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经络 |
释义 | § 概述 经络 源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由此可见,经络理论对指导中医各科实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1973年中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经络学专著。经络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内经》十分具体地,系统地,全面讲述了经络的循行分布、与脏腑关系、病候以及经络系统中经别,络脉、经筋、皮部的内容。还提出了经络的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等理论。成为指导针灸推拿、临床各科的重要依据。 《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 《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由于《黄帝内经》的概念体系是二千多年前的,给现代人理解它的思想内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从文献和实验等多个方面揭示古典经络概念的内涵,是中医研究者的任务。[1] § 特性 《黄帝内经》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经络问题进行了不懈地探索,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古人所说的经络是否真实存在。当时,有人认为古人所说的经络就是现代解剖学中的血管,并不存在一套独立的经络系统。另一方面,国外有人声称发现了经络的实体,结果被中国学者证明是一种假象。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在针刺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人接受针刺治疗时,会产生一种沿经脉路线移动的感觉。后来正式命名这一现象为循经感传现象,能产生这一现象的人称为“经络敏感人”,但这类人只占人群中的很小一部分。循经感传现象的发现扭转了人们认为经络就是血管的观点,因为血管显然无法形成这种感觉循经移动的现象。 另外,人们还发现循经脉路线的皮肤电阻较低,这些现象为验证经络的客观存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到了七十年代,人们对循经感传现象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循经感传的一些奇异特性: 1、速度较慢,为每秒厘米量级。 2、可被机械压迫和注射生理盐水及冷冻降温所阻断。 3、可出现回流和乏感传。 4、可绕过疤痕组织及通过局部麻醉区,可趋向病灶。 5、循经感传的路线上有时出现血管扩张、轻度水肿并可测出肌电发放。 6、发现部分截肢病人在截肢部位出现幻经络感传。 § 生理功能 沟通内外,联系肢体;运行气血,营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 不同论说 中国又先后进行了“八五”和“九五”两个国家级经络攀登计划项目,研究从现象逐渐深入到本质,课题围绕着循经感传的机理、经脉脏腑相关和经脉线的理化特性三个方面展开,形成了若干个假说: 1、神经论:认为循经感传是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果。 2、体液论:认为中医经络中的气血指人体中的各种体液,经络是体液运行的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 3、能量论: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传输渠道。 4、自身调节论:认为经络是以西医“三调节”之一的“自身调节”为第一主要机制的理论,以及相应的“自身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大统一的分形经络(邓氏理论)。 5、细胞群(细胞社会学)论:细胞充填,粗糙,不光滑,非管的细胞群的“自身调节”经络。 6、分形论::1996年邓宇等提出的“分形经络(分维经络)”及同年张声闳提出“间隙维”(出错)经络.“间隙维”与“分形维”有本质实质性区别。 7、间隙论:张声闳等的间隙维经络认为,经络在0.3维,暨0.3间隙维经络(有疑问),分形维是2.7维。[2] § 经络作用 一、沟通内外 、网络全身经络《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经络将人体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还反映在经络具有传导功能。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反映于体表。这些都是经络联络沟通作用的具体表现。 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 三、抗御病邪、反映病症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经络“行血气”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而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如《素问·缪刺论》所说:“夫邪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人舍于孙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3] 四、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灵枢•官能》说:“审于调气,明于精髓”。