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罗店镇
释义

§ 概况

罗店镇

罗店镇位于宝山区西北部,与上海市嘉定区接壤,和江苏太仓市相邻,是二省三地的交汇处。全镇现辖行政村21个,居委10个。镇域面积4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8758人,外来人口37405人,实有人口86163人。罗店成镇后,日趋繁华,明末时就有了“金罗店”的美誉,在方圆百里的五镇七市之中,位居第一。正如史料记载:“比阎殷富,徽商辏集,贸易之盛,几埒南翔矣”。可见,富甲一方的罗店,也确是实至名归。

镇区地处太、嘉、宝三县通衢,历史上屡遭兵灾。清顺治二年(1645年),诸生唐景曜、唐培、朱霞等集合乡兵进行反清斗争,遭降将李成栋镇压,全镇有1600余人殉难。“八一三”淞沪抗日战争中,日军在小川沙登陆后,直扑罗店,中国军队奋力抵抗,进行13次拉锯式反复争夺,双方伤亡惨重,时称罗店为“血肉磨坊”,战争中全镇几成一片焦土,之后市面萧条,直到解放后才得以逐渐恢复发展。罗店镇

镇区内有市、县属工厂7家,县属商业机构10个,县港务监督站、交通运输管理站、公路管理所亦设于此。有镇属商店81家,单位办综合门市部5家,领证个体户126个。花园弄市场有固定摊位80个,非固定摊位300个,贸易兴盛。有镇办工厂5家,职工771人,年产值295万元,主要产品有各号螺丝、各型水表、有机玻璃制品、定时器、继电器、电器仪表等。

§ 行政区划

罗泾镇 驻陈行街25号,邮编200949。辖:罗泾镇一居委;海星、潘桥、合建、新陆、川沙、三桥、合众、肖泾、高椿树、陈行、花红、牌楼、新苗、塘湾、洋桥、海红、宝丰、解放、王家楼、和平、民众21个村。

§ 历史变迁

古时候,从嘉定外冈到金山这一条斜线被称为“冈身”,也就是过去的海岸线。罗店地区在“冈身”以东,也就是在大海之中,后因流沙沉积,形成陆地。罗店成陆于唐代略前,宋朝起始有渔村,南宋时已有黄白泾等村落。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有个叫罗升的人在此开店,渐成集镇,罗店因此而得名。历史沧桑罗升所开之店,既有买卖,又有客栈,也就是现在的旅馆,当时称作“商铺”。由于地处水路交通要道,路上人来人往,河中舟船聚集,因此,独家经营的店铺生意十分兴隆,别人见了,跟着学样。日长时久,店越开越多,人气也越来越旺。到了明朝,已形成“三湾九街十八弄”的规模,仅商店就达七百来号。清代诗人范连曾作《罗溪杂咏》诗提及此事:“练水西来清且涟,波光近与界泾边。不须更访罗升宅,烟火今经五百年”。

罗店成镇之前,属昆山县辖境,宋嘉定十年(1218年)改属嘉定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宝山开始建县,罗店划入其中。虽然行政归属二度变迁,却一直隶属江苏省的范围,直到1958年1月1日,罗店才进入了上海市的版图。

从罗升开店算起,罗店至今已有将近七百年的历史,早于宝山建县四百多年。在“冈身”以东地区,可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 民间艺术

1、罗店龙船   中国的龙船起源于上古时代,盛行于全国各地,尽管寓意有别,风格迥异,但都侧重于竞渡。而罗店龙船却独树一帜,轻竞速,重观赏,以表演为主。造型别具一格,船体小,船底平,吃水浅,出驶快,小巧 罗店龙船玲珑,宜于在本地狭小河道中行驶。龙头用整段香樟木雕刻而成,鳄鱼嘴,麒麟角,虾眼,颈下长须拂水,遍体龙麟叠彩,前有牌楼,后建艄亭,更有台角展示惊险造型。船上竖绣伞十四顶,插旗仗五十三面,正如《罗溪镇志》所述:“彩锦奇目,旗仗鲜艳,擅一邑之胜”。罗店龙船的表演别开生面,“打招”的招式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划手们功夫独到,或挺腰举浆,或横身卧水,令观众眼花缭乱,赏心悦目。此外,还有乐队伴奏,年年端阳时节,总要连划五至七天,吸引方圆百里之民众,呈现万人空巷之盛况。沪剧2、罗店彩灯   据宝山县志记载,明代有罗店人王纶,善用纸扎灯,成人物花鸟诸状,工细独绝。清代潘履祥等乡绅名流,聚结灯社,常以诗文制成灯谜。每年元宵,不仅家家挂灯,并举办出灯活动,出灯队伍长达二三里路。

3、沪剧    沪剧起源于民间,最早的沪剧盛行于三个地区,一是松江,二是浦东,三是宝山,宝山的沪剧演员被 称为北头先生。罗店在清朝就建有古戏台,唱沪剧、看沪剧的大有人在。正因为这样,才会哺育出丁婉娥这样的艺术人才。

