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绍兴印山越国王陵 |
释义 | § 景区概况 绍兴印山越国王陵 印山越国王陵文化旅游区为国家2A级景区,位于绍兴市区西南12公里。由于此地与《越绝书》记载的春秋时期的“木客大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而被专家推测为越国王室墓冢。 印山越国王陵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其规模之大,结构之殊,营建之考究,实属罕见。墓依东西向而建,全长100余米,墓坑南北宽20多米,深20多米,四周为陡峭石壁。大墓的主体——木椁呈“人”字形,通体由长10米,高8米,粗60-80米的巨木结构建成,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陵墓四周设有隍壕围护,占地面积达10多公顷,气势雄伟,规模宏大。构筑方法也十分讲究和特殊,这些措施,对墓室的防腐保护极为有利。 § 史书记载 印山越国王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浙江省绍兴县。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史书记载,古时这一带森林茂密,系伐木场地,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国许多士兵在这里砍伐木头进贡给吴国,这些砍伐木头的人,当时被人称为“木客”,因而印山在早期也叫“木客山”。一座沉睡于地下约2500年(据“碳十四”的科学测定)的“木客大冢”即越国王陵,经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近两年时间的发掘,现已重见天日。 据《越绝书》记载,“木客大冢者,勾践父允常冢也”。墓室分前、中、后三室,室与室之间有台阶相隔,墓室内均用巨大的长方木构筑,每根木枋的四周都涂有油漆。底面用长方木横向平铺,在底面两边用长方木互相斜撑,形制是三角形木椁,木椁的木头,直径80多厘米,顶部压盖硬木板,墓室规模巨大,长30多米,底宽近5米,高度4米多。墓穴中室还铺了一层编织物,中央停放一大型木棺,棺长6.10米,宽1.10米,内高0.40米,采用独木雕凿而成,(用整段树身镂空分为两片的木棺)棺内外及墓室内的长方木均用三面髹漆,局部地方至今漆面如镜,令人叹为观止。 § 景区景观 绍兴印山越国王陵 印山系一座小孤山,海拔高度为41米。发掘结果表明,这是一座带宽大长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岩坑木椁(室)墓,墓上堆有巨大的封土墩。印山四周外围,设有隍壕围护,占地面积达10多公顷,气势雄伟,规模宏大。构筑方法也十分讲究和特殊,采用树皮、木炭、青膏泥分层构筑在 墓室上,这些措施,对墓室的防腐保护极为有利。 大墓的墓坑全部从山顶岩层中挖凿而成,长46米,宽19米,深14米,四壁均不设台阶。墓道设在墓坑东壁正中,长54米,宽8.75米,墓道与墓坑连接共同构成“中”字形的平面布局。 墓室皆采用直径约1米,长度为6.2米巨大材木构筑,呈狭长条两面斜坡状,横断面呈三角形。墓室规模巨大。分为前、中、后三室,长34.8米,宽6.7米,高4.7米。墓室内均髹漆,出土时漆面如镜。 棺木置于中室,系一大型独木棺,长6.04米,宽1.12米。高0.4米。棺内外均髹漆,棺内尸骨无存。 王陵为一座平面呈“凸”字形的竖穴岩坑木撑慕,呈东西向,墓穴全部在岩层中挖凿而成,全长100 米,其中墓坑长46 米、宽15 米、墓道长54 米、宽6 米左右。墓上建有巨大的封土墩。印山外围四角设有煌壕围护,整个陵慕占地10 多万平方米。 木梓均为巨大的杭木构筑,呈狭长条两面斜坡横断面呈三角形墓室空间,现存木结构基本完规模巨大,全长34 . 80 米,宽6 . 70 米,高5 . 60 内分前、中、后二室,各室间设有门槛和门梁,以及厚0 . 20 米的木质隔墙。这些仿木均三面探漆,出土时局部地方尚漆而如镜。中室为棺床,置一巨型独木棺,为国内罕见,它全长6 . 