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胡金魁
释义

§ 胡金魁简介

胡金魁(1906年12月4日~1982年7月23日),原名胡贵昌,祖籍江西新余水西铜林村人,1906年12月4日生于江西省峡江县戈坪乡流源村。家道寒苦,13岁时随兄胡福昌(红军烈士)到吉安学裁缝。1924年参加吉安工会,后被选为缝纫工会委员长。 1930年于吉安参加红军,经历过井冈山革命斗争、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西安事变、皖南事变、解放战争。

§ 主要简历

1930年经毛泽覃介绍,带领一批缝纫工人参加红军。1934年由中央政治保卫局长邓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任红一方面军被服厂厂长、红军总司令部副官处、中央政治保卫局科员、副科长;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任党中央外交部招待处处长、红军总部陕西洛川、三原联络站站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招待处处长等职。胡金魁-斯诺访问陕北时所摄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招待处处长、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副官处副主任、主任、新四军驻上饶(驻赣)办事处主任。新四军财经部驻华光公司督导主任、华东印钞厂厂长、厂总管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南下干部大队淮海大队政委,豫、皖、苏工商局副局长兼开封市银行行长,武汉人民银行监委。

建国后,任中南局统战部秘书长、副部长、中南行政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共湖北省委委员、湖北省委统战部长、湖北省政协第一副主席,湖北省人大副主任、全国第三、五届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胡金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嘱咐简办丧事,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1982年7月23日,胡金魁在武汉逝世,终年76岁。胡金魁1950年3月

§ 老部长胡金魁传奇

楚天都市报配发有关胡金魁的图片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1936年,斯诺(右)和胡金魁(中)等在陕北

红军时期的胡金魁。

这张为斯诺所摄,刊登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新四军时期的胡金魁参加过秋收起义的部分战士于1937年在陕北的合影,后排左二为毛泽东,右二为胡金魁

上世纪50年代,胡金魁一家的合影(右为夫人,左为保姆的儿子)

本报记者刘我风

大名鼎鼎的胡金魁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在武汉默默无闻地工作,1982年去世时系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部长、湖北省政协第一副主席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8月19日,记者见到了胡金魁的二女儿胡东妮和女婿骆地,听他们讲述了这位革命老人早年的传奇。

在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一书中,有一位全程陪同斯诺采访陕甘宁边区的红军干部,斯诺在英文原著中称他为“Fu Chin-kuei”。1938年出版的中文版将这个名字音译成“傅锦魁”,1979年的三联版将这个名字更正为“胡金魁”。

A参加过秋收起义

胡金魁原名胡贵昌,1906年出生于江西峡江贫农家。为谋生,他12岁随哥哥胡福昌(红军烈士)到吉安学缝纫,1925年参加赤色工会,是吉安缝纫工会的委员之一。1927年大革命失败,工会委员长被杀害,工人运动陷入低潮。胡金魁于1927年秋天参加秋收起义,1930年时为红一方面军筹备处厂长的胡金魁按照毛泽覃的要求,动员一批缝纫工人参加红军。后任中央苏区政治保卫局科长(团级)。1934年,胡金魁在长征途中由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后期,胡金魁突发疟疾,是邓发的马驮着他走到了陕北。

1936年,胡金魁任中共中央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外事处副、正处长,对外身份是中央外交部招待所所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招待处处长。

B斯诺眼里的“知识分子”

1936年夏,斯诺进入边区采访时,胡金魁受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嘱托,成为全程陪同斯诺采访的“外交部专使”。周恩来给斯诺提供了一个92天的采访计划,给胡金魁的任务是保证斯诺的安全,安排好斯诺的生活,反映和协助解决斯诺在采访中遇到的一切困难和需要。

斯诺在边区采访时的翻译先后有吴亮平(《国家与革命》、《反杜林论》译者)、黄华(新中国第五任外交部部长)。已经在燕京大学新闻系做讲师多年的斯诺可说一些简单的汉语,他和胡金魁之间能做一些基本的交流。斯诺曾教胡金魁说英语字母,并教他用英文写自己的名字。胡金魁则用陕北小米变出各种花样改善斯诺的生活,见到蔡畅大姐也不忘请她给斯诺做一顿法国风味的“大餐”。斯诺离开边区时不仅没有瘦,还长胖了几斤,回到北平召开新闻会,发布的第一条新闻就是“我还活着!”斯诺临别时坚持要赠送胡金魁一支派克钢笔和一块挂表作为纪念。后来,胡金魁任新四军华中印钞厂厂长时,在文件上签的名字就是斯诺教的“FuChin-kuei”,用的笔也是斯诺送的那支派克钢笔,那块挂表则陪伴了他一生。

斯诺后来在《西行漫记》中特别刊登了胡金魁的照片,对胡金魁有多处的记载,其中说:“红军外交部派来的代表傅锦魁(译音)陪我向前线赶路。他很坦率地把我看作一个帝国主义者。不过,无论哪一方面,他都给了我很大帮助。不等到目的地,我们已经成了好朋友……他具有大学生的温雅和沉着风度。但却是一个完全自学,或者说由红军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他幽默、有耐心、机智和勇敢。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四五年前,他还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工人。”

