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茶人 |
释义 | 茶人 茶人,原是指直接从事茶叶采制生产的人,继而又发展为从事茶叶产制贸易教育科研事业的人。“茶人”两字,最早见之于唐代诗人皮日休、陆龟蒙《茶中杂咏》诗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茶的传播和茶文化的弘扬,茶人队伍不断扩展,茶人的内涵也在扩大。茶人的概念在更新。从狭义和广义的不同层面来划分,茶人似乎可分为三个层次:一、专事茶业的人,包括专门从事茶叶栽培、采制、审评、检验、生产、流通、教育、科研人员;二、与茶业相关的人,包括茶叶器具的研制,茶叶医疗保健科研,以及从事茶文化宣传和艺术创作的人;三、爱茶人,包括广大的饮茶人和热爱茶叶的人们。现在,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产茶,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亿人口喜欢饮茶,以茶为媒介,已跨越了国家、地区、民族、文化、政治、宗教信仰的界限,使天下茶人遍布海内外,超过全球人口的半数。 § 定义 茶人,原本有两个解释,一是精于茶道之人;二是采茶之人或者制茶之人。还应该宽泛些,因为何为茶道,茶究竟有没有必要上升到道的地步,历来都有不同看法,只要是爱茶惜茶的人,即使不够精于此道,都可以算作茶人。 § 鉴茶 鉴茶 茶道比茶叶本身更重要 “茶人”对茶的追求不但是要好的品质,而且是将自己带到这个冲泡过程中,将体会不同茶的优点并将它发挥到极致作为追求。和普洱不同,普洱只要水够滚,水柱够大,泡出来的茶就好。但是岩茶和单枞要将香气散发出来,必须用一种暗暗的力。注水的水柱太粗,茶碱很快出来,茶味会涩。在冲茶的时候要手很稳,力度大,角度、方位、水线都很稳定,冲出来的茶香气就特别浓郁。 茶叶品质好坏如何判断 茶叶外形 外形好坏根据茶叶嫩度、条形、色泽、净度来决定。嫩度好的茶叶芽尖多、叶子细小,通常有茸毫;条形根据茶类故有造型判断,扁形茶须扁平光滑,直条形茶须条直细紧,卷曲形茶须细紧稍卷曲,珠粒形茶须浑圆紧结,碎片形茶须碎粒整齐;茶叶色泽根据不同茶类有不同要求,绿茶以翠绿为好,红茶须乌润或棕褐色;乌龙茶须绿褐色。 茶叶内质 开汤后先闻香气,再看汤色,再尝滋味,后评叶底。绿茶内质一般要求香气高而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而不涩,鲜而不淡。红茶内质特别注重滋味的浓度、强度和鲜爽度。乌龙茶对内质的色香味非常讲究,特别是香气的高低和持久性,要求香气越持久越好,所谓七泡有余香是优质的特征,此外还讲究香气的韵味。 § 精神 茶人精神 茶人指的是钻研茶道的人,一般是精神文化充实的人。也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1 最早的“茶道”两字因茶的意境而来.意境承载茶之精神效用 “茶道”两字,在爱茶人心中是值得敬仰的一片天地。它先出自诗僧和茶僧美称的皎然之诗作《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蕴含深厚民族思想和精华的茶文化,由历史沉积而来,也与茶的意境相伴随,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具体地说,是人们在经过茶事、茶文化思想内涵的感受和体验后,受那由茶所带来的美妙意境等影响而对人产生作用。深入茶事之奇妙境界、体验茶的精神(如“精行俭德”般的内涵)。并把它与人的精神追求相结合,这是茶之道的精髓。 