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胤禵
释义

§ 个人简介

恂勤郡王允禵

恂勤郡王允禵,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三,康熙二十七年戊辰正月初九日酉时生,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出,为世宗同母弟。四十八年三月,封贝子。五十七年十月,授抚远大将军,征策旺阿喇布坦,驻师西宁。六十年十一月,入觐。明年四月,还镇。十一月,世宗登极,召还。雍正元年五月,晋郡王。二年七月,遣守景陵。三年十二月,被宗人府劾奏,降贝子。四年五月,自景陵撤还,削爵、拘禁于寿皇殿。六月,廷臣议其罪十四款,诏令宣示天下。十三年,高宗登极。十一月,释之。乾隆二年二月,授辅国公品极。十二年六月,封贝勒。十三年正月,晋恂郡王。二十年乙亥正月初六日酉刻卒,年六十有八,谥勤,爵停袭。

§ 生平概况

青年时期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胤禛、胤禎的生母

允禵,原名爱新觉罗·胤禎,康熙帝的第十四子,其生母为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其初排行为第二十三,康熙二十七年戊辰正月初九酉时生。他本是雍正帝的同母兄弟,可是在康熙末年宫中争夺皇位的斗争中,这亲兄弟二人竟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雍正帝登基后将允禵幽禁起来,直至雍正帝死后,允禵才恢复了自由。

胤禎聪明过人,才能出众,“甚有义气”为康熙所厚爱,从少年时代起,就频繁地扈从其父出巡。胤禎比雍正皇帝小十岁,两人虽系一母所生,但因胤禛生性淡薄,从小被佟贵妃收养而胤禎则被其他宫妃养大,所以兄弟二人感情并不深厚。胤禎与才华横溢,为人谦和的皇八子胤禩却称得上情投意合。在皇太子胤礽被废前后,他积极追随其兄胤禩参加争夺储位的活动。为此引起康熙的不满。后来,父子之间甚至发展到对立和冲突的地步。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当康熙怒斥胤禩妄蓄大志、企图谋害胤礽时,胤禟对胤禎说:“尔我此时不言,何待?”于是,胤禎挺身而出,跪奏曰:“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这使康熙更加愤怒,“出所佩刀欲诛胤禎,皇五子胤祺跪抱劝止,诸皇子叩首恳求,唯有胤禛不语,上怒少解,命诸皇子挞胤禎,将胤禟、胤禎逐出。”胤禟被康熙打了几记耳光,脸部红肿,胤禎被打二十大板,行步艰难。

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复立胤礽为皇太子时,康熙十分高兴,大封诸皇子。胤禎被册封为贝子,尔后又封固山贝子。但他同其父的关系依然紧张。同年四月,康熙巡行塞外,因担心胤禩一伙聚众闹事,便命胤禩侍从,不让胤禎、胤禟、胤衤我扈随。但胤禎设法要和胤禩一块去,他“敝帽故衣,坐小车,装作贩卖之人,私送出口,日则潜踪而随,夜则至阿其那(胤禩)帐房歇宿,密语通宵,踪迹诡异”。

在胤禩的夺嗣计划遭到失败以后,胤禎变得更加活跃起来,“虚闲下士,颇有所图”。因康熙在建储问题上曾多次征求大学士李光地的意见,胤禎便召见李的门人陈万策,“待以高坐,呼以先生”。期望通过陈与李联系,使李在康熙面前为他进言,并以此来博得大臣和士人的好感,在朝野内外为他传播声誉。当时社会上有关“十四王爷虚闲下士”的流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抚远大将军

康熙五十年,胤禎随父皇出巡塞外,时年二十三岁;康熙五十七年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喇布坦出兵进攻西藏,拉藏汗请求清朝发兵救援。五十七年十月胤禎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喇布坦,如同天子出征一般,十分威武气派。 清圣祖康熙帝

