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约翰·保罗二世 |
释义 | § 人物介绍 约翰·保罗二世 (John Paul II) 1920年5月18日生于波兰瓦多维采市,波兰人,原名卡罗尔·沃伊蒂瓦。曾在克拉科夫市的亚盖洛大学和罗马神学院学习。1946年受神父职。1948年获道德哲学博士学位。1954年任卢布林天主教大学伦理学和哲学教授。1958年被授予主教衔,任克拉科夫助理主教。1960年至1963年任克拉科夫代理主教,1963年至1978年任该教区大主教。1967年升为红衣主教。1978年10月在梵蒂冈教皇选举中当选为罗马教皇,是457年来第一位非意大利籍教皇。 1978年10月23日,约翰·保罗二世成为4个世纪以来第一位继承罗马教皇职位的非意大利人。这天他在圣·彼得广场的弥撒仪式中宣誓就职。参加仪式的人超过10万,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来自于教皇的故乡波卡罗尔·卡迪纳尔·沃伊蒂瓦是克拉科夫的大主教。在10月17日秘密选举会议的第8轮无记名投票选举之后,他被选为教皇。同他的前任保罗六世一样,他是一位宗教保守主义者,也是一位社会进步人士。他58岁,是本世纪最年轻的一位教皇,也是自从1523年去世的荷兰人哈德里安六世以来的第一位非意大利人天主教领袖。[1] 教皇若望·保禄二世 § 主要经历 当选教皇 1967年教皇保罗六世提升他为枢机。1978年8月,保罗六世逝世后,他参与了教皇选举,在其中选举了威尼斯枢机宗主教艾尔比诺·卢西亚尼(Albino Luciani)为教皇约翰·保罗一世。以教皇的年龄标准来说,65岁的卢西亚尼是年轻的。虽然58岁的沃伊蒂瓦可望在80岁的年龄限制前,再参加另一次教皇选举会议,但他没料到会来得这样快。1978年9月28日,接任教皇仅33日的约翰·保罗一世逝世。1978年10月沃伊蒂瓦在两个月内,又回到梵蒂冈城参加第二次教皇选举会议。 第一位波兰教皇 1978年10月16日,沃伊蒂瓦继任天主教第264任教皇,时年58岁。他的年龄、国籍、他之前运动员和剧作家的身份,无一不打破天主教二千年来的传统。 暗杀未遂 1981年5月13日,约翰·保罗二世在进入圣伯多禄广场准备演讲时,被一名土耳其狂热穆斯林枪手莫梅特·阿里·阿加枪击。约翰·保罗中了两枪,但子弹差了分毫,并未击中要害,经六小时手术后脱离危险。1983年圣诞前两天,约翰·保罗痊愈后,到监狱探望行弑他的刺客。二人私下谈话片刻,但对话内容至今没有公开。不过,有人在阿加的住处找到一张“我要杀死十字军首领”的字条。 谋杀的动机仍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苏联派人来谋杀他,目的是为了保持《华沙公约》国家(特别是波兰)的稳定。其他人则认为,可能是梵蒂冈内部不满约翰·保罗二世担任教皇的人士策划。最后,由于没有任何证据,最后唯有以阿加只是想恐吓教皇定案。 2006年3月2日,意大利国会下属负责调查冷战机密的委员会认定,前苏联操纵谋刺保罗二世,并向媒体公布了其最终调查报告。该委员会指出,前苏联当局之所以要铲除保罗二世,是因为他当时所宣传的思想对苏联集体主义意识形态构成威胁。 游历 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纹章,大写字母 M 代表玛利亚,天主之母;教皇常以孝爱之心向圣母敬礼。 在位期间,约翰·保罗二世出访过比所有前任教皇加起来还多的地方。他成为第一个访问英国的教皇,并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英国国教的最高管理者会面。 1984年,约翰·保罗二世成为第一个访问波多黎各的教皇。 1999年,他访问了罗马尼亚,并与当地的东正教主教会面,使他成为自从1054年东西教会分裂之后,第一个拜访东正教国家的教皇。 2001年,约翰·保罗二世重游圣保罗当年去过的地方,在地中海进行朝圣之旅。他从希腊前往叙利亚,然后再前往马耳他。他是超过一千年来,首名到访希腊的教皇。他在叙利亚大马士革探访相传是洗者若翰埋葬所在的倭马亚清真寺;是历年来首位探访清真寺的教皇。 