10 米、直径1 . 12 米,棺下垫三根方木,整棺内外探漆。墓室东端设有长2 . 50 米的雨道,亦用仿木万面斜撑状,其高度略低于墓室。 印山越国王陵的防腐填筑技术十分科学和讲究。墓室木撑建造前,在巨大的岩坑底先铺1 . 80 米左右的木炭层,三角形墓室建于夯实的炭层上。其外依次层层叠压、裹护厚0 . 25 米左右、约为140 余层的树皮,树皮外又填筑厚约l 米的木炭,木炭外再包护厚0.05米左右的树皮;墓坑内全部用结构紧实、土质细密的青膏泥填筑至坑口,最后在其上用黄褐色粘土堆筑巨大的覆斗状封土墩,把整个墓坑和部分墓道覆盖起来。封土墩高12 米左右,夯层坚实清晰,每层厚0.07--0 . 09 米。圆形夯窝直径约0 . 07 米。 王陵早年被盗掘严重,墓室内仅出土玉剑、玉镇、龙首形玉部件、微型玉管、珠、漆木杖等,以及填土中出土的青铜铎、青铜凿、木柞等随葬品40 余件(组)。 从王陵宏大的规模、豪华的墓室、巨型独木棺、出土的珍贵文物以及墓地四周保存完好的陛壕考证,其时代当为春期;结合古文献记载,墓主应是勾践父亲允常,此陵即《 越绝书》记载的“木客大冢”。 § 发掘历史 绍兴印山越国王陵 绍兴印山越国王陵(2001年6月25日公布) 位于绍兴县兰亭镇里木栅印山,又名“木客大冢”。 1995年6月10日公布为绍兴县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的专家和当地的文保专家在顺道查看这里时,发现了大量的青膏泥、木炭、椁木碎片和明显的盗墓痕迹。沿着盗洞下到15米深的洞内进行考察时,发现了厚达13米的人工夯土层,堆积1米、质地细密坚实的木炭层和竖立状设置的巨木。惊人的发现使国家文物局决定立即进行抢救性开发。1996年春,发现遭现代盗墓分子盗掘。 1996年9月至1998年3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虽因古代盗掘严重,随葬品几乎洗劫一空,没有直接能证明墓主身份的文物出土,但根据墓葬的时代、巨大的规模、豪华而特殊的墓室、举国无双的独木棺、大量木炭和青膏泥的填筑,以及外围隍壕的设置等方面综合分析,是文献所称的“木客大冢”。 1998 年11 月30 日,印山越国王陵增补为第四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印山大墓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不仅被誉为“江南第一大墓”,而且被人们以“北有秦陵,南有印山”的评价与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相提并论。 又经过两年的精心规划和景区建设后,到2000年9月28日才正式向世人开放。 2001 年6 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系统保护 绍兴印山越国王陵的保护问题一直深受人们的关注。国家文物局同意对印山越国王陵实行整体保护方案,并要求绍兴县文保部门拟定一个长期的监测维护技术方案。这标志着印山越国王陵系统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1998年印山越国王陵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印山越国王陵发掘结束后,如何保护好印山越国王陵的木椁、墓坑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管理部门和文物专家们。印山越国王陵的系统保护工程,包括对印山越国王陵墓坑整体结构加固、墓坑加固、边坡加固和原址保护防渗透排水方案。 § 景区影响 绍兴印山越国王陵 印山越国王陵为坚穴岩坑木椁墓。平面呈凸字形,全长100米,开凿于印山岩石之中,由墓道和墓坑两部分组成。其中墓道长54米,墓坑长46米。木椁为狭长条两面斜坡状枋木结构,截面呈三角形;分前、中、后三室,中室为棺床,置一独木棺,全长6.05米,规格之大前所未见。该王陵早期曾遭盗掘,但仍出土青铜器、玉器、漆木器等珍贵文物49件(组)。王陵四周挖掘有隍壕围护,历经2500年,至今保存完好。