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翠鸟属
释义

§ 简介

佛法僧目翠鸟科的 1属。自额至枕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辉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从远处看很象啄木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蓝胸翠鸟

鸟。中国的翠鸟有 3种:斑头翠鸟、蓝耳翠鸟和普通翠鸟。最后一种常见,分布也广。

翠鸟常直挺地停息在近水的低枝或岩石上,伺机捕食鱼虾等,因而又有鱼虎、鱼狗之称。

喜栖息在有灌丛或疏林的、水清澈而缓流的河溪、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性孤独,平时常独栖在靠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中国南方的翠鸟繁殖期为每年4~7月。翠鸟能用它的粗壮大嘴在土崖壁上穿穴为巢,也营巢于田野堤坝的隧道中,这些洞穴鸟类与啄木鸟一样,洞底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每窝产卵6~7枚。卵色纯白,辉亮,稍具斑点,大小约28毫米×18毫米,每年1~2窝;孵化期约21天,雌雄共同孵卵,但只由雌鸟喂雏。翠鸟羽毛美丽,可供作装饰品。但嗜食鱼类,对渔业生产不利。

§ 外形特征

该属鸟类的特征是形态 嘴粗直,长而坚,嘴脊圆形;鼻沟不著;翼尖长,第1片初级飞羽稍短,第 3、4片最长;尾短圆;体羽艳丽而具光辉,常有蓝或绿色。 [1]

§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

为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以及海南、台湾的常见留鸟。

§ 生活习性

栖息于有灌丛或疏林、水清澈而缓流的小河、溪涧、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性孤独,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翠鸟扎入水中后,还能保持极佳的视力,因为它的眼睛进入水中后,能迅速调整水中因为光线造成的视角反差。所以捕鱼本领很强。

§ 生长繁殖

翠鸟能用它的粗壮大嘴在土崖壁上穿穴为巢,也营巢于田野堤坝的隧道中,洞底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每窝产卵6~7枚。卵色纯白,辉亮,稍具斑点,大小约28毫米×18毫米,每年1~2窝;孵化期约21天,雌雄共同孵卵,但只由雌鸟喂雏。中国南方的翠鸟繁殖期为每年4~7月。

§ 该属种类

1.银翠鸟 Alcedo argentata 2种

2. 普通翠鸟 Alcedo atthis 7种

3. 蓝翠鸟 Alcedo azurea 7种

4. 小蓝翠鸟 Alcedo coerulescens

5. 冠翠鸟 Alcedo cristata 3种

6. 蓝胸翠鸟 Alcedo cyanopecta 2种

7. 蓝带翠鸟 Alcedo euryzona

8. 斑头大翠鸟 Alcedo hercules

9. 白腹翠鸟 Alcedo leucogaster 3种

10. 蓝耳翠鸟 Alcedo meninting 6种

11. 小翠鸟 Alcedo pusilla 9种

12. 闪蓝翠鸟 Alcedo quadribrachys 2种

13. 半领翠鸟 Alcedo semitorquata

14. 马岛翠鸟 Alcedo vintsioides 2种

15. 俾岛翠鸟 Alcedo websteri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