毒不能害,夏月食之解暑气,北方食肉面,尤不可无,乃《食经》之上品,日用之多助者也。盖不知其辛能散气,热能助火,伤肺、损目。昏神、伐性之害,荏苒受之而不悟也。久食伤肝损眼。

3、《本草经疏》:葫,大蒜也。辛温能辟恶散邪,故主除风邪,杀毒气,及外治散痈肿?疮也。辛温走窜,无处不到,故主归五脏。脾胃之气最喜芳香,熏臭损神耗气,故久食则伤人。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辛温太过,则血耗而目损矣。总之,其功长于通达走窍,去寒湿,辟邪恶,散痈肿,化积聚,暖脾胃,行诸气。

4、《别录》:散痈肿疮,除风邪,杀毒气。

5、《唐本草》:下气消谷,除风破冷。

6、《食疗本草》:除风,杀虫。

7、《本草拾遗》:去水恶瘴气,除风湿,破冷气,烂痃癖,伏邪恶;宣通温补,无以加之;疗疮癣。

8、《日华子本草》:健脾,治肾气,止霍乱转筋、腹痛,除邪辟温,疗劳疟、冷风、痃癖、温疫气,敷风损冷痛,蛇虫伤,并捣贴之。

9、《日用本草》:燥脾胃,化肉食。

10、《滇南本草》:祛寒痰,兴阳道,泄精,解水毒。

11、《纲目》:按孙《唐韵》云,张骞使西域,始得大蒜、葫荽。按李迅论蒜钱灸法云:痈疽之发,着灸胜于用药,缘热毒中膈,上下不通,必得毒气发泄,然后解散。凡初发一日之内,便用大独头蒜,切如小钱厚,贴顶上灸之,三壮一易,大概以百壮为率。一使疮不开大,二使内肉不坏,三疮口易合,一举而三得之。但头及项以上切不可用此,恐引气上,更生大祸也。......捣汁饮,治吐血心痛;煮汁饮,治角弓反张;同鲫鱼丸治膈气;同蛤粉丸治水肿;同黄丹丸治痢疟孕痢;同乳香丸治腹痛;捣膏敷脐,能达下焦,消水,利大小便;贴足心,能引热下行,治泄泻暴痢及干湿霍乱,止衄血;纳肛中,能通幽门,治关格不通。

12、《四川中药志》:治肺结核,血痢,及崩中带下。

§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鳞茎类球形 直径3-6cm,由6-10个小鳞茎着生在扁平木质鳞茎盘上抱合而生,外包1-3层白色或淡紫色膜质鳞叶,中央有干缩的花葶残基。小鳞茎瓣长卵圆形,顶端略尖,背面略隆起,外被膜质鳞叶,内为白色肥厚的肉质鳞叶。气特异,味辛辣。以个大、肥厚、味辛辣者为佳。

显微鉴别

新鲜鳞叶表皮细胞多为长方形,长40-110μm;维管束不发达;油细胞类圆形,淡黄色,直径50-66μm,多分布于维管束周围。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适量,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用正己烷稀释,以三硫二丙烯作对照品,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用正己烷-苯(9:1)展开,用碘蒸气显色,供试液色谱在一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 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

适应性较强,耐寒,喜光。以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鳞茎(蒜瓣)繁殖。采收前,选择成熟早的植株作种。采收后,从作种的蒜头中,选择粗短而直的蒜瓣作播种用。北方可行秋播或春播,南方行秋播。播前,可把蒜瓣的蒜皮剥去或把蒜瓣在水中浸泡1-2d,使蒜瓣吸水有利发芽。按行株距20cm×10cm把蒜瓣插入土中,微露尖端,不宜过深.然后覆细土2-3cm。每1hm播种量1500-2250kg。

田间管理

出苗后,及时松土除草、追肥。追肥3-4次,其中重施越冬肥和开春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