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美国RC-135侦察机
释义

§ 简介

美国RC-135侦察机

美苏冷战期间,美国为全面监视苏联弹道导弹基地及试验情况,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C-135运输机的基础上开始研制和改装战略侦察机;研制成功后,正式定型为RC-135型机。该机型能在公海上跟踪导弹弹头的飞行状态,并推测弹道导弹的性能及相关数据,判断发射点和弹着点的位置。此外,RC-135还能有效侦察各种电子设施信息,为电子战提供参数。

1964年开始装备美空军,有A、B、C、D、E、M、S、U、V、W、X等型别。该型机已是美空军侦察部队中服役时间最长、飞行性能较稳定、且在和平时期和战争期间都能发挥作用的一种重要战略侦察平台。自问世以来,美空军长期在亚太地区部署该型机,主要担负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的战略侦察任务,将朝鲜、中国、俄罗斯作为其重点监视对象。

这种电子侦察机通常载有约25名机组,包括驾驶舱机组、电子战官员(EW0)、飞行中维修技师与机载情报技师(AIT),因而机组间需要加强协调。驾驶舱机组由两名领航员担任。3名电子战官员操作电子情报系统,主要任务是跟踪敌方飞机和地空导弹位置。电子战官员对电子环境非常了解,只要听到发出的声音就可识别雷达。两名飞行中维修技师保证显示器和计算机正常工作。其余的十几名是情报分析技师,这些人通常是世界上某一地区的情报专家,通过分析电子情报数据常常能确定对方的意图。[1]

在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军事行动中,RC-135侦察机为美军作战提供了情报保障。[2]

§ 研制历史

美国波音公司于1950年代初期以B-707型客机为基础,自费研发成为717型军用机,也就是后来的C-135系列,可说是美国空军用途最广泛、最多样化的空中载机之一。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今,C-135型陆续衍生出运输机、空中加油机、行政专机、通讯中继机、指挥管制机、国家紧急空中指挥机、测试机、弹道飞弹/太空任务追踪机、观测机、气象机及电子侦察机等。其中,KC-135及RC-135系列,更成为美国空军空中加油及电子侦察机队的主力。C-135型的机身直径虽然较波音B707型客机略小,但同样配备四具发动机,并足够搭载各种侦搜装备,因此适合改装为电子侦察机。

RC-135的早期型在1964至1968年间陆续服役,其中第一种是RC-135A型,由KC-135A型加油机的机体改良而成,机上装有侦照及地图绘制装备,不过当时主要是用于测绘地图任务,1965年共完成4架。真正用于电子侦察任务的机型,则是从第二种RC-135B型电子侦察机开始,当时共生产10架,但在制造完成后并未成军,随即于1967年全部被改良为RC-135C型。RC-135C型电子侦察机已与现役的机型相似,机上装有空用侧视雷达吊舱、机鼻下方整流罩及照相机舱。接下来的RC-135D型,是由KC-135A及C-135A型的机体改良,用于重返大气载具的摄影任务,共完成7架。RC-135E型是由C-135B型的机体改良,机身前段加装了大型整流罩,1966年仅完成一架。RC-135M型电子侦察机是由C-135B及VC-135B型的机体改良,加装长形机鼻、机身整流罩及各式天线等,1966年共完成6架。[3]

§ 设备系统

美国RC-135侦察机

RC-135巨大的头部和机身整流罩内装有大量的电子天线,配合机内众多的电子侦察设备,RC-135能够进行对广泛频段无线电信号的识别和监听。RC-135常常在敌国的国界之外不远处飞行,不侵犯敌方领空却又能够接受到敌国从预警雷达到移动电话的各种电磁信号。

RC—135V/W的自动电子发射源定位系统可在数秒内定位、分析和识别雷达。该系统获得的目标数据其精度虽然对瞄准武器来说还不够,但已精确到足以指引载人飞机、无人机或具有自动目标识别能力的灵巧武器到达一个很小的容易搜索的目标区域。一个与自动电子发射源定位系统并行的多通信发射源定位系统采用先进的测向设备,确定其他发射源的位置。自动电子发射源系统和多通信发射源定位系统的搜索能力与RC—135V/W上的13台主机型处理机连接。人工操作的系统则能在更宽的频谱内进行更专门的电子情报搜集。机组的目标是保证有用的数据在30—120秒内送到作战人员的手中。

RC-135均装有高频、甚高频和极高频无线电通讯,以及由雷达和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组成的先进导航系统。RC-135在侦察时,最大的优势在于无须进入敌国领空,大大增强了其任务的自由度和灵活性。由于在国际空域飞行,无需考虑自卫,RC-135没有配备武器系统。

