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美国“陶”反坦克导弹 |
释义 | § 基本简介 美国"陶"反坦克导弹 “陶”是世界上产量最大,装备国家最多的反坦克导弹,曾在越南,中东和两伊战争中大量使用。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共发射了1500多枚,直升机载“陶”与“海尔法”导弹的配合使用,取得了显著的作战效果。 “陶2”导弹长1177毫米,弹径152毫米,弹重21.5公斤,射程65-3750米,破甲厚度1030毫米。“陶2A”配用双级串联战斗部,可以击毁披挂反应装甲的主战坦克。 该弹是美国陆军装备使用的新型反坦克导弹,其名称“陶”为“导管发射、光学跟踪、有线制导”(Tube-launched Optically-tracked Wire-guided ,TOW)的英文缩写的音译,拟取代106mm无后座力反坦克炮和SS.11第一代反坦克导弹,供地面战车和武装直升机用来攻击敌方坦克、装甲车、地下工事等坚固目标。[1] § 研制生产 该弹由美国原休斯飞机公司、现休斯导弹系统公司(Hughes Missile Systems)于1962年开始研究,1965年开始在地面战车上试射,1966年10月在UH-1B直升机上首次试射,1968年12月开始投产,1970年车载基本型——BGM-71A开始进入美国陆军地面部队服役,1975年机载基本型BGM-71B装备美国陆军“眼镜蛇”AH-1S武装直升机,1962~1979年AGM-71A/B型的研制经费为1.878亿美元,已交付近32万枚,月产量2000~3000枚。 从1979年8月开始,在基本型基础上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了由BGM-71A/B/C/D/E/F多种型号组成的完整的反坦克导弹系列,其中改进型号BGM-71C/D/E/F的研制费247.0百万美元,采购费2649.7百万美元,总计2896.7百万美元,制造样弹68枚,批生产总数188459枚,月生产率3000枚,单价1.4万美元。该弹1972年首次投入越南战场使用,随后由以色列和伊朗用于中东战场,1991年美军用于海湾战争。该系列导弹除装备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外,还向其他国家大量外销出口。 § 主要参数 气动布局美国"陶"反坦克导弹 该系列导弹采用正常式气动外形布局,4片有3°后掠角的后斜切梢矩形稳定弹翼位于弹体中部,4片与弹翼成45°角的矩形控制舵面位于弹体尾部。弹翼和尾舵均为折叠式,处于发射筒时,前者向后折叠、后者向前折叠;离开发射筒时,两者分别向前、后展开。该发射筒带有防护装甲,既是导弹发射器,又是导弹贮存器,贮存期10年。弹体呈圆柱形,头部呈半球形,弹体内部采用模块化舱段结构。各型号导弹的气动外形布局相同,通过更换不同舱段, 构成满足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以及其他军兵种需要的各种导弹型号。基本参数 基本型筒装导弹全长1.281m,最大外径218mm,定心块直径152.7mm,筒装导弹全重24.5kg。导弹本身在结构上,从前到后分为5个舱段:战斗部舱、电子设备舱、主发动机舱、中舱和尾舱,各舱段之间通过环形凹槽连接。除发动机壳体及气瓶使用钢材外,弹体大部分零部件采用铝合金制成。 战斗部 基本型战斗部舱装有空心装药聚能破甲战斗部和触发引信。战斗部由风帽、内罩、主炸药、传爆药、药型罩及壳体组成。等壁厚的紫铜药型罩经车加工制成,风帽和内罩采用旋压成型。主炸药为奥克托尔高能炸药,重2.431kg,其成分为黑索金75.4%,梯恩梯24.6%,用真空振动精密铸装法装入战斗部壳体,传爆药柱采用压制成型。战斗部静破甲能力为45号钢靶板穿透厚度586mm,复合靶板穿透厚度505mm。触发引信采用M114全保险电容式机电引信,包括由风帽和内罩构成的头部触发开关、雷管、起动电源、保险器,以及保险执行机构组成,起动电源为装在电子舱内靠弹上蓄电池充电的电容器,引信解除保险距离为46~65m。改进型战斗部的头部装有长度不同的外伸式触发探头,以提供远距引爆能力。 