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地心末日》
释义

§ 基本信息

导演:乔·艾米尔 jon amiel

编剧:古柏·兰恩 cooper layne

约翰·荣格斯 john rogers

类型:剧情/科幻/惊悚

级别:pg-13(科幻生活/死亡场面与暴力内容.语言)

上映日期:2003年3月28日

§ 剧情介绍

地理学家乔什·凯斯博士(阿伦.艾克哈特饰)无意中发现了一场可能会导致全球人类灭亡的大灾难, 从而拉开了这部影片的序幕。

凯斯发现,地心温度因某种不明原因发生了改变,同时,这种未知的力量正在阻碍地球的正常运转。随着地球磁场的迅速恶化,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将紧随其后。为了拯救地球,保卫全人类的安危,凯斯将全球最杰出的科学家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救援小组,他们计划乘坐地下飞船抵达地心,在那里引爆一个特殊装置,一旦成功,地球仍将像往常一样正常运转。地下飞船的驾驶员瑞贝卡(希拉里·斯万克饰),上校罗伯特.艾沃森(布鲁斯.格林伍德饰)率领一支科学精英部队踏上了这场生死之旅。

整个地球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中。这是一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任务。但对于能否胜利归来,谁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 幕后故事

《地心末日》

这是导演庄·阿米尔首次涉足科幻题材的影片,这位来自英国、毕业于剑桥的导演1990年开始进入好莱坞,这十几年间他的作品不算多,但却是风格各异,这其中有讲述南北战争的剧情片《萨莫斯比》(Sommersby),有惊悚题材的《叠影谋杀案》(Copycat),喜剧片《The Man Who Knew Too Little》,还有国内观众熟悉的动作片《偷天陷阱》(Entrapment),埃米尔不喜欢把自己局限一种类型的影片中,这对他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带来了一定的障碍,有些人就认为他的影片毫无风格可言,虽然拍过很多影片,却无法相那些耳熟能详的大导演们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奥斯卡影后希拉里·斯万克毫无疑问是整部影片最引人注目的亮点。自1999年凭借《男孩不哭》中的同性恋角色爆冷捧走小金人后,希拉里便开始了马不停蹄的接片工作,先是灵异惊悚片《天赋》中饱受虐待的妻子,而后是《项链事件》里18世纪的法国宫廷美人,接着她又和两位演技派大高手艾尔·帕西诺、罗宾·威廉斯一起经历阿拉斯加的白夜(《失眠症》),现在她又要钻到地心里去经历平生最刺激的冒险了。

希拉里说自己从小就特希望成为一名宇航员,那时候的她甚至还没开始做她的演员梦。这个心愿部分地促使她接下了《地心末日》里瑞贝卡这个角色,片子还没开机前,她就激动地要求派拉蒙掏钱赞助自己去美国宇航局受训数周,美其名曰体验生活,对方吃惊的说:“可是,希拉里,你要去的不是太空,是地心。”她说:“可是我想去!”结果?申请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拒绝。

相比之下,阿伦·艾克哈特的动机要严肃多了。这位曾出演过《护士贝蒂》、《永不妥协》和最近的《迷梦情缘》等片的帅哥表示,“911事件的发生使我相当沮丧,我想拍一部展示在巨大灾难来临前如何避免它的发生的电影,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以地球灾难为题材的影片早已泛滥成灾,1998年的时候是小行星,现在轮到了地核,在这样一部以展现特技和灾难场面为主的影片里,即使贵为奥斯卡影后的希拉里·斯万克又能有什么惊人表现呢?《地心末日》从开拍之初,就被人们拿来和迈克尔·贝的《世界末日》相提并论,对此,导演阿米尔说:“在拍摄的时候我们特别注意这点,甚至建立了一套所谓的‘反迈克尔·贝《世界末日》’表演体系”,以力争不让观众看到前20分钟时就打着哈欠说,好一部无聊的《世界末日》地心版。

