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司登”式冲锋枪 |
释义 | “司登”式冲锋枪 英军和志愿军共用的冲锋枪——“司登”式冲锋枪 二战初期,英联邦军队没有装备制式冲锋枪,面对拥有大量自动化轻武器的德军部队,在单兵火力上明显占下风。1940年,美国根据《租借法案》援助给英国大量“汤姆森”式冲锋枪。尽管这种美国冲锋枪精度高、性能优良,但其造价昂贵,有限的数量难以满足英国的需要,而且其使用的11.43毫米口径弹药必须从美国进口,这给后勤补给带来了很大压力。 为解燃眉之急,1941年初,英国在缴获的德国MP-40型冲锋枪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新式冲锋枪。该枪由谢菲尔德(Shepherd)和特尔宾(Turpin)两位设计师合作设计,在英国著名的恩菲尔德(Enfield)兵工厂生产。为了纪念,这种冲锋枪取两位设计师姓氏开头字母,加上兵工厂开头两个字母,被命名为“司登”(STEN)式冲锋枪。 “司登”式冲锋枪有多种分支型号。第一种Mk-I型采用自由式开锁枪机结构和极为少见的左侧水平弹匣供弹方式,枪身由轧制钢制成。射击方式可以在全自动和半自动之间切换。枪口装有类似汤勺形状的消焰器,还可以安装刺刀。 皇家轻武器兵工厂生产的Mk-II型,与Mk-I型相比,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是“司登”式冲锋枪中产量最高的一种型号。值得一提的是,1943年初,按照英国特别行动处的要求,皇家轻武器兵工厂又改装出专门装备英军特种部队的Mk-II(S)型无声冲锋枪。该枪安装有消音器,能够去除枪声和枪口焰。这是世界上第一种无声冲锋枪。 1943年底,莱恩斯兄弟公司设计出了一种简化版的“司登”式冲锋枪——Mk-III型,并大量生产用以装备在诺曼底登陆的英联邦部队。 最后一种型号Mk-V型在设计之初竟然是为了改善“司登”式冲锋枪一贯丑陋、粗糙的外观,但后来它逐渐成为英国伞兵的专用武器。 司登”式冲锋枪设计简单、造价低廉,非常适合于在战时大量生产。它采用国际通用的9毫米“派拉贝鲁姆”弹药,弹匣可以与德军MP-40型冲锋枪通用。因此,英军士兵可以直接为“司登”式冲锋枪装上缴获的德军弹药。 “司登”式冲锋枪最早在1942年8月的迪耶普奇袭战中用于实战。到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时,“司登”式冲锋枪成为英联邦军队的标准制式冲锋枪。虽然与传统步枪相比,“司登”式冲锋枪无论在射程还是精度方面都相差甚远,但高达每分钟550发的超高射速使其成为短兵相接时不可多得的利器。 英联邦军队将“司登”式冲锋枪配发给坦克兵、骑兵、炮兵以及其他不需要进行远距离枪战的兵种。步兵中使用“司登”式冲锋枪的主要是指挥班、排作战的士官和尉官,但也有许多高级指挥官喜欢随身携带一把轻便的“司登”式冲锋枪。在诺曼底作战期间,一小股德军渗透到一个英军团指挥所附近,本打算将其彻底捣毁,不想反而被指挥所内的英军指挥官用“司登”式冲锋枪打得落花流水,仓惶而逃。另外,“司登”式冲锋枪还被英军大量空投到法国、挪威等德占区,供当地游击队和地下抵抗组织使用。 从1941年中到1945年末,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总共生产了超过400万支的“司登”式冲锋枪,被英联邦军队广泛地使用于二战中后期的历次作战。二战结束后,英国将大量多余的“司登”式冲锋枪提供给蒋介石政府用于发动内战。其中相当一部分被解放军缴获使用,它们后来又被志愿军带上了朝鲜战场。由于联合国军中的英军也装备有“司登”式冲锋枪,从而造成了交战双方都使用同一种轻武器的有趣现象。朝鲜战争结束后,Mk-V型“司登”式冲锋枪仍被英军列装到20世纪60年代末才最终退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