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胆囊炎
释义

§ 病因

西医认为,胆囊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胆石梗阻胆道,胆汁瘀积浓缩,成分改变,刺激胆粘膜,引起炎变。或胰液反流进入胆道,被胆汁激活的胰消化酶侵蚀胆壁,引起急性胆囊炎。各种细菌(大肠杆菌等)感染,病原菌自血流进入胆囊或蛔虫携带肠内细菌钻入胆道,均可引起胆囊炎。

胆汁郁积,胆道感染,胆固醇代谢失调瘀积是结石的主要因素。

§ 症状

急性胆囊炎

可出现右上腹撑胀疼痛,体位改变和呼吸时疼痛加剧,右肩或后背部放射性疼痛,高热,寒颤,并可有恶心,呕吐。慢性胆囊炎,常出现消化不良,上腹不适或钝疼,可有恶心,腹胀及嗳气,进食油腻食物后加剧。

小儿急性胆囊炎

结合症状、体征和病程发展迅速,伴有精神不好、谵妄、神志模糊或昏迷等症状,可以作出诊断。有腹腔渗液的,可做腹腔穿刺,如抽出绿色渗液则可确诊为胆汁性腹膜炎。

发病常较急骤,多于发病后天内就诊。以腹痛、高热塞战为主要症状,偶有黄疸。上腹疼呈持续或间断性钝痛、胀痛或剧烈绞痛。常伴有恶心、呕吐。高热可引起惊厥,或精神不好、谵妄、昏迷等症状。黄疸较轻时间短暂。

体格检查呈急性病容,体温可持续在38.5℃以上,最高可达41℃,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及腹肌紧张,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个别严重病例以中毒性休克为主要表现经治疗后始出现腹胀、全腹紧张及压痛等腹膜炎体征。

末梢血象白细胞数增高,并可有中性白细胞数增多,核左移及中毒颗粒。[1]

慢性胆囊炎

① 结石一时性阻塞胆囊管,引起胆绞痛的发作,疼痛多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疼痛可牵涉到背部或右肩胛骨处,可伴恶心和呕吐。

② 常有腹胀、上腹或右上腹不适、胃灼热、嗳气、吞酸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进食油煎或多脂的食物往往会使这些症状加剧。

胆石症

表现很多与胆石的大小和部位有关。如果结石嵌入并阻塞胆囊管时,可引起胆绞痛,中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疼痛,坐卧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甚至出现黄疸和高热。但也有症状不典型,不感疼痛的,称“无疼性胆石”。

胆囊炎并发胆石症

结石嵌顿时,可引起穿孔,导致腹膜炎,疼痛加重,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或衰竭。胆囊炎胆石症可加重或诱发冠心病,引起心肌缺血性改变。

§ 诊断

急性胆囊炎

可通过肝胆闪烁扫描和超声波检查确诊。假阳性可发生于全胃肠道外营养(TPN),胰腺炎,危重病或禁食。虽然超声波是诊断胆囊炎较好的方法,但对急性胆囊炎诊断不够精确,证实超声波下的Murphy征,胆囊壁增厚以及胆囊周围积液对诊断有帮助。

当临床表现不典型时,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比较困难,必须与胆管炎,胰腺炎,阑尾炎,消化性溃疡和胸膜炎等鉴别。这些疾病都有各自的临床特点,而且肝胆扫描和超声波检查可为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提供可靠的证据。

胆囊炎的CT诊断特点

① 胆囊扩大;

② 胆囊壁普遍性增厚,且增强扫描时可见胆囊明显强化。

慢性胆囊炎

胆囊炎

胆囊造影和B型超声肝胆扫描是诊断慢性胆囊炎很有价值的检查方法。胆囊造影可以发现胆结石、胆囊缩小变形,以及浓缩和收缩不良等情况,有时胆囊不显影。

B超检查除了可探查出胆结石和胆囊外型改变以外,还能看到胆囊壁有变毛糙、增厚等征象。

§ 鉴别诊断

与胆石症的鉴别:

胆石症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有人调查统计,60岁以上的人发病率为28%。胆石症常促发胆囊炎,胆囊炎又可诱发胆石症,两者关系密切,常为并发。

§ 治疗

治疗原则

1、慢性胆囊炎:要依据起病的因素及合并症等因人而异,针对具体病情,采用适当灵活的治疗原则。

2、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以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为主,临床症状显著者采用手术疗法,而对胆囊病变较轻的患者,手术后症状不能解除。

3、结石性慢性胆囊炎:可试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4、反复发作或伴有较大结石的胆囊炎:诊断一经确定就行胆囊切除术是一合理的根本治疗,如病人有心、肝、肺严重疾病或身体状况不良、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采用内科治疗。