与犹太人民的关系 约翰·保罗二世曾经发表过一些有关教会与犹太人关系的演讲,并经常对在犹太人大屠杀牺牲的犹太人表示敬意。1979年,他成为了第一个访问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教皇。他是少数在犹太文化下长大的教皇。2000年3月,他访问耶路撒冷,他说:“犹太人是我们的兄长。”一些人认为这是承认天主教由犹太教所分出来,而耶稣最早的跟随者是犹太人。 修补与东正教的关系 1999年5月,约翰·保罗二世受罗马尼亚东正教宗主教泰奥克蒂斯(Teoctist)之邀,访问罗马尼亚。5月9日,他与泰奥克蒂斯分别参加对方举行的弥撒。数以十万计的信徒参加了该次崇拜活动。之后泰奥克蒂斯亦应约翰·保罗二世之邀,于三年后回访罗马。 教皇约翰·保罗二世1993年8月12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时的照片 2001年,约翰·保罗二世成为1,291年以来,首位到访希腊的教皇。当地人对他的访问并不热情,部分东正教徒更示威抗议他的到访。后来他在雅典与希腊东正教会的赫里斯托祖卢(Christodoulos)宗主教会面。经过30分钟会议后,二人公开讲话。赫里斯托祖卢列举了东西教会分裂后,天主教对东正教所犯的十三项罪行;包括十字军东征时劫掠君士坦丁堡,并从未对此表示忏悔。约翰·保罗二世即回应,表示“过去和现在,天主教会的子女在行动和过失上,对东正教弟兄姊妹所犯下的罪行,向天主请求宽恕”,获得赫里斯托祖卢的即时掌声。 社会与政治立场 约翰·保罗二世反对共产主义。教皇登位时,波兰像其他东欧国家一样,是受苏联控制的社会主义国家。教皇大力支持与共产党政权抗争的人们,如波兰的团结工会运动。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曾说过,没有教皇铁幕倒不下。而很多前苏联共和国也持有这种观点。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则称赞教皇是“结束共产专制统治的英雄之一”。1998年1月教皇访问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古巴,对古巴态度友好。教皇批评美国长期对古巴实施禁运,伤害了古巴人民,此行使他赢得了古巴政府与人民信任,也帮助古巴天主教徒获得更多自由。教皇后期也批评了走极端的企业资本主义(corporate capitalism)。 一般认为约翰·保罗二世在教义上比较保守,在女性生育和授圣职等问题上也趋于保守。他有关人类性行为的文章对男性和女性的本质和由此产生的爱与性,进行了范围更广的思考。这些文章对天主教如何看待性问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他反对女权主义。 教皇反对堕胎,尤其抨击民主国家中允许堕胎的现象。 他也批评解放神学,认为过于强调政治上的自由,牺牲了精神上的解放。1995年生命的福音通谕中,他再次强调教会看重生命的观点,谴责堕胎、安乐死和所有形式的死刑,将这些称为当今世界上盛行的“死亡的文化”。但他在死刑、削减穷国债务和贫困等问题上的立场,从政治上看一般是偏自由主义的;这表示不能单纯以“保守”或“自由”这类政治标签来形容宗教领袖。 2000年,他公开签署了“Jubilee 2000”,支持爱尔兰摇滚明星BobGeldof与Bono提倡的非洲减债运动。 2003年,约翰·保罗二世强烈批评美伊战争。他认为应该由联合国来解决国际事务,单边行动是对和平的犯罪,也违反国际法。 在2003年和2004年欧盟商讨新宪法时,教廷的代表没有成功地将“基督教遗产”提上会议议程,而这是教皇最希望达到的目标之一。 教皇明确反对同性婚姻。他形容同性婚姻为“一种新的邪恶理念”,严重威胁社会。他也批评变性与心理性移位的人群,禁止他们在教会供职,称他们“精神病态”。 批评 尽管广受欢迎,约翰保罗二世也遭到了许多批评。其中有一条批评认为教皇对共产主义的反对态度使得他转而支持右翼独裁者。约翰保罗二世偶尔会晤—也有人说是支持—诸如智利的皮诺切特这样的独裁者。事实上,教皇曾敦促皮诺切特恢复民主制度,而且他 教皇1986年与德蕾莎修女 曾被皮诺切特的随从人员设计与皮合影。