该王陵规模宏大,形制独特,防腐填筑十分讲究。特别是两面斜坡状三角形木椁墓室,其形式特殊充分显示了越国王陵墓室形制上的特色,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印山越国王陵的发现,以其特有的价值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 景区亮点 印山越国王陵结构独特,规模宏大,世所罕见,与《越绝书》所载“木客大冢”相吻合。它进一步证明了绍兴在越国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反映了越国文化的绚丽灿烂。 § 收费标准 门票 门票:18元 § 开放时间 8:30-17:30 § 交通概况 市内交通:于绍兴火车站乘旅游观光巴士西线或长途客运中心乘3路、303路车直达。 § 研究价值 绍兴印山越王陵是迄今发现的第一座越国王陵,是浙江越文化考古的重大突破。这座王陵十分巨大的规模、形制独特的墓室、与众不同的防腐填筑、和外围设置的防御保护设施隍壕,都是重大的发现与收获。它的发现,不但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认识越国的埋葬制度,而且对于研究探索越国王陵的陵园制度也成为了可能。 § 专家探讨 绍兴印山越王陵 一 陵区的选择 印山越王陵位于当时越国的都城、今绍兴城西南方约13公里的兰亭镇里木栅村之西南侧,这里为半山丘陵地带。印山所在地是一处群山环抱之中的小盆地,北临棋盘山,西依兰渚山,南接裟帽山和笔架山,东眺会稽山,这些大山均海拔100米以上。在这群山环抱之中形成的一片基本呈西南——东北走向的长条状宽阔走廊地带,由东向西呈一字形分布着5座小山,这5座小山海拔均仅40~50米,大小相若,形状类似,虽排列紧密,但又各自独立。印山在5座小山中位居最东,海拔高度41.7米,王陵建在印山之巅。站在这里举目远眺,只见方圆数千米内是一片宽广的开阔地,气势非凡,起伏有致。而远处山冈伟峙,层峦朝拱,从“堪舆”学上讲,确实算得上是一块风水宝地。另外,从当时的交通来说,印山以西约3公里,有南北流向的古“兰溪”,即今天的兰亭江。而印山东北侧的里木栅村前,更有河道可通达越都绍兴。因此,从当时主要依靠的水路交通来说,印山也是十分便利的。可见越王陵建在这里的确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印山越王陵距当时都城绍兴仅13公里之遥,距都城较近,这对于王陵的管理、保护和祭祀也是十分有利的。这说明,印山越王陵选址时在考虑“风水”的同时,也考虑到了管理、保护和祭祀等方面的方便问题。从全国考古发现情况看,东周时期各国陵区多在都城附近,这显然是出于日后管理、保护、祭祀方便之考虑。由此可见,印山越王陵在这方面的考虑与其他诸侯国也是一致的。 再从印山越王陵的分布位置分析,似乎也有对陵区整体规划上的考虑。据考证分析,印山越王陵的主人是越国开始“拓土始大,称王”的允常,也就是第一位越王。因此,将其埋葬在5山之最东首,也是颇具道理的,从这个安排上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推测,这一陵区当时可能已经考虑到今后别的王陵的继续埋葬,而且当时的规划可能是从早到晚由东向西排列的。虽然现在实际已可排除其西面另外4座小山上以后再有王陵建造的可能,但当时的规划意图显然是比较明显的,后来未予实际实施的原因,要考虑到允常之后勾践迁都琅琊等方面的因素。绍兴印山越王陵 二 陵园布局和形制 印山越王陵埋葬在印山的主峰,其外围四周设置有隍壕,这一隍壕在对王陵起到防御保护作用的同时,也明确界定了墓域的四至,构成了明确的陵园范围。但此陵园区内,仅发现了印山之巅一座王陵,再无其他王陵、王后夫人合葬墓或其他王室成员与重臣的陪葬墓,王陵处在陵园的中心位置,显示出一墓独尊的布局理念。 从印山的山体来看,主峰之东北部尚有一条小山脊向北延伸,短脊上也有一个低于主峰的小峰。王陵发掘后,我们也考虑到了有否合葬和陪葬墓的问题,怀疑此小峰上或许有合葬或陪葬墓存在的可能,但经过钻探和试掘,除发现一些汉六朝墓葬外,并无春秋战国时期墓葬的存在,因此,在此有合葬墓或陪葬墓的可能也可完全排除。