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缩小与放大 |
释义 | 缩小与放大 § 内容 缩小有以下几种规格:①从35毫米影片缩制16毫米影片,这种情况在中国最为普遍。因电影制片中一般均采用35毫米底片拍摄,而广大农村、工矿或部队,为了轻便,多数放映队配备16毫米影片放映设备,所以摄制完成的影片除印制35毫米拷贝外,还须缩制大量16毫米拷贝。②从35毫米或16毫米影片缩制8毫米影片在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上或科研教学、家庭商业等方面,往往采用更为轻便的8毫米影片放映设备。8毫米影片中又分为常8和超8两种这两种影片的宽度均为8毫米,超8为常8的改进型,由于改变了片孔面积,扩大了画面面积(大50%),故影像清晰度较好。③从35毫米影片缩制8.75毫米影片。这种规格仅为中国采用,是60年代以来为了发展偏远地区放映网,使设备轻便化而采用的其洗印工艺是在35毫米胶片上同时缩印 4排面积为4.81×6.47毫米的画面(面积较超8大19%),加工后平均裁成4条8.75毫米的拷贝。 放大有以下几种规格:①从16毫米影片放大35毫米影片。为了方便和经济,有时用16毫米胶片拍摄原底片,特别是新闻纪录片、科教片等有时也用超8毫米胶片拍摄后,放大成16毫米放映拷贝。②从超16影片放大35毫米影片。用超16画幅拍摄原底,可使画幅面积比16毫米影片增加40%,从而缩小放大倍数,降低颗粒度,提高清晰度。超16体系是专为放大宽高比为1.65:1的非变形宽银幕(遮幅宽幕)影片而设计的。③从35毫米影片放大70毫米影片。70毫米立体声宽银幕影片放大倍数小,颗粒细,映出时影像质量好,但拍摄不方便,成本高,故常采用35毫米底片,通过变形镜头拍摄横向压缩的影像,然后在放大印片时,再用变形镜头,将35毫米底片上的压缩影像放大成非压缩宽银幕影像,印成70毫米拷贝。这种影片,拷贝需要甚少,为了保证质量,一般不必翻制中间片。 放大应在工艺的最初阶段进行,如先从16毫米原底放大成35毫米翻正片,然后印制翻底片,最后用35毫米翻底片印洗大量拷贝。 § 配图 § 所属分类 电影洗印 资料片复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