5、急性胆囊炎:一般经非手术治疗,症状多可缓解,以后再行择期手术。非手术疗法包括卧床休息、禁食、输液、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应用抗生素及维生素,必要时进行胃肠减压。腹痛时可给予解痉剂和镇痛剂,如阿托品、度冷丁等,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有下列情况时,应经短时的对症治疗准备后,施行紧急手术:

1、临床症状重,不易缓解,胆囊肿大,且张力较大有穿孔可能者。

2、腹部压痛明显,腹肌强直,腹膜刺激症状明显,或在观察治疗过程中,腹部体征加重者。

3、化脓性胆囊炎有寒战、高热、白细胞明显升高者。

4、一般急性胆囊炎在非手术治疗下症状未能缓解或病情恶化者。

5、老年病人,胆囊容易发生坏疽及穿孔,对症状较重者应及手术。

一般性治疗方法

胆囊炎

急、慢性胆囊炎,目前皆以切除胆囊疗效最好。

(一)非手术疗

a.卧床休息、禁食 、腹胀者胃管减压;

b.补液,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

c.解痉止痛;

d.静脉联用有效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先锋霉素等;对80%-85%的早期病例有效。

(二)手术疗法

1.急性胆囊炎:一般主张经12~24小时积极的内科治疗,待症状 缓解再择期手术。

2.慢性胆囊炎:无论有无结石,因胆囊已丧失功能,且为感染病 灶,均应择期手术切除。

(三) 营养治疗

胆囊炎胆石症除用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外,营养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在疼痛缓解和手术后健康恢复阶段更不容忽视营养治疗的要求及饮食治疗原则如下:

(1) 营养治疗的总目的,是通过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疼痛和预防结石的发生。急性发作期的重症患者应禁食,可静脉补给各种营养素;当能进食时,应禁食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短期可食用含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饮食。随病情逐渐缓解可给予低脂半流质或低脂少渣软饭。每日应少食多餐,仍须限制肉及含脂肪多的食物。 慢性胆囊炎应给予充足热量的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和适量限制脂肪的饮食,同时要有丰富的维生素。

(2) 要有足够热能,方能保证患者的需要。如果患者体重过重,应给予低热能饮食,使患者体重减轻。低热能饮食中含脂肪量也要少,以适合对胆囊病患者限制脂肪的要求。一般每日供给热量7531.2~8368焦耳(1800~2000千卡)。

(3) 对慢性胆囊炎患者,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增进食欲、促进胆囊收缩利于胆囊排空,应尽可能提高饮食中蛋白质比例。每日蛋白质供给量以每公斤体重l~1.2克为宜,但要避免随着蛋白质摄入过量的胆固醇。

(4) 由于脂肪能促使病变的胆囊收缩而引起剧烈疼痛,故在发作期应对其严加限制。每日脂肪供给量应低于40克或禁食,病情好转后可适量进食。

(5) 在食用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饮食时,主要的营养物质是糖。可给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每日供给300~350克,特别是在发作期应予静脉补给。

(6) 要供给丰富的多种维生素,特别要注意补充维生素B、K。

(7) 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类。

§ 常备药物

罗红霉素

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常常发病突然,尤其在抵抗力很差的时候,或内心苦闷,精神不振,或暴食暴饮或饱餐以后,常常会出现胸闷、消化不良、恶心、食欲不振等胆囊炎发病的轻度症状,一时到医院求医又十分不方便怎么办呢?可以在家庭中准备一些常用药,一有症状,就可进行自服,缓解症状。

口服消炎药:

① 氟哌酸:一日3次,每次1~2粒(即0.1~0.2g)空腹口服。

② 红霉素:0.3g,一日4次,饭后服。

③ 氯霉素:0.5g,一日4次,饭后服。

④ 洁霉素:一日4次,每次1~2粒(0.25~0.5g)。

⑤ 灭滴灵(甲硝唑片)一日3次,每次一片(即0.2g),饭后服,孕妇禁用。

⑥ 先锋Ⅳ胶囊:一日4次,每次0.25~0.5g。

利胆药:有胆通、胆宁、胆益宁、胆乐、胆酸钠、利胆酸等,也须备用。

§ 防治

1.坚持锻炼身体

2.保持大便通畅

3.保持心情愉快

4.控制细菌感染

5.严禁饮酒 6.合理饮食

(1) 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方法。

(2) 适度营养并适当限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

(3) 保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

(4) 讲究卫生,防止肠道蛔虫的感染。

(5) 积极治疗肠蛔虫症和胆道蛔虫症。

(6) 保持胆囊的收缩功能,防止胆汁长期淤滞。

健康教育:

1、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食低脂、高糖、适量蛋白、高维生素(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饮食,注意饮食卫生,限制动物内脏、蛋黄、咸鸭蛋、松花蛋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2、指导留置T管患者的自我护理:解释留置T管的重要性,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导致脱管;宜采用淋浴,用塑料薄膜保护置管处,以防感染;管口处敷料每日更换1次;发现异常或不适随时就诊,遵医嘱返院复查拔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9: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