2 茶的意境是茶道的构架,为不同时代茶事的共性 自皎然提出“茶道”以来,已历经—千多年。一般说来,茶道是人们受茶事感受并进入较深意境而生发,茶道与茶的意境密切相伴。 由于社会的发展,茶道的形式、手段、社会环境和对象等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皎然所“指定”的茶 道深意,现代人即使能“打造”,能体会到诸如”人与大自然之间,人与历史之间的对话”的虚幻缥缈意境的,也不在多数。3 在茶事体验中寻求意境,感悟人生的真谛顺应时代的进步 在茶事体验中寻求意境,代替具体的茶道程式,从中获得感悟或精神的“纯化”等,是人们把茶道局 限在深层次或程式化的认识所作的修正。 茶的意境,即与茶相伴而来的、给人以清新、淡雅、闲适、悠然,亲切而自然;因此,茶才不同于一般口腹物欲。饮茶可以是一种习惯,给人以助思考、添情趣.如有人称举杯饮茶之“举”,理解为一种期待, 颇为形象;又如某文人所说:“茶之为物,能引导我们进入一个默想的人生世界。”这是由茶中的意境所引导,让人们从茶的感觉中放松“心灵”,让人更睿智地领会世界上的人与事,或感受“心原本是一壶茶,包 容百味,因吐纳而常新。”这似乎又把茶的意境与“即茶即道”相联系了。 4 茶的意境的启示,俗及日常生活、深通传统文化精义,与茶道相通 茶的意境.能从平凡茶事中通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茶的历史实践已表明:茶与儒、道、悱的境界相互渗透,儒家之礼、佛家之养、道家之闲,在茶的氛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儒释道三者之中.给人感觉最为深切的是那种闲适的情感,所以许多隐士大多有嗜茶的习惯,过闸云野鹤的日子当然少不丁具有闲情雅志的茶了,手举一杯茶,神情清爽,荡涤心间污秽,这可非一般饮料所能比。 § 汉唐茶人 王 褒、左 思、杜 育、王 蒙、王 肃释、皎然、陆 羽、常伯熊、裴 汶、刘禹锡、白居易、李 约、卢 仝 、温庭筠、皮日休、陆龟蒙、 释齐己 。 § 宋元茶人 丁渭、 叶清臣 、文彦博、 梅尧臣 、欧阳修、范仲淹、 蔡襄 、曾几 、苏轼 、苏辙、耶律楚材、 黄庭坚、 赵佶 、陆游、 杨万里、 马钰、 周必大、 萨都剌、 倪瓒。 § 明清茶人 朱 权、 文征明 、钱椿年 、顾元庆 、徐献忠、 田艺蘅、 张 源 、许次纾 、屠 隆 、屠本畯、 罗 廪、 闻 龙 、龙 膺、 徐 勃、 陈继儒 、文震亨、 张大复、 高 濂 、周高起、 释超全 、李 渔 、杜 睿 、冒辟疆 、冯可宾、 查慎行 、袁 枚 、乾 隆 、汪士慎 、郑板桥 、施闰章。 § 外国茶人 忠谈禅师 、崔致远 、李奎报 、郑梦周、 丁若镛 、金正喜 、崔圭用、 朴权钦、 荣西禅师 、村田珠光、 武野绍鸥、 千利休 、古田织部、 千宗旦、 小崛远州 、片桐石洲、 井伊贺弼、 隐元禅师、 卖炭翁 、大枝流芳 、上田秋成、 木村蒹葭堂、 赖山阳 、青木木米 、小川可进 、田中鹤翁、 千宗室 、丹下明月 。 § 现代茶人 吴觉农、 王泽农 、陈 椽、 庄晚芳 、张天福、 王镇恒 、詹罗九、 童启庆、程启坤、 姚国坤 、朱自振、刘勤晋、 阮浩耕、 陈文华、 余 悦 、滕 军 、蔡荣章、 范增平 、罗庆江、 施兆鹏 。 § 参考资料 [1] 新浪网 http://news.sina.com.cn/c/2005-04-30/15486539664.shtml [2] 西祠胡同 http://www.xici.net/b296618/d37781172.ht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