当时,康熙决意由皇子领兵远征策旺阿拉布坦,尽快平息西北地区的战火。他环顾诸皇子,选中了年轻有为、颇具军事才干的胤禎,从而给了他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极好机会,引起人们的瞩目。五十七年(1718年)闰八月,胤禎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并由固山贝子超授王爵,“用正黄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样”。十二月,胤禎统帅西征之师起程时,康熙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出征之王、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齐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贝勒、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齐集午门外。大将军胤禎跪受敕印,谢恩行礼毕,随敕印出午门,乘骑出天安门,由德胜门前往。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处。大将军胤禎望阕叩首行礼,肃队而行。”五十八年(1719年)三月,胤禎抵达西宁,开始指挥作战。他统帅驻防新疆、甘肃和青海等省的八旗、绿营部队,号称三十余万,实际兵力为十多万人。胤禎在军中被称为“大将军王”,在奏折中自称“大将军王臣”。

胤禎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以后,意识到乃父对他的莫大信任,因而更加垂涎未来的御座。他临行前,就同胤禟频繁接触,对胤禟说:“皇父年高,好好歹歹,你须时常给我信息。”到了西宁后,他和胤禩、胤禟“密信往来,曾无间断,机计莫测”。

为了提高胤禎在西北军中的威望,康熙降旨青海蒙古王公厄鲁特首领罗卜藏丹津,说:“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尔等惟应和睦,身心如一,奋勉力行。”由此可见,胤禎在康熙皇帝心目中的地位非常之高。另外,胤禎也注意做好对青海各部头目的团结工作,耐心说服他们:“尔等应谨遵皇父此旨,共相和睦,务以尔祖父等所遗礼法为要,各将军马、口粮、器械备办齐整,嗣后当竭力奋勉,方可嘉奖。再尔等受皇父厚恩多年,无分内外,予皆视同兄弟,惟此次受任以来,不敢存有私见,良者我必奏明皇父;如有恶劣不遵法者,我亦无计,当以法律治之。”又说:“尔等皆皇父所封亲王、贝勒、贝子、盟长,果能于一切事宜,持守中正,谁敢不遵?一切军法,赏罪分明,现在我既亲自来此,若如上年,断难宽恕。” 胤禎的劝说和忠告,使罗卜藏丹津等人心悦诚服,点头称是。他们的通力协作,为胤禎西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胤禎即指挥平逆将军延信由青海、定西将军葛尔弼由川滇进军西藏。八月,葛尔弼率部进驻拉萨。九月,胤禎命令延信送新封达赖喇嘛进藏,在拉萨举行了庄严的坐床仪式。至此,由策旺阿拉布坦所策动的西藏叛乱彻底平定,胤禎也因此威名远震。康熙谕令立碑纪念,命宗室、辅国公阿兰布起草御制碑文。雍正即位后,以碑文并不颂扬其父,“惟称大将军胤禎公德”,令将石碑砸毁,重新撰写碑文。

六十年(1721年)五月,胤禎移师甘州(进陕西张掖),企图乘胜直捣策旺阿拉布坦的巢穴伊犁。但由于路途遥远,运输困难,没有取得进展。十月,胤禎以军务重大,密奏暂停进剿,得到康熙的赞同。十一月,胤禎奉命回京述职。经反复研究磋商,康熙决定争取和平解决准葛尔问题,特致书策旺阿拉布坦,令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选派喇嘛位使,赉书前往招抚。翌年(1722年)四月,胤禎离京再赴军前。

康熙驾崩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病逝胤禛登基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把他震呆了,不知所措。恍惚之中,他按新帝的旨令,把大将军印务叫给平逆将军延信,立即动身回京。他抵京后,即落入雍正布下的罗网,失去了行动上的自由。但他不肯屈服,在景山寿皇殿拜谒乃父灵柩时,见雍正也在那里,他只是远远地给雍正叩头而已,并不向雍正请安祝贺。侍卫拉锡见此僵局,连忙拉他向前。他大发雷霆,怒骂拉锡,并到雍正面前,斥责拉锡无礼,说:“我是皇上亲弟,拉锡爱虏获下贱,若我有不是处,求皇上将我处分,若我无不是处,求皇上即将拉锡正法,以正国体。” 胤禎大闹灵堂,使雍正十分恼火,斥责他气傲心高,下令革去他的王爵,降为固山贝子。

同年,诚亲王胤祉上疏,援例陈请将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雍正帝胤禛(zhēn)即位后,为避名讳,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又因“祯”与“禛”字同音,因此被改为"允禵" 。

