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肖东坡 |
释义 | § 个人概述 肖东坡 《乡约》作为央视惟一的一档对农户外访谈节目,主持人肖东坡,有着“农村后生”的淳朴、憨直和风趣,他带着浓浓乡情,带着真诚的尊重和认同,走进农民的“精神家园”。他在田间地头、河边山脚、炕头小院、葡萄架下与农民坦诚交谈,他善于在轻松和谐的语境中,利用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将访谈过程变成心与心的交流。在每期节目中,他与全国各地的乡亲们一起,共同感受着每一位被采访嘉宾的酸甜苦辣、真实生动的人生历程,共同品味那一桩桩富有特定的乡土气息、浓浓乡情的乡村故事。他在节目中为众乡亲较好地营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距离与隔阂的真实贴近,使得每一期节目,通过塑造一位普通农民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广大观众不知不觉间感染上那样一股幸福的牵挂,形成了较强的感染力。 主持人肖东坡,有着近十年的农村采访与农村节目主持经历,机敏和善、平易亲切,正是由于对广大农民朋友有着深厚的情感,才使得发自内心的赞美、发自内心的钦佩、发自内心的理解与鼓励,形成了不饰雕琢、独具魅力的个性特征。《光明日报》记者曾专门为主持人撰写文章《中国第一农民之友》,也许正是出于这样一种体会。 主持人肖东坡,还陆续接受了新浪、搜狐、网易、TOM网站,《新周刊》、《世界》杂志、《清风车影》等杂志记者的专访。 职业生涯 1994年至2003年:在山东电视台主持《广告文体大观》、《消费》、《消闲时光》、《乡村季风》等栏目。 2003年至今:担任中央电视台七套农业节目《乡约》栏目制片人、主持人。 作品曾获: 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金奖 中国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作品奖 2002年度惟一的电视作品一等奖 全国电影电视神农奖 主持人单项奖 节目金奖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 全国对农节目奖四项一等奖 所主持的节目曾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称号,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乡村笔记》专著一部,曾荣获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荣誉称号。 § 精彩照片 正月十五雪纷飞,采访好像有人催.商家大鼓表演队,豪情使人忘了归农家孩子放鞭炮,宣传片头真需要.春节下乡找"演员",干完活后留纪念 红沙沟里挑西瓜,瓜皮好看瓤难猜.眼花缭乱说品种,结构调整形象生脸蛋儿胖嘟嘟,皮肤黑乎乎。置身乡村中,该有多幸福 同样西红柿,卖价有高低.现代温室中,品质大不同 开播五周年,大家笑开颜。脚踩红地毯,憧憬新一年 大姜堆成墙,我采访姜王。天气有点冷,话题耐思量 衣服颜色好,光线真不孬.农民主持人,也有艺术照 § 个人影响 1987年就读于西安公路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1991年毕业后进入山东省交通医院工作。 1994年进入山东电视台从事电视节目的创作工作,先后担任山东电视台《广告文体大观》、《消费》、《消闲时光》、《乡村季风》等栏目的记者、主持人、制片人、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总监助理等职务。 200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七套农业节目担任《乡约》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 肖东坡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主持农业节目获得过“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的主持人,肖东坡获得过“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称号。作品先后获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一等奖、中国电视奖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中国电影电视神农奖金奖、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笔奖一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荧屏之星奖、全国对农节目四项一等奖、中国新闻名专栏等多个奖项。 