对印山其他部位的调查,发现的也仅是一些汉六朝墓葬。可以确定围沟以内的陵园内,只建有一座王陵。 在分析研究印山越王陵陵园布局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印山陵园以西另外4座小山有否大墓的问题。印山大墓被确认为是越国王陵之后,根据这里的地形地貌以及这些小山的分布特点,虽然没有明显的地面迹象,但大家普遍怀疑这些小山上可能都建有越国王陵,推测这里可能是越国的王陵区。印山王陵发掘之后,我们对其他4座小山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与探掘,结果除1座叫大潜莽山的小山山顶,确实埋有1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墓外(实际上在印山发掘时已发现),其余3座山上并无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存在。 大潜莽山位于印山以西第三座小山,海拔高度44.6米,略高于印山,与印山相距约1公里。此山整体为黄泥,与其他几座石结构山体有别。该山山形呈馒首状,由于年长日久,水土流失,山顶已不见明显隆起的封土墩,但从远处仔细辨别,仍依稀可见原先封土的大致范围。几年前,此墓也遭现代盗掘,几个深3~5米的长方形竖井式盗洞,将墓内填筑的大量木炭和青膏泥翻出地表,从而可知这里有墓葬存在。从盗洞提供的线索和钻探结果可知,该墓为带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椁)墓,墓坑规模长20米、宽7米左右,墓坑内填炭填膏泥,墓道居东,外围四周未设置隍壕这种防御保护设施。从坑内填炭填膏泥与印山王陵类同情况判断,其时代应与印山王陵相同或接近,也应是一座越国大墓。那么,此墓是否是另一位越王的陵墓呢?从调查钻探的迹象看,对照印山越王陵,我们认为这一可能是基本可以排除的。首先是墓葬规模大大小于印山王陵。虽然较之一般墓葬,此墓的规模也算得上是够大的,但比起印山王陵长46米、宽14米的墓坑规模来,却已显得大为逊色,尚不足印山王陵的二分之一,相比之下,似不够王陵规模;二是封土的讲究程度远不如印山王陵,至少没有象印山王陵那样讲究严密的分层夯筑,否则不至于会流失得那么严重;三是外围没有像印山王陵那样设置作为防御保护设施的隍壕,营建设置上不够王陵规格。因此我们认为,大潜莽山上这一大墓虽未经实际发掘,但根据调查钻探资料分析,也是王陵的可能性不大,它很可能是一座印山王陵的陪葬墓。如果这一推测能与实际相符,那么,作为印山越王陵的陵园布局,是将陪葬墓安排在陵园之外,也即陵园的西面,而陵园内只独建一座王陵,显示出一墓独尊的布局理念,实行的基本已经是一种独立的陵园制度。 从我国古代陵园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变化情况看,商周时期,王室及其诸侯方国国君(或包括夫人、宗族成员在内),死后普遍实行多代集中埋葬于同一个公共墓地的公墓制度,这种“集中公墓制”是阶级、国家产生之初级阶段君权确立,但还带有氏族痕迹的一种墓地形态。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多代王墓集中埋葬的公墓墓地;第二种是多代诸侯国君及其夫人合葬的公墓墓地;第三种是国君及其夫人、贵族共同埋葬的公墓墓地。这三种类型公墓墓地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没有壕沟或围墙以限定墓地范围。这种“集中公墓制”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势力日益削弱,诸侯国日益强大,周王朝赖以生存的井田制、宗法制开始动摇,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与此相适应的“公墓”制度也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以每代国君为中心的陵园的出现,这是“独立陵园制”的萌芽。