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康熙梓宫运往遵化景陵安葬后,雍正谕令允禵留住景陵附近的汤泉,不许返回京师,并命马兰峪总兵范时绎监视他的行动。兄弟俩的不睦和冲突,使处于极度悲痛中的孝恭仁皇后病情加重,不久去世。雍正在慰“皇妣皇太后之心”的幌子下,晋封允禵为郡王,但未赐封号,注名黄册仍称固山贝子,致使允禵“并无感恩之意,反有愤怒之色”。

囚禁半生

雍正帝画像

随着雍正统治地位的日渐稳固,雍正对允禵也愈来愈严酷。二年(1724年)八月,雍正获悉允禵在家私造木塔,立即令纳兰峪总兵官范时绎进行搜查,强令交出。允禵气愤难忍,当晚“在住处狂哭大叫,厉声径闻于外,半夜方止。”三年(1725年)十二月,在雍正的示意下,宗人府参劾允禵在大将军任内,“违背圣祖仁皇帝训示,任意妄为,哭累兵丁,侵扰地方,军需帑银,徇情糜费,请将允禵革退多罗郡王,降为镇国公”。雍正当即革去允禵王爵,降授固山贝子。接着,诸王大臣进一步参奏允禵在任大将军期间,只图利己营私。贪受银两,固结党羽,心怀悖乱,请即正典刑,以彰国法。雍正认为,允禵当同允禩、允禟有别,将他继续禁锢于景陵附近,严加看守。恰在这时,有一个自称是满洲正黄旗人的蔡怀玺来到景陵,求见允禵。允禵怕招惹是非,不肯接见。蔡便把写有“二七便为主,贵人守宗山,以九王之母为太后等语”的字帖扔入允禵住宅之内。允禵看后既不奏闻,又把字帖内的重要字句裁去,涂抹,然后交给马兰峪总兵范时绎,并派人向范说明:“因为此系小事,所以贝子不奏闻皇上,然又有些干系,故交把总送至总兵处完处。”雍正接到范时绎奏报,异常重视,立即派遣贝勒满都护、内大臣马尔赛和侍郎阿克敦等人至马兰峪,亲自审讯蔡怀玺和允禵。允禵不服,“辞色很怒”,对范时绎“愤欲吞噬”,说蔡怀玺投书猜系把总华过柱及总兵范十绎所指使,有说“把总容留此人吃饭、饮酒”、总兵“何将此人置之不问”,“大肆骂詈”。雍正认为此事不是孤立的,社会上定有一股反对自己、企图让允禵等人上台的势力在活动。于是他加紧了对允禵等人的镇压,革去允禵固山贝子,谕令把他押回北京,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六月,诸王大臣罗列允禵的十四条罪状,再次奏请即正典刑。雍正仍没有同意。

同年九月,允禩、允禟被雍正相继杀害之后,诸王大臣再次合词奏议,要求将允禵立即正法。雍正遣人威胁允禵说:“阿其那在皇考之时,尔原欲与之同死,今伊身故,尔若欲往看。若欲同死,悉听尔意。”允禵回奏:“我向来为阿其那所愚,今伊既伏冥诛,我不愿往看。”于是,雍正下令“暂缓其诛,以徐观其后,若竟不悛改,仍蹈罪愆,再行正法。”从此,允禵销声匿迹,过了八、九年的囚徒生活。

十三年(1735年)正月,乾隆即皇位不久,便下令释放允禵和允礻我,以图缓和政治上的紧张气氛。乾隆二年(1737年),允禵被封为奉恩辅国公,十二年(1747年)封多罗贝勒,十三年(1748年)晋为多罗恂郡王,并先后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总管正黄旗觉罗学。不过,这时他年事已高,政治上不可能再有大的作为。乾隆二十年卒。他死后,乾隆赏治丧银一万两,赐谥“勤”。

§ 妻妾子嗣

清-胤禵及福晋画像

嫡福晋完颜氏,侍郎罗察之女;侧福晋舒舒觉罗氏,员外郎明德之女;庶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典卫西泰之女;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二等护卫石保之女;妾吴氏,常有之女。

