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耿启辉 |
释义 | § 简介 193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933年8月至1950年6月分别在山西护泽中学、宁夏中学、国立一中、河南南阳宛南中学、河南战区中学、河南安阳高中、河南洛阳师范学校、吴县盛泽中学、济南省立中学任教。1950年6月至1954年3月在山东医学院任副教授,1954年至1986年先后任教于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在此期间先后担任化学系副主任,化学系名誉系主任,化学系无机教研室主任、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室主任。曾兼任陕西省化学会理事、常务理事,陕西省科学普及协会负责人等职。 § 经历 耿启辉先生出生于河北省一个贫寒的农家,祖宗三代皆务农为生。其父青壮年时做过临时工,赖以养家糊口,但却省吃俭用,扶助子弟读书求学。民国初年,耿启辉的大哥因品学兼优,被县上选为寒士,得到补贴上了中学,后又考上直隶高等师范学校免费上学。大哥毕业后任教于师范学校和中学,并接过父亲肩上的担子,以微薄的薪酬供养年幼的弟兄上完中学、大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家境的困顿,使耿启辉先生自小就养成了艰苦朴素、体恤贫苦的习惯。他虽后来一生多经困厄,仍甘之如饴,其志不堕。 耿启辉先生自幼聪颖过人,博闻强记,勤奋好学,在乡里小有贤名。他接受过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薰陶,有着扎实的国学功底。上中学以后,受当时西学东渐的广泛影响,逐渐接触了西方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尤其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文理兼修,主修理工,并擅外文。河北唐县虽濒临渤海,地近京津,但当时学习西学的条件很差。耿启辉先生凭借过人的资质与超人的勤勉,仍然比较全面地掌握了现代理工学科的基础知识,并掌握了英、俄、德三门外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中学毕业后他顺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从此走上了我国现代化学教育科研的道路。 上大学期间,耿启辉先生专修现代化学学科,师从名门,潜心苦读,进一步拓展了知识领域,扩大了思想视野。他精心钻研了化学学科的多个领域,探幽索微,兀兀穷年。他视野既广,见解遂深,他在当时化学科学的许多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这在当时时局动荡、人心不定的环境之下,是十分不容易的。耿启辉先生还对现代教育理论情有独钟,于西方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均广有涉猎,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学理念。[1] § 背景 出身于乱世的耿启辉先生一惯关注时事,深怀忧国之愤。他目睹了当时列强侵凌祖国的暴虐行径,亲身感受到当局对黎民百姓的荼毒残害,因此自觉地走上了与不合理、不公道的社会抗争,与当局不合作的道路。由于思想进步,他数次遭到当局的驱逐,不得不四处流离。 “根深必叶茂,花繁而子实”。耿启辉先生早年求学时积累了扎实的功底和精深的学养,加之光明磊落的思想境界,为他后来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教育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20世纪30年代大学毕业时起,耿启辉先生就一直从事中等和高等化学教育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由于时局艰危,且不满于当时国民党政权的统治,他曾辗转任教于山东荷泽中学,河北国立第一中学,河南安阳中学、洛阳师范学校。在动荡的年代里,他秉持教育救国的初衷,尽心尽力,不辞劳苦,为中国现代化学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自从投身教育事业以来,耿启辉先生坚持为人师表,力求典范。他认为身为一个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以知识,授学生以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走正道、做正事、成正器。国民党政权在日暮途穷之际,极力蒙骗纯真青年参加其党团组织。耿启辉先生敏锐地抓住问题的要害,劝说刘绍武、耿立德、崔淑珍和高芸馨等多名学生免于上当,从而在紧急关头挽救了他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百业草创,百废待兴。耿启辉先生积极回应政府的倡导,以满腔报国热忱积极投身教育事业。