但这一时期的“独立陵园制”尚处在创立与发展阶段,而到了秦汉时期,由于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及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具有陵园独立化、陵园规模化、设施复杂化、功能完善化之特点的“独立陵园制”最终确立并进一步完善,从而奠定了尔后中国近两千年专制社会帝王陵园制度的基础。 就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萌芽的以一位国君为中心的“独立陵园制”来说,其出现的时间以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的秦公陵园为最早。位于陕西凤翔雍城发现的14座先秦秦公陵园中,除一号陵园外,都是一位国君或国君和其夫人拥有的独立陵园。而中原各国这种以一位国君为中心的陵园出现于战国中晚期,像河北平山中山王陵、邯郸赵王陵和河南辉县魏王陵,都是一个国君或国君和夫人享用的陵园。这与西周时期燕侯和卫侯分别与族人葬在一起的“公墓”制度形成鲜明的对照。印山越王陵的时代在春秋末期,与雍城秦公陵的时代相当。尽管印山王陵陵园内外尚未发现其具有独立管理职能的相关遗迹,尚不能视其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陵园”,但其陵园内仅建1座王陵的现象,无疑已基本具备了“独立陵园”的格局,它与秦公陵所实行的陵园制度在主要特征上是基本一致的。 另外,王陵所在印山为五山之最东,宽大的长墓道也朝向东方,这可能也反映着越国以“东”为上的陵园制度。假如前面我们对印山陵区事先可能已有整体规划的分析判断能与事实相符,那么,从印山允常陵的位置看,越国陵墓的布局不是先王居中,而很可能是先王居东的格局。 印山越王陵的陵园平面南北长320米,东西宽265米,平面呈长方形,整个陵园面积达85000平方米。这种东西窄、南北长的平面形态,与先秦秦公陵园的平面形态也是基本一致的。 绍兴印山越王陵 三 陵园的防御设施和门 为了保护王陵的安全,印山越王陵外围四周挖掘有隍壕,以隍壕作为陵园的防御保护措施是印山越王陵园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构成这座陵园的一项重要内容。印山王陵四周挖掘的隍壕,虽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沧桑,至今保存相当完好,除西隍壕南半段被现代利用改造成小型水库有所挖宽而改变原貌外,其余部位均基本保持原貌。隍壕全部系人工挖掘而成,形状整齐,转角规正,沟宽16~19米,深2.1~2.7米,全长888米。每面壕沟的中心一段均没有挖通而作为四面通道,方便出入,其中东门宽60米,南门宽50米,西门宽48米,北门宽37米,可见东门最宽,其又正对墓道,应是主门。这一四面隍壕的设置,在对王陵起到防御保护作用的同时,也构成了这一陵园四周范围的明确界标。 早在氏族社会时期,人们就已经使用挖掘壕沟的办法来保护自己的居住地不受外来威胁,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居住处周围都发现了护村壕沟,时代相当于夏代的山西夏县东下冯二里头文化遗址、商代晚期国都殷墟宫殿区附近都发现了人工挖掘的壕沟。这种壕沟后来逐渐被城墙所代替。 墓地挖有壕沟,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20世纪的1959年,在山西侯马乔村发现了中国第一座围沟墓,并于1969年又在该墓地发掘了一批围沟墓,其时代为战国晚期。到了70年代末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凤翔县发现了中国现知等级最高的围沟墓,即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的秦公陵园(。1981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在青海循化县发现了2座相当于西周时期的卡约文化围沟墓;1986年在临潼县芷阳又发现了秦先公东陵,在4座陵园周围也发现了围沟。