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网巾
释义

§ 简介

网巾

网巾,古时男子用来束发的网状物。是古代一种系束发髻的网罩,多民黑色细绳,马尾、棕丝编织而成。网口以帛作边,边子两幅稍后缀一小圈,用金玉或铜锡为之。两边各系小绳交贯于两圈内,顶束于发,用以裹头上,使发齐正。有总绳、拴紧,所以又名“一统山河”,或称“一统天和”。网巾的作用,除了约发外,还是男子成年的标志。一般衬在冠帽之内,也可直接露在外面。网巾的产生,约在明洪武初年,据传与明太祖有关。上至贵官,下至生员吏隶,冠下皆着网巾。平常居家时可以露在外面,外出则必须戴上帽子,否则被认为失礼。

§ 用法

用时将网口扩大,罩于头 上,使头发全部归于网内,再拉紧丝绳,分别收紧网口,起到束发作用。在网巾的顶端有一小孔,此孔是供发髻穿过使用的,制法如同网中的下口,发髻穿过后,即可将网口丝绳收紧。

§ 寓意

明人将此巾与现行统治结合起来,引申出“尽收鬃(中)?(华)”的意蕴,赋予“一统天下”、“一统山河”、“一统天和”的文化寓意。这种不分贵贱,皇帝庶卒皆可佩戴的网巾,一般不单独使用,多用作各种冠帽巾里内束发之用。但这多指官宦士绅,而广大劳动者却不拘此礼,他们为劳作方便,也有直接戴于头上的。

§ 历史

郎瑛《七修类稿》记载:“太祖一日微行,至神乐观,有道士灯下结网巾。问曰:‘此何物也?’对曰:‘网巾,用以裹头,则万发俱齐。’明日有旨,召道士为道官,取巾十三顶颁于天下,使人无贵贱皆裹之也。”天启中,削去网带,止束下网。名曰“懒收网”。[1]

《绿云亭杂言》也说:“(网巾) 始于明初:相传明太祖取神乐观所结式颁于境内。上有总绳结巾,名曰一统山河。结发之宗,狭不过二寸,名懒收网。上至贵官,下至生员吏隶,冠下皆著网巾。” 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则称:“古无此制……国朝初定天下,改易胡风,乃以丝结网,以束其发,名曰网巾。”

《明史·舆服二》、清陈彝《握兰轩随笔》卷下都有相同的记载。明范濂《云问据目钞》卷二,记述了网巾流行的一些情况,曰:“包头,不问老幼皆用,万历十年内,暑天犹尚鬃头箍,今皆易纱包头,……自吴卖婆出,白昼与壮夫恣前后淫,以包头不能束发,内加细黑鬃网巾。此又梳装之一幻,而闻风效尤者,皆称便矣。”

《金瓶梅》里有一则潘金莲常挂在口头的歇后语,就取自网巾。第五回写金莲与西门庆合谋害死武大郎以后,金莲对西门庆说:“我的武大,今日已死,我只靠着你做主。大官人休是网巾圈儿打靠后。”意思是怕西门庆三心二意,撩下她不管。第八回说金莲看见西门庆的跟班小厮玳安打门首过,便叫进来问他:“他爹家中有甚事?如何一向不来傍个影儿,看我一看,想必另续上了一个心甜的姊妹,把我做个网巾圈儿,打靠后了。”看来网巾的戴法是将头发挽盘在脑后,用网巾罩住。《醒世姻缘传》四回:“晁大舍一面笑,一面叫丫头拿道袍来。……随把网巾摘下,坎了浩然巾,穿狐白皮袄,出去接待。”这是说,会客等正式场合,不宜戴网巾露面。

明亡以后,因剃发蓄辫令的实行,网巾遂被废止。但仍有人热衷怀旧。据《画网巾先生传》记载,清兵入关后,有遗民携仆从二人,因为不改明代服饰,被逮捕入狱,随即被褫去网巾衣冠。主人对仆从说:“衣冠者,历代各有定制。至网巾,则我太祖高皇帝创为之也,今吾曹国破即死,岂可忘祖制乎,汝取笔墨来,为我画网巾额上。”于是三人相互对画,每天如此,最后壮烈而死。据此则知,网中只行于明代。清代只有个别地方流行。徐珂《清稗类钞·服饰类》江浙人之服饰条说: “苏州风俗浇薄,康熙时之服饰,奇邪已甚,时有吴下谣者,可想见之。谣云:‘苏州三件好新闻,男儿著条红围巾,女儿倒要包网巾,贫儿打扮富儿形。’”这里说的“网巾”,与明人之网巾当不是一物。[2]

§ 网巾起源

明代以前,网巾并不流行。到了明代初年,经朱元璋以朝廷命令全国成年男子都戴网巾,才蔚为一种特殊的服饰。这全是因为这位皇帝的“语言拜物”,而玩出的把戏,在男子头上风光了三百多年。

网巾,与今日妇女戴的发网、发套相似。只是明代的网巾,网顶不封顶,据王逋《蚓庵琐语》中介绍,男子戴的网巾,两头是直通的,像一个网筒,上小下大,两头都有网绳,可以扎紧。上口束于首,下口则与眉齐。上口露出的髻顶,便于横插绾发的簪子。为什么朱元璋能情有独钟地爱上这个玩意儿呢?原来是道士说的网巾“用以裹头,则万发俱齐”这句话,刺激了他的神经。他很相信语言拜物,“万发俱齐”,可以比拟万事俱备,万法一统,总之,这个网巾可以同“王朝保久远,国运求永昌”联系起来。如果全国男子都戴上网巾,如同全国罩上了一个大网巾,万民都像万发那样遵守国法,人人归顺,不就能天下太平,统治万世了吗。有趣的是,当时有些人,竟将朱元璋的想法加以发挥,又说得非常切合。如王圻的《三才图会》所记:“国朝初定天下,改易胡风,乃以丝结网以束其发,名曰网巾,识者有‘法束中原,四方平定’之语。”李介的《天香阁随笔》中,也记:“网中之初兴也,以发结就,上有总绳拴紧,各曰一统山河,或一统天和。”网巾,真有如此的神力,似乎喇叭也吹得太响亮了。

到了天启时期,一些囚犯最讨厌的便是遇事来不及除下头上的网巾,往往把上口的网带拉掉,只系紧下口。这种做法叫做“懒收网”。后来,不少百姓也都学着样。朱元璋初意是将网巾用于“万发俱齐”,到了明末,网巾演进为上口敞而下口束的“懒收网”,这又应了语言拜物之忌,裹发的网巾都懒得紧束了,象征全国的统治都疏懒了,明代还会不亡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6: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