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苗族鼓舞 |
释义 | § 简介 “鼓舞”是一边击鼓边舞的苗族民间舞蹈。鼓为木制,以牛革蒙于两端,置于架上敲击。 苗族“鼓舞”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历史上有关苗族击鼓歌舞的文字记载,较早的可见于唐代 《朝野佥载》卷十四:“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闾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歌,亲戚饮宴舞戏一月余日。”的记述。说明“鼓舞”早在唐代就盛行于苗族民俗之中,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苗族鼓舞苗族“鼓舞”主要分布于湖南西部和贵州东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带。由于长期分散居住,以及语言、服饰、风习方面的差异,各地“鼓舞”风格特点和形式各不相同。在湖南省西部的凤凰、保靖、花垣等县有“花鼓舞”(包括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男子和女子“双人鼓舞 ”),古丈等县有“团圆鼓舞”、“跳年鼓舞”,保靖、花垣有“猴儿鼓舞”,在贵州省东南部,清水江沿岸的台江、镇远等县有“踩鼓舞”,黔东南地区的台江县和湘西地区个别地方有“木鼓舞”,施秉、铜仁等县有“调鼓”。上述各种形式的鼓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有不同功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如原来“木鼓舞”,仅为祭祀祖先、祈神禳灾、娱神、娱祖灵所用,“调鼓”则主要用于丧葬仪式告慰亡灵,“团圆鼓舞”、“踩鼓舞”、“花鼓舞”等,主要是在每年春节和隆重的传统节日中娱乐。如今,都演变为节庆活动和人们劳动之余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功能的转化,也促使鼓舞的节奏及击鼓动作发生更为复杂的变化,而具表演性质。湘西地区的苗族男、女单人“鼓舞”和“猴儿鼓舞”就是明显的例子。 “花鼓舞”通常活动于春节及“六月六”、“八月八”、“赶秋”、“赶夏”等民族传统节日。它的活动形式是由两人各持两根尺许长的鼓槌、分别站在鼓的两面同时击鼓,另有一人持单棒居中击鼓腰作伴奏。两者节奏要求统一,动作讲究对称。围绕着他们舞蹈的男女均可,多寡不限。唯舞蹈开始之前,须按惯例首先唱一首颂扬制鼓工匠功德的古歌,以示对祖先的纪念。 苗族鼓舞中国苗族民间舞蹈。流传在贵州、湖南等省苗族聚居地区,以击鼓而舞或击鼓伴舞为其主要特征。苗族各地鼓舞名称及活动形式不尽相同。 木鼓舞 是流传在贵州省东南苗族地区的一种最古老的鼓舞形式。鼓为长圆形,直径约33厘米,鼓身长约170~200厘米,两端蒙以牛皮,使用时将鼓横置鼓架上。在《苗防备览·风俗考》中记有:“刳木空其中,冒皮其端以为鼓,使妇人之美者而击之,择男女善歌者……左右旋绕而歌,迭相和唱,举手顿足,徐疾应节,名曰跳舞藏。”过去木鼓舞用于每13年举行1次的全族性的“吃牯脏”祭祀活动,又称鼓社节或祭鼓节,是最隆重的传统祭祖活动。现在木鼓舞已成为民间节日娱乐性活动的一部分。鼓手多由村寨中有威望的老年男子担任,舞者也是男子。舞时由鼓手1人或2人双手持鼓槌敲击鼓面、鼓边。多为、节拍。众人环绕而舞,舞姿雄健有力,双臂自然下垂,肩部有力地摆动,顺手顺脚的跳跃,构成独特的风格。 踩鼓舞 流行于贵州省东南地区台江、镇无等县的女子自娱性集体舞蹈。