这是说,应用针灸等治法要讲究“调气”,要明了经络的通路。针刺时的“得气”和“行气”现象是经络传导感应现象的表现。《灵枢•九针十二原》还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要取得疗效,针刺时首先要“得气”,再“行气”,最后“气至”,亦即“气至病所”得气、行气、气至是针刺传导感应的全过程,是针刺取得疗效的关键。可见,针刺调整虚实是通过传导感应而实现的,而针刺感应是在经络中传导的。经络在针或灸的刺激下,可起到双向调节作用,使之向着有利于机体恢复的方向转化。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经络对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都能发挥多方面,多环节,多途径的调整作用。 经络就像是人体四通八达的网络,在正常情况下能运行气血,协调阴阳,传递信息到人体各部。当发生气血不和及阴阳失衡等病症时也是通过经络将疾病的信息反映出来。针灸等治法是通过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疏通经气的传导,使机体阴阳处于平衡状态。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言:“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 § 系统组成 经络系统结构图 其系统组成请见经络系统结构图 经络作为运行气血的通道,是以十二经脉为主,其“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这概括说明了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内部隶属于脏腑,外部分布于躯体。 手太阴肺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手阳明大肠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阳明胃经:主要分布在头面、胸腹第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太阴脾经:主要分布在胸腹任脉旁开第二侧线及下肢内侧前缘, 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 分布其外部。 手少阴心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手太阳小肠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太阳膀胱经:主要分布在腰背第一、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 布其外部。 足少阴肾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侧后缘及胸腹第一侧线,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 部。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手少阳三焦经:主要分布在上肢 外侧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少阳胆经:主要分布在下肢的 外侧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厥阴肝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 侧的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正如 《灵枢·逆顺肥瘦》所载:“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4] §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 经络 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 经”。 下面是奇经八脉循行路线: 1、督脉 循行:① 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② 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③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④ 上行巅顶,⑤沿前额下行至鼻柱。 主要病候: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症。 交会腧穴:长强,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百会、水沟,神庭。 2、任脉 循行:① 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② 向上行于阴毛部,③ 沿着腹内,向上经过关元等穴,④ 到达咽喉部,⑤ 上行环绕口唇,⑥ 经过面部,⑦ 进入目眶下(承泣穴属足阳明胃经) 主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证。 交会腧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阴交、下脘、中脘、上脘、天突、廉泉、承浆。 