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羿姓 |
释义 | § 姓氏源流 后羿的确是我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人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民间故事,都是发生在他的身上,据《左传》记载,他是当时有穷氏之君,以善射而见称,曾经纂夏朝第五代君主相的地位而自立,不过即位后不修民事,而为其部以寒浞所杀。羿氏的历史古老异常,但长久以来,有关这一姓氏的活动情形却少有文献记载。据考证,后羿所为有穷国,即今山东济阳一带,而羿氏的发祥之地也正是在这里了。而事实上后羿的射术也确实很有名,很多古书上都有记载。有一篇《夏本记》,说羿出生于射正官的家庭,射正官是执掌弓箭,训练射手的官,所以羿自小练得箭法如神,并且他的手又长又有力,能拉强弓。所以后羿的箭发高强。然而后羿当上部落首领之后不久就为家臣所害。他的后代都以他的名为姓,称为羿氏,世代相传。 源于妘姓,出自夏朝东夷族有穷国著名射手后羿,又称“夷羿”,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该支羿氏出自有穷氏,属于以人名为氏。 东夷民族有穷氏部落的首领,是羿之后裔羿族中的另一个神箭手,亦为因此人们称他为后羿。据史籍《路史》的记载:“后羿后有羿氏、有穷氏、鉏氏、除氏。”羿氏已有四千二百余年的历史,他们的始祖正是名登史籍《左传》的神奇人物后羿。 后羿,亦称夷羿,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据史籍《左传》记载,后羿是当时有穷氏部落之君,以善射而见称,曾经因夏王朝第五代君主相整日狩猎游玩、不理朝政,因而在太康四年(癸丑,公元前2048年)春季,乘夏王姒太康外出游猎之机纂夺了其君位而自立。 后羿是一个著名的弓箭手,百发百中。后羿开始还只是做仲康的助手。到仲康一死,他干脆把仲康的儿子相撵走,夺了夏朝的王位。他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 据考证,后羿出自有穷国(今山东济阳一带),而羿氏的发祥之地也正是在那里。事实上,后羿的射术确实很有名,很多古书上都有记载。在史籍《夏本记》中记载,羿出生于射正官的家庭,射正官是执掌弓箭、训练射手的官,所以后羿自小练得箭法如神,并且他的手又长又有力,能拉强弓,所以后羿的箭发高强。 然而,后羿夺取夏相的君位之后,也不修民事、不理政事,他和太康一样,四出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的家臣寒浞(亦有文献称为韩浞)。羿氏的得姓历史古老异常,但长久以来,有关这一姓氏的活动情形却少有文献记载。 一日,后羿与同族的吴贺游于北地,看见一雀飞来,吴贺求后羿射之。后羿自傲地问道:“你要活雀还是死雀呢?”吴贺素闻后羿箭法娴熟,心欲试之,故而说:“仅射其左眼即可。”后羿援弓而射,却误中雀的右目。后羿自觉汗颜,俯首不语,自以为耻,终身难忘。此后,传下了“羿氏舛射”的千古成语,原指后羿误射,后用来比喻高才亦有失误之时,常用此语形容之。 后来,后羿想放弃谋夺的君位回家,却为其野心十足的家臣寒浞所杀。寒浞不愿意放弃到手的权势,便瞒着后羿四处收买人心。然后乘后羿打猎之时,派刺客把他杀害了。在史籍《左传》中这样记载:“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烹之。” 寒浞,是夏朝伯明氏之子,任姓,今山东潍坊人。寒浞在杀了后羿之后夺占了夏王之位,还霸占了后羿的妻妾,并生下两个儿子,一个叫浇,一个叫殪。 寒浞怕夏族之人再跟他争夺权势地位,决意要杀死被后羿撵走的相,便派儿子浇将相杀死。那时候,相的妻子后缗已怀孕在身,见相被杀,就从城墙一个洞中逃了出来。 后缗,是夏王朝诸侯有仍氏之女,所以逃出后就直奔有仍(今山东济宁)。后缗回到娘家不久便生了个儿子,这个相的遗腹子就是少康。有仍氏因少康是夏后氏之遗孤,对他特别爱护。少康长大后,有仍氏便命他作了牧正,也就是主管畜牧的官。少康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对寒浞和浇满怀仇恨。 少康在有仍部落里作牧正的事,没过多久就被浇知道了。浇振了亲信椒前往有仍寻找少康。但椒还没到有仍,少康便得到了消息,就从有仍逃奔到有虞(今河南虞城)。有虞的诸侯叫虞思,是有虞氏之后,世代与夏族亲善,在得知少康是夏君相之子后,就热情接纳,并命少康作了有虞国的庖正,也就是掌管膳食的官,而且还将两个女儿(二姚)嫁给他,又把纶(今河南虞城)这个地方分给他住。在纶地,少康有十里见方的土地(一城),有五百个人(一旅)供其使用。于是,少康便以纶为基础,积蓄力量,暗中收拢夏王朝的故人,安抚在夏王朝中作过官的人,准备复国。 就在少康准备复夺夏王朝统治的同时,有个逃居在有鬲(今山东德州)叫伯靡的夏王朝遗臣也在积极地准备行动。少康知道后便与伯靡联合起来,一同进攻寒浞。少康派亲信女艾前去刺探浇的情报,同时派自己的儿子季杼去引诱殪。然后,少康亲自率军队消灭了浇,季杼的军队灭了殪,伯靡也率领斟灌、斟寻之师讨伐寒浞,攻下了夏邑(今河南商丘)。 伯靡和夏族的贵族们都起来拥立少康继位为夏君,重新夺回了政权,恢复了夏族统治,史称“少康中兴”。各地的诸侯、方伯们在得知少康回到了夏邑,恢复了夏禹的业绩,奉祀夏族的祖先和天帝,维护了夏王朝原有的统治之后,又都纷纷带着贡物前来朝贺。 