1954年,他克服重重困难,奔赴艰苦的大西北,任教于西安师范学院。在西安师范学院后来发展为陕西师范大学的过程中,耿启辉先生是积极的建设参与者与重要的历史见证人。 § 成果 作为陕西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的奠基人之一,耿启辉教授以严谨的教学与治学态度闻名一时。在长达40年的教学活动中,他先后为大学本专科学生14次主讲《无机化学》,并开设了《元素周期系统》、《农业化学>>、《无机补充》、《无机选论》、《高等无机化学》等多门课程。他还在繁忙的教学间隙,经常利用假期为中学教师讲课,曾自编《无机化学讲义》,在当时陕西省延安地区,宝鸡、凤翔、临潼、韩城、眉县等县先后单独开办中学化学教师训练班10余期。1973年至1975年,他创办了陕西师范大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为这份著名的杂志后来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所做的这些工作,对饱受摧残的中学化学教育事业来说,自有其不凡意义。 耿启辉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他自律极严,每教一门课程,都力求将其知识体系烂熟于胸,做到胸有全牛,游刃有佘。不管他讲过没有讲过的课程,他都坚持认真备写教案。每次上课,除课本外他不带片纸,完全脱稿讲授。在考试时,他也不带纸笔,全凭记忆在黑板上书写考题。许多学生都对他惊人的记忆力与高超的教学艺术叹服不已,这在化学系一直传为佳话。 耿启辉先生积极从事高等化学教学与科研活动,进行了十分丰富的教育实践,在全国化学界享有一定的声望。 他一生著述颇丰,先后有9种著作刊行于世,其中有些著作曾长时间被中高等化学教育界奉为圭臬。他曾受教育部委托,在1950年到1964年间先后编写过医士、护士助产化验与药剂师使用的五种无机化学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在“文化大革命”前17年里共印行30余万册。他从1960年开始编写函授教材《高等无机化学》(上、下册),约64万字。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学化学函授教育一直使用这套教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他还撰写了一批在相关领域有一定影响的科研论文,如《结构原理与周期系》、《核外电子排布的反常现象及其原因》、《金属活动顺序与氧化还原反应》等,先后发表在《化学通报》、《微量元素》、《国外医学》等杂志上。 § 科研 他承担了在有关行业普及化学教育的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曾在20世纪50年代初参与创办山东省化学学会并担任学会副理事长,后来又兼任陕西省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他还担任过《化学教育》编委会编委等职,为化学科学普及与科学推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20世纪中叶,根据当时政府的要求,他曾努力将化学教育与基础教育和工农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他曾在广播电台做过“酸、碱、盐的有关化学知识”的报告。他曾多次在群众性学术讲座中介绍过“化合价”、“原子结构”、“杂化轨道理论”、“极化问题”、“分子轨道”等科普知识。 耿启辉先生对所从事的工作异常投入,始终密切关注本学科发展前沿的动态。为了切实了解国际上有关领域的情况,他坚持学习外语,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能熟练地阅读英语书刊,撰写文稿和从事翻译工作,使用英语编写教学材料。并兼通德语和俄语。他几十年来坚持学习,有空就到新华书店、外文书店查看和购买本专业的最新图书,家中藏书甚为丰富。他坚持学习并撰写读书笔记,数十年如一日,使其学养日益深厚,终至有所成就。 耿启辉先生终生勤勉,不辞劬劳。他年届七旬还率领同行专家白手起家,创建了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室。他亲任研究室主任,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并讲授《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等专业课,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耿启辉先生一生酷爱养花,尤喜君子兰,常以养花陶冶情操。他还喜欢运动,坚持晨练,终生不辍。他注重养生,粗茶淡饭,合理饮食。晚年无病少痛,令人钦羡不已。 耿启辉先生一生致力于祖国教育事业,门墙遍四海,桃李满天下,颇得良师益友之誉。屈子有诗云:“树蕙百亩兮,滋兰九畹。”其斯人之谓乎? 耿启辉先生于1994年2月8日在西安逝世,享年84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