影片原定2002年11月1日上映,后来据说派拉蒙看过粗剪版本后因为对片中几个关键的灾难镜头不太满意而忍痛决定追加资金进行进一步完善,从而不得不将上映日期推迟到2003年初。另外,哥伦比亚航天飞机的失事对此片也有一定影响。因为影片中有一段情节是国家宇航局的航天飞机在着陆前遇到了麻烦,虽然这只有几分钟,但是此段镜头极可能再次掀起一些人的伤疤,从而引起恐慌。不知道派拉蒙公司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为了保持影片的完整性而保留此段,还是略加改变,或是将此段镜头完全删除?如果此段镜头仍然保留的话,我们又不由得产生这样的疑问:他们将影片延后了这么长时间,是不是就是为了避免和灾难日如此接近?

§ 幕后制作

探询地心奥秘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很多科学家都对地球的磁场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科学泰斗爱因斯坦承认,地球磁场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难题之一。美国天文学家施滕·奥登瓦尔德(Sten Odenwald)博士曾说:“如果地球磁场突然改变,尽管每隔25万年才会发生,但结果是让人好奇的。地球物理学者们已经开始发现地球磁场强度正在下降,我们真不知道这是正常的起伏,还是预示着灾难。” 事实上,《地心末日》绝不仅仅是一部科幻片这么简单,因为人类对地心问题还知之甚少。正如制作人大卫·福斯特(David Foster)所说:“我们看过的都是海洋和太空探险题材的科幻片,而地心之旅却是很罕见的。” 尽管源于真实的科学发现及推断,但《地心末日》归根结底还是想象力的产物。导演乔恩·阿米尔指出:“即使是科学家也只能推测下面的结构。通过声波探测技术,他们猜测地心的外层是液态的,内层是固态的,并由镍和铁等金属物质构成。不过,没人能确定究竟。” 另外,科学家们也说不准地心是否有朝一日会停止活动。一系列激烈的辩论也层出不穷。我们脚下是否有一座直径5英里、正在燃烧的钚铀核反应堆?为何每25万年磁极就会发生改变? 导演阿米尔说:“我们习惯把太空当作最后一道疆界,可我们脚下的数千英里同样浩瀚而深不可测。我认为影片在以有趣的方式提出疑问,如果一个普通人涉身其中,他会成为英雄吗?他会具有怎样的力量,又会惊奇的发现何种力量?” 本片制作人兼联合编剧库珀·兰恩(Cooper Layne)在夏威夷旅游时曾目睹火山岩浆流入海中,由岩浆遇水迅速冷却的情景产生了灵感。他回忆说:“我产生了一个有趣的想法,也许可以搭乘飞船从火山口进入充满熔岩的地心。后来我了解到,火山口真就可以直接通往地心。” 兰恩带着想法找到了搭档肖恩·贝利(Sean Bailey)和制作人大卫·福斯特,三人随后又找来了派拉蒙的制作人约翰·戈德温(John Goldwyn)。作为一位不同凡响的制作人,大卫·福斯特担纲的电影已经超过25部,其中包括《亡命大煞星》 、《狂野之河》 、《佐罗的面具》 、《间接伤害》和《哈特之战》 。福斯特非常看好这个创意,立即推荐给好友乔恩·阿米尔,从而达成了与其合作的素愿。