进入90年代,安徽省考古工作者1991年在寿县长丰杨公发现了1座战国时代的围沟墓,同年,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西安东郊的国棉五厂发现了1座汉代围沟墓,1993年在西安南郊发现了一批唐代围沟墓。更重要的是90年代末,在汉阳陵发现了一批陪葬围沟墓。进入21世纪,2001年又分别在陕西西安东郊和长安县发现了一批战国时代的围沟墓。据初步统计,连同1996—1998年发现的绍兴印山越王陵,中国已发现9处围沟墓地,大约有60余座围沟墓。这些围沟墓时代最早的是西周时期卡约文化的围沟墓,而级别最高的则是春秋时代秦先公和越王陵的围沟墓。从目前已知的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王陵中,仅在秦国和越国的王陵周围发现了围沟,也就是说,只有秦国和越国国君采用围沟作为陵园的防御保护设施。像河南辉县的魏王陵、河北平山中山王陵、邯郸赵王陵等都采用垣墙,即以四周土筑围墙来实施保护和界其墓域。而秦国国君陵园从春秋中期到战国晚期一直以壕沟这种原始的防御设施围绕,直至秦始皇陵园才仿照中原各国,由地下隍壕变为在地面上改筑双重垣墙。此后,在王一级的陵墓中,筑墙以界墓域之制完全取代了挖围沟以界墓域之制,而且成为最高等级的陵园建筑设施之一。这充分说明挖掘围墓沟是先秦秦墓中的一种传统葬俗,也是秦公陵园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笔者曾认为,印山越王陵周围挖掘围沟作为防御保护设施的做法,可能是接受秦文化影响的结果,是先秦秦公陵园制度南传的反映。但如果拿印山越王陵的隍壕设置与秦公陵的隍壕作一仔细的比较,即可发现两者之间有许多地方也不尽相同,表明越王陵在仿效秦公陵隍壕的同时,在具体的形态和做法上不是完全的套用,而是仿效中也具有自身的特色。 位于陕西凤翔雍城秦公陵区,迄今已探明49座大墓,分别属于14座陵园,都发现有隍壕设施,并可分内、中、外三重隍壕。内隍壕是指某一个陵墓的自身围沟,中隍壕是指几座陵园组成的分陵园的围沟,外隍壕是指环绕在整个陵区的外围沟。当然,这种有内、中、外三重隍壕设置的现象,是多位国君集中埋在同一个墓区,形成陵园中套陵园的现象所造成的。印山越王陵只设一层隍壕,相当于秦公陵园中的“内隍”,但它既没有将印山以西第三座小山(大潜莽山)上的墓葬围在其中,也没有在大潜莽山墓之外再设置一道隍壕,将印山王陵和其围在一起。从雍城秦公陵园隍壕以内的墓葬看,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的陵园内,有以一位国王为陵园和国王与夫人同园并穴合葬的陵园两种,但每位王陵的右下方均有一座目字形陪葬墓(可能为车马坑),再无别的陪葬墓。而到了战国晚期的秦东陵中,陵园内又增加了陪葬群。印山越王陵园中没有发现陪葬墓,这除了说明可能是秦国与越国在葬制葬俗上的又一不同之处外,也说明隍壕设置上也有一定差异,因为如果按照雍城秦公陵的做法,大潜莽山不管是印山王陵陪葬墓,还是系另一座王陵,其外围也应该会有隍壕设置的。这是越王陵与秦公陵在隍壕设置上的第一个区别。 第二个区别是具体围沟大小的不同。雍城秦公陵区的外隍壕宽2~7米,深2~6米。中隍壕宽3~5.8米,深2.7~3.9米。内隍壕宽3~4.5米,深2.6~3.5米。而印山越王陵四周的隍壕宽16~19米,深2.1~2.7米。两相比较,印山越王陵的外围隍壕,明显比早于或与之同时期的先秦秦公陵园的隍壕要宽大得多。 第三个区别是门的数量设置和门的大小。为了安全和出入方便,雍城秦公陵园四周隍壕也是设有门道的,在14座陵园中,除9号陵园只留有北门外,其余均设南北两门,门的形式也是两段壕沟之间一段未经挖通的桥形通道。从各陵园的具体情况看,13号陵园的北门最小,宽1.8米;9号陵园的北门最大,宽30米;但多数陵园的门宽在3.5~6米之间。印山越王陵四周隍壕也有门,门的形式也是中间一段未经挖通的桥形通道,这与秦公陵是一致的。不同的是不仅其东、南、西、北四面都设门,而且门道的宽度也远大于秦公陵,这可能反映了印山越王陵园与秦公陵园在设门制度上也存在差异。 绍兴印山越王陵出土物 四 陵墓形制 印山越王陵使用的是甲字形墓葬形制,墓坑墓道全在山岩中凿成,墓坑深大狭长,坑口长46米,宽14米,深12.8米,墓坑的长度几乎是宽度的3倍。