据称,他曾为Pío Laghi枢机作保,有批评指出后者支持了阿根廷的“污秽战争”。 约翰保罗招致批评的举动还包括他对自治社团主业会的支持,以及对该组织创始人施礼华Jose maría Escrivá的封圣。因为有人认为主业会本质上是教会内部的邪教组织;而约翰保罗则将它视作在更大范围内对教会立会之本的回归当中的一部分,约翰保罗对其他一些人物的封圣或加封的真福品也遭到了批评,因为这些有争议的人物中有一些据称曾经支持法西斯政党。教皇的支持者则回应说,这些指责皆无凭无据,皆为他们的政敌捏造。教皇对一些19世纪在中国的传教士的封圣在2000年也遭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严厉抨击,后者认为这些传教士曾经是殖民者的帮凶,在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武装掠夺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并且严重地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和感情”。 其他的一些批评集中在他的一些观点上。尤其是约翰保罗关于性别身份和性的观点屡遭诟病。一些女性主义者批评他关于女性的社会角色的立场,同性恋权益拥护者则对他代表教会宣示同性欲望是“明显的病态”感到不满,对他反对同性婚姻尤其不满。 他关于避孕的态度对于很多人来说尤其保守。约翰保罗遵循传统的天主教教导,认为在有生育能力的夫妇之间的性行为的一项必不可缺的目的就是生育。因此,他宣称使用避孕措施是不道德的行为。很多人不同意他的观点,即使那些同意的人也有不少认为在通过性传播的艾滋病在全球肆虐的时候,对避孕套的使用横加指责实在是不实际的。另一个相关的观点是,约翰保罗的教廷认为避孕套不能阻止艾滋病毒的传播。由于这两个观点,许多反对者批评他造成了非洲和其他许多地方的艾滋病疫情[8]。而他的支持者则说,约翰保罗对禁欲和忠贞的强调在对抗艾滋病的斗争中十分有效,例如在乌干达。 约翰保罗二世有时也因为他管理教会的方式遭到批评。尤其是针对他没能对罗马天主教会性侵犯丑闻做出迅速的反应。还有人批评他在约翰二十三世分权之后又将权力集中到梵蒂冈。因此,他被视为一位严格的独裁主义者,无法接受教会内部的不同意见。批评者指他对Tissa Balasuriya神父施以开除教籍的惩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除了来自信奉现代化的人们的批评,传统天主徒有时候也猛烈抨击他,要求恢复脱利腾弥撒并且废除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之后的改革措施。有人的反对意见演变成了宗座缺出论,而另外一些则承认约翰保罗的教皇地位,但抱怨他的政策不够保守。 健康问题 约翰·保罗二世虽然是自1846年庇护九世以来最年轻的教皇,另外,与之前的教皇不同,他喜欢健行、游泳、滑雪等运动。但在经过四分之一个世纪、两次预谋暗杀和癌症的威胁之后,他的健康情况越来越差。1992年,他从大肠移除了一个肿瘤、1994年肩膀脱臼、1996年切除了阑尾。 2001年的一个手术证实约翰·保罗二世患有帕金森氏症,梵蒂冈方面在2003年证实此事。他有说话的困难,另外听力也有障碍。与他会面的人说,虽然教皇身体不太好,但他在心理上是健康的。 § 人物年表 1920年5月18日卡罗尔·沃伊蒂瓦生于波兰克拉科夫附近的瓦多维采 1929年母亲去世 1939年纳粹德国入侵波兰 1942年秘密接受神学训练 1946年晋升司铎(神父)并前往罗马进修 1958年升任克拉科夫辅理主教 1963年获任命为克拉科夫大主教 1967年升任枢机主教 1978年10月16日当选为教宗 1979年到访纳粹德军的奥斯威辛集中营 1981年5月13日在圣彼得广场遭枪击 1982年访问英国 1983年在狱中会晤试图行刺他的枪手,并表示原谅 1995年访问南非,并会晤南非总统曼德拉 1995年会见到访的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 1998年访问古巴,并会见总统卡斯特罗 1999年会见到访伊朗总统哈塔米 2000年访问中东和耶路撒冷,并在著名的“哭墙“祈祷 2001年会见到访美国总统布什 2001年5月访问叙利亚并参观大马士革的清真寺,成为首位进入清真寺的教宗 2001年的一个手术证实其患有帕金森氏症,梵谛冈方面在2003年证实此事 2003年,强烈批评美伊战争。