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绸缎 |
释义 | § 历史 绸缎 据记录,早在古朝鲜(公元前30世纪初—公元前108)时期就养蚕、织布。 当时,朝鲜人种桑、养蚕,特别是,三眠蚕是古朝鲜固有的。 三眠蚕的茧,缫丝容易、蚕丝结实,可织质地轻柔的布,具有易染,漂亮之特点。 从古朝鲜至高丽(918—1392)时期,朝鲜人以三眠蚕为原料,缫出丝线,织出色彩华丽的花纹绸缎,做衣服穿,还大量销往国外。 高丽时期的各种绸缎因颜色优雅、花纹美丽,闻名于世。 中国后晋(936—946)时期的某一国王说,高丽绸缎花纹美丽,远远超过中国橦布。 曾寻访过高丽国的宋国人徐兢说:“高丽人善于养蚕。缫丝、织布均可敬可贺。宋国商人买之。高丽人织的花纹绸缎、锦缎、多色缎和毛料均为完美无缺。” § 分类 绸缎制品 绸缎按不同的标准有许多分类,按原料和组织方式分为: 真丝绸:以真丝为原料生产的绸缎,是用蚕丝加工成绸缎的统称。 人丝绸:以人造丝为原料生产的绸缎。 合纤绸:用合成纤为原料生产的绸缎。 交织绸:用两种不同原料交织成的绸缎。 按用途分类: 服用绸:绸缎作为衣物加工的原料(服装、围巾、头巾、领带等)。 装饰类:装饰方面的用绸(装饰墙壁、裱画、书封、提包等用的绸)。 工业绸:工业用绸(打字机色带等)。 保健绸:医疗用绸(真丝人造血管、人工皮等、绿色绸)。 按加工方法分类: 机织绸:用丝织机械以经纬线交错织成的绸。 针织绸:用针织以丝线构成的线圈相互串套而成的绸。 无缫织绸:不用机织和针织,是将废丝加工成纤维网,再经机械加工而构成的绸。 按绸面表现及染色等分类: 提花绸:用提花机织成的绸(大提花绸,小提花绸)。 印花绸:用染料在坯绸上用网印花机(印花台板)印成花的绸。 染色绸:用染料在坯绸上用染色机(染缸)染成的绸。 扎染绸:用棉纱线根据设计安排结扎在坯绸的一定部位,然后进行染色,待染色后去掉结扎纱线,就是扎染绸。 按工艺分类: 坯绸:未精练的绸,称生坯绸。 练白绸:已精练的绸。 漂白绸:已精练并经漂白的绸。 熟绸:经纬丝先精练脱胶成练丝(熟丝)再织成的绸。 闪色绸:经、纬线精练后染成不同色,即不同色的经纬线交错织成的绸。 § 识别方法 1、绸缎系天然蚕丝所制成,绸面光滑亮丽,手感细腻、有飘逸感,穿着透气性强不感闷热; 2、人丝化纤布料手感粗糙硬实,有沉重感,穿着闷热不透气。 3、绸缎落水晾干后,长度要缩水,缩水率达8%-10%;人丝化纤丝面料缩水率只有1%左右,基本不缩水。 4、用火烧后,产生的效果不一样。真丝面料用火烧后发出蛋白质臭味,用手揉一下,灰烬呈粉末状态;人丝化纤丝面料燃烧的火焰速度很快,无臭味火吹灭后,再用手摸一下,面料有结硬块的感觉。 § 选购 绸缎的价格昂贵,选购绸缎除应注意其等级外,还要仔细观察绸面是否有局部或散布性的疵点。断丝、破洞:断丝是丝绸的经纬丝断裂。有时丝头外露,有时隐蔽,但在织物组织上能看出细条的空路。当经纬丝出现两根或多根的断裂,绸面出现洞眼叫破洞,这种疵点不仅影响美观也影响使用价值。双丝:经丝和纬丝两根并列一起织造。织物表面出现粗经、粗纬的外观,一般轻者不影响使用。跳丝:经丝和纬丝不符合它的织物组织结构,绸面产生较长的浮丝,即所谓跳丝。跳丝较长则产生断丝,影响使用。蛛网:绸面的经纬丝都出现浮丝或经浮纬浮丝较多,这种疵点不仅影响外观,也影响使用。破边:绸边有局部因拉牵出现破损,虽然品级下降,但对成服制作影响不大。经纬密度不匀:绸面的经丝和纬丝疏密不匀,造成织物外观不美或区斜,该疵点影响服装制作,但可用于其它服饰。杂质或斑痕:绸面因各种原因出现小虫、杂物、霉斑、水痕、油渍等。小虫、霉斑是影响真丝织品质量的严重疵点,其它则可根据具体情况与使用而定,特别是印染过程中产生的疵点,多影响外观,而对理化性能影响不大。 § 养护 绸缎 1、深色的服装或丝绸面料应该同浅色的分开来洗; 2、汗湿的真丝服装应立刻洗涤或用清水浸泡,切忌用30度以上的热水洗涤; 3、洗涤绸缎时,要用酸性洗涤剂或淡碱性洗涤剂,最好用丝绸专用洗涤剂; 4、最好用手洗,切忌用力拧搓或用硬刷刷洗,应轻揉后用清水投净,用手或毛巾轻轻挤出水份,在背阴处晾干; 5、应在八成干时熨烫,且不宜直接喷水,并要熨服装反面,将温度控制在100-180度之间; 6、收藏时,应洗净、晾干、叠放为宜,并用布包好,放在柜中,且不宜放樟脑或卫生球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