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紫鹊界梯田 |
释义 | § 基本概况 紫鹊界梯田 紫鹊界生态环境优美,梯田密集,形态原始,阡陌纵横,线条流畅,山高水长,板屋交错,充分展示出梯田的自然美、古朴美、形体美、文化美。尤其是随着四季气候的变化,使紫鹊界梯田更加婀娜多姿,如临人间仙境。 紫鹊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年历史,是中国苗、瑶、侗、汉等多民族历代先民共同劳动结晶,是山地渔猎文化与稻作文化融化揉合的历史遗存,是古梅山地域突出的标志性文化景观,是一块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旅游黄金宝库。 紫鹊界的背面,有万亩金银花基地,还有48座瑶人寨遗址等人文景观。据调查,这片梯田形成至现时的规模,已有上二千年的历史,是苗、瑶、侗、汉等多个民族数十代先民共同创造的物质文明的伟大成果,是南方稻作文化与苗瑶山地渔猎文化融化揉合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是梅山地城一处突出的标志性文化景观。它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形态之美,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其独特的耕作方式和利用山泉天然的灌溉系统同样在稻作文化中亦很独特。 § 地理位置 紫鹊界梯田 紫鹊界属于雪峰山脉奉家山系的中部,海拔1236米,以紫鹊界梯田为中心,共有梯田56000多亩,其中集中连片的梯田在2万亩以上,主要分布于水车镇锡溪管区,从海拔500米到1100米之间,共400余级。乡村公路在梯田中盘旋17公里,并有4条石板大道翻越紫鹊界通往风车巷、报木、双林、白水等地。 紫鹊界梯田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水车镇锡溪管区和奉家镇双林管区,总面积约2万余亩,水奉公路盘旋于这些梯田之间达十余公里,梯田遍布于海拨500米至1000余米的十几个山头上,最大的不过1亩,最小的只能插几十蔸禾,连绵起伏,辗转盘旋。 § 历史探究 紫鹊界梯田 奉家山区紫鹊界的人类活动,最早可追溯到商周。两汉时期,统治阶级对居住在这里的苗、瑶民族规定“只服徭役、不纳田税”,唐、宋时期,朝廷鼓励开垦荒地,多次颁布有关垦辟农田的诏令,并积极鼓励种植“高田”。新化建县以后,“给牛贷种使开垦,植桑种稻输缗钱”的政策,推动了大量汉民的迁入,他们与当地瑶民一起开创了紫鹊界农耕文化的新纪元。 龙普村瑶人冲,是紫鹊界梯田最壮观的景点之一,面积达两千余亩,两道山梁一条冲,横断面形成一个“凹”字,这片梯田的最终形成,便是当时居住在这里的苗瑶同胞和后来迁徙而来的奉姓人家,愚公移山般父死子继地连续开发了三十几代,经历近千年。迨至明初,在政府积极招徕流亡、奖励垦荒的政策鼓励下,紫鹊界梯田开发进入了又一个高潮。随着梯田的开发,许多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公益设施相继建设起来。单以紫鹊界靠锡溪一面的茶亭为例,就有淡如亭、吉清亭、泽润亭、应息亭等十多座,连海拔1600多米的风车巷绝顶亦建有茶亭,足见当时紫鹊界梯田开发的繁荣兴旺景象。 紫鹊界梯田起于秦汉,形成、发展于宋明,苗瑶民族是紫鹊界梯田这个人间奇迹的始创者,多民族数十代人的不懈劳作,最终造就了这一撼人心魄的人类文明,连同他们在艰苦劳动中创造的梅山文化,留给了这里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原籍新化的中国民俗文化资深学者陈子艾教授,走遍天下,年逾古稀重返家乡,在考察了紫鹊界梯田后,深感震撼:“紫鹊界梯田,是我们各民族的祖先用毕生的精力和心血,经过世世代代的劳动才创造出来的,我们应从这个文化创造中感悟到我们的祖先那种顽强拼搏创造世界的精神,十分爱护他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 旅游提示 紫鹊界梯田 饮食特色 三合汤、糍粑、墩土鸡、湖南腊肉、魔芋炒黄牛肉。 水车镇:扣肉(跟广东的扣肉不同,是用红枣做料,猪皮入口即化,味甜)、鱼冻(鲤鱼加山泉水天然冰冻而成,鲜甜)、水车柴火腊肉、猪血粑、风干板鸭、优质稻米――红米、土鸡、厥菜等。 住宿条件 新化县城最好的酒店是新化宾馆(2星,TEL:0738-3548000)和金穗宾馆,标间公布价为:188元。水车镇只有一些小旅馆,如:泌园春旅馆,新区大酒店,条件如何不太清楚。在山上也可以住在农民家里,但卫生条件不好,具体没试过,最好带上睡袋。当地民风还淳朴,也可以尝试带帐篷在上山露营。 § 遭遇暴雨损毁 2010年5月,由于遭受泥石流的冲击,梯田被大量破坏,有5000余亩受灾。在紫鹊界梯田景区门口,2010年5月6日已挂出提示牌“景区停止营业”。 洪水从梯田中冲坏田埂,倾泻而下,梯田成了坡地,新翻的田地不再透出泥土的气息,被沙石所覆盖。公路、游道、观景台、河堤千疮百孔。 新化县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暴雨造成梯田垮塌、淤沙、冲毁近1000亩,受灾5000余亩,景区公路、观景台及居民住宅均遭受严重破坏,重建资金需要5000万元以上。至于何时重新对外开放,还要视修复进度。[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