关于拍摄

《地心末日》

对导演阿米尔来说,在保证动作场面的惊险刺激之余,船员间的关系也是尤为重要的。他说:“所有精彩的戏剧都离不开人物冲突。于是我们安排了大相径庭的一队人,包括卑鄙的地球物理学教授、资深NASA指挥官、尽职尽责的宇航员、魅力迷人、进入太空最年轻的女性、傲慢自大的法国核物理学家、以及和他针锋相对20年的同事。这些个性、背景和文化各不相同的人物当然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戏剧冲突。” 不出主创人员所料,影片吸引了一批一流演员。艾伦·艾克哈特决定出演本片不仅是因为剧本精彩,还由于这是一部老少皆宜的电影。他说:“影片中的人们在齐心协力拯救地球,我不但以此为荣,还认为影片会让世人从全新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地球。”希拉里·斯万克在片中扮演了地心飞船的驾驶员,她一直仰慕导演乔恩·阿米尔,无法抗拒难得的合作机会,况且地心航员的角色也不可多得。扮演指挥官艾弗森的布鲁斯·格林伍德认为影片故事趣味和幽默不断,人物对话机敏,关系也相当复杂。对于化身科学家的史坦利·图齐来说,剧本中人物与动作之间的平衡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每个人的戏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 为了增强探险故事的真实可信,导演阿米尔聘请了多位顾问,其中包括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NASA宇航员、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和职业军人。 在片中扮演电脑天才的D·J·考尔斯请教了很多电脑黑客,这些黑客都曾因网络犯罪而入狱,其中的有些人在改造之后正在为政府工作。不过,试图进入角色世界的考尔斯很快感到身心交瘁。他说:“看到他们如何操作电脑数据,我真的感到害怕。我曾一度不想知道更多,我觉得已经足够了。” 扮演科学家的艾伦·艾克哈特和戴尔里·林多为深入了解角色,特地来到位于帕萨迪那的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亲眼观察工作中的科学家。另外,林多还观看了多部科研电影,深切体会到另一个世界的活力。 因为要扮演掌控全盘的顶头上司,阿尔法·沃德必须了解女性在相关领域的地位背景。她说:“我曾向科学家们咨询航天工业和NASA的计划,了解到女性如何才能成为其中一员。最终,我知晓了人物的整个脉络,她在哪出生,去哪上学,做什么工作,到了什么位置,如何掌管这个世界。” 片中的地心航员都是从宇航员转行,布鲁斯·格林伍德和希拉里·斯万克为此与两位真正的宇航员会面,他们分别是汤姆·D·琼斯(Tom D.Jones)博士和苏珊·海尔姆斯(Susan Helms)上校。其中的琼斯现在已经成为航天顾问、作家和演讲人,他在太空总计逗留了53天,与格林伍德分享了很多宝贵的飞行经验。“我兴奋极了,汤姆给我看了一段从太空拍摄的录像。在我眼中,所有宇航员都是英雄,”格林伍德说。海尔姆斯曾在太空站生活两个月,而向她取经的希拉里·斯万克也曾一度向往太空生活。斯万克说:“在我立志作演员之前,一直希望成为宇航员,现在的我依然向往太空。” 在演员筹备角色的同时,设计团队开始充分发挥想象力去创造片中的地下世界,因为就连科学家都对地下和地心结构知之甚少。在1959年的《地心之旅》中,一群维多利亚时期的贵族绅士步入地心,发现了巨型蜥蜴、浩瀚的湖泊和失落的亚特兰蒂斯。在本片中,主创人员可以充分利用100多年来的科学积累,以真实为基础去打造神秘莫测的地心世界,而并非是去寻找怪物和古城。 作为影片的技术顾问,来自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两位博士为片中物体的大小尺寸、地心温度及耐热材料提供了指导。为设计片中的地心飞船,设计人员经历了大量试验并征求了多方意见才最终定型。制作人大卫·福斯特回忆说:“有很多设计方案非常壮观,但乔恩·阿米尔认为它们与星际旅行和星球大战的太空船过于相似。于是我们开始考虑在地下自由穿行的生物,最终,蚯蚓给我们带来了灵感。”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要思考飞船的钻探、推进和驾驶方式,最后出现在片中的“维吉尔”号集蚯蚓、火箭和潜艇三种概念于一身。 经过仔细斟酌,主创人员决定放弃使用微缩模型,而是搭建一艘全尺寸飞船。制片方租用了一间装有桥式起重机的大型摄影棚,制作设计师菲利普·哈里森(Philip Harrison)负责指导整个飞船的建造。最终完工的飞船长达200英尺,高30英尺,大小与波音737客机相仿。 飞船内景在另外的摄影棚搭建,与常见的未来派风格不同,地心飞船的内部结构重在实用,各种管道和电缆都暴露在外,因为在片中只有3个月的建造时间,根本无暇顾及舒适和美观。为在船舱中体现出飞船的运动,特效总监加里·爱尔曼多夫(Garry Elmendorf)设计了比液压系统更宁静的气囊系统。这些气囊有卡车大小,充气时有9英寸高,每个气囊可承重2000磅,不但可以打造摇晃和倾斜的效果,还可让演员向各个方向移动6-8英寸。