2007年度再度创下佳绩,奖项如下: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2007年度优秀栏目奖一等奖、 主创常规节目《孵化梦想》荣获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2007年度优秀专题节目一等奖、 主创《乡约形象宣传片——花瓣篇》荣获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2007年度优秀宣传片一等奖、 主创《乡约十大魅力人物颁奖盛典》荣获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2007年度优秀特别节目二等奖、 策划的《乡约十大魅力颁奖盛典》荣获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2007年度优秀策划奖 、 主持的《孵化梦想》荣获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2007年度优秀主持人奖 、 本人获中心2007年度优秀人员奖、 主创的《乡约酒神曲》荣获2008年职工春节团拜会最受欢迎节目第三名 肖东坡曾荣获农业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中国幸福工程爱心大使奖、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优秀主持人、2005、2007年度两次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优秀制片人称号、两次优秀栏目奖、两项节目一等奖、《农业电视》2007年度优秀稿件奖等多项荣誉。 肖东坡肖东坡曾分别接受过新浪、搜狐、网易、腾讯、TOM、央视国际等大型网站的在线访谈,从业经历与事迹还见于著名传媒专家欧阳国忠的畅销书《焦点――对话中国著名电视制片人》,分别接受过《新周刊》、《新闻人物周刊》、《中国电视报》、《农民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娱乐信报》、《电视研究》、《21世纪》杂志、《世界》杂志、《神州》杂志、《清风车影》杂志等多家媒体。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曾做过专访。本人曾受中央电视台人事处邀请,为全台制片人、主编进行过专题讲座。曾受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邀请为全体制片人进行过专题讲座。 工作之余,撰写出版了《乡村笔记》、《说出来不容易》两本专著,撰写的论文三次获得过山东省广播电视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得过全国广播电视优秀论文一等奖。论文《从乡约的创作看访谈节目的发展方向》发表于《电视研究》、论文《我是个农民主持人》发表于《中国广播影视》、论文《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质》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论文《电视栏目活动营销》发表于《当代电视》,先后共有数十篇业务论文发表。 现兼职担任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副秘书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协会会员。 目前所在的每周50分钟的《乡约》栏目作为央视唯一一档大型户外访谈节目,采访的是华夏大地上具有三农背景的新闻人物。开播后,曾先后采访过吴仁宝、袁隆平、茅于轼、郭凤莲、朱新礼、韩贵清等被誉为三农领域的东方之子等新闻人物,也采访了许许多多身份普普通通但拥有传奇色彩和不凡精神追求的中国农民。除此之外,还担纲总导演、策划、主持了《农业节目开播十周年》、《新疆国际旅游节》、《山西大同旅游节》、《云南石林建县五十年》、《盛世乡约——时代新闻人物颁奖典礼》、《“2005大地之子”年度人物大型颁奖晚会》、《乡约十大魅力人物颁奖盛典》、《重访大别山建设新农村》、《重访太行山建设新农村》、《春暖黑土地建设新农村》等数十场大型主题晚会;策划2006中国电视栏目创新论坛并作主题发言;参加了全国农业电视媒体高层论坛并作主题发言;策划、主持了伦敦国际广告获奖影片赏析会;参与了全国新媒体应用与投资高层论坛等活动。 与此同时,带领《乡约》团队完成了一个周播电视栏目的单一平台与众媒体建立立体传播网络的构建过程,全国15家国际空港、全国220列特快列车、央视国际网络、新浪、搜狐、网易、《中国电视报》、《读者》杂志、《世界》杂志、《新闻人物周刊》等媒体与栏目的宣传内容互动,使得所选择的宣传概念,能够得以最为广泛的迅速传播。 肖东坡 十余年深入农村一线主持采访农业节目的职业生涯,肖东坡有着“农村后生”的淳朴、憨直和风趣、机敏和善、平易亲切,正是由于对广大农民朋友有着深厚的情感,才使得发自内心的赞美、发自内心的钦佩、发自内心的理解与鼓励,形成了不饰雕琢、独具魅力的个性特征。在田间地头、河边山脚、炕头小院、葡萄架下与农民坦诚交谈,他善于在轻松和谐的语境中,利用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将访谈过程变成心与心的交流。在每期节目中,他与全国各地的乡亲们一起,共同感受着每一位被采访嘉宾的酸甜苦辣、真实生动的人生历程,共同品味那一桩桩富有特定的乡土气息、浓浓乡情的乡村故事。主持人肖东坡也成为全国范围内深受观众最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乡约》节目开播四年,获得《中国十大最具商业投资价值的电视栏目》称号。收视率从0.14%、0.24%、0.38%、0.59%,提升了四倍经营收入提升了十倍。单期节目《家有蟒蛇》收视率达到1.66%创下了央视七套十年的最高收视记录,2007年连续四个季度无论是绝对收视率还是综合排名,都名列第一名。在央视包括《新闻联播》、《同一首歌》、《焦点访谈》在内的300多个上网栏目中,月点击量最高排名央视国际网站所有上网栏目第十名,日点击量超过十万次。 《光明日报》著名记者武勤英曾专门为主持人撰写文章《中国第一农民之友》。 § 工作经历 肖东坡《乡约》是一档坐在家门口的访谈节目,海边山脚,炕头小院……。如果你跟随心意,逐期浏览,你眼中便会显现出我们的镜头为你采撷的那些地北天南的风景。