宽大的长墓道设在东边。就中原地区而言,从商王陵以及卫、燕、中山、赵、魏等国国君陵墓的考古发现来看,王享用亚字形墓制,而诸侯则使用中字形墓制。位于关中地区的秦国,在春秋和战国早期,仍恪守殷周旧制,国君使用中字形墓制,至战国中晚期秦国国君称王后,与东周天子的君臣关系已不存在,于是,开始使用原来只有周天子才可享用的亚字形墓制。而在中原地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王陵是否采用亚字形墓制还需要考古工作来证实,但根据中山王陵和魏王陵的发掘来看,中山和魏国国君虽然称王但仍使用中字形墓制。如果印山发掘报告关于墓主身份的分析推测是正确的话,那么,印山越王陵的墓主人是越王允常。按照《越绝书》、《吴越春秋》等有关文献记载,越国从允常开始就已经“拓土始大,称王”,国力开始强大起来,至其子勾践时灭掉吴国,并率兵北上,争霸中原,一时成为“天下莫敢争锋”的东南霸主。如果按照殷周礼制和中原及其秦国这些诸侯国国君使用的墓制,印山允常陵使用中字形墓也并不为过,但它实际使用的仅是单墓道的甲字形墓制,这种甲字形墓在先秦秦公陵园和中原的一些诸侯王陵中,仅作为陪葬墓使用。这反映出当时越国自觉是偏居东南一隅的小国,地位低下,即便已称王,但还不敢与中原诸国并起并坐,相提并论,在使用陵墓形制上尚不敢像中原诸侯国那样使用中字形墓制。然而,印山允常陵的规模却十分巨大,墓坑长46米,宽14米,平面面积600多平方米,宽大的墓道长54米,墓坑与墓道连接长达100米。这样的规模,不但南方地区吴、楚王陵逊色许多,就是中原各诸侯国国君陵墓也难以望其项背,惟独秦公陵的规模大其许多。越国在允常之时虽已称王,国力开始强大,却仍是偏居东南的小国,但王陵的规模却大大超过了同时期中原的一些诸侯国王陵或国君墓,似乎与其小国的地位又很不相称。据统计,印山越王陵营建墓坑挖去岩石约10000立方米,构筑墓室所用木材近500立方米,木结构墓室平面面积达160多平方米,墓坑中填筑青膏泥约5700立方米,填筑木炭约1400立方米,堆筑封土近10000立方米,外围设置隍壕挖掘土方约40000立方米。如此浩大的工程,一方面反映出允常陵虽在陵墓形制上不敢与中原诸国看齐,但在规模及气势上却显示出刻意赶超中原诸国的心理,另一方面可能也反映出越国称王之后,王权迅速膨胀与强化的一种历史背景。 印山越王陵的宽大长墓道设在东面,使墓向朝东。墓内独木棺顺着墓室呈东西向摆置,但由于尸骨无存,死者头向是东是西不明。中原地区从商王陵到战国中晚期的各国国君墓,大多为南北向,以南墓道为主墓道,死者以头向北为主,中小型墓葬也是如此。可见,越王陵在墓的朝向上也与中原同时期王陵有别,但恰恰又与秦墓的情况是相一致的。秦国国君陵墓都为东西向,东西两条墓道以东墓道为主墓道,秦始皇陵也是如此。墓葬东西向,死者头向西,乃是秦墓的两个特点,迄今发现的从西周中晚期到秦统一的中小型秦墓也几乎都是这样。这一点,似乎也能说明越文化与秦文化可能确实具有某种联系。但印山越王陵的墓道形制与秦和中原各国王陵又有所不同,秦和中原各国王陵的主墓道均系斜坡状,便于运送棺木和随葬品,次墓道有的呈阶梯式,便于人的上下行走。中原墓墓室均呈长方形,秦墓墓室亦呈长方形,墓道平面呈梯形,而印山越王陵墓室呈狭长方形,墓道为平底,平面呈束腰状。这是印山越王陵墓道与中原或秦国王陵墓道显著不同之处,表明印山越王陵采用的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墓道形制。绍兴印山越王陵出土物 五 墓上封土 印山越王陵墓上筑有巨大的封土,封土呈东西向长方形覆斗状,现存长72米、宽36米、高近10米,全系分层夯筑而成。夯层厚薄均匀,厚7~9厘米,分布整齐,夯筑坚硬,夯层极其明显,夯窝清晰可辨,夯窝直径6~8厘米。从夯层的分布状态观察,整体上可分为上下两大层封土,下封土紧扣坑口,各夯层呈斜坡状由中间向四周倾斜,上封土是在下封土的基础上向四周扩展与增高,各夯层均为平向分布夯筑。可见,印山越王陵的封土夯筑是极其讲究的。 《周易·系辞下》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考古发现的商周墓葬都没有封土,与此相符。