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长矛”反潜导弹 |
释义 | § “海长矛”反潜导弹 “海长矛”能攻击各种潜艇,也可攻击水面舰艇,射程65公里,攻击水下深度为600米。导弹长6。1米,重1409千克。导弹运行的弹道为水下一空中一水下,在空中飞行时速度为超音速,它能在较恶劣的海情下作战。 导弹由4大部分组成,即:弹体与尾翼,鱼雷或核深水炸弹,制导与控制系统组件,发动机。 弹体头部呈锥形,前、后部弹体都为圆柱体,前部直径较小,后部直径较大,中间为过渡段,呈锥柱形。在尾部有4个卷曲的尾翼。 弹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前舱段放置鱼雷或核深水炸弹,中舱段放置制导与控制系统组件以及减速降落伞,后舱段放置发动机。 § 研制 根据作战需要,“海长矛”可装鱼雷核水炸弹。鱼雷为美国80年代末期研制成功的MK50型鱼雷,这是一种轻型鱼雷,1975年由霍尼韦尔公司水下系统分公司研制,1985年进行海上试验,现已装备舰艇。鱼雷航速大于20节,航程60公里,内装67千克炸药,能定向爆炸,可对付潜深达600米的苏联A级潜艇。鱼雷的动力为势动力,它利用金属锂和六氟化硫化学反应放出的势作为系统的第一回路。环绕锂反应器的螺旋管中的蒸馏水作为第二回路。高压蒸馏水经过加势,温度高达600度,成为过热蒸汽。用此蒸汽驱动汽轮机而推动鱼雷前进。废气经过冷凝器冷却后又返回螺旋管再加热,这样重复循环利用蒸馏水可不向外排废气,减小了鱼雷的噪声与尾迹,同时也不会因鱼雷潜深增加而引起背压加大,从而能提供与潜深无关的满功率。鱼雷内的声自导头可发射一组多频段的纯音和频率调制脉冲,这样可探测到目标的噪声和回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