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胡鸿烈
释义

§ 人物简介

胡鸿烈

胡鸿烈(1920-),浙江绍兴人。巴黎大学法学博士、英国大律师,曾任香港树仁学院校监,现任香港树仁大学校监。少时就读于省立绍兴中学、省立杭州高中,以优异成绩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业后任职国民党外交部亚西司、驻苏联塔什干总领事馆。

1952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55年定居香港任执业大律师,历任香港联合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创校成员之一)董事、院长,香港市政局副主席、立法局非官守议员,香港房屋协会执行委员,香港社会服务联合会主席,香港革新会副主席。

1971年与妻子钟期荣倾囊所有,创办了香港私立大专树仁学院在2006年新学年申请自我评审的资格(2007年2月14日正式更名为香港树仁大学)任校监。获太平绅士和DBE勋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多年来关心祖国和家乡的各项建设事业,推动香港与内地的教育、文化合作与交流,扶助贫困地区办学,支持创办绍兴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并在绍兴一中、绍兴文理学院、绍兴职教中心设立了专项奖学金。

2001年被绍兴市人民政府授予“绍兴市荣誉市民”称号。华侨大学董事。1998年曾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的紫荆花奖。2007年度入选感动中国人物。2008年获颁香港特区政府大紫荆勋章。

§ 人物生平

胡鸿烈

履历

1946年—1949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修业 1952年: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 1955年—1964年:珠海学院讲师 1964年—1985年:香港中文大学崇基书院哲学系讲师、高级讲师及教授 1969年—1970年:哈佛大学访问学人 1970年、1975年—1976年: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人 1985年—1989年: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1989年—1992年:国立清华大学客座教授 1992年—1993年:国立政治大学客座教授 1999年—2000年:私立东吴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 2000年—2001年: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访问教授 1994年—现在:华梵大学哲学系讲座教授 现职:台湾华梵大学哲学系教授、东吴大学端木恺讲座教授

身份之一:胡校监

“树仁”的确值得胡鸿烈骄傲。35年来,靠着自己和太太钟期荣博士一点一滴的努力,“树仁”已经成为香港高校中一个值得信赖的品牌。很多人告诉胡鸿烈:我们就要你们的学生,因为你们的学生道德修养好一些。这让胡鸿烈非常开心。 因为他们当初创办“树仁”,就是为了要发扬中国文化,按照中国教育思想去做,在道德修养上胜人。

“树仁”的校训是“敦仁博物”。胡鸿烈说,“敦仁”是指做人的态度要积极,要学会帮助人家;“博物”是指做学问不能马虎。中国需要这样的人。而如今走过了35年,这四个字早已经成为校风,师生都非常尊重这个概念。他认为,一个大学,需要硬件,比如校舍和地址,更需要软件,校风很重要,并不是用钱就可以买到的。

1971年7月,当成和道81号亮出了“树仁学院”的牌子时,胡鸿烈把70万积蓄买下的跑马地成和道三层高的小洋房做课室。之后在开学典礼仪式上,他以校监的名义剖白了自己的心声:“目睹本港青年有志深造而失学者日众,心中不安,觉得应给予上进的机会。”他们夫妇办学,不是为了牟利,而是为了树人,为了发扬中国优良文化传统,培养出有理想有作为的人才。

但这35年的历程走得并不轻松。“树仁”从一开始就坚持四年制,不要政府津贴。兴建一幢29层高的康乐及宿舍大楼时,胡鸿烈仍要拿出律师楼的收入。1955年他从伦敦拿了大律师资格来香港执业,初出道时,生意已很不错,小单案件收500,大的1000。而当时买一个面包也只是一、两毛。执业的第二年就可以买车买楼买别墅请司机。但夫妇俩一直不买私家车,自己走路,坐计程车;节衣缩食,每日家庭用膳不搞高标准,把多年积蓄全部“倒”在“树仁”。目睹今日“树仁”成就,看到“树仁”学子活跃在香港各界,为香港社会的繁荣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胡鸿烈只有开心:我们的教育理想终于实现了!