在传统的民族节日中都可以跳,尤以春节期间最为活跃。其鼓为扁圆形,鼓面朝上置于鼓架上,由1人击鼓,众人绕鼓踏节,翩翩起舞。节奏多为拍,以敲击鼓心、鼓梆和鼓槌相击发出的不同的音色,组成丰富多变的鼓点。有的地区舞前先由鼓手高唱踩鼓歌。女舞者随舞步的移动,腰部微摆,小臂随之上下摆动,所佩戴之银饰沙沙作响。 苗族鼓舞花鼓舞 流传在湖南省西部地区凤凰、保靖等县的节日自娱性舞蹈,男女均可参加,鼓为扁圆形,舞时须将鼓直立,鼓面朝两侧,由两名鼓手,各站一侧,同时击鼓;另有一人立在中间,敲击鼓梆。其节奏多为、混合拍。舞者围鼓而舞,舞蹈动作多模拟劳动生产及生活动作,男子动作幅度大而有力,女子动作小而柔和。还有表演性较强的双人花鼓舞和单人花鼓舞。双人花鼓舞多为两个男子或两个女子同跳,也有一男一女同时击鼓而舞的。舞时两人动作对称,节奏一致。单人花鼓舞,将鼓直立,鼓面朝前,一般由两人敲鼓梆作伴奏,鼓手站在鼓前,边击鼓边舞蹈。动作有面对鼓面敲击,背对鼓面反手敲击或侧身敲击,双臂有上抡、下划、后甩等动作,下肢有吸腿、跳动、转身、前抬腿等动作。 团圆鼓舞 流传于湖南省西部古丈县等地。由一鼓手在中间敲击一面大型扁圆鼓,众人环绕,歌舞交替进行。开始时舞蹈速度稍慢,鼓手只敲鼓而不舞,舞蹈随鼓声速度逐渐加快,并将大鼓立起,鼓面朝前。鼓手边舞边敲击,众人绕鼓而舞。 猴儿鼓舞 流传于湖南省西部,是男子表演性舞蹈。表演者有时化装成猴子的模样,以拳击鼓或用槌击鼓。其主要动作与花鼓舞相似,基本形象是模拟猴子的动态及习性。 § 详细介绍 苗族鼓舞“鼓舞”是一边击鼓边舞的苗族民间舞蹈。鼓为木制,以牛革蒙于两端,置于架上敲击。苗族“鼓舞”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历史上有关苗族击鼓歌舞的文字记载,较早的可见于唐代《朝野佥载》卷十四:“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闾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歌,亲戚饮宴舞戏一月余日。”的记述。说明“鼓舞”早在唐代就盛行于苗族民俗之中,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苗族“鼓舞”主要分布于湖南西部和贵州东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带。由于长期分散居住,以及语言、服饰、风习方面的差异,各地“鼓舞”风格特点和形式各不相同。在湖南省西部的凤凰、保靖、花垣等县有“花鼓舞”(包括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男子和女子“双人鼓舞”),古丈等县有“团圆鼓舞”、“跳年鼓舞”,保靖、花垣有“猴儿鼓舞”,在贵州省东南部,清水江沿岸的台江、镇远等县有“踩鼓舞”,黔东南地区的台江县和湘西地区个别地方有“木鼓舞”,施秉、铜仁等县有“调鼓”。上述各种形式的鼓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有不同功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如原来“木鼓舞”,仅为祭祀祖先、祈神禳灾、娱神、娱祖灵所用,“调鼓”则主要用于丧葬仪式告慰亡灵,“团圆鼓舞”、“踩鼓舞”、“花鼓舞”等,主要是在每年春节和隆重的传统节日中娱乐。如今,都演变为节庆活动和人们劳动之余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功能的转化,也促使鼓舞的节奏及击鼓动作发生更为复杂的变化,而具表演性质。湘西地区的苗族男、女单人“鼓舞”和“猴儿鼓舞”就是明显的例子。“花鼓舞”通常活动于春节及“六月六”、“八月八”、“赶秋”、“赶夏”等民族传统节日。