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终身教育
释义

§ 产生

当代社会日益发展成为高度科学化、信息化的社会。学生不仅在学校学习,而且从社会、从家庭、从传媒中接受的信息量与日俱增。这些形式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而又有强大影响力的教育。在社会生活信息化与信息网络化、全球化的形势下,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形式,也扩充了教育情境和内容。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教育要求的提高,出现了各种教育思潮,如回归教育、成人教育、创新学习、终身教育等。而其中影响最大、意义最深远的要数“终身教育”思潮。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Paul Lengrand)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1972年,埃德加·富尔(Edgar Faure)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目前许多国家已把终身教育理论作为本国当前和今后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1]

§ 历史渊源

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20是世纪50年代末、60 年 代初形成于欧洲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倡导者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法国教授 P.伦格兰德。由于人们对终身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不一,尚未形成一个得到公认的概念。较为普遍的解释是,从时间上看,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从教育形式上看,则应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 原因

伦格兰德认为有七大原因:

①完全机械手表结构图像过去那样由教师向学生、父母向子女传递社会固有知识和技术,已不能适应空前迅速变化的世界的需要。

②人口剧增、寿命延长,增加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了科学知识的更新换代。

④政治上的选择,虽然教育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却可以培养市民的民主意识。

⑤信息化社会要求人们具有对信息的理解、解释、消化、应用,尤其需要批判精神和选择能力 , 不经过不断 地 教育训练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⑥余暇时间增多和活动领域扩大,需要人们继续学习。

⑦生活方式的变化,需要一系列新的教育,去开创出适合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教育应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地学习的过程,而数百年来,社会把个人的生活分成两半,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伦格兰德1965年12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得到许多国家的赞同。此后,终身教育思想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实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到了70年代,欧美各国又在终身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回归教育的概念。回归教育强调终身需要学习,这一点与终身教育相似,但不同的是它强调受教育者的教育平等权利,个人离职学习和复职学习应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因此需要社会经济的综合改革和各方面的政策保障。终身教育的主要代表作有:伦格兰德的《终身教育论》、《终身教育问题》、A.J.克罗普利与R.H.戴夫合著的《终身教育与教师训练》。 [2]

§ 概念

“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式提出以来,短短数年,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近30年来关于终身教育概念的讨论可谓众说纷纭,甚至迄今为止也没有统一的权威性定论。这一事实不仅从某一侧面反映出了这一崭新的教育理念在全世界所受到的关注和重视的程度,同时也证实了该理念在形成科学的概念方面所必需的全面解释与严密论证尚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差距。

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既要求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终身教育从纵的方面寻求教育的连续性和衔接性,从横的方面寻求教育的统合性。

终身教育要求打破现行教育制度中的一切已有界限,使人的一生成为受教育的一生,使整个社会成为“教育社会”。在这种社会中,教育体系具有很强的整体性,不仅各级教育并举,而且各类教育兼顾。教育不再局限于那种必须吸收的固定内容,而被视为一种人类发展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人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如何表现自己,如何与别人交流,如何探索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继续不断地——自始至终地——完善他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完人”。[1]

§ 背景

终身教育

1. 新时期社会的、职业的、家庭日常生活的急剧变化,导致人们必须更新知识观念,以获得新的适应力。

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正值技术革新及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这一巨大变化不仅表现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经济结构、过程及功能方面,甚至还影响到日常生活方式和普通家庭生活,使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面对的是全新的和不断变化发展的职业、家庭和社会生活。若要与之适应,人们就必须用新的知识、技能和观念来武装自己。终身教育强调人的一生必须不间断地接受教育和学习,以不断地更新知识,保持应变能力,其理念正好符合时代、社会及个人的需求,因此终身教育理念一经提出,就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就理所当然了。

2. 人们对现实生活及自我实现要求的不断高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逐渐从衣食住行的窘境中解脱出来。电子器具的普及,也是人们可以摆脱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的拖累,现代人也开始拥有更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外部条件的改善,使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期望通过个人努力来达到自我完善。要实现高层次、高品质的精神追求,靠一次性的学校教育是难于达到的,只有依靠终身教育的支持才有可能完成。

3. 人们要求对传统学校教育甚至教育体系进行根本的改革,从而期望产生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自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以来,学校在担负培养和塑造年轻一代的责任方面,起到了任何其他社会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但自60年代以来,学校教育的矛盾、弊病也与日俱增。如儿童大量逃学现象、校园暴力、考试竞争的激化、以及学校因竞争造成的差别扩大和偏重学历造成的学校与社会严重脱节等等。这种情况下,人们普遍希望能从根本上对旧有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提倡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成人教育)三者有机结合,教育开放的终身教育必然受到人们的欢迎。