第一子,已革多罗泰郡王弘春,康熙四十二年癸未九月初一日子时生,母侧福晋舒舒觉罗氏,员外郎明德之女。乾隆四年己未正月二十四日丑时卒,年三十七岁。嫡妻瓜尔佳氏,子庆德之女;妾王氏,常明之女;妾崔氏,普叶礼之女;妾乌苏氏,副都御史敦拜之女。七子:长子永信,次子常安保,三子永豫,四子常庆保,五子三等侍卫永朔,六子头等侍卫永晋,七子永塔。

第一女,康熙四十四年乙酉正月二十七日酉时生,母为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石保之女。女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二月卒,年二岁。 多罗恭勤贝勒弘明

第二子,多罗恭勤贝勒弘明,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四月初三日寅时生,母嫡福晋完颜氏,侍郎罗察之女。乾隆三十二年丁亥正月初六日申溘逝,年六十三岁。嫡夫人完颜氏,布政使罗延泰之女;继夫人马佳氏,马惟耀之女;侧夫人王氏,王四之女。五子:长子辅国将军永忠,次子固山贝子永硕,三子奉国将军永恬,四子奉国将军永悌,五子永库。

第二女郡主,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十月二十日巳时生,母为侧福晋舒舒觉罗氏明德之女。康熙五十八年己亥七月,嫁喀尔沁贝子僧衮扎普。郡主雍正七年己酉二月初二日卒,年二十五岁。

第三女县君,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五月十二日卯时生,母为侧福晋舒舒觉罗氏明德之女,与第二女同母。雍正五年丁未十月,嫁那穆都鲁氏哈禄。县君乾隆二十六年庚辰五月初八日酉时卒,年五十六岁。

第四女县主,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十月十三日巳时生,母为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石保之女,与第一女同母。雍正七年己酉十月,嫁敖汉博尔济吉特氏四等台吉德绶。县主乾隆三十八年癸巳正月二十五日午时卒,年六十八岁。

第五女郡主,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七月十一日未时生,母为侧福晋舒舒觉罗氏明德之女,与第三女同母。雍正五年丁未九月,嫁厄鲁特多罗郡王色卜腾旺布。郡主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八月二十二日未时卒,年七十岁。

第三子,散秩大臣弘映,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十一月十九日戌时生,母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二等护卫石保之女。乾隆三十六年辛卯七月二十日酉时卒,年六十五岁。嫡妻祖佳氏,子爵祖俊之女;继妻王氏,御史绰尔和之女;妾马氏,护军校长绶之女。三子:长子永宗,次子永往,三子永佑。

第四子,都统、散秩大臣弘暄,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十二月初八日未时生,母嫡福晋完颜氏,侍郎罗察之女。乾隆二十三年戊寅十二月三十日辰时卒,年五十二岁。嫡妻瓜尔佳氏,头等侍卫都里玛之女;继妻张佳氏,达兰泰之女;妾田氏,田玉之女;妾安氏,安八之女;妾金氏,金克仁之女;妾高氏,高保之女;妾田氏,田守仁之女。七子:长子二等侍卫永行,次子都统永悫,三子护军参领永苏,四子三等侍卫永快,五子永穆,六子永胍,七子永化。

第六女,乾隆二年丁巳正月二十三日酉时生,母为媵妾吴氏常有之女。女乾隆六年辛酉八月十二日亥时卒,年五岁。

第七女县主,乾隆十八年癸酉十月初五日子时生,母为庶福晋伊尔根觉罗氏西泰之女。选婿钮钴禄氏额尔登额,未婚。婿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十一月卒,县主守节,乾隆四十一年丙申二月二十二日寅时卒,年二十四岁。

