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胡虔
释义

§ 北魏官吏

出为泾州刺史,封安阳县侯。兴和三年,以帝元舅超迁司空公。薨,赠太傅、太尉公、尚书仆射、徐州刺史,谥曰宣。葬日,百官会葬,乘舆送于郭外。

§ 后唐画家

[五代·后唐]镶子,画番部人马有父风。其父用笔清而圆,虔得笔于父,熟而劲,伹清圆微劣于父。《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真迹日录》

§ 清朝学者

胡虔,初名宏慰,字雒君,号枫原,安徽桐城人。乾隆十八年(1753年)出生于书香门第,具有良好的家学传统。从祖父胡宗绪是康雍乾时期知名的学者;父亲胡承泽历任刑部湖广司主事、山西灵石知县,著有《颐寿堂诗钞》。胡虔十岁丧父,十五岁时生母去世,他和弟弟胡怀都由嫡母戴安人养育成人。

乾隆四十年(1775年),古文大家姚鼐因参与编纂《四库全书》时学术观点冲突的原因,与纪晓岚等人不和,便辞官回乡,开始授徒讲学。自幼勤奋好学的胡虔在这时转入姚鼐的门下,成为姚鼐的高足。经过姚鼐的点拨和自身的努力,胡虔在学业上大有长进。由于家境贫寒,迫于生计和治学的需要,经姚鼐的推荐,胡虔成为一名游幕学者。在长达18年的游幕生涯中,他先后在翁方纲、毕沅、秦瀛、谢启昆等人的幕府进行学术活动。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胡虔除了为幕主做学术外,还参加了科举考试,但几次科考均告失利。嘉庆元年(1796年),胡虔因孝廉被赐予六品顶戴,但他此时已对科举失去了兴趣,转而专攻学术。嘉庆七年(1802年)谢启昆去世,失去挚友的胡虔在完成了桂林的学术事业后转入广东。嘉庆九年(1804年)春夏之际,胡虔在广东南海去世,终年五十二岁(一说胡虔生卒年代均不祥)。

胡虔是清代乾隆、嘉庆之际一位与江苏钱大昭、浙江陈鳣齐名的学者。然而,胡虔与钱、陈二人的命运迥然不同。钱、陈二人虽未能仕途得意,但其著述大多得以出版传播,为后世学人所敬重。而胡虔一生为人幕宾,始终在为别人做嫁衣。成果很丰富,但多由他人署名或主名,故死后不为人所知。清代三十三种综合性人物传记中,竟然没有一篇记载胡虔生平的文章。这也直接导致他在学术界的地位长期被湮没。

具体而言,署名胡虔出版的书籍仅有《柿叶轩笔记》、《识学录》、《钦定四库全书附存目录》和《桐城续修县志》所载《艺文目录》。以他人主名或署名而胡虔付出很大精力的著作主要有《西魏书》、《小学考》、《广西通志》、《临桂县志》等,《西魏书》、《小学考》均署名谢启昆,《广西通志》主名谢启昆,《临桂县志》主名蔡呈绍。胡虔积极参与的由他人主持的著述主要有《南昌府志》、《史籍考》、《湖北通志》等。《南昌府志》主名陈兰森;《史籍考》最初由章学诚主持,但编纂一波三折,可惜已经失传;《湖北通志》由章学诚主持,残稿收在《章氏遗书》。

胡虔在广西所做出的贡献,莫过于纂修《广西通志》了。该书以时任广西巡抚谢启昆为总裁,胡虔被委以实际总纂之责,是胡虔晚年最主要的著述。

嘉庆五年(1800年)正月,谢启昆在桂林秀峰书院设立广西通志局,着手编纂《广西通志》。作为该书的总纂,胡虔负责制定该志《叙例》和编纂的方法,帮助谢启昆组建修志的班子,明确分纂的分工和职责,收集整理资料与取裁,以及最终定稿等。胡虔等人仅仅用了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二百八十卷的《广西通志》。该书实为胡虔集宋明方志的理论大成,更把章学诚的方志思想付诸实践,由此奠定了他在方志学及方志史上的地位。该书以体例完善、资料详实为世人所称道,一经刊刻即受学界的高度重视,并多次翻印。况周颐认为该书是各省志书之冠,梁启超更是盛赞该书为省志楷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