电子设备舱 电子设备舱装有一系列信号处理电子线路,用于对来自陀螺仪的导弹姿态信号和来自机载/地面控制系统的导线指令信号进行比较,形成控制舵机工作的方波信号,传给中舱舵机并控制4片尾舵运动,操纵导弹产生俯仰、偏航和滚转运动。 主发动机舱 主发动机舱内装1台K41固体火箭发动机,用以使导弹加速飞行。该发动机由燃烧室壳体、喷管座、喷管、主药柱、点火管、挡药板、密封圈、发火器、引燃药盒、点火药柱和药绳组成。两个喷口分别位于弹体中部两侧,单根主装药柱为平台型浇铸双基药,最大推力352.16dN,工作时间为1.6s, 燃料重量2.58kg,点火管纵贯燃烧室中心,内装发火器、引燃药盒和缠有药绳的点火药柱,依次引燃主装药。发动机壳体均用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18Ni300和18Ni250,由熔模铸造预制坯件经一次冷强力旋压成型,机械强度高达σ6=239.5kg/mm2。 中舱 中舱装有采用冷却氮气驱动的反作用式三自由度陀螺仪、采用脉冲调宽工作原理的冷却氦气驱动的舵机和作为弹上电源的3个蓄电池。该陀螺仪测量导弹倾斜/偏航角误差,并将其送往电子设备舱处理,转换成弹体倾斜稳定/偏航阻尼指令信号,与来自机载/地面控制系统的导线指令信号进行比较,形成控制舵机工作的方波信号,传给尾舱舵机并控制4片尾舵偏转,操纵导弹产生所需的俯仰、偏航和滚转运动。滚转角信号在导弹整个飞行过程中始终提供给倾斜稳定系统,而偏航角误差信号只持续0.76s,以减少初始扰动影响。舵机装置系脉冲调宽工作原理的冷气式舵机,由气瓶(内装氦气)、开瓶器、减压器、4个电磁阀和4个作动器组成,4个作动器通过拉杆、弹簧分别控制着4个控制舵面偏转。弹上3个蓄电池为红外光源,电子设备舱、引信解除保险、主发动机点火和开启舵机气瓶提供电源。 尾舱 尾舱内部中央装有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在其四周分布有导线盒、红外光源、冷气瓶等。尾舱外部则是4片控制舵面。该发动机作为助推器用于导弹发射,使导弹获得飞离发射筒的能量,其由燃烧室、喷管、药柱和点火器组成,采用4根M7螺压双基管状药柱,最大推力3454.1dN,比冲220.1s,工作时间0.044s,燃料重量0.545kg。与主发动机壳体相同,亦采用18Ni300和18Ni250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制成,由熔模铸造预制坯件经一次冷强力旋压成型,机械强度高达σ?6=239.5kg/mm?2。向电子设备舱传输机载/地面控制指令信号的2根镀铜钢丝导线,分别缠绕在装于尾舱的2个导线盒的线管上,其另一端则穿过弹体上的孔连到导弹发射筒前端的切线器上,导线长度与其最大射程基本相同,当导弹飞完全程后由该切线器将导线切断。基本型导弹的红外光源为1个由振荡电路控制的氙灯,可发出1.35μm和0.94μm两种波长的5kHz脉冲可见红外光,分别供红外测角仪的宽/窄视场探测器探测;改进型导弹除氙灯外,还有1个硼/钛化合物曳光管。 § 系列导弹 该系列导弹在性能水平上横跨第二、三、四代产品,分为7个档次: 第1挡BGM-71A/B,为基本型,称之为“陶”(TOW),属于第二代反坦克导弹。 第2挡BGM-71C,为改进型,称之为“陶改”(ITOW),亦有的称之为“陶1”,属于过渡性第二代半产品。 第3挡BGM-71D,为新一代改进型,称之为“陶”2(TOW 2),属于第三代反坦克导弹。 第4挡BGM-71E,为D的改进型,称之为“陶”2A(TOW 2A),属于第三代反坦克导弹。 第5挡BGM-71F,称之为“陶”2B(TOW 2B),属于第三代先进反坦克导弹。 第6挡为F的改进型,称之为“陶再改”(FITOW),属于第三代先进反坦克导弹。 第7挡为新一代改进型,称之为“先进重型导弹系统”(Advanced Missile System-Heavy,AMS-H),属于第四代反坦克导弹。[2] § 服役情况 美国"陶"反坦克导弹 陶式导弹参加了越南战争、中东战争、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 越南战争后期,美军 AH-1 攻击直升机使用陶式导弹攻击越军坦克 , 成功率在 80% 以上。