1982年春,在纪念斯诺逝世10周年时,斯诺夫人访华,病中的胡金魁很高兴地见到了她。

他的孩子们是在“文革”期间才知道这段经历的。当孩子们询问时,他依然执著地保持着缄默。晚年胡金魁应邀口述了《斯诺在保安》、《斯诺前来寻找东方魅力》等文章。

C叶挺送驳壳枪

抗战时期,胡金魁从陕北南下到新四军工作。黄道同志(湖北省老省长黄知真的父亲,本报今年6月1日《影集》曾报道)牺牲后,周恩来致电蒋介石,安排胡金魁接任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1940年底,皖南事变爆发的前夜,胡金魁向新四军军部急电报告了国民党调7个师包围军部的重要情报。自己依然胆大心细不动声色地从国民党第三战区领取了新四军的最后一笔13万元军饷。1月4日晚和最后一批等待撤离的同志们一起带着重要物资从办事处后门悄悄离去。5日抵新四军军部茂林,叶挺遂令他再次向军部首长报告获取的情报。6日皖南事变即爆发。他历尽艰辛于4月找到军部新址盐城。叶挺送他的双保险驳壳枪他一直珍藏在身边,“文革”初期托付机要部门保管。

D陈毅的“胖娃娃”

1941年重建军部后,新四军决定印刷抗币投放市场。陈毅代军长,刘少奇政委亲自委派胡金魁领导抗币印刷,制造这种“特殊炮弹”。胡被任命为华光公司督导主任。1942年7月1日,江淮印钞厂正式开工,胡金魁历任副厂长兼党支书记,厂长。华中印钞厂成立后,胡金魁又出任该厂总管理处主任。他和炊事员一样每月领取50元的津贴,印钞工和雕版师的工资则从60元到600元不等。胡金魁领导的7年时间跨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印钞厂始终处在不停地集中,生产,分散,转移,战斗,又集中的环境中,人数从几十人扩展到两三千人。陈毅风趣而亲切地称:我们有“两个胖娃娃”。一个就是指印钞厂,另一个系兵工厂。

§ 胡金魁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1936年-7-9月间,斯诺在陕北采访途中(从右至左,斯诺、胡金魁、黄华-担任翻译)

1936年秋,著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延安,组织上派胡金魁陪同斯诺釆访,旅期60多天中,他和斯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就刊有一张胡金魁、黄华同埃德加.斯诺的合影,临别时还赠送一支派克钢笔和一块挂表与胡金魁留作纪念。《西行漫记》第七章“去前线的路上”对胡金魁有一段记载:“我当时是同傅锦魁(译音)一起旅行,他是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由外交部派来陪我上前线。象在后方的所有共产党员一样,傅因有机会到前线去而很高兴,把我看成是天赐给他的良机。......因此后来没等旅行结束,我们就成了很要好的朋友。”文中的傅锦魁就是胡金魁。斯诺当年有关胡金魁文字的打字手稿1斯诺当年有关胡金魁文字的打字手稿2

1982年春,在纪念埃德加.斯诺逝世十周年时,埃德加.斯诺夫人洛尹斯.斯诺访华,胡金魁高兴地见到她,并回忆整理了《斯诺在保安》、《斯诺前来寻找东方魅力》等文章,分别发表在《时代的报告》与《斯诺在中国》刊物上。 胡金魁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机智勇敢,勤奋好学,闯过无数困苦险境,深受到上级的好评。特别是在1936年的“西安事变”中,随周恩来副主席到那错综复杂、危机四伏的西安。在繁忙紧张的谈判中,使胡金魁有幸的感染了周恩来的天才睿智和卓越的谈判魅力,以及周恩来的崇高品质。《西行漫记》原版中“傅锦魁”,系斯诺音译时、以及后来英译汉时两次错误造成,正确应为胡金魁。在1980年之后中国的汉译版本中已经更正此错)  八十年代初,胡金魁在武汉会见斯诺夫人旅澳华人画家沈加蔚油画《红星照耀中国》(拿相机者为斯诺, 其右为全程陪同他在西北访问的胡金魁。1987,新华网)

沈加蔚油画“红星照耀中国”之变体,作于2010年

§ 胡金魁与何炳文

1937年3月21日,红军总部陕西洛川三原联络站站长胡金魁与何炳文合影于延安“市场街”照相馆

据何炳文的长女,1941年生于延安的何丽记述,1936年12月12日双十二事变时,何炳文随杨虎成将军赴华清池捉蒋现场后,由地下党刘顺明同志介绍,在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参加革命,成为一个不能公开身份的战士,随即受杨将军派遣秘密前往延安,执行向延安红军总部周恩来赠送雪芙来轿车的任务。完成任务后,按刘顺明同志传达地下党指示留在延安,被分配到红军总部联络站。这是何唯一一张双腿站立的照片,一个月之后,在劳山事件中,何负伤失去了一条腿。