他认为应该由联合国来解决国际事务,单边行动是对和平的犯罪,也违反国际法 2005年北京时间4月3日凌晨,享年84岁的保罗二世离开人世,死亡证明写的主要死因是败血性休克和心脏衰竭[2] § 伪教皇 在约翰·保罗二世在位期间,世界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位伪教皇: GinoFrediani (Emmanuel), 1973年–1984年间自封于意大利 Clemente Domínguez y Gómez (额我略十七世), 1978年–2005年间自封于西班牙 Francis Konrad Schuckardt (哈德良七世), 1984年自封于美国华盛顿 Valeriano Vestini (Valeriano), 1990年自封于意大利凯迪 David Bawden (米加禄), 1990年自封于美国堪萨斯 Victor Von Pentz (李诺二世), 1994年自封于英国 Maurice Achieri of Le Perreux (伯铎二世), 1995年自封于法国 Lucian Pulvermacher (庇护十三世), 1998年自封于美国蒙大拿 § 去世 约翰·保罗二世离开了 2005年3月31日,教皇出现“尿道感染引起的高热”,但没有立即送院,显然是出于他本人希望在梵蒂冈辞世的愿望。当日晚些时候,梵蒂冈有消息宣称约翰·保罗二世被罗马公教会施以病人傅油圣事(旧称终傅圣事),这是自1981年的暗杀未遂以来教皇首次接受该圣事。无法证实他是否也接受了宗座祝福。 4月1日,病况急剧恶化,心、肾迅速衰竭。为治疗高热,教皇通过鼻孔接上了第二条进食管以帮助增加营养摄入。当日早晨,报道指出教皇出现了心肌梗塞,但仍清醒。梵蒂冈发言人若亚敬纳瓦罗-瓦尔斯(Joaquin Navarro-Valls)否认了心肌梗塞的消息,但说教皇出现了“心脏和循环系统崩溃”,并说教皇的情况“很严重”。 数家意大利新闻机构在中欧夏令时20:20报道了教皇逝世的消息,但不久梵蒂冈否认。意大利天空电视台(SKY Italia)报道说教皇的心脏和大脑仍在工作。 4月2日中欧夏令时00:30左右,梵蒂冈一位发言人在简报中进一步透露了教皇的健康状况并证实教皇已经领受了病人敷油圣事/终傅圣事。教皇拒绝上医院,他会见了贴身的随从人员,包括约瑟夫·拉格(Joseph Ratzinger)枢机。枢机说“他知道自己将要离世,并跟我做了最后的道别”。教皇还要求听别人诵读前几日有关十字架苦路的心祷。 在教皇弥留的最后几小时,大批较年轻的会众在他梵蒂冈的寓所外守夜。在他最后的遗言中,尤其是给全世界青年的遗言中,他说道: “我曾到你们那里去,现在是你们到我这里来。我谢谢你们。” 傍晚时分,梵蒂冈宣称教皇的情况“仍很严重,上午又发高热。”然而“在应答家人问候的时候,他的回答都很正确。” 大约UTC时间17:00, 意大利新闻机构宣称约翰·保罗二世教皇已经失去知觉. 有医院人士宣称教皇几乎不可能再醒来. 梵蒂冈发布了一份公报反驳了这一说法,但承认教皇的肾功能已经失去。ANSA新闻社在半小时后再次报道教皇失去知觉.。 据神父Jarek Cieleski说, 教皇死前最后说的一个词是“亚孟”(即新教的“阿门”),随后就在他自己的房间里闭上了眼睛。时间为4月2日21:37CEST (19:37 UTC),享年84岁。教皇的死亡证明写的主要死因是败血性休克和心脏衰竭。 他死时在场的人有他的两位私人秘书斯坦尼斯瓦夫·基维齐大主教和Mieczysław Mokrzycki,Marian Jaworski枢机,Stanisław Ryłko大主教和Tadeusz Styczeń神父。三位作为耶稣圣心侍女的修女在教皇弥留之际在其寓所陪侍左右。教皇的私人医生Renato Buzzonetti大夫以及另外两位医生Alessandro Barelli大夫和Ciro D'Allo大夫带着各自的护士也都一直待命。 