它的活动形式是由两人各持两根尺许长的鼓槌、分别站在鼓的两面同时击鼓,另有一人持单棒居中击鼓腰作伴奏。两者节奏要求统一,动作讲究对称。围绕着他们舞蹈的男女均可,多寡不限。唯舞蹈开始之前,须按惯例首先唱一首颂扬制鼓工匠功德的古歌,以示对祖先的纪念。 苗族鼓舞“花鼓舞”的动作多来自生活,如插秧、割稻、打谷、以及梳妆等,也有取材于武术的,如“青龙缠腰”、“雪花盖顶”等。其动作特点为男的健壮有力,女的洒脱、柔美。 从“花鼓舞”派生出来的鼓舞有“双人鼓舞”(男、女均可),特点是击鼓时两人可各打一边或同时敲击一边,也可一人击鼓,另一人以舞姿作陪衬。动作可随机应变,但十分讲究对比、协调。 “团圆鼓舞”是种有歌有舞的鼓舞形式,舞时由一鼓手在场子中央击鼓伴奏,参加舞蹈的人则围绕着他,踏着节奏明快、时轻时重的鼓点,晃手摆腰地绕圈而舞。每跳完一段舞之后就唱一段山歌、歌和舞交替进行轮回不断,直至兴尽方休。歌词多是反映劳动生活和男女爱情的内容。舞蹈基本动作有“大摆”、“小摆”、“细摆”三种。晃手摆腰是“团圆鼓舞”独有的韵律和风格。 “跳年鼓舞”除在伴奏上多用一铜锣外,其活动形式及动作风格特点与“团圆鼓舞”大致相同。 “单人鼓舞”是湘西地区苗族人民普遍喜爱的一种表演性舞蹈。常在欢庆丰收及其它传统节日里表演。有男子表演、女子表演的两种。男子双手持鼓棒击鼓或双手握拳击鼓,舞蹈动作丰富,有模拟动物形态的动作和武术等多种,动作粗犷有力;女子则是在伴奏者敲击鼓边或铜锣的音响声中,双手各持鼓棒一根、边敲击着斜放在木架上的大鼓边舞蹈的。舞蹈动作多是表现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有挖土、插秧、纺纱、织布和照镜、梳妆等,其风格特点除个别地方能见到激烈、豪放者外,大多较文雅、端庄。 苗族鼓舞“猴儿鼓舞”是种技巧性较强的男子表演性舞蹈。它的近代从“单人鼓舞”和“双人鼓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历史不过几十年,由于从事这种表演活动的人都必须是训练有素的,故至今苗族民间仍不甚普遍。在表演时,舞者的击鼓方法也有用槌击的和以拳击的两种。舞蹈的内容主要是表现猴儿进庙偷吃供果时无意中敲响了更鼓后惊慌和对鼓嬉戏的情景。动作有“倒上树”、“偷桃”、“抓痒”、“滚球”、“戏鼓”等,十分滑稽、风趣,富有戏剧性。“踩鼓舞”(苗语称“究略”)是种女子自娱性集体舞蹈。每年春节甚为活跃。其传统活动形式是:舞蹈开始时,由一名歌舞兼优的鼓手先唱一首号召青年妇女都来舞蹈的“踩鼓歌”,之后敲鼓为舞蹈者作伴奏。鼓手还具有指挥全体舞者变换动作、掌握舞蹈气氛的职能。舞蹈自始至终都是以鼓手为中心围圈进行的。舞蹈者因以佩戴银头饰、项圈、手镯,穿着厚实的花衣长裙为美,动作受到一定制约,使舞蹈相应地形成一种自然地甩手摆腰、轻轻地抬腿踢脚的风格特点。主要动作有“四方舞”、“六方舞”、“旋转步”等。 “木鼓舞”有的地方也称“跳鼓脏”(苗语称“直质努”),是一种祭祀性舞蹈。过去仅在每隔十三年举行一次全族性祭祀活动“吃牯脏”时才跳,具有原始宗教色彩。 最初,跳“木鼓舞”时使用的鼓,是将一根直径约一市尺,长约五、六尺的树干挖空,在两端蒙上牛皮制成的。按古老风俗,舞时要一新一旧同时使用,祭祀活动过后,就将旧鼓送往悬崖陡壁任其腐朽风化,新鼓则放置屋梁上保存起来,待下次“吃牯脏”时取下,与当年新制的鼓并用。 苗族鼓舞关于过去“吃牯脏”时的“木鼓舞”活动,《永绥直隶厅志卷一·苗峒篇》有过较具体生动的记载:“苗族又有所谓跳鼓脏者,及合寨之公祠、亦犹民间之请醮数年间行之,亥子两月择日举行,每户杀牛一只、蒸米饼一石,届期男女早集多者千余、小亦数百……。