§ 兄弟姊妹

皇二十一子允禧,慎靖郡王1、承瑞(康熙六年九月二十-康熙九年五月) 母荣妃

2、皇长女(康熙七年十一月初二-康熙十年十月) 母张氏

3、承祜(康熙八年十二月十三-康熙十一年二月初五) 母仁孝皇后

4、承庆(康熙九年二月初一-康熙十年四月) 母惠妃

5、皇次女(康熙十年三月初九-康熙十二年二月) 母董氏

6、(养女)纯禧公主(康熙十年十一月二十八-乾隆六年十二月初七) 母恭亲王福晋晋氏

7、赛音察浑(康熙十年十二月二十五-康熙十三年正月) 母荣妃

8、胤禔(保清)(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初一) 母惠妃

9、荣宪公主(康熙十二年五月初六-雍正六年四月十二) 母荣妃

10、皇四女(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康熙十七年) 母张氏

11、长华(康熙十三年四月初六-康熙十三年四月初六) 母荣妃

12、胤礽(保成)(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四) 母仁孝皇后

13、端静公主(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康熙四十九年三月) 母贵人兆佳氏

14、长生(康熙十四年六月二十一-康熙十六年三月) 母荣妃

15、万黼(康熙十四年十月初八-康熙十八年正月) 母通嫔

16、胤祉(康熙十六年二月十九-雍正十年闰五月十一) 母荣妃

17、胤禛(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 母德妃

18、胤禶(康熙十八年二月二十-康熙十九年二月) 母通嫔

19、恪靖公主(康熙十八年五月二十七-雍正十三年三月) 母贵人郭络罗氏

20、胤祺(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四-雍正十年闰五月) 母宜妃

21、胤祚(康熙十九年二月初五-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十四) 母德妃

22、胤祐(康熙十九年七月二十五-雍正八年四月初二) 母成嫔

23、胤禩(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雍正四年九月初八) 母良妃

24、皇七女(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康熙二十一年八月) 母德妃

25、皇八女(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康熙二十二年闰六月) 母孝懿皇后

26、胤禟(康熙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雍正四年八月二十七) 母宜妃

27、温宪公主(康熙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二-康熙四十一年七月初一) 母德妃

28、胤礻我(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十一-乾隆六年九月初九) 母温禧贵妃

29、胤礻禹(康熙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康熙二十三年六月) 母贵人郭络罗氏

30、纯悫公主(康熙二十四年二月二十六-康熙四十九年三月二十四) 母通嫔

31、胤禌(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初七-康熙三十五年七月二十五) 母宜妃

32、皇十一女(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康熙二十五年五月)母温禧贵妃

33、胤祹(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初四-乾隆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 母定嫔

34、皇十二女(康熙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四-康熙三十六年三月) 母德妃

35、胤祥(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雍正八年五月初四) 母敏妃

36、温恪公主(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康熙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一) 母敏妃

37、胤禎(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九-乾隆二十年正月初六) 母德妃

38、悫靖公主(康熙二十八年二月初七-乾隆元年) 母贵人袁氏

39、敦恪公主(康熙三十年正月初六-康熙四十八年十二月初三) 母敏妃

40、胤禨(康熙三十年正月二十六-康熙三十年三月) 母平妃

41、胤禑(康熙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雍正九年二月初一) 母密妃

42、胤禄(康熙三十四年六月十八-乾隆三十二年二月二十一) 母密妃

43、皇十六女(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康熙四十六年) 母王氏

44、皇十七女(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康熙三十九年) 母刘氏

45、胤礼(康熙三十六年三月初二-乾隆三年二月初二) 母勤妃

46、胤祄(康熙四十年八月初八-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 母密妃

47、皇十八女(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 母和妃

48、胤禝(康熙四十一年九月初五-康熙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三) 母襄嫔

49、皇十九女(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康熙四十四年二月) 母襄嫔

50、胤祎(康熙四十五年七月二十五-乾隆二十年正月初九) 母襄嫔

51、皇二十女(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九-康熙四十七年十二月) 母钮祜禄氏

52、胤禧(康熙五十年正月十一-乾隆二十三年五月二十一) 母熙嫔

53、胤祜(康熙五十年十二月初三-乾隆八年十二月二十九) 母谨嫔

54、胤禐(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康熙五十二年二月) 母贵人陈氏

55、胤祁(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七) 母静嫔

56、胤祕(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十六-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二十) 母穆嫔