上述三项民间艺术,都已被列入上海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沪剧已成为第一批国家级代表剧种,罗店龙船也成为上海申报第二批国家级代表作的重点项目。

§ 小镇名人

丁婉娥

丁婉娥(1906——1986),罗店人。从小喜欢听戏,随父母到上海后,常与厂里的小姐妹一起去先施公司听滩簧(沪剧早期的名称)。后来拜丁少兰为师,正式学戏,第二年就登台演出,获得成功。

后与丁少兰结为夫妇,组建的“婉兰社”曾轰动上海滩。民国25年,创办“婉社儿童申曲班”,这是沪剧界首创的小囡班,后来沪剧界著名演员丁是娥、杨飞飞、汪秀英、筱爱琴等,当时都是婉社儿童班的成员。

解放后,丁婉娥加入了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成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她积极参加剧团演出,在《白毛女》、《大雷雨》、《罗汉钱》等戏中,塑造了几个老旦形象。1956年受聘于上海戏曲学校,担任沪剧班唱腔老师,致力于培养新一代沪剧演员,1986年4月30日病逝。

§ 文化古迹

来龙桥来龙桥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旧名为蒋家巷桥,原址为现竹巷街东口和蒋巷街北口处,也是横跨市河(老练祁河)的一座石拱桥。来龙桥高高的桥身犹如一道长虹卧于水上,半圆的桥孔与水中的倒影合二为一,合成一个碧玉圆环,两侧的栏杆上雕有精美的石刻小狮子。和罗店镇上的其它古桥一样,来龙桥也自有一番风情,尤其在夏日里当太阳西沉时,住在蒋家巷里的孩子们拿着板凳、竹椅,到桥上占一个位子,那些在田地里辛苦了一天的人们,吃过晚饭,洗过澡,也陆陆续续地走到桥上,桥下偶尔有船慢慢地驶过,桥上的人与船上的人便会说几句不着边际的话,构成了一幅恬静和谐的江南水乡图画。不过来龙桥和丰德桥一样,因河道填塞不再有当年的风光,但来龙桥的桥石被搬迁至罗溪公园按原样建造,人们仍可看到它原有的造型风格,桥下的河水变成公园的内湖,虽然没有了两岸的枕河人家,但毕竟桥下有水,总比旱桥生动的多,也好看的多。

丰德桥丰德桥始建年份不详,它位于罗店镇布长街南端,跨市河而建。原系一座木桥,于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改建为石拱桥。该桥系众多里人捐资修建,故以“丰功伟德”之意取名丰德桥,又因桥的两堍居民大多姓张,所以又称张家桥。丰德桥全长二十四点四米,宽四点一五米,桥顶高七米,桥中有凹缺,专供独轮小车通行。在桥的东侧有石刻对联,上联为“善巧非驱”,下联为“功成是济”。西侧石刻对联的上联为“九衢通利”,下联为“万福集津”。当时有个太仓人叫王吉武,写得一手好文章,曾为该桥写过一篇《丰德桥碑记》,说此桥前后共建了六、七年之久,并称其“为往来要冲”、“为一镇桥梁之冠”。可惜的是,在1987年,由于该段市河填塞后改为道路,好端端的丰德桥也就成了旱桥。不过,周围的居民仍然很爱这座桥,姑娘们撑着阳伞,婷婷袅袅地走在桥上,“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别人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看着她们的背影,不禁会想起卞之琳的诗来。一直注视着姑娘们走下桥,走在一扇油漆剥落的门前停住,收起伞,轻轻扣门,好一段琼瑶故事在眼前不动声色地展开。

大通桥

位于镇上亭前街与南弄街的衔接处,跨越罗店市河,是一座单孔石拱桥,长十八米,宽四点五米,孔径八米,拱顶标高八米,栏杆用条石砌成,桥顶四侧有四根石柱,桥的两堍原为石阶,在民国二十年改为弹石坡形路面,以便通行。桥孔上的栏杆外侧有大通桥的桥名,在桥的西侧有副对联。上联是“前程路途通万里”,下联是“津梁岁月亘千秋”,折射出建桥人期盼故乡大吉大利、前景美好的心愿。五百多年来,岁月和风雨悄悄地改变着大通桥,故显得苍老斑驳,桥墩缝隙里长出一蓬蓬绿色的野草,春天开满白花,夏天结着红果,秋天则有一枝野叶旁逸,冬天的桥则一色沙青。

§ 社会事业

卫生

宝山区卫生系统有医疗卫生机构30所,其中中心医院2所,综合性医院4所,专科医院3所,地段医院11所,乡镇卫生院4所,其他医疗防治机构5所,卫生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全系统在职人员442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476人,其中执业医师1823人,执业助理医师156人,注册护士1801人,药剂人员226人,检验人员213人,有固定病床2997张;全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05人,拥有床位3.51张(按全区人口85.43万计算)。