胡鸿烈

身份之二:胡大律师

提起胡鸿烈,人们更喜欢用另外一个称呼“胡大律师”。而老人也向记者“炫耀”:我是香港资格最老的大律师!这个“资格老”可谓名副其实。在他的诉讼生涯中已经接手了4000多个官司。如今老人已经87岁高龄,还会代人打官司,但是很多都不要钱。采访当天,记者就看到老人手上有个发生在1970年的婚姻方面的案子,当事人今天还希望能听到他的意见。

1952年胡鸿烈顺利获得巴黎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之后转赴伦敦考获英国伦敦大律师。1955年回到香港执业。在上世纪50年代的香港,他已经是具有相当知名度的人物,当时香港只有10名大律师,他是其中之一。他的业绩和演讲,在同业中间影响较大,1964年全英法案判例报告中,还收录了他的一些见解。他的著作,如《香港的婚姻与继承法》、《香港的少年犯罪问题》(以上为他和太太合著)、《人权与国籍》等,在香港立法的重要时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身份之三:胡议员

1965年,香港市政局的议员席位共26个,其中10名是民选议员。胡鸿烈就是这10名之一。民意的推选,昭示的是他对大众利益的关注。

1964年在竞选中,胡鸿烈的重要纲领之一,就是大力提倡中文成为官方语言,因为他认为,香港居民绝大多数是中国人,香港是“中国人的社会”。1965年8月,他担任议员的第一年,就在一次市政局会议上就此提出质询:26名议员中,多数是中国人,为什么不许用中文表述自己的意见,转述中国众多居民的意见?之后他又连续几次提出建议。到1970年10月,在市政局的议席上,他的关于在市政局会议中使用中、英文的动议,终于以17人支持,5人弃权获得通过。随后他又提出,政府应在一切机构中,一切公共场合推行中、英文,二者并重,以加强政府与市民的联系。客观地说,胡鸿烈的这些提议和推动,为中文、国语在香港社会的畅行,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选市政局民选议员的第二年,在香港市政局大会上,胡鸿烈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香港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就是小贩问题,我们应当认真地合情合理合法地处理好。小贩有益于街道过客、邻近居民,大家称便,而他们自身却遇到不公的对待,轻者受罚,重则判刑,这恐怕也是香港社会的特殊现象。我在这里负责地说,这样对待他们是不公道的!”

上世纪50年代,香港“流动小贩”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其中青少年问题尤为突出。1953年至1954年九龙裁判署判为有罪的12000多名青少年中,有11000多人的罪名是“贩卖”。而到了1963年左右,因“贩卖”罪名受罚、被判刑,仍然是青少年犯罪项目前列。

对此胡鸿烈建议,市政局应对越来越多的小贩采取合理的对策,而且鉴于青少年从业者众,小贩持有的牌照使用有效期应适当放宽,人口多的人家,可以多发几个小贩牌照。他还建议,在一定区域划出“小贩市场”,让小贩们得其所哉。这些建设性的建议,很快得到社会和政府当局的认可,而胡议员因为为众小贩说了公道话,从1974年起,担任全香港小贩政策委员会主席,1975年市政局进行选举,又以明显优势当选为市政局副主席,兼任小贩政策委员会主席。 胡鸿烈

身份之四:胡委员

1979年,胡博士获邀回大陆,出席中国国庆三十周年纪念,获邓小平接见,成为第一位踏足内地的立法局议员,并在1987年获委任为第六届的全国政协委员。1993年起,陆续担任全国政协第八届、九届常委会常委。16年里,他积极参政议政,对于“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正确实施,对于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以及对于引曹娥江水到绍兴河渠以整治污染等,他都发表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在多次发言中,胡鸿烈都强调要热爱祖国,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反对对中国文化传统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他说:“哪个民族没有缺点?哪个国家没有缺点?儿女不能因为母亲穷,生了病就嫌弃她。我们应当爱中国,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要帮助国家解决难题,渡过难关。没有必要丑化自己的母亲,那解决不了问题!”“不是说要发‘五四’追求科学的精神吗?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民族,对自己的文化传统采取虚无主义,就违背了科学的精神。我常想,中国能在这个地球生存五千年,没有亡国,没有消失,与她同期诞生的几个古国却早已不存在了。我们中国靠什么支撑到现在?我想,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明是富有生命力的。”

对这16年的政协委员经历,胡鸿烈说,这让他有机会领略祖国的秀美山河,了解祖国的发展和进步。而作为政协委员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也让他至今引以为傲。