在国务卿安杰洛·索达诺枢机、罗马教廷财务总管爱德华多·马丁内斯·索马洛枢机、教廷国务院副院长莱奥纳多·桑德里大主教和罗马教廷财务副总管Paolo Sardi大主教也先后赶到。此后枢机团长约瑟夫·拉辛格枢机和若瑟夫·董高枢机也得以进入寓所。 世界各地关于此事的反应 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世纪葬礼 约翰·保罗二世去世,超过70000名信徒涌入梵蒂冈城,同时有超过十亿的天主教徒在世界各地表达哀悼,更有许多非天主教徒亦然。教皇总是表示祂的离去应该被庆祝如祂向祂永恒的生命的下一阶段迈进。守在梵蒂冈城里的人们当教廷宣布教皇的死讯后齐声鼓掌,并且依照传统的意大利传统表示敬意。 许多各国领袖为表达其哀悼之意,将其全国降半旗: Oratory Church of St Aloysius Gonzaga, Oxford,因为约翰‧保罗二世而降半旗致哀.在波兰,天主教教徒聚集在教皇出生的地方─波兰南方一小镇名瓦多维采( Wadowice)。各电视台自四月一号取消了各安排好的电视节目,并且大规模的报道关于教皇─能深查当地且被推崇为“父亲”─的讯息。当地政府已经声明以六天来哀悼他。 台湾,总统府下半旗二天致哀。 阿根廷,所有学校在四月四号上课前皆默哀。阿根廷总统内斯托·基什内尔表示“我们皆为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而表达哀悼;祂的指导,将永恒带领我们向前。” 澳大利亚总理约翰·霍华德表示应纪念教皇是对抗共产主义自由战士,以及一位伟大基督教领袖。(澳大利亚援引美国广播公司ABC的广播采访,2005年4月3日) 巴西,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国家,总统卢拉·达·席尔瓦,表达了巴西人民的悲痛。 并且政府表示将以七天的纪念期来纪念约翰‧保罗二世。 加拿大总理保罗·马丁表示“近四分之一世纪以来,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就如同爱与和平、信赖与怜悯的象征.... 今日我们的悲痛也是全世界的感伤。”在四月四号,加拿大下议院经由赞赏教皇后才开始其会议。国会大厦以及全国各地悬挂的国旗都下半旗致哀。 在 智利, 政府决定以三天来纪念约翰‧保罗二世。总统 里卡多·拉戈斯·埃斯科瓦尔 表示 "...约翰‧保罗二世并不会因此而离我们遥远。他已经成为了我们历史中的一部份, 祂的思想将会永远带给我们激励我们向前创造一个更公平的国家与和平的世界"。 哥伦比亚总统 阿鲁瓦罗·乌里贝·贝雷斯 决定将在各政府机关及驻外大使馆的国旗降半旗两天以示哀悼。 哥伦比亚总统在发言稿中强调了教皇对世界和平做出的努力. 古巴当局批准Jaime Lucas枢机在国家电视台做了如下讲话:“这是一位保护道德26年的人... 关怀着近几年世界各地的动乱及战争而道德基准都不动摇的人。” 印度总理 曼莫汉·辛格拜访了梵蒂冈在新德里的驻印度大使馆并且献上深挚的哀悼。 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伊丽莎白二世 表达她"最深的悲伤" 于约翰‧保罗二世,并且将记得祂在推动世界和平的努力。 英国首相布莱尔表示世界失去了一位"备受尊敬与信赖的"宗教领袖。 美国 白宫的国旗及美国各地悬挂的国旗都被要求降半旗直至约翰‧保罗二世下葬那天晚上。 总统布什表达他对此事的遗憾并且表示失去了一位“人类自由的领导”,“数百万美国人的鼓励者” 和 “世代英雄”。 许多非天主教国家的元首也对此表达哀悼。 § 大约翰·保罗 约翰·保罗二世 自约翰·保罗二世逝世之时起,梵蒂冈地一部分神职人员就将他称作大约翰·保罗(John Paul the Great,根据大利奥,Leo the Great-即圣良一世,St. Leo I-暂译)。安杰洛·索达诺枢机在为其安魂弥撒写的布道词中也如此称呼教皇。这是历史上第四位获此称号的教皇,也是第一个千年以来的第一次。意大利报纸《晚邮报》甚至称他为“最伟大者”。天主教法典学者宣称,将以为教皇冠以“大”的名号并无官方程序,只要该称号有一定的知名度,且被持续使用,就会得到承认。 