3、冲脉 循行:① 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② 向上行于脊柱内,③ 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着腹部两侧,④ 上达咽喉,⑤ 环绕口唇。 主要病候:腹部气逆而拘急。 交会腧穴:会阴,阴交;气冲;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 4、带脉 循行:① 起于季胁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穴,② 横行绕身一周。 主要病候:腹满,腰部觉冷如坐水中。 交会腧穴:带脉、五枢、维道。 5、阴维脉 循行:① 起于小腹内侧,② 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③ 与足太阴经相合,④ 过胸部,⑤ 与任脉会于颈部。 主要病候:心痛,忧郁。 交会腧穴:筑宾;府舍,大横、腹哀;期门;天突、廉泉。 6、阳维脉 循行:① 起于足跟外侧,② 向上经过外踝,③ 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④ 经胁肋后侧,⑤ 从腋后上肩,⑥ 至前额,⑦ 再到项后,合于督脉。 主要病候:恶寒发热,腰疼。 交会腧穴:金门;阳交;臑俞;天髎;肩井;头维;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风府、哑门。 7、阴蹻脉 循行:① 起于足舟骨的后方,② 上行内踝的上面,③ 直上沿大腿内侧,④ 经过阴部,⑤ 向上沿胸部内侧,⑥ 进入锁骨上窝,⑦ 上经人迎的前面,⑧ 过颧部,⑨ 到目内眦,与足太阳经和阳蹻脉相会合。 主要病候:多眠、癃闭,足内翻等证。 交会腧穴:照海、交信;睛明。 8、阳蹻脉 循行:① 起于足跟外侧,② 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没股部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进入目内眦,与阴蹻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③ 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 主要病候:目痛从内眦始,不眠,足外翻等证。 交会腧穴:申脉、仆参、跗阳;居髎;臑俞;肩髃、巨骨;天髎;地仓、巨髎、承泣;睛明;风池。[5] § 近代创新简史表 1996年邓宇等“分形分维的经络形态及解剖结构”(非间隙经络,细胞充填的非管经络) 1996年张声闳“间隙维”经络 (出错)孟竞璧(同位素示踪) 1985年,法国de Vernejoul P同位素示踪显像方法;另外,法国Niboyet 对皮肤电研究 1984年,谢浩然,人体经络间隙结构解剖观察 1984年,匈牙利Eore用二氧化碳测定仪研究经络。 1980年张保真等采用的肉眼实地观察铺片及血管灌注法 1978年孟昭威的经络第三平衡系统 1972年汪桐提出经络的实质是二重反射假说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本山博用液晶薄膜法观察,循经感传线上的温度变化 1970年,法国J.Borsarello使用红外热像方法进行经络研究。 1956年Nogierop对中国耳针穴位图谱及作用的研究等, 1955年,中谷一雄等“良导络之研究”成果,笹川“良导点”,“良导络” 1952年,藤田六郎提出了关于经络的假说 1950年,日本长滨善夫报道了循经感传现象。[6] § 经络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药学历史悠久,影响巨大是全世界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棵明珠。它以源远流长,理论系统、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效验确定而受到国内外患者的欢迎。中医理论是由脏腑、经络、津液气血┄┄为核心的。其中的经络学说产生最早。1973年中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经络学专著。距今2000年以前的《内经》更十分具体地,系统地,全面讲述了经络的循行分布、与脏腑关系、病候以及经络系统中经别,络脉、经筋、皮部的内容。还提出了经络的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等理论。成为指导针灸推拿、临床各科的重要依据。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针灸在世界发展很快已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一百二十余国家均有针灸医师工作。 各国学者对经络学说的认识不断加深,并投入很大的力量进行研究。几十年来围绕经络研究的争论层出不穷。成为中国医学科学工作中争论最激烈、又备受人们重视的课题。千百年的医疗实践证明经络学说的主流是正确的,它的理论思想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前沿合拍,尤其与生命科学的研究关系密切,因此经络研究有广阔的前景。 1 、肯定现象 1956年中国即将经络的研究列为全国自然科学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有组织地进行临床观察、形态学研究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有曲折和干扰。进入70年代,在针刺麻醉研究的推动下,解放军309医院,北大生物系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了1000例循经感传出现率的调查。对8名感传显著者进行经脉感传的观测。1973年由卫生部组织按统一方法和标准、在20余省市进行了二十万例的人群普查。