§ 个人诗作

《十月雪》

雪染青松拂玉枝,红尘不到静阶墀。

黄花未谢梅将发,相伴琴书在是时。

《砚》

质禀山川秀气生,良工砥砺体因成。

濡毫时注冰壶水,方寸池中彻底清。

《焚香弹琴》

琴能静念少纷纭,更有仙声娱听闻。

盥手焚香弹夜月,桐香兰味两氤氲。

《乘撬飞控雪山》

风在林中雪在山,乘撬荡荡更闲闲。

凭空驰下三千尺,一似天仙降世寰。

南苑阅武应制

阅武来文囿,兵精将亦雄。全凭皇父略,四海乐同风。

南苑冬狩应制

应侯来冬狩,风高士气崇。端为安天下,行围衍武功。

《自鸣钟》

物有自鸣钟,犹能报时刻。父母恩天地,孝弟可先务。

《同诸兄宁寿宫请安》

相随宁寿问安康,绕膝承怜舞画堂。少尽微忱答圣意,敢言视履考徵祥。

《禁城值宿喜雨》

轻云笼紫阁,春雨润皇洲。

风细丹堦静,丝飘禁阙幽。

分流交殿网,乱滴起池沤。

喜读公田赋,还思稷傅俦。

《悼亡女》

嗟尔生来一岁零,忽闻疾殁泪盈盈。

灵魂莫苦归时早,百岁还同一岁生。

《七夕处暑》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

稿成今夕会,泪洒隅年愁。

梧叶风吹落,璇霄火正流。

将陈瓜叶宴,指影拜牵牛。

§ 《清史稿》列传

恂勤郡王允禵,圣祖第十四子。康熙四十八年,封贝子。五十年,从上幸塞外。自是辄从。五十一年,赐银四千两。五十七年,命为抚远大将军,讨策妄阿喇布坦。十二月,师行,上御太和殿授印,命用正黄旗纛。五十八年四月,劾吏部侍郎色尔图督兵饷失职,都统胡锡图索诈骚扰,治其罪。都统延信疏称:“准噶尔与青海联姻娅,大将军领兵出口,必有谍告准酋者,不若暂缓前进。”上命驻西宁。五十九年正月,允禵移军穆鲁斯乌苏,遣平逆将军延信率师入西藏,令宗查布防西宁,讷尔素防古木。时别立新胡必尔汗,遣兵送之入藏。十月,延信击败准噶尔将策零敦多卜等於卜克河诸地。六十年五月,允禵率师驻甘州,进次吐鲁番。旋请於明年进兵。闰六月,和尔博斯厄穆齐寨桑以厄鲁特兵五百围回民,回众万馀人乞援。允禵以粮运艰阻,兵难久驻,若徙入内地,亦苦粮少地狭,哈密紥萨克额敏皆不能容,布隆吉尔、达里图诸地又阻瀚海,请谕靖逆将军富宁安相机援抚,从之。十月,召来京,面授方略。六十一年三月,还军。

世宗即位,谕总理王大臣曰:“西路军务,大将军职任重大,但於皇考大事若不来京,恐於心不安,速行文大将军王驰驿来京。”允禵至,命留景陵待大祭。雍正元年五月,谕曰:“允禵无知狂悖,气傲心高,朕望其改悔,以便加恩。今又恐其不能改,不及恩施,特进为郡王,慰我皇妣皇太后之心。”三年三月,宗人府劾允禵前为大将军,苦累兵丁,侵扰地方,糜费军帑,请降授镇国公,上命仍降贝子。四年,诸王大臣劾,请正国法。谕:“允禵止於糊涂狂妄,其奸诈阴险与允禩、允禟相去甚远。朕於诸人行事,知之甚悉,非独於允禵有所偏徇。今允禵居马兰峪,欲其瞻仰景陵,痛涤前非。允禵不能悔悟,奸民蔡怀玺又造为大逆之言,摇惑众听,宜加禁锢,即与其子白起并锢於寿皇殿左右,宽以岁月,待其改悔。”高宗即位,命释之。乾隆二年,封辅国公。十二年六月,进贝勒。十三年正月,进封恂郡王。二十年六月,薨,予谥。

第一子弘春,雍正元年,封贝子。二年,坐允禩党,革爵。四年,封镇国公。六年,进贝子。九年,进贝勒。十一年,封泰郡王。十二年八月,谕责弘春轻佻,复降贝子。高宗即位,夺爵。别封允昷第二子弘明为贝勒。乾隆三十二年,卒,谥恭勤。子孙循例递降,以不入八分镇国公世袭。弘春曾孙奕山,自有传。[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3: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