§ 机型

RC-135S

RC-135S绰号“眼镜蛇球”,是侦察弹道导弹的主要机型,1970年开始服役。其前机身两侧有4个大型圆窗,内装备有高精度的光学探测装置,探测距离402千米,可以测量载入大气层的弹头,迅速计算出弹道和弹着点。其机载电子侦察设备可以收集、处理和分析导弹制导的电波频率及相关信息,因此该机型是美国战区导弹防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RC-135V和RC-135W两种型号飞机与RC-135S有些不同。它们重点收集的目标是电磁信号,任务是实时侦测空中各种电磁波信息,对目标进行定位、分析、记录和信息处理。雷达技术侦察系统可以收集预警、制导和引导雷达的频率等技术参数,并对其进行定位,世界上各种雷达参数都在其测量范围内,其测量精度相当高,测量脉冲的宽度可精确到正负0.1微米、方位可精确到正负1度。机上通信信号侦察系统可侦察到音频、话频、电传、电报等信号。在1万米高度可侦测到600至800公里距离的电台。所侦测到的电子信号自动录音,并通过压缩通信传给地面站或返回基地进行处理。对特别重要的信息情报,它可以通过监听手段直接形成情报,及时报告给地面指挥官。机上还有红外探测器和前视雷达,探测距离达238~370公里,可在360公里内分辨出3.7米长的物体。

RC-135X

RC-135X型侦察机是最新改型,装备了电子光学系统,包括远距离可视红外侦察传感器,远距离激光距离测量系统和任务检验软件。这套新系统可以与美国空军战机和地面指挥中心甚至与卫星直接联系,能够把最现实的情报在第一时间里传给世界范围内的美军战区指挥官。

RC-135V/W

RC-135V/W绰号“联合铆钉”,共15架。主要执行电子侦察与监测任务。机上装有大量尖端的电子情报收集设备,可用来监听敌方雷达和通信设备的电子信号,获取电子情报数据,而这种获取电子情报的电子侦察是电子战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进行电子战的先决条件。RC-135V/W既可执行战略侦察,也能执行战术侦察,在海湾战争以前它主要用于执行战略侦察,而在海湾战争中和战争以后,则更偏向于完成战术侦察任务。

RC-135S

美国RC-135侦察机

RC-135S以搜集弹道导弹的情报为主要任务,前机身右侧开有大型圆窗,内有精密的光学和红外线探测仪器,一旦发现有弹道导弹发射,RC-135S立即追踪导弹,并观察导弹飞行路径及导弹数量,乃至着弹点等资料,然后在机上立即分析,以掌握发射地点及导弹种类、特征,因此只要导弹一发射,就如同向RC-135S暴露了自己的性能,此型飞机的右机翼和机翼下的两台发动机全部漆上不反光的黑色,其主要目的是排除反光造成对右侧的精密侦察设备的干扰。

RC-135U

RC-135U绰号“战斗派遣”,有2架,1970年初改装,以收集各类电磁波为主要任务。由RC-135C型大幅改良而来,在机头两侧凸出处装有侧视雷达,机头下也有特殊电子侦察设备,针对现代战场上电子设备的跳频能力,RC-135U上的电子截收设备拥有极大的宽频接收能力,能对此类电波记录分析,为以后的电子战提供资料。美国空军仅部署有2架RC-135U。

RC-135X

由RC-135S改良而成,具有和RC-135S类似的任务性质和侦察设备,但配有更精密更先进的红外探测仪器。其内部运用冷冻剂冷却传感部分,以大幅提高其灵敏度,相信在未来美国的TMD计划中将会扮演重要的角色。[1]

§ 实战应用

在入侵巴拿马的“正义事业”行动中,RC-135首次参加实战行动;

在海湾战争中,共4架RC-135侦察机对伊拉克进行不间断的侦察监视,平均每天有2架在空中飞行,每架飞机一次侦察时间为12小时。

在科索沃战争中RC-135从希腊的松达湾起飞,然后在距科索沃有相当距离的亚得里亚海上空巡弋,以对南联盟进行不间断的信号侦察。

在撤离伊拉克库尔德人的“提供安慰”行动中,在执行所谓伊拉克南部禁飞区飞行南部观察和“禁飞行动”里。

在“敏捷勇士”、“提供许诺”、“坚持民主”等军事行动中,都有RC-135的身影。

美国空军的RC—135V/W电子侦察机从日本冲绳的嘉手纳空军基地起飞次数日益频繁,该机种前往中国东海、黄海区域进行侦察。[3]

2011年12月19日上午5点45分许(北京时间4时45分),金正日逝世的消息传出前,用于观测弹道导弹的电子侦察机RC-135S飞往朝鲜方向。[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