然后观察出现感传的情况。以后中国学者又分别在国外对莫桑比克人(203例)、尼日利亚人(182例)、塞内加尔人(193人)、英美德法等白种人(110例)的循经感传进行了观察。证明循经感传在人类当中,无人种和地域的差别。 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域、种族、健康和文化水平的受试者身上都能观察到循经感传现象。日本等国学者也先后进行过这类研究和报导。一般说来,在人群中有感传的是少数,占15%~20%,显著循经感传则只有1%。但是对不敏感人的井穴加电刺激后,用特殊的小锤进行叩击。可以在肢体上叩出一连串的敏感高发声点、连接起来即是古籍记载的经脉线,这条线同样具有电、声等特性。实验证明这种隐性循经感传是有普遍性的,占测试者的95%左右。这一结果是可重复验证的。北京市中医医院和河北保定地区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的学者发现运用传统的手段进行催气运针,循经感传出现率达80%以上.气功入静者可以诱发循经感传,其出现率达80%,而且多数人都可通达经脉全程。证实了明代李时珍所说“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明察之”。国内外的学者还对循经皮肤病进行了观察,总结了346例478条循经皮肤变化,包括有贫血痣、神经皮炎,皮肤色素沉着等25个病种。有些疾患是先天的、有的是后天的,十四经脉及带脉都有。有的见于经脉的一部分,有的波及经脉的全程,十分醒目。还有的单位和笔者,均发现针刺时出现循经的红线、白线、红疹及皮下出血等血管神经反应。常可保持数小时以上。在病人身上我们还发现有循经性疼痛、麻感、痠、痒及走窜感;冷、热及水流感。与古典经脉记载相吻合。病程短者2-3天、长者达15年、仍存在这种现象。称为循经感觉病。循经感传、隐性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循经疼痛和循经感觉异常,均基本符合古典经脉线的记载。为国内外学者所承认。按照“肯定现象,掌握规律、提高疗效、阐明本质”的思路我国的经络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2、 为阐明本质进行现象的客观观察 从现象到本质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必由之路。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把古人赖以建立经络学说的经络现象和由此涉及的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生理和病理规律的本质搞清楚。1985年经络研究被列入国家“七五”攻关课题;1990年被列为国家十二项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之一;1998年又被列入国家攀登项目,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经络的现代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目前我国学者已有大量的资料说明: (一)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其中循经感传尤为多见,它普遍地存在,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二)人体体表可以观察到与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基本一致的线路。它与人体功能的调节密切相关。 (三)经脉和脏腑间确有相对特异性联系我国学者在经络的研究方面采用了电、声、光、核、气等多种理化方法,神经生物形态学方法,如CB-HRP(辣根酶),萤光双标法等手段,从细胞水平进行研究。 2.1 皮肤电阻和电位检测法 四十多年 来中外学者用电学方法,采用皮肤电阻抗为指标进行研究,50年代初,日本发现人体体表存在26条低电阻连线,称为良导络。它的径路与古典经脉线路相似。我国学者近年来对皮肤低电阻点的检测方法进行了重要的改进,并进行了系统的论证。通过对14经脉的测试结果,证明皮肤低电阻点的循经性.低电阻点密集分布,沿经排列,但不连续,其结果稳定可以重复。当对机体施加外加电流时,穴位与非穴位的皮肤电位差较明显,并且反映出经络脏腑功能方面的活动。有人认为皮肤电位测定较皮肤电阻测定更有意义。 2.2 同位素示踪法 中国学者和国外学者从60年代即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研究经络。采用在穴位上注入P32观察到所测12条示踪轨迹与古典经脉线基本一致。近年来采用高锝酸钠注入穴位,用大视野数字 照相机记录。观察到 ①四肢部可迁移30-110CM,轨迹主要位于皮下; ②移行速度3.5-76cm/m,在非穴位注射则有淤积; ③在活体观察与淋巴和神经干无直接关系,但与血管关系密切; ④在四肢部的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基本循古典记载走完全程。仅大肠经和心包经有一定变异。专家鉴定认为此法直观、客观、重复性均较强。 2.3 循经声信息检测 学者们观察到刺激穴位的声信号(低频振动)可沿经络的路线传导,其轨迹与古典记载相吻合,信号的频率在8-97赫之间,高峰集中于30-40赫。结果稳定,可重复。 2.4 光检测法①体表超弱冷光检测:以体表超冷光信号为指标,观察到高发光点基本循十四经分布.某些患者在不同经穴发光有不对称变化,与健康人有显著差异。②红外成象法检测:一切物体温度高于-273co时,它内部的分子就会因热运动而向空间放射红外线。用高灵敏度的探测器通过荧光屏或拍照可以出现亮带和暗带,其显示的路线与古典经络相符,而不同于神经和淋巴。CO2和O2分压的测定,H+、Ca+的测定近年来有些学者还进行了人体经络体表循行线二氧化碳呼出量特性的研究,发现经线上二氧化碳呼出量(RCO2)高于经线外。