夏王少康从小就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流离生活,因此,上任伊始,便令原来管理生产的稷官和管理水利工程的水正官复原职,并挑选得力的人选担任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官职,社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王朝的统治也得以巩固。 后羿死后,化身成为恐怖而正义的“宗布神”,即万鬼之王,专门司职禳灾除害。在后羿的后裔子孙中,有以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羿氏、后氏、射氏(读音作yì[ㄧˋ]),世代相传至今。 § 注解 羿,不是后羿,后羿与羿至少相差三百年以上。射日的是羿而非后羿,夺夏政的是后羿而非羿,嫦娥是羿的妻子而非后羿的妻子。 后世的人们之所以经常将羿与后羿二人混淆,是因为二人皆善射的缘故。 远古时期,射箭能百发百中、神乎其神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因此皆得到世人的崇敬,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 得姓始祖 后羿。羿姓为夏朝著名弓箭射手后羿的后代。后羿,原为东夷有穷氏部落首领,善于射箭。夏朝帝王太康贪恋田猎,不问朝政,被后羿逐杀。但后羿夺得王位后仍然以狩猎为乐,不理民事。神话传说尧帝时十日并出,植物枯死,猛兽长蛇为害,后羿射去九日,射杀猛兽长蛇,为民除害。故然,后羿就是羿氏的得氏(姓)始祖。 关于后羿,民间还流传着一段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中月宫中的嫦娥在人间时就是后羿的妻子,貌美无比。后羿当上氏族首领后,热衷于打猎和炼丹。他的仙丹炼得差不多了,就准备择良辰吉日和嫦娥一起服用,然后一同升天。然而有一次,后羿去打猎不在家,他的妻子嫦娥受到一个家臣的调戏。情急之下,吞下了后羿炼成的仙丹,顿时觉得身轻如燕,升上月宫。后羿回来发现仙丹已经被用尽,十分恼怒,又听信了那个家臣的谗言,十分忌恨嫦娥。然而,这个家臣怕时间长了丑事败露,竟然又害死了后羿。 § 字辈 “文士(运)天开国家永兴学守克定本立道成”。注:与后氏一族同字辈。 § 迁徙分布 羿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 历史名人 羿姓历史名人很难找到,就连收罗最丰富的《中国名人大词典》也找不到羿姓人物资料,只是在明代时,才出现了一位名臣羿忠。 羿 :上古时候有个著名的弓箭手,叫后羿。羿姓就是后羿的子孙,古书《史记》中,有一篇《夏本记》,其中说到羿是夏朝的一任君王。说羿出生于射正官的家庭,射正官是执掌弓箭,训练射手的官,所以羿自小练得箭法如神,并且他的手又长又有力,能拉强弓。又有本古书《左传》中说,羿因为箭法高强,称雄一时,就代理了夏朝的朝政,但他在位期间太喜欢打猎,国家大事没办得好。又有本古书叫《路史》,其中说,羿五岁时候,父母抱着他进山去,在树旁放下他去做事,做完事再来抱他时,树林里的知了一起大叫起来,震耳欲聋,羿的父母不敢抱走他,就留他在山上。于是羿得到山中精灵的养育,变得聪明勇武过人。 羿 忠:明代湘阴人,洪武(1368-1398年)初年为遂宁知县,有异政。 § 郡望堂号 1、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郡置郡,治所在济阳。约相当今河南省兰考东境、山东省东明南境。晋室南渡后废。 齐 郡:西汉初年将临淄郡改为齐郡。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淄县一带。 2、堂号 苏民堂:“苏”,谓得救,死了再救活的意思。相传尧在位时,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植物枯死,猛兽长蛇为害。羿射去九日,并射杀猛兽长蛇,拯救了老百姓,受到人民的爱戴。 § 成语典故 “羿氏舛射”典出《太平御览·卷八二》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帝羿有穷氏从吴贺北游。贺使羿射雀左目,误中右目。羿俯首而愧,终身不忘。”《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卷四十一》:“赞曰:‘羿氏舛射,东野败驾。虽有俊才,谬则多谢。’”后羿, 又称“夷羿”,相传为夏朝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善於射。是时夏王启之子太康耽於游乐田猎,不理政事,为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夏王,而实权则操於后羿之手。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相亦为羿所逐,自立为王。一日,后羿与吴贺游于北地。见一雀飞,贺求羿射之。羿问曰:“欲生雀或死雀?”贺素闻羿箭法娴熟,心欲试之,故曰:“仅射其左目耳。”羿援弓而射,却误中右目。羿觉汗颜,俯首不语,自以为耻,终身难忘。“羿氏舛射”。原指后羿误射,后喻高才亦有失误之时,常用此语。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