交通交通图罗店镇位于上海北翼,东临长江口、南接外环线(A20)、西连科技城嘉定,北邻江苏省太仓市,郊环线(A30)横贯东西,是闻名遐迩的“太嘉宝”黄金地带。罗店镇城镇范围45平方公里,人口5万人,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在上海郊区中素有“金罗店”之美誉。镇区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30公里(外环线车程20分钟抵达)、距上海浦东国际机场55公里(外环线车程35分钟抵达);距上海宝山港8公里、上海吴淞港10公里;距上海北郊货运站16公里、上海火车站21公里。得天独厚的门户地位,方便快捷的地理优势,赋予罗店金矿般的巨大投资价值。

教育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完成“校校通”工程,完成远程教育、网上会议室2个视频系统应用项目建设,完成“行知研究”、“教学资料”、“劳技资源库”等3个信息资源库建设。加强信息师资队伍建设,对全区教师进行非计算机学科教师信息技术、“Intel未来教育”、网络管理员专业技能培训等。完成七色花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的改制。制订《宝山区学校艺术教育三年(2003~2005年)规划》及宝山区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特色项目标准。2003年,区教育局共批准区级重点课题45项,一般课题212项。

宝山中学、和衷高级中学、横沙中学、同洲模范学校、永清中学、泗塘中学、吴淞二中、长江二中、淞谊中学、宝山实验学校、区一中心小学、区三中心小学、团结路小学和宝山实验小学等14所中小学被评为区素质教育示范校,其中淞谊中学、宝山实验小学等5所学校被评为上海市素质教育示范校。进一步增强托幼保教质量,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形成“1个中心,5个实验基地,11个指导站”的教育指导网络。

§ 旅游景点

花神堂花神堂是上海最具有历史与文化价值的以“花神”命名的古代厅堂,建于明代天启年间,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古人相信,每年十二个月有十二个花神,正月为梅花神,二月为杏花神……花神是百花的总管,自然也是罗店盛产的棉花的总管。

罗店以棉花、棉布著称于世。元末,黄道婆来到罗店传授纺纱织布技术,从此罗店的棉花、纱、布畅销江、浙、皖一带,且带动百业兴旺,祖传每年农历二月二十日是花神的诞辰。这一天,罗店人都会来到“花神堂”聚会,在与“花神堂”相连的城隍庙祭拜,祈求“万花主宰”花神保佑棉花丰收、百业昌盛。

花神堂原是城隍庙内一只殿堂,城隍庙被毁以后,花卉森堂仍保留在原址,后作为学堂、工厂,殿堂门楼保持完好,大殿旧房仍是原样。加上西院的大银杏,可作为游客参观的一景。花神堂外原为城隍庙,尚有轮廓可循,当时规模可以想象。

宝山寺

位于宝山区罗店镇美丽的练祁河畔,东临罗溪路,西近塘西街,是上海几大佛教寺院之一,闻名遐尔。寺院始建 宝山寺于明朝正德年间,由士绅唐月轩舍宅为寺而成,清乾隆二十七年曾经重修。清诗人范连游罗店有诗曰:“不到谈元地,今经二十秋。浮生闲半日,高阁得重游。春水一溪乱,晴烟小市浮。老僧同话旧,莲社几人留。”

此后,岁月更替,成住坏空,寺院迭经兴废,至光绪初年一度荒芜。其后太仓南广寺今涌和尚行脚至罗店,见宫殿破落,景色凄凉,遂携其徒念方发心募化重修殿堂,创建祖堂塔院,凿阿弥陀佛石佛碑为纪其事,至今仍存寺中。嗣后遍历抗战,文革,殿堂佛像逐渐星散,殿宇被毁或作它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于一九八八年决定恢复宝山寺道场。由上从下达老和尚铁肩重振,十方善信慷慨解囊,共襄盛举,成就现有规模。所惜当时因缘条件,未能从容总体规划,造成诸多不足,终存缺憾。

宝山寺已为政府纳入老镇改造规划之中。经市区政府,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并大力扶持,将重新建设宝山寺。用地数十亩,按丛林规范重修天王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藏经阁、宝塔等建筑。

§ 相关词条

南浔镇   溪口镇   大济镇   塘栖镇   留下镇   石浦镇   慈城镇

梁弄镇   临浦镇  王江泾镇   李庄镇   盘石镇   后溪镇   清泉镇

元通镇   福宝镇   宝山镇   和顺镇   黑井镇   石羊镇   晋城镇

陈贵镇   新沟镇  蔡家榨镇  五里界镇   安山镇   张湾镇   铁山镇

金山店镇   保安镇   兴国镇   白沙镇   龙港镇   洋港镇   团山镇

§ 参考资料

上海宝山罗店:http://www.jinluodian.gov.cn/index.html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4429/node4438/node70408/node70429/index.html

行政区划网:http://www.xzqh.org/quhua/31sh/0113bs.ht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2: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