并且从井穴向合穴不断增大。还有人测查了经穴非经穴H+、Ca+ 变化。针效阻滞定位检测利用针刺时出现的循经感传经压迫可以出现阻滞的特性,测出一系列的阳性阻滞点,将这些阳性阻滞点连接起来即绘成一条轨迹,此轨迹基本与古典记载相吻合。这是一种应用于临床的检测。 3、 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人体内外表里。通过经络的联系脏腑病变可反映到体表,出现特定症状和体征;而刺激体表的一定经穴又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揣外而知内,治外而调里。这就是经络脏腑相关。如《素问﹒藏气法时论》即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将脏腑与肢节联系起来。针刺左心包经的内关、郄门、曲泽、天泉四穴和心包经上的两个非穴点,及四穴旁2cm的8个对照点,对80名受试者心功能(包括LVET、P/L、SV等8项指标)及心电图进行测试。发现针刺心包经上四穴和非穴点与对照8穴对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内关等经穴又优于非穴位点。这表明心包经与心脏的功能关系密切。又有人相继对胃经和胆经进行实验观察。结果相同。还有人观察到针刺“足三里”、“小海”、“曲池”分别对胃、小肠和结肠运动有相对特异性。1984年有报道在内关、足三里、孔最和太溪注射的示踪剂Na1125均能迅速到达各脏器,但到达的速度,强度则因穴位不同而不同。随着经络研究的深入,经脉��脏腑关系必将成为重点之一。对于阐明经络实质,提高疗效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4 、透过现象看本质 古籍上所说的经络究竟是指机体的哪些组织结构?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行血气、营阴阳。这是最基本的属性。实践证明在已知的神经、血管、淋巴等组织之外寻找独立的新的经络的一切尝试都归于失败,但大量的实验为阐释经络现象的机理和经络实质奠定了基础。目前对经络实质的假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4.1 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淋巴、体液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提出:经络与中枢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相关说中医认为经络具有行血气、通阴阳、决死生、处百病的重要作用。现代生理学则认为人体功能活动的联系和调节及其与外环境的平衡统一,主要是由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理实现的。有的学者根据循经感传的一些特征,认为在体表发生的感传线是在中枢神经系统里发生的过程。经络是大脑皮层各部位之间特有的功能联系。经上的穴位在大脑皮层上各有相应的点(最近庄鼎已通过功能MRI核磁共震从图象中反映出来,张栋用红外摄影也反映了变化)。 针刺一个穴位引起大脑皮层相应点兴奋后,这一兴奋就按其特有的功能联系,有规律地扩散在同一经上有关穴位的相应点,引起该系统的兴奋,大脑皮层某一经系统发生兴奋后,在体表的投影,在主观上即形成了循经感传的感觉。即“感在中枢,传也在中枢”。其基本根据是截肢者的幻肢感传感;气功入静可引出循经感传;感传可以扩散又可回流;作腰麻硬膜外麻醉后刺激气户穴,多数受试者感传能穿过麻醉区至足趾端。另外入静诱导可提高感传诱发率,脑部病变可以增加循经感传出现率等,都支持中枢说。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假说此说由张锡钧等于1959年提出。根据经穴与皮质,皮质与内脏之间存在肯定的联系。实验针刺狗的“足三里”可以建立食物性条件反射,针刺人的内关穴同样可以建立血管收缩反应的条件反射,刺激穴位可以改变皮层诱发电位晚成分,实验说明了三者的联系。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说直观解剖发现大多数穴位或其附近都有神经干或较大分支通过。显微镜下观察324个穴位,有脑神经或脊神经支配的有323穴占99.6%,用HRP(辣根酶)或荧光双标法均发现穴位与周围神经相关;而循经出汗,汗毛竖立、循经皮丘带等均与植物神经有关;用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遍及全身,可以说明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以及营与卫,气与血的关系。认为这些神经沿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前动脉分布,在小血管上位于中外膜之间在脉外。总之认为交感神经系统神经节后纤维及阻力血管密不可分。这是经络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季仲朴1987年即把此系统命名为“体表内脏植物性联系系统”二重反射与轴索反射接力联动说1972年汪桐提出经络的实质是二重反射假说。认为针刺穴位一方面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经起通常的反射效应,即长反射。另外由于局部组织刺激产生的酶化学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引起局部短反射。一个局部短反射就成为下一个局部短反射的诱因。如此向前推进。在一系列短反射的激发过程中,每一环节引起的兴奋,通过神经传入中枢,上升为意识,从而形成循经感传。