而行走中除了耳目所及的风景之外,《乡约》用聆听的意念感触原本的生活,一些萍水相逢的日子就成了留给记忆最好的礼物。 《乡约》是中央电视台七频道推出的唯一的大型户外访谈节目,以人物为主线,以“乡土情怀,精彩人生”为节目基本定位,力求通过个人的故事人生,命运悲欢,表现历史轨迹、时代足音。访谈对象是以有三农背景,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新闻人物。 《乡约》自开播以来,主持人与100多位“与三农”有着密切关联的人物进行了对话。他们中不仅有这些立足本土建设富裕乡村的典型,还有许多走出土地成就大业的人物,有的已名列福布斯排名前列。 比如华西村的吴仁宝、西洋村的周福仁、南街村的王宏斌、九星村的吴恩福,还有硕士村长霍清廉……他们中更多的则是那些普通的农民,他们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梦想。比如有造 飞机张斗三、造飞碟的杜文达、农民环保大使陈法庆、等等。观众在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农村的变化、中国农民的变化。其中《老于的故事》获农影中心的优秀主持人奖;《一个人的抗战》也获得农影中心大奖。 《乡约》除了在CCTV-7周六(21:52分播出)、周日(13:30分播出)黄金时段播放,具有信号覆盖全国的优势外,还积极拓展了一系列合作媒体进行联动,形成了强有力的立体传播网络,新浪网、网易网、搜狐网、人民网、中国电视新闻网、《读者》杂志乡土人文版、全国220列特快列车、全国18家国际机场等,都会对相关节目进行及时报道,很多杂志和报纸也对主持人进行了专访,同时也对节目进行了相关的报道,《乡约》的收视率逐年提升,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 不像主持人的主持人 肖东坡 在每星期六晚上央视七频道的《乡约》栏目中,大家都会看到一个不会扔题卡、不着时尚前沿服装,脸上永远都堆满笑意的主持人,带着观众一起分享一些并非“高大全”式的民间英杰朴实动人的故事。他就是被称为“中国第一农民之友”的著名主持人肖东坡。 肖东坡是从山东电视台走进央视《乡约》栏目的。他现在的主持工作与当初学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风马牛不相及。1994年,山东电视台招聘文艺节目主持人,肖东坡成为18 00多名报考者中的一员。他调侃说:“那几年正兴丑星呢,可能人越丑越有自信吧,像我这样长得丑的,反而没有思想负担。”1800多名报考者,他笑到了最后。1997年,肖东坡调入创办不久的农村栏目《乡村季风》,改行做了记者兼栏目主持人,其不事雕琢、朴实生动的主持风格与栏目定位极其吻合,从此,肖东坡一炮走红,从一个“不太像主持人”的主持人成长为金牌主持人……2003年,肖东坡打破了自己的金饭碗,带着他获得的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等入主崭新的《乡约》,成为独立制片人兼主持人。 肖东坡是个在城市长大的年轻人,自从主持农业节目以来,猪圈、牛圈,什么圈都进过,什么牲口粪都踩过。《乡约》是一周一期的节目,作为制片人和主持人,肖东坡要拟定选题,在与主人公未谋面之前要做大量的案头准备。别看肖东坡混在人群当中是个极普通的后生,他的聪明灵气和奇思怪想常常融合在与被采访者的对话中。肖东坡说,自2003年主持央视七频道的《乡约》以来,他所在的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周边500米以外的地方,他几乎没去过。然而,他却能把那些藏在边边角角承载着最具新闻性的“三农”人物挖掘出来。再生妈妈韩雅琴为140多名无亲无故的“坏孩子”执著地付出自己的爱心;散尽百万家财,在公路边义务救助车祸伤员的老人李树文;中国首个民间环保奖特等奖获得者陈法庆……肖东坡说,《乡约》的镜头除了传递乡情、乡音、乡意外,还要告诉人们,他所接触的那些人物故事中所体现的精明、正直、探索与追求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勤英) § 朴素的肖东坡 肖东坡农业的多样性、农村的复杂性、农民的多层性以及录制节目紧迫性,是农业节目所要面对的基本情况。作为该栏目的主持人,东坡能够做到对节目中新闻规律的要求、政策的要求、节目定位与观众的要求把握得当,使自己的主持与播音具有一定的时代感、蕴含性。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主持人努力追求朴素、平易、亲切、和善的形象气质,在主持过程中坚持以道理说服人、用事实启发人、以情感打动人的原则,对外在形象并不刻意追求:冬天棉衣、夏天衬衫,讲农家事、说农家话,爽直坦诚、实实在在。这一切与清新自然、质朴平实的栏目风格相吻合,很多观众在来信中称赞主持人形象定位准确,与观众朋友尤其是农民朋友没有距离感,在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更好地体现栏目宗旨上,充分发挥了沟通与引导作用。 § 艰苦的工作 拍摄主持农村节目,经常要翻山越岭、走乡村、钻大棚,需要较强的敬业精神。有一次跟随山东的农机手去河南采访,主持人坐在联合收割机上,往返几千里,住在十块钱一天的车马店中,一连十几天没有洗澡,没有桌椅,就在腿上写稿子,及时地报道了长达18分钟的新闻专题《麦客跨省作业记》。在微山湖采访时,为了展现一位放蜂老人真实生动的生活场面,一连几天住在湖边的帐蓬中,被蚊叮蜂蜇100多个包,以至于两条腿都被挠烂了。自己还曾在一篇文章中戏称:“这双走乡村的脚啊,啥样牲畜的粪便都踩过”。 § 江西蛇王-视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