§ 特点

终身教育

1. 终身性。这是终身教育最大的特征。它突破了正规学校的框架,把教育看成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实现了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教育过程的统一。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

2. 全民性。终身教育的全民性,是指接受终身教育的人包括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幼、贫富差别、种族性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教育研究员达贝提出终身教育具有民主化的特色,反对教育知识为所谓的精英服务,是具有多种能力的一般民众能平等获得教育机会。而事实上,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生存,而要学会生存就离不开终身教育,因为生存发展是时代的主流,会生存必须会学习,这是现代社会给每个人提出的新课题。

3. 广泛性。终身教育既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可以这么说,它包括人的各个阶段,是一切时间、一切地点、一切场合和一切方面的教育。终身教育扩大了学习天地,为整个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4. 灵活性和实用性。现代终身具有灵活性,表现在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均由个人决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 [3]

§ 意义

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对于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使教育获得全新的诠释,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彻底改变了过去将人的一生截然划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两个阶段的观念。

其次,它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改变将学校视为唯一教育机构的陈旧思想,使教育超越了学校教育的局限,从而扩展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个空间。

再次,它引发了教育内容和师生关系的革新。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应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学习者不仅要学习已有的文化,更要培养个人对环境变化的主动适应性。传统的师生关系也将发生根本变化,代之以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开放式的关系。

最后,它的多元化价值标准,为学习者指出了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崭新之路。

§ 启示

终身教育

1.首先中小学教师应该牢牢竖立终身教育的思想。终身教育是一种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教育,终身教育的主导思想就是要求每个人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的变化,提高对教育和学科最新发展的了解。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设想如果一个老师他自己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从始至终都是一成不变的,他如何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材?中小学首先应该抓好对教师的培训,教师自己也需要端正态度,不断进行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2.其次,中小学教育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竖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普通中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这种基础就包括了终身教育的基础。以往人们把教育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认为终身教育只是非正规教育或是成人教育的任务。这是很大的误解。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体现这种理念的教育体系就是终身教育体系。它贯穿人的一生,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普通教育不仅要为人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而且同时也负担着继续教育的任务。

§ 管理机构设置

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有相应的专门机构行使统一规划和管理协调的职责。应成立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委员会,可以由国家领导人出任主任,国家教育、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计划、经济、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有关部、委、局负责人担任委员。委员会决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大政方针及重要问题。下设办公室挂靠教育部,作为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统一规划、管理协调教育。内部和教育外部的有关实施终身教育体系的具体工作。国家设立了这样的管理机构,省、市(地)、县、乡(镇)各级政府亦相应建立相应机构,自上而下形成一个管理系统。如此,这项工作由专门机构负责,由专人抓,各级政府在制定当地事业发展规划时把发展终身教育作为政府工作的目标之一,才有可能迅捷地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工作落到实处。[2]

§ 立法

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必然而且必须依靠法律法规的强制和规范。因此,终身教育的立法与法治问题就成为左右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之所以强调必须通过立法和法治来启动并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主要是基于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和规范性。 尝试建立地方性终身教育法规,以规范和促进当地终身教育的完善和发展;修订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以渗透和补充终身教育的法律法规内容;在“尝试”和“修订”的基础上,订立国家的“终身教育法”,终身教育的推行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与国家的发展目标、政策法规相适应,也就是说,国家应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来规范、约束和指导终身教育的开展。而国家制定一部具有统筹和指导作用的广泛适用的终身教育法则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具有根本性的战略举措。

制定出终身教育法以后,关键的问题,是严格贯彻执行。这是一个法治问题。为此,需要强调如下几点:(1)严格执法;(2)强制执行(如同义务教育一样);(3)奖惩有力;(4)激励为主。 [2]

§ 服务体系

(1)以社区教育为切入点,建立全方位开放的教育制度,积极构建中国的终身教育体系。社区教育是市民终身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这是由社区教育的地域性、全员性的特点决定的。社区教育是实现市民终身学习的基本保证。

(2)充分发挥民间教育机构的作用民间教育组织是推进终身教育必要的中继站和不可缺少的辐射源,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建立自上而下、纵横相连的民间终身教育组织网络,对推动和促进我国终身教育的发展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4 16: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