在经络循行线,以神经和血管为基础的局部短反射,可以认为是比较古老、低级的外周整合系统,是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一种比较原始的机能。 1980年张保真等采用肉眼实地观察铺片及血管灌注法,比较解剖学法和体针传统记录研究小鼠经脉线的行程定位与古典记载相一致。辨认出躯干段的足六经是以血管主干的行程为依据。足三阳的血管主干线在皮下和皮内;足三阴的血管主干均在胸腹壁的深层组织中,从而认为古人是根据鲜明的血管定名为经脉,但传递信息的则是血管壁上的神经。交会穴常有不同的血管吻合分枝,管壁上的神经纤维与之伴行。血管是经脉的方向导引者,组织支持者和可能有的活动参与者。而神经纤维则是经脉信息传递的本体。采用光镜下和电镜下的组织学,组织化学特别是免疫组织学提示:肥大细胞与神经纤维结成不同程度,不同距离的形态和机能联系,它分化出来的介质和其它物质(组胺、激肽、P物质、ATP和前列腺素等)调节局部的生化环境有利于经脉信息的传导。这些神经纤维是P物质(一种激肽大量存于脑组织和脊髓后根,是逆向扩张血管的介质。)免疫反应阳性的属于无髓的细纤维。发现P物质能的神经纤维在外周来自初级神经元,来自脊神经节。实验观察它们是经脉信息的传递者。 例如:足三里穴部的动脉是胫前动脉,它来自股动脉,血管壁上都分布着P能神经纤维,其外周的P物质神经纤维主要来自后根神经节内的初级感觉神经元胞体,这种胞体是小型的约占节内胞体的20%,后根神经节内含P物质的神经元,其外周突直接或给出侧枝,间接投射到脊前神经节中,由脊前神经节胞体发出的长突进入肠肌丛和粘膜丛。两丛中有P物质能神经但无胞体和突起,P物质是强有力的刺激剂,它作用到肠肌促进蠕动。总体看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认为,穴位中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各种形式的刺激发生兴奋,神经冲动即传导到该轴索分支的分岔处,然后返转逆向,沿其另一分支传向皮肤,在分支的终末处释放出扩张血管的或其他效应的物质,使皮肤小动脉扩张,使微血管的通透性提高,使接近此分支终末的肥大细胞活跃,形成皮肤潮红和风团。由穴位直接刺激引起的和由轴索反射引起的肥大细胞活动改变了中间物质的成份和含量(包括P物质等)进而通过下一神经元的轴索终末,再传递给下一各神经元的轴索终末,如此接力联动形成循经感觉。由于轴索终末释放出的递质--分泌P物质阳性的肥大细胞与P物质免疫反应的神经纤维构成联接。多次电镜下证明膨大的终末与肥大细胞之间仅隔20nm。在经脉线上神经与肥大细胞密切相随。“经脉线的结构成份--血管、神经、肥大细胞。它们合起来代表经脉线。” 小鼠躯干部六条经脉均是依据带有神经、肥大细胞的六条血管为主干组成的.应用微量组胺或P物质沿经注射。经百多例长,幼小鼠实验,均产生了循经红线,或皮丘带出现。阳经中阳明经、少阳经红线出现率高,太阳经次之。而阴经因较深则不易发现。此说解释了经络行血气调阴阳的部分作用。适用于经脉外行线,适用于循经的皮肤反应的解释,也适用循经的浅部感传。笔者认为二重反射和轴索反射接力联动说是在现有解剖生理知识的基础上,发展了神经生理学,并较好地解释了许多经络问题,可能有良好的前景。经络与肌肉相关说此说从脊髓水平对经络现象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对猫、大鼠和猴观察的结果表明: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对来自外围传入刺激的反应,具有某种循经的特点。沿着胃经、胆经、和膀胱经等穴位分别注射CB-HRP,则每一条经脉在脊髓的前角都可以显示出一条纵向排列的柱状运动神经元链,从而认为经络活动可能是一群支配功能上协同的肌肉群、具有特异空间联系的运动神经所固有的反射活动的功能表现。全身横纹肌大致以纵向排列,经络的走向与此一致,在肌纤维交错排列之处,如面颊、肩臂经络走向也呈曲折回绕。在经络研究方面:还有第三平衡论,有一定的影响,认为感传传导速度约0.1-0.2m/m,比神经传导速度慢,比内分泌快。它的核心以在苍白球。是人体当中最原始的反应系统。其他还有细胞间隙说,低流阻通道说:“波导管论”等。也有人从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等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4.2 经络研究展望 1) 近40年来对经络现象和循经感传的情况进行了普查、并且掌握了一些规律,从普及经络知识和肯定古典记载上取得重大成果。 2) 从方法学由简单到周密、由电、声、光、核、气诸方面进行检测的手段日益成熟和完善。 3) 对经脉��脏腑相关和人体功能调节过程中的循经特征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4) 经络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在实现生命过程中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化传递方面有重要作用。已被研究者公认。 5) 现代科学技术在经络研究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近二十多年来神经生物学在阐述来自外周结构的传入信息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但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有人认为目前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只有10%,甚至更少。有鉴于以上各种情况,在“肯定现象,掌握规律,提高疗效,阐明本质”这样完整的思路指引下。坚持功能与结构统一,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原则,微观和宏观相结合。一方面从细胞分子水平,乃至更深的层次弄清经络的物质基础,阐明循经感传的机理,阐明经脉--内脏相关的机理。