何丽说,这张照片,被父亲视若至宝。几十年来,他一直珍藏在自己贴身的衣兜里。无论在他带领延安荣誉军人学校部分伤残学员,和保小部分孩子转战陕北的行军路上,还是向晋冀鲁豫边区进发途中;无论是穿越敌人的封锁线,还是在没有人烟的山沟沟宿营;无论是在组建晋冀鲁豫炮兵旅供给处的非常日子里,还是在解放临汾、晋中、太原的三大战役,紧张、疾速、危险的战地后勤供给中,这张照片始终和花名册、兵站介绍信等重要文件放在一起,从不离身。即使1969年7月9日父亲被迫害去世后,我发现这张照片,因为被父亲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本本的夹层里,而躲过“造反派”的抄家浩劫幸存下来。

而今,这张照片对于我的母亲蒲文清老同志及我们全体家人、亲朋好友来说,尤其显得格外珍贵。因为这张幸免遇难的老照片,不仅是我父亲五十年人生唯一的整身照,而且因为当时带他去照相的,是被父亲誉为他到延安后的第一个老师,和称为第一个亲密战友的同志哥胡金魁同志。

1937年4月下旬的一天,父亲作为司机助手,与其他十几个警卫人员,被派往执行护送周恩来、张云逸、孔石泉等总部首长赴南京与国民党代表谈判的任务。当汽车刚刚翻越甘泉县劳山湫沿山隘口后,突然遭到有国民党背景的一股政治土匪的伏击。周恩来和随行人员立即奋起还击。战斗中,参谋、警卫、司机等先后牺牲。坐在司机副座上的父亲,左腿膝盖部被土匪机枪扫中,十几个弹眼连成一片,当即昏死过去。周恩来等同志被红军营救脱险。而父亲因腿部负伤流血过多昏死过去。当他被前去收拾残匪的民兵救送延安中央医院时,截肢已成定局。也就是突然之间,年仅19岁、原本英俊帅气的父亲,在截去被打穿的小腿后不久,又截去膝盖至大腿部,而成为左腿高位截肢的二等甲级残疾人。

父亲由于这次执行任务,使他和胡金魁分开并永远失去了联系。而父亲在劳山事件中负伤致残,也永远地改变了他的命运。但父亲牢牢记住了毛主席鼓励他的话:革命再困难也不要离开党。我们走到什么地方,你就跟到什么地方。并安慰父亲好好养病。

我们将这张照片,连同我父亲1938年在延安第二次锯腿的照片,一起捐赠给了博物馆。或许将来某个时候,这张老照片,会有幸出现在博物馆市场街唯一的照相馆里,向前来瞻仰、缅怀、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人们,述说着父辈们当年延安的故事。

§ 胡金魁与龙飞虎

1939年6月,新四军驻上饶办事处上校主任胡金魁(左)与周恩来警卫副官龙飞虎在江西上饶合影。解放后龙飞虎任福州军区副司令,著有【跟随周副主席十一年】。

§ 胡金魁与杨湘君

胡金魁与杨湘君于1945年结婚,证婚人曾山。1945年5月胡金魁与夫人杨湘君合影于安徽新浦

杨湘君(1926年10月25日-1997年6月8日),浙江三门亭旁人,1938年入党,1940年就读于三门县海游中学并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后任区委妇女委员;1942年参加新四军,1942年6月至1949年1月先后任华中印钞厂工人、保管股长、秘书、人事副科长、政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等职;1949年1月至1949年6月担任开封市政府机关党总支副书记;1949年7月至1949年12月任人民银行汉口分行人事室副主任兼组织科科长;1950年1月至1952年12月任中南教育部人事科科长;1953年1月至1954年12月任中南文委办公室副主任、第八分党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1955年1月至1957年12月任湖北省文教部干部处处长;1958年1月至1972年12月任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1997年6月8日在武昌逝世。

§ 胡金魁-【华中印钞厂故址纪念碑】碑文

碑文: 接华中局指示江淮印钞厂于一九四五年四月从泗水林上进驻新舍后不久更名为华中印钞厂厂长胡金奎(魁)二三分厂分别设在糟坊安丰镇上计一千余名职工印刷的华中银行票面票值从五角到五千元计十三种该厂为巩固根据地保证军民生产生活粉碎敌人经济封锁起了重大的作用一九四六年九月二十一日随新四军一师北撤 中共西安丰委员会 西安丰镇人民政府 一九九五年八月立

§ 胡金魁-【党史博览】2010.11

党史博览2010.11-封面  红军外交官胡金魁的人生传奇1

红军外交官胡金魁的人生传奇2红军外交官胡金魁的人生传奇3红军外交官胡金魁的人生传奇4红军外交官胡金魁的人生传奇5红军外交官胡金魁的人生传奇6

§ 【胡金魁传奇】(视频-峡江电视台制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6: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