§ 幕后花絮

《地心末日》

影片于2001年12月9日在温哥华开拍,剧组曾辗转伦敦、巴黎、罗马、蒙特利尔、华盛顿和旧金山等地,片中沙漠外景在犹他州拍摄,值得一提的是,剧组还曾在美军“星座”号和“林肯”号航母上取景。

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坠毁之后,有关部门要求去掉本片预告片中航天飞机紧急着陆的镜头,但制片方宣称,在影片上映时,不会去掉这一镜头。

为本片担当顾问的大卫·史蒂文森(David Stevenson)博士受影片启发,想到向地心投放无人探测器在科学上是可行的,2003年5月15日,他的想法被刊登在权威科学期刊《自然》上。

为本片配乐的克里斯多佛·杨(Christopher Young)使用了120人的交响乐队和超过40人的合唱团。

古罗马竞技场被毁的场景是用直径40英尺的模型拍摄的。

片中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的场景耗时半年才制作完成,因为大多数鸟都是由电脑生成的。

片中提到的深达7英里的超深钻孔是确实存在的。

§ 相关介绍

《地心末日》

《地心末日》从开拍之初,就被人们拿来和迈克尔.贝的《世界末日》相提并论,对此,导演阿米尔说:“在拍摄的时候我们特别注意这点,甚至建立了一套所谓的‘反迈克尔·贝《世界末日》’表演体系”,以力争不让观众看到前20分钟时就打着哈欠说,好一部无聊的《世界末日》地心版。

好莱坞业内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行话:“只有做不到的,没有想不到的”,而用这句话来形容好莱坞电影人那新奇怪异的创作灵感可谓最适合不过了,在经历了一连串的火星探索、火山爆发、洪水泛滥、陨石浩劫及外星人入侵等科幻探险题材后,今年以科幻为题材的电影依然独领风骚,主流着整个电影市场,不甘寂寞的好莱坞甚至连我们的母体星球——地球也不放过,将眼光瞄准了“地下”。

影片由派拉蒙电影公司投资拍摄,导演是曾执导过《偷天陷阱》《特务插班生》《叠影谋杀案》等不同类型影片的素有“猎奇”导演之称的乔恩.阿米尔,虽是首次涉足科幻探险题材的影片,但阿米尔无论在剧情的铺排,气氛的营造,场景的设计,特效的运用及人物的塑造方面均表现得游刃有余。

演员方面,腕级的演员并不多,但有幸请来了凭着《男孩别哭》一片以黑马姿态一举而摘得奥斯卡与金球奖双料影后桂冠的希拉里.史万克担纲主演,虽题材俗套,讲求演技的戏份不多,但在影片当中史万克依然凭着其精湛的演技将性格坚毅、处事冷静而又充满智慧的女上校角式演绎得入木三分,从而成为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这部影片又被誉为是《绝世天劫》的地下版和姊妹篇,但幸好在数码特效方面,这部影片仍不失为一部有着令人兴奋的创新影响的大制作,几可乱真的特效影像绝对能震撼你的视觉神经,当然如果你不是太挑剔,不是太注重理论逻辑关系的话,你更一定可以从中得到最大的视听享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4:5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