另一方面更要重视临床和人体上的研究以求疗效,利于针灸的传播和提高。还应该在研究中创造更新的方法,测试和治疗仪器.虽然经络研究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距完全阐明其本质还任重道远,相信中外研究者的努力必将解决这一重大生命课题。[7] § 其它相关研究 汉代的解剖实验 据《汉书·王莽传》所述,东郡太守翟义造反事败,被诛连三族,而逃脱的余党王孙庆则于公元16年被捕后,被王莽下令作活体解剖。据记载:“翟义党王孙庆捕得,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筵导其脉,知其终始,云可以治病。”中医以竹片插入活体后,只发现血管,却与经络不相吻合。据讲中医从此放弃解剖人体来寻找经络。 1960年代北朝鲜金凤汉事件 1963年,北朝鲜一位名为金凤汉的科学家,在《北朝鲜医学科学院杂志学报》(Journal of the DPRK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第5期上发表了长达40页、题为《On the Kyungrak system》的论文,宣称找到了经络,并将之命名为“凤汉管” (Bonghan duct) 和“表层凤汉小体” (Bonghan corpuscle)。 此次发现震惊全球医学界,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部副教授藤原知组织了研究小组,进行重组回溯性实验研究,但经过大量实验之后,并未发现“凤汉管”和“表层凤汉小体”的确实证据。奥地利的组织学权威 Von Kellner G 在同类研究之后,指所谓的“凤汉小体”只是一种胚胎发育期残留下来的小器官,不可能有所谓的经络功能[3]。最终金凤汉由于拿不出具体证据,而跳楼自杀。 1998年费伦小组的发现 在1990年代,在中国大陆政府的推动下,上海复旦大学成立一个研究小组,尝试对经络进行系统研究。 费伦教授是一个精于分子物理学的化学家,采取了背离西方医学主流的做法,首先放弃遵从西方生理学对人体的理解,而将经络视为一种所谓“虚拟组织”的新式组织,直接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去分析经络附近的组织。在此研究之前,天津一个研究小组曾经发现,针刺入穴位时,会使穴位周围产生大量的钙离子。据此,费伦小组判断穴位附近,应该存在可以随时释放钙离子的钙库。小组于是用核磁共振,观察对活人腿上“胃经”的“地层”施针过程,同时对另一条人腿进行同步解剖,企图了解人腿经脉结构。 结果发现,小腿上胃经穴位的“地层”停针之处,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的骨间膜上。骨间膜是一种缔组织,西方主流医学对它的了解,仅止于它连结人体组织的功能。小组割下该片骨间膜,送到实验室进一步研究。小组用质子加速器分析,发现钙、磷、钾、铁、锌、锰、铬等金属离子,而穴位上的离子含量,比非穴位高出四十到两百倍不等。小组接着分析该片骨间膜的结构,发现“它是由三条胶原纤维构成纤维条,再由五条纤维条卷成一束,数量繁多的这种线束结成片状”。小组认为这种类似光纤维的胶原组织,便是经络的物理基础[5]。 研究小组在中国大陆的《科学通报》1998年3月号上,发表一篇名为《经络物质基础及其功能性特征的实验探索和研究展望[6]》的名文章,展示相关的研究结果。小组并在2000年应邀在世界卫生组织的“传统医学研讨会”中发表成果。 2005年丁光宏小组的发现 此后,上海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讲师丁光宏,联同沈雪勇、姚伟、党瑞山、杨静、陈尔瑜等科研人员,对经脉附近的血管、流体力学现象进行研究。小组发现人体内的毛细血管虽然一般呈不规则分布,但在穴点附近的毛细血管却呈平行线状,而且平行于经络。小组进行流体力学计算,发现只要在相邻的穴位间有一定压力差,在人体的经络中就会形成管线毛毛细血管间的组织液流场[7]。小组就此研究组果,在《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01期上,发表了名为《组织液定向流动的动力学机理与人体经络现象[8]》的文章。 2007年德国的研究 美联社的2007年9月24日报道,德国使用1100名腰痛病患进行针灸和“假针灸”(即把针扎进皮肤,但不像真的那么深、不扎在穴位上,也没有用手推动或转动。)对比试验,发现腰痛情况好转的人,针灸组有47%,假针灸组有44%,传统疗法组有27%。其共同作者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教授安德瑞斯(Heins Endres)说:“针灸对慢性腰痛是极有前途和效果的治疗选择,病人不仅经历疼痛大幅减轻,由腰痛引起的残障和不良生活质量,也有改善。”[9]此实验结果认为穴位、经络并不对针灸效果产生统计学意义上区别。 § 现代对其各种理解 西方主流医学界 由于经络尚未得到解剖学上的证实,因此西方主流医学界认为经络是不存在的。因此,针灸的功效没有确定的现代医学解释。 英国学者李约瑟 英国学者李约瑟则在《中国之科技与文明──针灸:历史与理论》提出,经络系统像是“放射状毛细血管”的概念。也有学者发现经络循行线上的电阻较低。 经络与作梦的关系 台湾 Y.D. Tsai 在1995年提出一个经络的“修补神经说”,并用它来解释梦[10]。自律神经中有辅助身体修补的神经,其作用之一是扩张微血管。修补神经在脑及脊椎中排列成中医所谓的经络,而当一个修补神经因痛觉或压觉(肿胀感)而发出扩张血管等的修补讯号时,会连锁地扩及同经络上的其它修补神经。经络连锁反应存在的目的是让肌肉运动及体表(尤其是脚底及手掌)所受的压揉带动内脏的滋补。中医的把脉可用经络上修补神经所引起的微血管胀缩加以解释。而作梦的功用之一就是在生长激素升高时,模拟极密集的运动压揉讯号,利用经络修补身体(梦的〝心身作用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