至今为止,被冠以“大”的三位教皇分别是教皇良一世,在位时间:440年–461年,他说服了匈奴王阿提拉从罗马撤军;格列高利一世,590年–604年,人们熟知以他命名的格列高利圣咏;以及尼各老一世, 858年–867年,他也化解了一场对罗马的围攻(这次是卡洛林王朝由于在解除婚姻上的分歧而发起的进攻)。 葬礼 梵蒂冈从当地时间4月4日星期一起举行教皇的遗体告别仪式。葬礼在4月8日星期五中欧夏令时上午10:00(北京时间当日下午4:00)举行。他被葬在位于圣伯多禄大殿地下室中的教皇墓地。 葬礼流程 参加葬礼的世界政要包括: 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布什是第一位参加罗马天主教皇葬礼的美国总统,同时也是第一个抵达罗马的国家元首,于4月6日晚间,在夫人劳拉,国务卿赖斯,及两位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克林顿的陪同下到达。第一位在白宫接见教皇(约翰保罗二世,1979)的美国领导人吉米·卡特并未随行,原因是梵蒂冈最多只允许5人为一组的代表团。(此次大约有200个代表团出席8日上午的葬礼)。 § 人物著作 “活于感恩祭的教会”通谕Ecclesia De Eucharistia - On the Eu约翰·保罗二世 charist in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Church 2003年4月17日 “一百周年”通谕 Centesimus Annus - On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Pope Leo XIII's “新事”Rerum Novarum - On Capitol and Labor; On Catholic social teaching 1991年5月1日 “富于仁慈的天主”通谕 Dives in Misericordia - The Father of mercies and God of all comfort 1980年11月30日 “主及赋予生命者”通谕 Dominum et Vivificantem - The Lord and Giver of Life 1986年5月18日 “生命的福音”通谕 Evangelium Vitae - 1995年3月25日 “信仰与理性”通谕 Fides et Ratio - 1998年9月14日 “论人的工作”通谕 Laborem Exercens - 1981年9月14日 “人类救主”通谕 Redemptor Hominis - The Redeemer of Man 1979年3月4日 “救主之母”通谕 Redemptoris Mater - Mother of the Redeemer 1987年3月25日 “救主的使命”通谕 Redemptoris Missio - On the Permanent Validity of the Church's Missionary Mandate 1990年12月7日 “斯拉夫人的使徒”通谕 Slavorum Apostoli -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Sts. Cyril and Methodius 1985年6月2日 “论社会事务关怀”通谕Sollicitudo Rei Socialis 1987年12月30日 “愿他们合而为一”通谕Ut Unum Sint - On Commitment to 大公主义 1995年5月25日 “真理的光辉”通谕Veritatis Splendor - The Splendor of Truth - Regarding Certain Fundamental Question of the Church's Moral Teaching 1993年8月6日 § 重要人物 阿奎纳 良十三世 凯伯尔 庇护十一世 弗雷 马里旦 穆尼耶 拉莫斯 阿登纳 加斯贝利 吉尔松 约翰·保禄二世 舒曼 施特劳斯 科尔 福克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