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木小件 |
释义 | § 红木小件 § 正文 用乌木、紫檀木、花梨木等硬质木材雕刻成的体积较小的工艺品。多为文房用具及案头陈设品。 沿革 唐代,中国始用紫檀一类硬质木材制作卷轴书画的轴头。明代,随着明式硬木家具的出现和发展,红木小件生产有了较大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工艺美术门类。当时有用紫檀木、花梨木等制成的笔筒、笔船、臂搁、砚匣、墨匣、图书匣、梳具匣、香炉座等器物。江南一带的富豪讲究服御器用,更有收藏鼎彝书画之风,也推动了红木小件的生产。另有一些文人墨客参与设计和指导红木小件的制作。使江南的红木小件在艺术上形成了高雅清丽的风格。当时苏州、嘉兴一带名匠颇多。苏州鲍天成精于小木器,袁友竹精制方件,邬四精制圆件,王百户、朱浒崖、方古林等善雕琢图书匣、香匣、扇坠等,孟仁父擅制紫檀嵌银丝;嘉兴严望云为收藏家项元汴制作的香几、小盒等,被后世当作古玩收藏。清代初期,红木小件生产仍集中于江浙一带。康熙、乾隆年间(1662~1795),朝廷把各地能工巧匠召入北京,在宫廷造办处供职,由此红木小件在北京流行。苏州名匠屠士元为宫中制一罘罳(类似屏风的嵌空屏障),上雕五百罗汉,精细绝伦。乾隆年间,广州也有红木小件生产,风格较苏州繁缛精细。清代,红木小件名匠苏州王蟠擅制笔筒、图章匣,僧大汕能以花梨木、紫檀木制作盘、盂、杯、碗等。清末,上海生产的红木小件远销国外。现在,中国红木小件的主要产地是苏州、上海、北京和广州。当代红木小件制作名师有吴进人,在上海、苏州从事雕刻技艺,擅长各式盒架、几座,尤精于古玩底座的配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涵生(1905~ ),江苏无锡人,从师吴麐昆,擅长各种树根几雕刻,并善以螭龙作为装饰,代表作品有:“双龙梧桐叶”、“双龙树根几”等。 工艺 红木小件的制作工艺大致分6道工序:①开料。将原木剖成木方、木板。②配料。包括划线、锯料、刨料、出榫、凿眼等一般木工工艺。③雕刻。用圆凿、平凿、斜凿以及方锉、圆锉、拉花弓等工具,根据设计的装饰图案纹样进行雕刻。④装配。将各部件装配成型。⑤打磨。用砂纸、木贼草、砂叶等将产品打磨光滑。⑥涂漆。用生漆在产品表面涂饰。涂漆与打磨结合进行,一般涂漆3次。产品涂漆后再阴干。 品类 按用途分以下5类:①几架,有方、圆、方角形各式几架,如花几、树根几、盆景架、插屏等。②底座,作玉器、牙雕、铜器、瓷器等古玩和工艺品的底座,造型要求与主体协调,并使主体安置稳妥。③挂件,包括挂灯、镜框、鸟笼等。④盒、盘、匣、筒,包括首饰盒、果盒、各式托盘、文具匣、烟具、笔筒等。⑤雕刻艺术品,如各种人物、鸟兽、龙船等,专供案头陈设玩赏。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