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军在战争初期北线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使用直升机载陶式导弹抗击叙军 800 多辆坦克的攻击,作用十分明显。 海湾战争中,美国参战的数百辆 M901 式导弹发射车、大批 M2 步兵战车、 M3 骑兵战车、 AH-15直升机和英国参战的大山猫直升机等都配有陶式反坦克导弹。战争中,美第1陆战师从两个地段突破伊军防御后,受到伊军装甲部队的翼侧拦阻,车载陶 2 式反坦克导弹在1200-3000 米距离上开火 , 共发射110 枚导弹,93 枚命中目标 , 摧毁了伊军炮兵阵地内的几十辆 T62 、 T55 坦克,配合 M1A1 坦克击溃了伊军。 英军山猫直升机发射陶式导弹 600 多枚 , 击毁伊军装甲目标 450 个。 § 性能参数 原型陶 最大射程 3000 米 ( 直升机发射的最大射程为 3750 米 ),最小射程 65 米。初速 65 米 / 秒 , 最大速度为 360 米 / 秒。对固定靶的命中概率,65 ~ 250 米时为 75%,500 ~ 3750 米时约为 90% 。地面发射时的射击精度 , 高低偏差为± 0.2 米 , 方向偏差为± 0.2 米。当用直升机发射时 , 其高低偏差为 0.16 米 , 方向偏差为± 0.2 米。 静破甲厚度为 600 毫米 , 动破甲厚度为 200 毫米 /65 °。发射速率为 3 发 / 分。可靠性达 97.7% 。飞行 3000 米的时间为 15 秒。使用时要求的温度范围为 -32 ° C ~ +60 ° C 。直升机发射时高度要求在 3050 米以下。导弹全长 1164 毫米 , 筒装导弹全长 1280.5 毫米。圆柱部分弹径 148.3 毫米 , 战斗部弹径 127 毫米 , 筒装导弹最大外径 218 毫米。弹翼翼展 466.5 毫米 , 舵翼翼展 445.7 毫米。弹重 18.47 公斤 , 筒装弹重 24.5 公斤 , 武器系统全重 102 公斤。聚能破甲战斗部重 3.65 公斤。武器的贮存期在 5 年以上。导弹发射装置由发射筒、回转体和三脚架组成。发射筒长 1676.4 毫米 , 重 5.3 公斤。导弹的运载工具有三种: M113 型装甲车 ( 每辆可载 6 枚导弹 ) 、 M151A1 型 1/4 吨吉普车 ( 每辆载导弹 2 枚 , 另一辆 M151A1 型导弹运载车可携带 6 枚 ) 、 M274 型 1/2 武器搭载车 ( 每辆载导弹 6 枚 ) 。 陶1型 1981 年装备部队。陶 1 导弹将发射管缩短到1067 毫米 , 有利于克服在较大横向风条件下操纵发射装置的困难。为适应车载和直升机载的发射,将导弹射程从 3000 米增大到 3750 米。此外还配装了 AN/TAS-4 夜间瞄准具。战斗部内腔中安装了可伸缩的长约 305 毫米的圆柱形探针,可使炸高从原来的 0.9 倍弹径提高到 3 倍弹径。战斗部上装有压电开关,增加了战斗部起爆的可靠性。“陶改”的破甲能力达 800 毫米。 陶2型 1979 年研制 ,1983 年装备部队。主要改进是:①采用大口径战斗部,战斗部直径加大到 152 毫米 , 重量增加到 5900 克 , 弹头前部探针由 305毫米增至540毫米, 破甲厚度达 940 ~ 1030 毫米。②采用增程发动机 , 射程由 3000 米增至 3750 米。③新增了一个二氧化碳激光器光标,使制导性能有所改善 , 提高了导弹在烟幕灰尘或恶劣气侯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④发射装置采用了新的数字式发射制导装置。 ⑤装有改进的 AN/TAS-4A 红外热成像夜视瞄准具 , 工作波长为 12 微米。 陶2A型,1987 年装备部队 , 在陶 2 的基础上采用了两级串联空心装药,提高精度和威力 , 用于攻击披挂反应装甲的目标。 陶2B型,于 1992 年装备部队 , 改进了发射制导软件,导弹可在瞄准线上方1米高度飞行。采用双级并列式自锻破片战斗部 , 用于攻击坦克顶装甲。[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