考古发现的中原最早封土墓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而秦国则要到战国中期。地处我国东南的越地,早在夏商时期就出现了墓上封土现象,进入西周时期,大量土墩墓的存在,更表明越地墓上封土习俗的进一步流行与加强。因此,印山越王陵墓上封土之现象,虽要早于中原诸国和秦国,但在越地却并非新鲜,应是一种对本民族传统葬制葬俗的继承与延续。然细细比较起来,印山越王陵的封土与此前的土墩墓封土,不论在封筑的讲究程度上,还是在封土的外在整体形状上,都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 综观西周春秋时代的土墩墓,其封土一般未经夯筑,纵有某些规模大型者,虽稍有夯筑,但决没有像印山越王陵那样统一分层夯筑,夯得那么坚实,显得那样讲究。另外,长方形的覆斗状封土在土墩墓中也不曾见到,土墩墓之封土形状大多为圆形或长圆形馒首状。根据考古资料,长方形覆斗状的封土,恰恰也是墓主生前具有崇高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中原许多诸侯国王陵的封土多作覆斗状,秦始王陵封土也呈覆斗状。《周礼·春官·冢人》记载冢人负有“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的职责,说明当时贵族墓封土的高低,植树的多少都有等级规定的。可见,印山越王陵墓上的封土,也不完全是对传统葬制的简单继承和延续,而是按照王陵的规格来营建的。 绍兴印山越王陵出土物 六 陵园建筑 从考古资料看,中原地区从商代开始,一些统治者大墓上都有用于祭祀的享堂建筑,东周时期墓上建筑更显普遍,中山、赵、魏等国国君陵墓均发现了墓上建筑。陕西雍城秦公陵区发现的21座中字形国君墓和国君夫人墓之上,大多发现有瓦片遗存,在M1墓室之上还发现有成排的柱洞和建筑倒塌后凹字形板瓦相互衔接叠压的现象,在M37上发现了建筑遗迹,说明秦公陵上当时普遍有建筑存在,可见墓上建有享堂类建筑是中原诸国和秦国陵园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临潼芷阳秦东陵的调查钻探情况所知,到战国晚期,这种享堂类建筑才开始由墓上移至墓侧,墓室上被兴起的封丘取而代之。印山越王陵墓上或墓侧有否这类建筑?这是我们在发掘时也比较关注的问题。印山越王陵巨大的东西向覆斗状封土,发掘前其南半部分因当地县林场早年平坡植树而表面已被扒平许多,如原有建筑遗迹也已不会存在。而现存北半部分封土坡面挺拔,棱角清晰,虽也有植树现象,但未经扒坡平整破坏是可以肯定的,保存的基本是其原貌。但在发掘中既无建筑遗迹发现,更无瓦片等建筑遗物出土,因此,当时墓上没有建筑物基本是可以肯定的。那么,建筑物有否在墓侧的可能呢?有一个现象值得引起重视,从印山陵园的平面看,东、西、北三面隍壕均紧挨山脚,隍壕以内没有可以设置建筑的平整宽阔的地面空间,西北角虽与山体有一定距离,但系地势低洼的水田,惟有南面隍壕远离山脚,使山体与隍壕之间形成一片东西长约205米、南北宽约55米的宽阔平地,现地面上长有茂密的茶树。南面隍壕为何远离山脚?这一平地因何存在?当然不能绝对排除出于将陵墓置于陵园中心之考虑,但是否还有另一种可能呢?因为王陵如有墓侧建筑,那必须建于平地,因此,南面这一宽阔平地,可能就是当时为设立建筑而设计形成的。发掘大墓时,我们在此平地的茶树空隙处,曾开设过探沟一条,地层堆积仅厚0.5米左右,很浅,没有发现遗迹现象,出土少量汉六朝时期的墓砖和唐宋时期的瓷片,但也有一些建筑遗物瓦片出土,瓦片的年代不详。地层显然经过扰乱,如果考虑到现代种茶树时的开垦挖掘过程,如此浅的地层堆积已经严重扰乱就显得更有可能,地面上也偶有小块瓦片可以捡拾到的现象,则可作为这一分析的旁证。因此,虽然受客观原因的限制而未能进行较大面积的探掘或揭露,无法以原生的地层和确切的共存物来确定瓦片的确切时代,但这些瓦片有否是与王陵同一时期的可能呢?笔者认为,这种可能还是很大的。如果这一可能确实存在,那么,当时印山越王陵应是建有享堂类建筑的,而且这一享堂类建筑就建在南面墓侧。当然,这一推测尚有待于今后考古发掘的证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