苗巫擎雨伞、衣长衣、手摇铜铃召请诸神,另一人击竹筒、一木空中二面蒙生牛皮、一人衣彩服挝之,其余男子各服伶人五色衣或披红毡,以马尾置乌纱冠首,苗妇亦盛服、男外旋、女内旋皆举手顿足,其身摇动,舞袖相联、左右顾盼、不徐不疾亦觉可观,而芦笙之音与歌声相应,悠扬高下并堪入耳,谓之跳鼓脏,……”此外,《苗防备览、风俗考》中也有类似记载。如今,随着苗族社会形态的变化和进步,这种大量宰杀耕牛严重影响生产的“吃牯脏”祭祖活动已不再举行了。现在的“木鼓舞”,由于后来仅在男子中传播和普及,鼓手多由寨中男性长者担任,因此无论是活动形式或舞蹈动作、鼓点、击奏方法,均与以前大不相同了。如今在部分苗族山区已成为文化娱乐形式之一。所表现的也主要是一些如“斗牛”、“宰牛”、“狩猎”等与苗族人民生活和劳动有紧密连联的内容。上身前倾弓腰甩胯的舞姿、顺手顺脚的动作,以及在雄浑的木鼓敲击声的伴衬下奔驰跳跃的步法构成了它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 苗族鼓舞“铜鼓舞”(苗族称“究略高”)是用一头有面、中空无底、呈平面曲腰状称为铜鼓的打击乐器伴奏的舞蹈。也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一种有代表性的、源远流长的舞蹈文化,据考古学方面的发现,早在公元四世纪之前(春秋末期),铜鼓就出现在乐舞场面之中了。虽然苗族是在进入封建社会的初期才开始接触铜鼓这一礼器(后来主要用作乐器)的,但在继承和发展我国古代铜鼓文化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至今,苗族还保存着较完整的演奏形式和舞蹈形式。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人民在欢度传统节日和喜庆之日仍常跳铜鼓舞。在击铜鼓时“以绳耳悬之,一人执木槌力击、一人以木桶合之,一击一合,使其声洪而应远”(贵州《八寨县志稿》)。 苗族铜鼓舞的活动形式,现在常见的是将铜鼓悬于庭前或场坝之中,由击鼓者一手执木槌敲鼓腰,另一手持皮头槌击鼓面伴奏。舞者则围成圆圈、踏着顿抑分明、铿锵有力的鼓声,时里时外,且进且退地舞蹈着。至兴高采烈时,还击掌呼号、喊出“嗨哧哧”之声以助兴。其动作主要是来源于狩猎生活、农业生产劳动和对动物形态动作的模拟,如“骑马”、“赶鸭”、“捕鱼”、“捞虾”等。苗族铜鼓舞动作以胯部的扭动和上身的摆动为主要特点。 苗族鼓舞 § 舞蹈特点 一是动作手舞足蹈,舞姿丰富。因情绪不同,分打鼓、踩鼓、嗲鼓,内容也不同,表现生产劳作的,有犁田、插秧、割谷等,表现生活的有洗脸、梳头等,模仿动物的有水牛擦背、猴儿打鼓、猫儿洗脸等。二是因其表演形式和人数不同,分为双人花鼓舞、男子徒手鼓舞、女子双人鼓舞、女子单人鼓舞、单人猴儿鼓舞、多人猴儿鼓舞、团圆鼓舞、跳年鼓舞、踩鼓舞、盾牌鼓舞等。三是因流行区域不同,鼓的放置形式也有变化,分“平鼓”、“斜鼓”、“立鼓”,在全国十分少见。四是苗族鼓舞的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服装也颇有特色 § 相关链接 1. http://www.chiyou.name/page/mzfq/mzwd/miaozu-2.htm § 参考资料 民族舞蹈网:http://www.e56.com.cn/minzu/minority_dance/minority_dance_main.asp 红瓦民族舞蹈团:http://honwa.cyberstage.com.tw/ 红河谷艺术中心:http://www.redvalley.cn/index.asp 大地之舞网:http://www.ddzw.cn/ § 相关词条 阿罕白 摆手舞 拉手舞 喇嘛教寺庙舞蹈 芦笙舞 莽式 苗族鼓舞 木瑙纵歌萨满舞 丧事舞蹈 师公舞 § 所属分类 少数民族代表性舞蹈 中国民间舞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