1991年全国政协会议港澳委员小组讨论会上,在委员们讨论大会“政治决议”初稿时,胡鸿烈极力主张在决议中有关香港问题必须加上“平稳过渡”一词。经过委员们认真、激烈的讨论,他的意见被正式反映上去。第二天,全体大会上正式通过的政治决议中加上了“平稳过渡”的表述。第二年,胡鸿烈在政协全会上再次重申:“以目前情势而论,平稳过渡,应列为对港政策之首要。”1993年,作为常委,他再次强调,“如果没有平稳过渡,香港就没有繁荣与稳定。”如今香港回归路已经走过9个年头,胡委员当年对这四个关键字的强调,更显出充分的政治智慧。

在整个采访中,有一个主角是缺席的。她就是钟期荣博士,树仁学院的校长,胡鸿烈的爱侣。几年前,她因脑出血中风。胡鸿烈记得,那时在学生饭堂,幸亏自己及时抱住了妻子,不然就“没救了"。不过,在采访中,每个故事中记者都听得出:他们各自都在对方的生命中写下了浓重的色彩。

1944年在重庆全国高等文官考试中,在外交官考试中位居榜首的胡鸿烈,结识了在司法考试中名列第一的钟期荣。第二年的11月12日两人在重庆举行婚礼。自此,从受命重庆“中央政府”到塔什干总领事馆工作,到前往法国攻读博士,再到回归香港创办“树仁学院”,“大律师”和“钟博士”(夫妇俩的互称)始终相携相随,给对方最大的支持和理解。 胡鸿烈和夫人

自我定位是“中国的知识分子”

胡鸿烈如何给自己做个定位,是教育家,还是大律师,还是社会活动家?老人回答,“荣誉是别人给的,如果说我教育家、大律师、社会活动家都是,也就什么都不是了。我是中国的知识分子,爱国家,爱社会,热爱生命。我只要对青年有所交代,对国家有所交代就行了。”

知道他们已经结婚60周年时,讲了一句“您是一个有福气的人”。听到这句话,老人笑了:“你的观察很准确,我是一个有福气的人!”说话时,钟期荣正在隔壁的办公室。虽然身体不太好,但她依然坚持每天到学院来,这里有他们共同的理想和牵挂。正如在树仁学院20周年的庆典上,钟期荣作为校长发表的感慨之文:“在香港,私人办学原非易事,办大专更是困难多多。我和外子胡鸿烈大律师为什么要自讨苦吃办出这个‘树仁’来?因为我俩均受中华文化熏陶,都是一介书生,都有一腔热血,报国无门,慕古思贤,忧时忧国,咸信兴教育,振人文,乃大丈夫应有之作为。”

§ 人物荣誉

胡鸿烈

荣任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钟期荣 胡鸿烈的颁奖词:

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为了学生,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淮,对钟期荣、胡鸿烈两位老人这样评价:作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作好事,始终不渝的作好事,把一件好事做到终生!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晓晖,在推荐两位老人的时候这样写:他们的信仰观照了许多社会无力的角落,当我们每个人都去弥补社会缺位的时候,其实也弥补了更多缺位的人心。他们为百年树人,更树仁义于百年。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振耀,在推荐两位老人的时候这样写:我想到了中国的武训。胡钟夫妇本为青年才俊,意气风发,但感于贫困学子,即抛家舍业,投身教育,一座树仁学院就是一座丰碑,永远感动中国。

2008年获颁香港特区政府大紫荆勋章

在香港回归祖国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1周年之际,华侨大学董事会董事、香港树仁大学校监胡鸿烈先生日前获颁香港特区政府大紫荆勋章。

香港特区政府在刊宪公报中说,树仁大学校监胡鸿烈多年来投身公共及社会服务,成立了香港首所私立大学香港树仁大学,增加了本地年轻人接受专上教育的机会。胡鸿烈一直不遗余力,为大学付出了庞大的财政资源和个人心血,贡献卓著。

§ 主要著作

作为享有国际声誉的法学家和教育家,其主要著作有:《高丽问题》、《战后欧洲新制度》、《民族与国籍》、《香港的婚姻和惯用法》、《苏伊士运何的危机》等。《国际法上之韩国问题》、《战后欧洲之新制度》、《苏伊士运河与国际法》、《人权与国际 》、《香港之婚姻与继承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4:2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